二季度生物医药IPO数量创下历史新高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三大交易所共有113家企业完成IPO,合计筹集资金399亿美元,数量和募资金额都是创下2000年以来的季度新高

同期,生物医药板块依然是IPO数量最多的行业,一共有41家医药企业完成IPO,占所有IPO数量的30.83%,合计募集资金71.08亿美元,占所有行业的17.81%,无论是数量,还是筹集金额,均位居所有行业之首。

今年二季度生物医药企业IPO的数量超过了历史最高峰的2014年第一季度(33家),属于生物医药IPO的旺季。从生物医药企业上市的月份来看,4月上市的企业有13家,5月上市的企业有7家,6月上市的企业有21家。

1、首日涨幅情况

在IPO首日涨幅方面:

(1)阿尔海默兹药物公司ALZN表现出色,涨幅达170%,除了市场热点,对于一家仅有临床前药物的公司而言,着实比较意外;

(2)排名第二的是AI选药公司RXRX,首日涨幅达73.89%,而这家公司刚刚在去年年三季度才完成德国拜耳领投的D轮融资;

(3)排名第三是器官移植技术公司MIRO,首日涨幅达69.33%

此外,像医疗器械公司CVRX、TMCI,基因编辑公司VERV,生物试剂公司TKNO,T细胞疗法公司JANX等首日涨幅都不错。

2、IPO募集规模

今年一季度,生物医药领域最大规模的IPO是精神类疾病治疗公司ATAI,募集资金11.25亿美元,公司采取的也是Hub-and-Spoke模式(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前期文章Hub-and-Spoke:创新药企的新模式),另外一家采取该模式的公司CNTA位列融资规模的第五位。

排名第二的是软银支持的合成生物学公司Zymergen,IPO融资规模达5亿美元,自合成生物学巨头Twist Bioscience于2018年上市以来,创下了2年20倍的涨幅,整个概念板块逐渐步入火热,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ZY、DNAY和Ginkgo Bioworks(拟通过SPAC并购上市)三家合成生物学巨头上市

细胞疗法公司LYEL排在第四位,IPO募集了4.25亿美元,与一季度上市细胞疗法公司SANA一样,LYEL的创始人Rick Klausner也是CAR-T疗法巨头JUNO的创始人,亦曾在基因检测巨头Illumina担任管理层。虽然LYEL的研发管线尚处于临床前阶段,但却吸引了高瓴资本、药明康德、葛兰素史克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4、IPO企业技术类型:细胞疗法仍是热点

二季度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有双抗、ADC等多种技术路线,但数量最多的技术路线是细胞疗法,共有4家公司来自细胞疗法领域,其中:

(1)既有CAR-T元老创立的新一代T细胞疗法公司LYEL,也有开发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公司IPSC,也有开发新的T细胞接合器(TCE)公司JANX,以及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疗法公司TALS,其中亚洲投资人表现活跃,高瓴资本启明资本分别参与了LYEL和TALS的投资,富士集团则参与了IPSC的投资。

(2)除了细胞疗法之外,二季度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技术类型还有基因编辑公司:VERV和GRPH,合成生物学公司:ZY与DNAY,PROTAC公司GLUE,合成致死疗法公司CYT等,技术路线较为多元。

(3)从适应症的角度看,二季度IPO的生物医药企业,仍以肿瘤为主。受到BIIB治疗阿尔海默兹药物Aduhelm获批的影响,以AD为代表的精神类疾病是第二大类适应症,其中包括ATAI(治疗多种CNS疾病)、ALZN(治疗AD)、IMPL(治疗偏头痛)、GHRS和PTIX(治疗抑郁症)等。

此外,在COVID-19疫情仍未散去的背景下,抗病毒及疫苗类药物公司上市依然较为活跃,二季度就有VACC、VALN和MOLN三家相关公司上市,其中从牛津大学分拆出来的VACC,和阿斯利康合作研发了一款腺病毒疫苗

5、值得关注的IPO企业

(1)ATAI Life Sciences(NASDAQ:ATAI)

ATAI是一家德国的生物医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治疗抑郁症、焦躁症等多种精神类疾病的迷幻药物(Psychedelic Inspired Medicines),于6月18日登陆纳斯达克,募集资金11.25亿美元。这是半年内继MNMD、CMPS之后第三家在美股IPO的迷幻药物开发企业,此外,已上市公司ENVB通过收购MagicMed Industries 也进入该领域。

ATAI股东背景强大,其中有科技界大佬Peter Thiel,他曾与Elon Musk等人创建了PayPal,亦是Facebook、Airbnb的早期投资者,还是畅销书《创业圣经“从0到1”》的作者。

ATAI采取的是Hub-and-Spoke模式,旗下有COMPASS Pathways、Perception Neuroscience、Recognify Life Sciences、GABA、Neuronasal、Viridia Life Sciences、EmpathBio、Revixia Life Sciences、DemeRx IB、DemeRx NB、Kures等11家治疗精神类疾病公司,其中COMPASS Pathways(CMPS)已经独立上市。

随着下半年CMPS数据发布的临近,迷幻药物类公司有可能再次成为市场的热点。

(2)Monte Rosa(NASDAQ:GLUE)

GLUE是一家蛋白质降解疗法(PROTAC)公司,由著名生物医药投资机构Versant Ventures孵化,该机构还孵化投资了另外一家蛋白质降解疗法公司:Lycia therapeutics。

GLUE的联合创始人Rajesh Chopra博士和Ian Collins博士是蛋白降解领域的资深专家,公司的技术平台QuEEN,可开发分子胶水降解剂,与其他PROTAC技术相比,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靶标范围更广,且结构相对简单,利于开发口服给药

自成立以来,GLUE吸引了GV、AVORO、RTW等知名机构的投资,作为第五家上市的PROTAC公司,GLUE尚未有大药企宣布与之合作(其余四家均有合作,详见2020年生物医药七大投资热点),加之KYMR近期发布的数据不错,PROTAC板块有望在今年底明年初再次成为市场的焦点。

(3)Ambrx Biopharma(NYSE:AMAM)

安博生物在第二次递交招股书后,于6月18日登陆纳斯达克市场,公司管理层以华人为主,背后股东有药明康德、复星集团、厚朴投资、光大控股等华资机构,与中国生物制药(HK:01177)、浙江医药(SH:600216)、百济神州(HK:06160)等中国医药公司有合作关系,算是一支准中概医药股,主要研发ADC药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