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河北中考语文出过哪些“奇葩”题(3)

没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时间推进到2013年,这年的河北中考语文又出奇葩题了。大家快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4题。(14分)

(一)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10.用朱自清《春》中的句子描述加线句子所写的景物。(l分)

11.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是什么?蕴涵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选段是课内文言文《满井游记》里的,学生比较熟悉。同时该段描写也非常优美,值得考一考。第11题考学生对内容和情感的掌握也还中规中矩,无可挑剔。

但是,大家请注意第10题!简直是凶残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要说是学生,就算从教十几年的我,初看这题目也一脸茫然……

惊不惊奇?意不意外?

太惊奇!太意外!这出题人的脑洞得有多大?沟回得有多深?才会出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葩题!就凭这道题,横着打遍全国其他省市中考题无敌手;竖着十几年内中考语文试题无出其右!

我听人说,中考不出偏难怪题。但是仅看这一道题,绝对就是既偏且难又怪!中考说话算了数,母猪会上树。现实又在啪啪地打脸呀!

划线句绝对值得考,要考你就老老实实考“表达效果”就好了,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你要考学生对《春》的背诵,你就在全卷的第2题里考一句就好了,为什么要在考文言文时来这么一下子?

学生在答文言文时,满脑子都是文言文的东西,你一下子问这么一个有关现代文的题,搁谁谁会蒙。有这样一个恶作剧:先问你三点水(氵)加上“来去”的“来”是个什么字?你可能不知道。再问你三点水(氵)加上“来去”的“去”是个什么字?你可能也会说不知道。其实并不是你真的不知道,只是问题设置的情境阻碍了你的思维。第二问的答案就是常见的“法律”的“法”呀!有什么稀奇的?

而且把这样一个怪题放在文言题的开头!极有可能使学生上来就蒙了,后边的题就会跟着答得不顺。真是活活地坑死人呀!

所以,我极度怀疑,出题人是铁了心要害河北考生。心理很变态,不正常得很。

出题人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减轻罪责,就把这道题赋成1分。1分不是分?表面上是1分,内里的伤害可不是1分就能够解决的。所以,我要说,你既然意识到了错误,就应该撤掉这道题,而不是减小这道题的分值。就好比你意识到杀人是不对的就应该终止杀人,而不是说用了“安乐死”的方法就可以心安理得去杀人了一样。

退一万步讲,即使你想考,那个问法也应该变一变。可以换成这样的问题:“文中画线的句子让你联想到朱自清《春》中的哪句话?”这个问法的思维方向是“由此及彼”,比较自然。原先的问法是“由彼及此”,显得突兀。这个问法的指向性比较明确,学生容易想到答案——“山朗润起来了”。原先的问法比较模糊,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知道你究竟想干什么。

坚决不能出偏难怪题,即使问法的奇怪也不行!

出题人任何自以为是、想出风头的风气不可长!

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出题。拜托了!

10年来,河北中考语文出过哪些“奇葩”题(1)

10年来,河北中考语文出过哪些“奇葩”题(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