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男方家见父母,如果他们对你做了这两件事,你最好别嫁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有位朋友去男方家见公婆之前,被母亲提醒:“如果他们家对你做了这两件事,你最好别嫁:一是,如果他们不懂待客之道,不管饭,让你吃剩饭,或者随便做点什么给你吃;二是,他们对你不客气,只顾着自私地问东问西,乱提要求。”

她从婆家返回之后,跟母亲说不存在那两种问题。不过她母亲并没有放心,在她男朋友去她家见父母之前,她母亲再一次提醒她:“如果男人第一次来我们家做了这两件事,你最好别嫁:一是空着手来,不带礼物;二是目无尊长,不懂尊重。”

她最终没能跟男友结婚,因为用母亲的标准进行评判之后,感觉嫁了也不会幸福:“我感觉我妈说得没错,他空着手来我家,对我爸妈不尊重,就说明他既无法在物质生活方面带给我幸福,也无法在精神生活方面带给我幸福。”

谈及婚姻,几乎所有人都会跟“是否会幸福”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应该给幸福下一个定义,应该有自己的理解。从表面去看,不同人理解的幸福不一样,好像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而深入去看的话,其实是有标准的,用周国平的话来说就是:“从大的方向来说,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体现了价值观,也就是你究竟看重什么。”

换言之,我们所看重的东西,才是跟幸福与否有直接关系的东西,能得到,能满足,能实现,就会幸福,反之则会不幸福。比如那位朋友的母亲对幸福的理解,就是看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重点,她认为只有这两方面不出差错,才有幸福可言。

关于“幸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标,我们为此所做的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手段。”由此我们不难引申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认为钱跟幸福有关系,赚钱就是追求幸福的手段;如果一个人认为读书可以感到幸福,读书就是追求幸福的手段;同理,如果一个人将婚姻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结婚就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不管通过哪种手段追求幸福,手段本身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手段背后涵盖的接近幸福的东西,我们可以结合“幸福的两大派别”解释这种问题。

快乐主义的幸福。

这一派别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快乐,快乐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身体上没有痛苦;二是灵魂上没有烦恼。

他们认为只要身体健康,灵魂安宁就是幸福。他们觉得寻求快乐要从长远考虑,不可图一时的快乐以及眼前的快乐而埋下痛苦的祸根。

这样解释幸福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一点来说,身体上没有痛苦往往不太现实,因为健康不存在一劳永逸,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出问题,所以这方面的快乐往往是短暂的;另外,灵魂上没烦恼的说法也相对空洞,因为人的欲望并非只有一种,欲望越多,烦恼就会越多,很难达到完全没烦恼的状态。

但如果结合我们前面提到的“手段别后涵盖的接近幸福的东西”,就说得通了,通过维持身体的相对健康,以及灵魂的相对安宁,借由健康和安宁换来的快乐,就是幸福。

前文中那位母亲对幸福的理解也是如此,她所提到的两个重点都无法直接等同于幸福,只能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盈,能由此换来安心和快乐。不过,从人生无常的角度来说,这种意义上的幸福往往断断续续,一旦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受挫,幸福感就会消失。想要弥补这种幸福的断层,则需要结合完善主义的幸福。

完善主义的幸福。

完善主义的代表人物相对较多,比如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关于幸福,他们强调精神满足,认为幸福是精神上或道德上的完善,认为人最高贵的部分是灵魂或精神,只有这部分满足了,才是在真正的幸福。

如今比较普及的幸福定义都偏向完善主义,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感受而非某个东西换来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快乐主义更多讲的是感觉,虽然也涉及到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但只是触及,并没有深入。

从哲学层面来说,如果深入到精神世界,会发现人的生命分为两种:一是表象世界中的外在生命;二是本体世界中的内在生命。前者的需要是物质欲望的满足,而后者需要的是精神欲望的满足。

如果一个人只是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忽视精神欲望的满足,得到的就只是接近幸福的感觉,而是幸福的感受,相比之下,前者往往转瞬即逝,而后者则可以长久留存。

所谓“完善”,其实也就是对内在生命的完善,对内在生命需求的完善。虽然说内在生命需要依赖外在生命的存在而存在,但是内在生命却可以反过来支撑外在生命,就像一辆车的外在骨架和发动机的区别,内在缺失幸福,外在就很难幸福起来。

结合婚姻去说的话,我们虽然可以把结婚当成追求幸福的手段,但是手段的具体内容不能只停留在物质层面。物质层面很好判断是否丰盈,相对复杂的是判断精神层面是否丰盈。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其中的关键,所谓跟对的人结婚,两个人合适,三观合拍等等,讲的都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如果这方面有所缺失,比如人品差,贪得无厌,自私等,哪怕物质层面很丰盈,婚姻也很难幸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