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亡,是方言的最终宿命? | 语言闲谈(一)

  ◆ ◆ ◆

文丨周南飞

前两天,在苏州圆桌派的活动上,跟几个朋友谈到了语言的根本功能,是为实际运用,还是为承载文化?
原本,我最喜欢的聊天氛围,是对客把盏,酒酣耳热之际,铸语为剑,淬辞为锋,大是畅快。那天正值初冬节令,风日阴晦,却也还没冷到畏寒闭户的地步,闲着无聊,便去参加了这个活动。
语言的话题其实很深,我早年在读海德格尔的时候,有过不少思考。结果谈着谈着,渐渐扯到方言上来。
几年前看过一篇各地方言现状分析的文字,大势是在逐渐趋于边缘化,以青少年年龄层的传承率来说,西南官话算是比较高的,百分之九十多还会讲方言,粤语大概是百分之七八十,闽南语等又下之,最岌岌可危的吴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小孩子会讲了。而且,以当下状况来看,这种趋势,只会日渐加剧,几无逆转之可能。
方言的日趋消亡,看来已是板上钉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规律」了。
历史总在曲折中进步,对于「历史规律」,我们只能接受、甚至推动,不应妄想逆反它、改变它,否则便是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或反动派。——这样历史观,由德国思想家肇端,经俄国革命家扭曲,终于在中国老百姓这里泛滥,目前业已根深蒂固,算是宇宙真理了。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对于宇宙真理,我无意挑战,但我知道:人情总有软弱的时候。
虽然全世界的方言有消亡之虞,但仍然有很多人在极力挽回自己母语的这种颓势。比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民党强力推行国语教育,不可避免地造成了闽南语、客家话的急剧衰落,但近年来,台湾本土语言意识日益觉醒,倒逼官方并行方言教育,为方言的发展留下活路。于是到今天,很多台湾年轻人还有讲方言的能力,不可不谓之逆转。
再说回传统江南人自豪的吴侬软语。在吴语最具代表性之地的苏州,虽然方言的传承不大乐观,但认同苏州人就该讲苏州话的本地人,也还有九成以上。
民意就是最大的历史趋势。
但同时,民意只是一个自然趋势,这个趋势,很容易受外来的影响、干涉而得不到顺遂的生长,因而丧失其生命力。就语言来说,影响主要来自现代媒体及移民的冲击;而干涉,则主要在于官方宣传和教育的引导。
在一个信息爆炸、易于对比的时代,必然不是每一个地方的人都认可其方言应当保存、延续,其中的原由非一,一时无法备述。但如果,当大多数当地人都希望自己的方言持续存在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尊重、顺从他们的民意,不干涉其想法,而官方更有责任回应此种诉求,为方言提供更多学习和施展的平台,至少不能粗暴地打压其生存空间。
少了人为的干扰,方言的命运就是一个物竞天择的问题了。而在原始生态般的较量中,方言的主要压力,倒还不是媒体,而是移民。因为在一个充分尊重个性的地方,媒体也必然是多元化的,这点可由港、台的电视台佐证,在那里,方言可以在各种电视剧、综艺节目上大行其道,不受限制,大有「鸢飞鱼跃,活泼泼的」气象。但移民的介入,很可能会打破这一图景。
移民的最终动力,在于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浪潮,及其带来的地域资源失衡。这一趋势,是否可以扭转,视世人对现代性的反思程度而定,目前难说。但即便历史巨轮的轨辙已定,全球化不可阻挡,一个城市的移民也会饱和,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形下,只有当外来人口多于当地土著之时,方言才会衰落,川渝等城市的方言之所以传承得较好,而上海不然,原因即在此。目前看来,移民超过土著的地区,仍只一些大城市及沿海一带,中国绝大部分土地上,生活的还是以原著居民为主,在这些地方,方言还有生存的土壤。
大凡谈历史,不能只有事实判断,而无道德判断,因为事实本身也会因道德观念的变化而决定其走向。比如自工业时代以来,全球变暖就已开启,近年来更是愈演愈烈,积重难返,继此以往,人类早晚灭绝,这看起来比方言的消亡更接近历史趋势。但其实,天下大势,人心而已,人心苟能穷则思变,何止方言的陨落,全球变暖也非不可逆转;若只一味坐以待毙,那么方言的休戚存亡,又有什么要紧呢?
诚然,有些地区由于发展迅猛,其方言确实无法避免衰落,但是否所有方言都向死而生,苟延残喘,最终必至消亡,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未知的,而对未来的未知,正是人类自由意志的本性。
也许,另一个问题会更有意思:方言有意义吗?
(未完待续,下次探讨)

-七侠荐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