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鸟比孔雀还美,却连鸡都跑不过,更别说飞了……
提起新几内亚,你可能不会意识到它是仅次于格陵兰的世界第二大岛屿,但是你一定会联想到极乐鸟,那些外形超出人们想象的鸟类。实际上新几内亚的神奇物种远不只有极乐鸟一类,今天我们要介绍的维多利亚凤冠鸠(Goura victoria),也是其中之一。
有着华丽羽冠的维多利亚凤冠鸠。图片:Kajtek / flickr
以维多利亚命名的鸽子
维多利亚凤冠鸠属于鸽形目鸠鸽科,简单来说就是——维多利亚凤冠鸠是鸽子。大家当然都认识鸽子和斑鸠,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鸠鸽科”是一个拥有超过300个成员的庞大家族。这个科有一半种类都是体色艳丽的热带物种,譬如绿鸠、金鸠、果鸠、皇鸠它们。
什么?你问“鸠”与“鸽”的区别?不存在的,这两个字的含义其实完全一样。
维多利亚凤冠鸠得名于1844年,此时距离凤冠鸠属的命名已有25年。种加词victoria自然是为了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和非洲的维多利亚湖、维多利亚瀑布,澳洲的维多利亚州以及香港的维多利亚港一样。维多利亚凤冠鸠(Goura victoria)又俗称维多利亚冠鸠,但这样其实是不准确的,它和真正的冠鸠冠鸠(Ocyphaps lophotes)除了都是鸽子便再无交集。
比起来,这位维多利亚小天使是不是更美丽些。绘图:翼狼Elang
华丽的羽冠让它不平凡
之前说到鸠鸽们颜色多样,但是它们在外形上却没有多少创意,多数是标准的“鸽子形”,维多利亚凤冠鸠在一众鸠鸽里显得格外特立独行。这是一种体格硕大而丰满的鸽子,成鸟尺寸重量与鸡差不了多少,体态也同鸡相近,不似一般鸠鸽。除了体型巨大外,维多利亚凤冠鸠还有着杰出的美貌。
羽冠尤其美丽。图片:eyos-expeditions.com
新几内亚盛产美鸟,但即使拿来与极乐鸟比较,维多利亚凤冠鸠也不遑多让。虽然它们的色彩相对低调,通体羽毛多为灰蓝色,只有深浅的不同,衬托出一双鲜红的眼睛。不过你看见它的第一感觉绝非平淡,因为它们的发型可不一般。
低调的羽色、犀利的眼神。图片:Monie / flickr
维多利亚凤冠鸠头顶有着引人注目的羽冠——这也是凤冠鸠一名的由来。羽冠呈扇形,侧扁,始终直立于头顶之上,不能自主开合。它由许多长而蓬松的羽毛构成,最长的羽毛可达十余厘米,羽支松散分离,不连成片状,但在羽毛末端逐渐聚合成小的扇形羽片,并带有白色边缘,整体外观细腻绵密,散有白色星点,极为美丽。细看的话,和孔雀尾羽竟有几分相似。
散落着白色的星点。图片:Seventh Heaven Photography / flickr
除了羽冠以外,它们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显得平平无奇了。和其他鸽子相比,维多利亚凤冠鸠的不同之处,也就只有嘴相对细长,脚短但颇粗壮这些了。
不善飞行的鸟儿只能跑
维多利亚凤冠鸠虽然美丽,却和优雅完全靠不上边,可以算是一种愚钝而笨拙的大鸟吧。
鸠鸽科盛产善于飞行的鸟类,然而,维多利亚凤冠鸠显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它们的翅膀短宽,飞行肌肉也不发达,加之身体臃肿沉重,飞行对其来说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正因此,它们很少飞行,大多数时间都在雨林的地面活动。
不善飞行的它,爬树也困难。图片:news.xinhuanet.com
既然在地面活动,走路水平怎样呢?维多利亚凤冠鸠的脚相当粗壮,并有厚密的鳞片包裹,看起来似乎善于奔走,但是相对于其体型,这双脚仍然太短,其走路的速度其实也快不到哪去……总体而言,维多利亚凤冠鸠的生活习性不同于多数鸠鸽而更接近于鸡,甚至鸡都要比它轻巧敏捷。
Emmm……你再说一遍?(设计对白)图片:Nobuhiro Suhara / flickr
维多利亚凤冠鸠是素食主义者,主要的食物是各种植物果实,尤其是榕属植物的无花果。然而这些水果通常生长在高耸的林冠层,笨重的维多利亚凤冠鸠想飞到树上觅食,实在是勉为其难。好在新几内亚岛全年郁郁葱葱,水果产量丰富,仅凭掉落的果实就足以使维多利亚凤冠鸠衣食无忧。于是我们就可以看见这些大笨鸟成对或小群活动,在森林的地表落叶堆里不慌不忙地逡巡着。当然,如果偶尔能碰见一些唾手可得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也会考虑改换一下口味。
在吃水果的维多利亚凤冠鸠。图片:messersmith.name
咦,这个食物是不是有点违规?猜想是人为投喂的。图片:ferrebeekeeper / wordpress
维多利亚凤冠鸠在原生地少有天敌。大小与之相当的格氏雕以及林栖猛禽新角雕都不是强力的掠食者,对其威胁算不上多大;白斑袋鼬可能对其雏鸟构成威胁;黄斑巨蜥不见得会去打这么大的鸟的主意。最需要注意提防的掠食者,也只是几种树栖的蟒蛇而已。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生存能力堪忧的它们也能在岛上占有一席之地。维多利亚凤冠鸠分布遍及新几内亚北部,以及新几内亚北面的亚彭岛和比亚克岛。它是一个低地物种,常见于靠近海岸的冲积平原上,虽然偶尔也会上升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地(是的,澳洲最高的山,其实是在新几内亚,而非澳大利亚),但主要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600米。
耽于安乐的它,不善生养
常在温柔乡里的生物,渐渐产生了饱暖思淫欲的习气,雌性的择偶标准越来越高,如岛上的极乐鸟和园丁鸟,都产生了复杂怪异的求偶方式。前者依靠华丽的羽色和奇特的舞姿来吸引雌性,后者则会建造繁琐的鸟巢,并致力于收集物件用于装饰。
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极乐鸟回顾。视频:BBC《地球脉动》
好在维多利亚凤冠鸠的求偶并不像它们那样复杂。每到繁殖季节,雄性维多利亚凤冠鸠会聚集起来,各自低垂身体,鼓起胸部的气囊,反复拍打翅膀,并会相互对冲,当然大多时候都点到即止。雄性们会向雌性展示自己的羽毛,将头低下并上下晃动,翅和尾均铺展开来,尾羽左右摆动。
除了求偶走走过场,维多利亚凤冠鸠的繁殖能力也是颇为低下。它们一般在雨季末期和干季繁殖,繁殖前夕雄鸟将巢材带给雌鸟,而筑巢则由雌鸟单独完成,巢址通常选择在离地约10米的树上,由树枝和棕榈叶堆叠而成。维多利亚凤冠鸠每窝只产1枚卵,孵化期约30天,雌雄共同哺育后代,育雏期一个多月,幼鸟离巢时还未完全成长。
带娃的维多利亚凤冠鸠。图片:worldlandtrust.org
它原来是渡渡鸟的伙伴
维多利亚凤冠鸠所在的凤冠鸠属有3种,另外的2种分别是蓝凤冠鸠(G. cristata)和紫胸凤冠鸠(G. scheepmakeri),二者与维多利亚凤冠鸠形态相似,体型稍小于维多利亚凤冠鸠。它们与维多利亚凤冠鸠最大的差别在于头顶的羽冠,它们的羽冠全部蓬松,不存在末端的小扇形羽片,也没有白色边缘。紫胸凤冠鸠体色同维多利亚凤冠鸠相似,但紫红色扩展至两翼,而蓝凤冠鸠整个下体全为灰蓝,背部却有深紫红色。
背部略带深紫红色的蓝凤冠鸠。图片:wikipedia
维多利亚凤冠鸠是鸠鸽科中最大的现生种,那曾经的最大的种是谁?这就要说到鸠鸽科的分类了。
在传统分类中,鸠鸽科被分成4个亚科,即尾羽有12枚的鸽亚科Columbinae,尾羽有14枚的果鸠亚科Treroninae,以及各包含一个属的凤冠鸠亚科Gourinae和齿鸠亚科Didunculinae。然而在近年的一系列研究中,鸠鸽科的分类体系彻底崩塌:四个亚科只有鸽亚科仍然存在,但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鸽亚科了。
维多利亚凤冠鸠有着12枚尾羽,尾长可达30cm。图片:milestothewild.com
更惊人的结果是,凤冠鸠属其实和17世纪灭绝的渡渡鸟关系密切。一个全新的渡渡鸟亚科Raphinae被建立起来,其中包括了鸠鸽科过半的种类。凤冠鸠属于渡渡鸟族,其最近的现生亲属是雉鸠、蓑鸠和齿鸠。
至于鸠鸽科曾经的最大种类——不,不是渡渡鸟,不过已经非常接近了——是渡渡鸟的另一个近缘种,罗德里格斯渡渡鸟(Pezophaps solitaria)。
罗德里格斯渡渡鸟骨骼。图片:wikipedia
因为人类的过量捕杀和引入的动物对当地生境的破坏,毛里求斯和罗德里格斯岛的两种渡渡鸟在人类到达不久后迅速消亡,而今新几内亚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由于岛屿的逐步开发,热带雨林被大批量地砍伐;当地人的直接猎杀,也使得维多利亚凤冠鸠的数量逐年下降。
如今岛上人类聚居的地方,维多利亚凤冠鸠已变得少见。其脆弱的生存能力如渡渡鸟一样,面对突发的变故无能为力,在IUCN受胁等级中,它们被评为近危(NT),CITES也将其列入了附录2,当地也对其进行了立法保护,但结果仍不容乐观。所幸维多利亚凤冠鸠养殖容易,被引入到全世界的动物园用于观赏——然而,圈养种群的意义和自然种群明显是不一样的。
人工饲养的维多凤冠鸠。图片:blogs.sandiegozoo.org
渡渡鸟在尘埃里,而维多利亚凤冠鸠的未来,又在哪里?
(๑·̀ㅂ·́)و✧努力生啊生才有未来!然而,你先得有个稳定的对象,下周七夕可就是七夕了。今天推送的第二篇文章为大家准备了科学送礼指南!记得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