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理论

​五色理论

《黄帝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基础

将不同的颜色,联系五行脏腑功能

因此,不同颜色的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相应部位

五色入五脏:

白色入肺

赤色入心

青色入肝

黄色入脾

黑色入肾

张介宾对此

进行了肯定

以五色

分五脏

其理颇通

五色

五色所生

五色所入

根据五色入五脏的理论

大致判断某种药物能够

治某些脏腑及组织病变

徐灵胎:

色赤者,多入血分

色白者,多入气分

红花色红

入心经血分

能活血通络

血滞

经闭

腹痛

青皮色青

入肝经气分

能疏肝破气

肝郁气滞

胸胁胀痛;

橘皮色黄

芳香入脾

理气健脾

脾胃气滞

胸腹胀满

食少吐泻

消化不良

痰湿喘满

石膏色白

大寒入肺

清泻肺热

邪热郁肺

喘促咳嗽

气急鼻煽

熟地色黑

甘温入肾

滋肾育阴

生精补髓

肾阴不足

骨蒸潮热

盗汗遗精

如果某种药物

兼具多种颜色

表明药物作用

涉及多个脏腑

如黄芪表面黄白色

周边黄色或浅棕色

中心深黄

整体而言

色黄为主

主要入脾

味甘性温

益气健脾

因为表皮

兼具白色

兼豆腥气

可以入肺

补益肺气

益卫固表

因白色,主见于黄芪表面

故此时,若用芪皮则更佳

值得注意:

许多药物

颜色单一

也可入于

多个脏腑:

山药色白

白主入肺

兼入脾肾

平补三脏

肺脾肾

红花色赤

赤主入心

但红花

兼入肝

也有的

药物颜色

与其归经

完全无关

比如,黄柏色黄

应以,入脾为主

但历代医书

不言其入脾

而入肾、膀胱、大肠

药物具某种颜色

只能代表趋向于

某脏腑的可能性

而不代表必然性

药物的最终疗效

是多种色、质、气、味

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但是某种药物

本具有趋向于

某脏腑的特征

即使它主要并不作用于

该脏腑但当它配合其它

应用于该脏腑的药物后

趋向作用

立刻显露

能够发挥

良好作用

正如黄柏

色黄味苦

色黄,本应入脾

味苦,则能清火

质燥,则能燥湿

如果用于,脾经湿热证

配合其他入脾胃的药物

可十分出色的发挥

其清热燥湿的作用

如《傅青主女科》易黄汤

用黄柏配伍山药、芡实等

治疗带下属脾虚湿热证者

所以

药物的归经

并不是单纯

由颜色决定

正如

物理学上

力作用于

某一物体

该物体

不一定就朝其

作用方向运动

物体的

运动朝向

不是一个力

的作用结果

而是多个力

朝不同方向

综合作用的

结果

只有合力

才能决定

物体运动

的方向

4、药性理论

“药性”

这一词汇

在不同的

本草著作

意义略异

药性理论:

寒热温凉理论、

升降沉浮理论、

归经理论

(1)寒热温凉理论

寒凉温热理论

又称

四性理论

四气理论

药物四性

寒凉温热

即指人们

根据药物

实际疗效

反复验证

然后归纳

从性质上面

对药物多种

的医疗作用

的高度概括

即是指中医

的药性理论

的核心内容

对于寒热药性

认识起源甚早

经方者

本草石之寒温

量疾病之浅深

假药味之滋

因气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

致水火之齐

通闭解结

反之于平

“水火之齐”,即指

寒性或热性的方剂

药性分寒热

不晚于西汉

《神农本草经》

首先提出

药有四气

寒热温凉

寇宗奭为避免混淆

药物的,香臭之气

主张“四气”

改为“四性”

李时珍

也从其说

并且指出:

寇氏言

寒热温凉,是性

香臭腥燥,是气

与《礼记》文合

自《素问》以来

以气味言

卒能改易

故从旧尔

寒凉温热

四种药性

寒、凉

温、热

是对立的

两类药性;

寒凉之间

温热之间

药性相同

只是存在

程度区别:

温次于热

凉次于寒

此外,还有

一些药物的

药性较为平和

即称为“平”性

药性

实际有五类:

寒凉平温热

但是

只有相对平性的药物

没有绝对平性的药物

称为平性的药物

实际上讲仍存在

偏寒偏热的倾向

只是它们

寒热之性

不甚显著

作用和缓

所以一般

仍称四性

另外

有些本草文献

对药性还会用:

“大热”、“大寒”、

“微温”、“微凉”

加以描述

对中药四性

程度不同的

进一步区分

示以斟酌使用

药物竟会有

寒凉与温热

四性的不同

气本乎天

气有四:

寒热温凉

温热者,天之阳

寒凉者,天之阴

明确表明了四性

禀受于天的观点

《本草问答》:气本于天

《医宗必读》:

四时者

春温、夏热、

秋凉、冬寒

药性之温

于时为春

故生万物

药性之热,于时为夏,故长万物;

药性之凉,于时为秋,故肃万物;

药性之寒,于时为冬,故杀万物;

所以药物具有

寒凉温热之性

是药物秉受天气之中

寒凉温热之气的结果

天人合一

万物同源

的理念

在药性方面

的体现

实际上

药物的四性与

药物的生长环境、

生长和采收的节气、

药物的炮炙

等密切有关

常从药物的

滋味、气臭、形态

等的方面表现出来

但药物,寒凉温热之性

与药物,本身特异的秉性

(由现代

所谓遗传

基因控制)

关系最密切

另外

在其生长过程中更易

吸纳、接收环境中的

温热或寒凉之气

从而表现出

不同的药性

一些药物

通过口尝,即可体验

药物的寒凉温热之性

薄荷入口

即有一股

凉飕飕的

其性属凉;

花椒入腹

腹中灼热

其性属热

这类药物

毕竟少数

多数药物

无法通过

这种方法

马上明白

其药性

还有部分

药物药性的

分析与定论

可从药物的:

生长地域、

方位、环境、

采收季节

等大体可以推断出来

某药物能很好地

生长在高寒环境

必有对抗高寒之力

故其性温热

如冬虫夏草、附子;

相反

如果一种药物

能很好地适应

高热环境

而多汁液

必有耐高温之能

故其性寒凉

如西瓜、仙人掌

一些药物

即是人们在日常接触中

明白其寒热温凉之性的

如毒蛇伤人

受伤的地方

常灼热疼痛

所以蛇毒是热性的

人们为了缓和其

灼热疼痛的感觉

可能顺手扯起身边

某种草药敷在伤处

结果受伤处凉凉

灼热疼痛感减轻

从而说明

这一些草药的

性质是寒凉的

再如

受到蜂螫的皮肤

局部会灼热疼痛

证实蜂毒是热性的

碰巧有人受蜂螫伤

将黄蜂打死在伤处

发现受螫的地方

疼痛反而变轻了

从而证实

黄蜂的药性

反而是凉的

但是

多数药物的四性

主要是在长期的

用药的实践之中

通过观察药物

作用于人体

产生的反应

而体验总结的结果

例如:

感受风寒、怕冷发热、

流清涕、小便清长、

舌苔白,病性属寒

以紫苏、生姜

煎汤饮服

汗出病解

说明紫苏、生姜药性是温热的

如果生了疮疡,局部红肿疼痛

甚至

小便黄色、舌苔发黄,

或有发热,病性属热,

金银花、菊花来治疗

患者红退肿消

说明金银花、菊花药性是寒凉的

再如,病人表现为:

高热烦渴、面红目赤、

咽喉肿痛、脉洪数

这属于阳热证

石膏、知母、栀子

等的药物治疗之后

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

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

反之,如病人表现为

四肢厥冷、面色苍白、

脘腹冷痛、脉微欲绝

这属于阴寒证

用附子、肉桂、干姜

等药物治疗之后

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

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中草药的药性

通过长期

临床实践

大多数已为

人们所掌握

如果我们熟悉了

各种药物的药性

就可以通过具有

不同药性的药物

调节机体,寒热变化

纠正人体,阴阳盛衰

《素问》: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本草》:

疗寒以热药

疗热以寒药

寒与凉、

热与温

之间有

程度上

的差异

用药注意:

当用热药而用温药、

当用寒药而用凉药

病重药轻,达不到

治愈疾病,的目的

当用温药

而用热药

反伤其阴

当用凉药

反用寒药

易损其阳

寒热错杂

复杂病证

并用,寒热之药

使得,寒热并调

尤其要辨清

寒热的真假

真寒假热之证,则当用热药

真热假寒之证,又当用寒药

不可真假混淆

注意:

古今文献上来看

即使同一种药物

古今不同的

本草著作中

其寒凉温热

之性的记载

常有不一致的情况

孰是孰非不易判断

张效霞:

标示中药

性能功效

的性味

在中医文献的

记载并不一致

甚至截然相反

原因主要是有:

水土质异、

釆收季节不同、

名实讹误、角度不同、

性味双重、前错后改、

炮制方法等几个方面

(2)升降沉浮理论

升降浮沉是药物

对人体作用的

不同趋向性

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

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

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

沉,也向内收敛,趋向于内

升降浮沉

即指药物

对机体有

四种不同

作用趋向:

向上、向下、

向外、向内

是与疾病所表现的

趋向性相对而言的

升与降、

浮与沉

相对立

升与浮

沉与降

既有区别

又有交叉

难以截然分开

实际应用

升与浮、沉与降

又常会相提并论

按阴阳属性区分

升浮属阳

沉降属阴

注意:

李东垣:

药有

升降浮沉化

生长收藏成

以配四时

从而将“升降沉浮”

扩充成“升降浮沉化”

李时珍:

五味焉,酸苦甘辛咸

五性焉,寒热温凉平

五用焉,升降浮沉中

显然

李东垣也好

李时珍也好

也都认识到

有的药物的

作用部位

趋向于里

主要影响

中焦脾胃的

运化功能

李时珍的,“升降浮沉中”理论

后人称为,“五用”理论

但他未对

“五用”本身

作更多的

解释说明

这一提法未被

后世医药家

更多地沿用

但中药升降浮沉

在药性理论中的

重要地位也由此

可见一斑

由于疾病

在病势上

常表现出:

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

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

在病位上则有:

在表(如外感表证)、

在里(如里实便秘)、

在上(如目赤肿痛)、

在下(如腹水、尿闭)

等的不同,因能够针对病情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

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

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药物

升降浮沉作用

趋向性的形成

药物在自然界

生成禀赋不同

形成药性不同

有关

并受四气五味、

药物质地轻重

及炮制、配伍

等诸多的因素

的影响

药物

的升降浮沉

与四气五味

有关:

王好古:

气者天也

温热天之阳

寒凉天之阴

阳则升

阴则降

味者地也

辛甘淡地之阳

酸苦咸地之阴

阳则浮

阴则沉

一般来讲:

味属辛、甘

气属温、热

的药物

大都是

升浮药

如麻黄、升麻、黄芪

味属苦、酸、咸、

性属寒、凉

的药物

大都是

沉降药

如大黄、芒硝、山楂

药物的升降浮沉

药物的质地轻重:

《本草备要》

药性总义云:

轻清升浮为阳

重浊沉降为阴

轻虚者,浮而升

重实者,沉而降

一般来讲:

花、叶、

皮、枝

等质轻的药物

大多为升浮药

如苏叶、菊花、蝉衣

种子、果实、矿物、贝壳

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

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

除上述一般规律外

某些药也有特殊性

旋覆花

虽然是花

但其功能:

降气消痰

止呕止噫

药性沉降

而不升浮

苍耳子

虽是果实

但其功能

通窍发汗

散风除湿

药性升浮

而不沉降

诸花皆升,旋复独降

诸子皆降,苍耳独升

此外

部分药物本身

就具有双向性

如:

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

由此可见:

既要掌握,不同药物的,一般共性

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

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才能够,确切掌握

药物的,作用趋向

药物的升降浮沉即与

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

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

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

有些药物:

酒制升

姜炒散

醋炒收敛

盐炒下行

如大黄,属于沉降药

峻下热结

泻热通便

经酒炒后

大黄则可:

清上焦火热

治目赤头痛

李时珍:

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

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

又药物的,升降浮沉

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

如升药升麻

配当归、肉苁蓉

等咸温润下药同用

虽有升降

合用之意

究成润下之剂

即少量升浮药

配大量沉降药

也随之下降;

牛膝

引血下行

为沉降药

与桃仁、红花

及桔梗、柴胡、枳壳

等升达清阳

开胸行气药

同用

随之上升

主治胸中瘀血证

少量沉降药

大量升浮药

同用

随之上升的例证

一般来讲: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由此可见:

药物的升降浮沉

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定条件之下

可以相互转化

李时珍:

升降在物

亦在人也

药物具有

一定的,升降之性

但不是,一成不变

药物的

升降沉浮之性

可以随着药物

的炮制、配伍

等变化而变化

只要医者

存乎于心

熟悉药物的

升降沉浮之性

在应用之时

通过适当的

炮制和配伍

可治病疗疾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

标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

一般升浮药

其性主温热

味属辛、甘、淡

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

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

就其所代表药物

的具体功效而言

分别具有:

疏散解表、宣毒透疹、

解毒消疮、宣肺止咳、

温里散寒、暖肝散结、

温通经脉、通痹散结、

行气开郁、活血消癥、

开窍醒神、升阳举陷、

涌吐等作用

故解表药、温里药、

祛风寒湿药、行气药、

活血祛瘀药、开窍药、

补益药、涌吐药等

多具有升浮特性

一般沉降药

其性主寒凉

味属酸、苦、咸

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

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

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

具体功效而言分别有:

清热泻火、泻下通便、

利水渗湿、重镇安神、

平肝潜阳、息风止痉、

降逆平喘、止呕、止呃、

消积导滞、固表止汗、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固崩止带、涩精止遗、

收敛止血、收湿敛疮

等作用

清热药、

泻下药、

利水渗湿药、

降气平喘药、

降逆和胃药、

安神药、平肝息风药、

收敛止血药、收涩药

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

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

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

因势利导,驱邪外出

治愈疾病

具体而言:

病变部位,在上在表

则宜升浮,不宜沉降

如:

外感风热

则应选用

薄荷、菊花

等升浮药

来疏散;

病变部位,在下在里

则宜沉降,不宜升浮

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

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泻热通便;

病势上逆者

宜降不宜升

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

则应选用

代赭石、

石决明

等沉降药

平肝潜阳;

病势下陷者

宜升不宜降

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

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

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此外,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配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二药相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用治心肾不交虚烦不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源,以成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的配伍。再如治疗湿浊中阻,头痛昏蒙,腹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砂和中化湿,以生清气,配皂角滑肠通便,润燥降浊,以成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配伍。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用药方法。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是疾病的产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学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药物作用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味的补充和发展。

(3)归经理论

所谓,“归经”

归是,作用的归属

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所以,归经就是指药物

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甚或无作用。由于经络与脏腑虽有密切联系,但又各成系统,所以有经络辨证与脏腑辨证的不同,因而在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医家在确定药物归经时,有的侧重于经络系统,有的侧重于脏腑系统,这就造成某些药物归经的含义及表述有所不同

而不同时代、不同医家

对同一中药归经的记述

有所不同

则与其

对于中医病位的认识

和中药作用及其定位

认识的不同有关

药物归经理论

的起源和形成

可以追溯到

先秦的文史资料

如《周礼》以及

秦汉以来的

《内经》、

《神农本草经》

等医药文献

这一些著作

广泛论述了

五味作用定向定位的概念

可以视为归经理论的先声

《伤寒论》

六经分经用药

为归经理论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本草衍义》、

《苏沈良方》

等医药文献

都部分地论述了

药物定向定位的

归经作用

逐渐与脏腑经络联系在一起

出现了药物归经理论的雏形

金元时代,易水学派代表人物

张洁古在其所著《珍珠囊》中

正式把归经作为

药性主要内容

加以论述

王好古的《汤液本草》

徐彦纯的《本草发挥》

又全面地汇集了金元时期

医家对归经的学说的见解

标志着系统的归经理论

已经确立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贾如力《药品化义》

均把“行某经”、“入某经”

作为论述药性的固定内容

清代沈金鳌的

《要药分剂》

正式把

“归经”作为专项列于

“主治”项后说明药性

并以脏腑之名

作为归经的对象

《松厓医经》、

《务中药性》

系统总结了

十二经归经药

《本草分经》、

《得配本草》

又列出及改订入

各奇经八脉的药物

温病学派

的兴起又产生了:

卫、气、营、血

及三焦归经的新概念

使归经学说臻于完善

归经理论是,通过

脏腑、经络,辨证用药

从临床疗效,观察之中

总结出来的,药性理论

归经理论、

临床实践

密切相关

它是伴随着

中医理论体系的

不断发展而

日臻完善的

《伤寒论》创立了

六经辨证系统

临床便出现了

六经用药的

归纳方法

如:

麻黄、桂枝为太阳经药

石膏、知母为阳明经药

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

又创立了

卫气营血、

三焦辨证体系

临床上相应出现了

卫气营血、

三焦用药的

归类方法

如银花、连翘

为卫、气分药

犀角(现已禁用)、

生地为营血分药

黄芩主清上焦、

黄连主清中焦、

黄柏主清下焦

等等

然而这一些的归类方法

与脏腑辨证的归经方法

密切相关

《伤寒论》

六经每经

可以分为

手足二经

故实际为

十二经

十二经根源于脏腑

故六经一系列证候的产生

也是脏腑经络病变的反映

卫气营血、三焦证候

也与脏腑经络关系密切

卫分证以肺卫见症为主;

气分证多见,阳明实热;

营分证多见,热损营阴,心神被扰;

血分证多见,热盛动血,热扰心神

上焦证候主要包括

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

中焦证候主要包括

手、足阳明及足太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