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一个相当古老的话题
摘要 根据二十四节气是依据整个天地框架,对天地之气的上升与下降所进行的分时段节制,以及干支(十干纪一年十个月、十二支纪一年十二个月)历法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划分出来,中华文明的古代中国天文学、中医学、易哲学等各学科知识,都是源于“气”科学理论的史实,论证“气”是古代中国先哲对于物质世界本原的科学认知。
关键词 气 节气(地气上升)-阳气 中气(天气下降)-阴气
“气”是古代中国先哲对于物质世界本原的科学认知。早在二十四节气诞生的六、七千年以前,这一认知体系就已经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以来的思想家们所论述的: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天地之间的一切事物,包括宇宙、天地自身以及其中的万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构成。诸如此类对气本质属性的深刻揭示,都是对远古中国先哲“气”科学思想的承传。遗憾的是自商周以下,制订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谈论“气”的思想家们逐渐忽略了阐释“气”是从哪里来的这一关键问题,加上当今学术界对“气”的理解无法摆脱西学定义的束缚,进而导致了中华文明“气”的概念无法得到准确释义。本文试从分析二十四节气历法的本真科学依据之一“测地气”入手,来展现远古中国先哲“气”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一、二十四节气,天地之中“气”化生化灭万物的时段节制
分析“测地气”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不仅能够了解二十四节气原本是怎样制订出来的,而且,能够清清楚楚地了解“气”是从哪里来的。
1. 诞生于六、七千年以前的二十四节气
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用于测地气定八节(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十六根骨笛;河南濮阳出土的六千多年前蚌塑北斗、苍龙、白虎星图,证实了延续至今被现代天文学承传下来,并仍在使用的赤道坐标系----北斗观象授时系统,以及由这一系统中建立起来的二十四节气,最迟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已经诞生[1][2][3]!
史前史的二十四节气历法,除了确定物候、观测天象以外,就是用律管测候地气来划分。大量史料记载,早在伏羲、神农时代,二十四节气历法就依据仰观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这些天象,俯察地理及万物生灭的规律性变化而制订出来了。尤其是伏羲八卦的每卦“三画”,就是取象于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不仅标示了中华大地的气候特征,而且标示了整个地球的气候特征。比如北半球的夏至,是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的秋分,是南半球的春分。换句话说,尽管二十四节气标示了中华大地的气候特征,但是她却不是依据中华大地这块大公鸡形状的版图而划分的[4]。
2.六律、六吕测地气是十二支、二十四节气历法的重要科学依据
六律、六吕是用竹管(或铜管、玉管)制成的定音仪器,不同的时段,这些竹管会发出不同的音响。古人用它来测候天地之气的升降变化,并依据音响的清浊划定节气。《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记载了:
“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卢辩注:“历以治时,律以候气,其致一也”。
有贤能的人严格地依据时日、月份的时间顺序,观察星辰的运行速度,用以排列四时的顺逆,称为历法。制作十二根长短不同的竹管,以八音的高、低、清晰、混浊为标准,称之为“律”。用居于阴处(埋入地中)的律推知阳气;用居于阳间(太空)的历象----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推知阴气。将律、历相互更替进行对照,推知阴阳之气运行规律。历法用数目表示的时日、月份,与律管所测候的天地之气运行规律是一致的。
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指出:
“治阳者,节气既得,可以考日月之行道,星辰之次舍,时候之寒暑,所治者皆天事也。”“治阴者,象数不忒,可因日星之出入,昼夜之永短,以知东西高下向背,以正作讹成易之时,所治者皆地事也。”
校订律管的音响来测定地气定出的节气,可以用来考订太阳、月亮、五大行星、十二辰次运行的轨道,五星与十二辰所在的宿之度数、四时气候的寒暑,这些测定全都属于天事。
校订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与天象的度数没有差错,就可以根据太阳、五星的出入,昼夜的长短,知晓东、西、上、下、向、背,用来纠正由于时空的变迁而出现的时间误差,这些测定全都属于地事。《史记·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轨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史记·索隐》解释说:律有十二。阳六为律: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六为吕: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名曰律者,《释名》曰:“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律历志云“吕,旅,助阳气也”。即十二律分六律为阳;六吕为阴。
古代的律用竹管,又用玉,汉末用铜。吕亦称闲,故有六律﹑六闲之说(参见表1)。
表1十二支、十二月、十二律对应表
十二支 |
子阳 |
丑阴 |
寅阳 |
卯阴 |
辰阳 |
巳阴 |
午阳 |
未阴 |
申阳 |
酉阴 |
戌阳 |
亥阴 |
十二月 |
十一月 |
十二月 |
一 月 |
二月 |
三月 |
四月 |
五月 |
六月 |
七月 |
八月 |
九月 |
十月 |
十二律 |
黄 钟 |
大 吕 |
大簇 |
夹钟 |
姑洗 |
中吕 |
蕤宾 |
林钟 |
夷则 |
南吕 |
无射 |
应钟 |
到了大约公元6世纪的东魏时期,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信都芳,根据流传下来的记载,经过苦思冥想,恢复了古式,在远古先人们所用候气法的基础上仰观云象,发明了二十四轮扇测二十四节气的方法,他将扇埋入地中,每一气至则扇自动,其他扇不动,与律管定气的结果一致,就象符与契一样相互吻合[5]。这些技艺在当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后来又都相继失传了。
唐代医学家王冰在《素问》的注文,也作了如下描述:律书说:黄钟之律,管长九寸,冬至时刻,气应灰飞。由此则万物开始化生。全都因为有九天之气啊[6]。
宋代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详细介绍了测地气的方法,并绘制了设有木案和律管的插图 [7]。
以上可知律吕测候的天地之气运行规律是制订二十四节气历法的重要科学依据之一。
3.节气标示的是地气上升;中气标示的是天气下降
表2 二十四节气的节气、中气对应表
月份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二节气 |
立春 |
惊蛰 |
清明 |
立夏 |
芒种 |
小暑 |
立秋 |
白露 |
寒露 |
立冬 |
大雪 |
小寒 |
十二中气 |
雨水 |
春分 |
谷雨 |
小满 |
夏至 |
大暑 |
处暑 |
秋分 |
霜降 |
小雪 |
冬至 |
大寒 |
二十四节气划分为十二节气与十二中气。古人将十二节气称为“初”,也称“始”;将十二中气称为“中”[8](参见表2)。
《素问》指出:初,是指地气;中,是指天气。注文:气之初,天行使作用。天行使作用,则地气上腾于太空之中;气之中,地行使作用。地行使作用,则天气下降于地体与有形物质之中[9]。
也就是说,初段(节气),是地气上腾的时段;中段(中气),是天气下降的时段。气的升与降,是天气与地气交替着行使作用[10]。
《素问》还指出,天气下降,气就流散在地;地气上升,气就升腾于天。天气下降到一定程度,地气就要上升;地气上升到一定程度,天气就要下降。所以上下相互召引,升降相互因循,万物的(生、灭)变化就显现出来了。万物显现出来的变化,也显示出天地(之气)的更替作用。气的上升与下降不停息,万物的生生化化才不会停止。万物在天地之气的升降之中,各自得到应有的归宿[11]。
可见二十四节气是用节气、中气对天地之气的上升与下降所作的时段划分与节制。
4.“天气”与“地气”即“阳气”与“阴气”
《素问》还指出:上升到天空中的气为阳,下降到地体中的气为阴[12]。
“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雨出自地气,云出自天气。阴气向上凝结,则合和成云;阳气向下流散,则注而为雨。雨从云以施化,有云才有雨,所以说雨出自地气;云凭气交接合和,有气才有云,所以说云出自天气[13]。
出自天空的是天气,出自地体的是地气。天地合气,六个季节划分而万物化生。万物居于天地之中,全部为六气所化生,都取决于阴阳(天地之气的升降)的作用,根本没有能够逃脱阴阳之气的”[14]。
《皇极经世书》指出:
“生则为阳,消则为阴,故二者一而已矣。……自下而上谓之升,自上而下谓之降。升者生也,降者消也。故阳生于下而阴生于上,是以万物皆反生,阴生阳阳生阴,阴复生阳阳复生阴,是以循环而无穷也。”[15]
生是指生出;消是指隐匿。阴阳不过只是一气罢了,气上升为阳;气下降为阴。阳气从下面(地体内)生出来,阴气从上面(地体外的天空)生出来;阳气生阴气,阴气生阳气,阳气再生阴气,阴气再生阳气。如此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庄子·田子方》则具体阐释了阴与地,阳与天的关系及其天地之气交接合和与万物化生的关系:“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地,赫赫出乎天;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阳”是指从地体中释放出来的气,“阴”是指地体从太空中吸入的气。也就是说,古人所讲的“天为阳,地为阴。”“天”是指天气,“地”是指地气。即气由诸天体释放出来为阳,这种阳气进入天体之后为阴。地体自身也是天体,天气进入地体为阴气,再由地体中释放出来为阳气。这合二为一的气,即是阴阳之气。
5. 二十四节气界定出天地框架
《素问》还指出:天虽然高远不可丈量,地虽然广阔不可测度,但是以气的反复运动而言,观察整个天地就象观察自己的手掌一样[16]。即天地的空间范围----浑天坐标系,以地体作为天地的球心,以缘地体表面向太空延伸的气为这个立体大圆天球的框架(参见图1:球心为地球,外表为天球,中心直线为南北极,经线8条为二十四节气中八节的标志点,中腰横线为天球与地球的赤道),以北天极和南天极作为轴心,以二十八宿为天地的赤道坐标,以斗柄徊转为指针来探索天地之气运行规律。是依据反复更替的四时之气界定出来的。宋.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卷上解释说:“由二十八宿划分五行,各有阴阳四时的隐没与显现。”即前文谈到的“北半球的夏至,是南半球的冬至;北半球的秋分,是南半球的春分”。
图1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的《浑天仪注》将“天地”框架释义得非常清楚:
“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又中分之,则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复地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常见不隐。南极天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强。天转如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也。赤道横带,天之腹。……横带者,东西周围天之腰也。”
即天将地包裹在其中,日月五星附丽其中,运行有一定的轨道。天地这个整体的框架:就象一枚鸡卵,假想的天球外表就象鸡卵的外壳,地体就象卵中黄,孤居于天之中,这个“鸡卵”的圆周长是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一百八十二又八分之五度复盖在地体上半部,一百八十二又八分之五度环绕在地体下半部,所以圆形天道二十八宿半显半隐。这个“鸡卵”的两端是南极、北极。北极是天的中心,在正北出地上36度,经常显现而不隐藏(参见《辞海》恒显圈图)。南极也是天的中心,在正南没入地下36度,经常伏藏在下面而不显现。两极相距182度半多一点。天转如车轮在运行,圆转没有开端没有终点,其形状混混沌沌,所以称为浑天。赤道是腰带,天的肚腑,从东到西将天围腰拦截。
邵雍《皇极经世书》进一步指出:
大的极限界定之后,北极、南极就确立出来了。阳从上(向下)交于阴,阴从下(向上)交于阳,四象化生。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苍龙、朱雀、白虎、神龟)。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春、夏、秋、冬)。于是八种卦气生成。八种卦气相互交错,然后万物化生[18]。
北半球显现着夏至,南半球则隐没着冬至;北半球显现着秋分,南半球则隐没着春分。以北极为上,以南极为下的交会阴阳之气,自然是气在整个天地之中的运动了。二十四节气就是依据整个天地之中的地气的上升与天气的下降,而“天气”则是来自有形质的物体----地体及太空中的诸天体所释放的气;“地气” 则是来自地体自身及其接受诸天体的引动、摄动而释放的气。据于省吾先生的《释气》解释,甲骨文中的气字为三横,与乾卦符号相一致[19]。而乾卦符号则与夏至节气直接对应。笔者依据八卦与八个节气(二至、二分、四立)直接对应及太极八卦与古代中国天文学、中医学、易学等学科知识的关系,详细探讨了抽象的八卦符号是标示天地之气交替运动规律的内容,结论与于先生“甲骨文中的气字为三横”不谋而合(有另文详细论述)。
二、百家争鸣以来的“气”理论是对远古中华先哲“气”理论的承传
以上可知,中华民族所建立的“气”理论由来相当久远,百家争鸣以来诸多思想大家的“气”理论,无疑是对远古中华先哲“气”理论的承传。这从诸多思想大家对气的来源与作用所进行的分析中可以得到证明。
1. 气自身的相互依附作用----“万物负阴而抱阳”
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老子》四十二章)“一”指天气;“二”指地气;“三”指运气。 “三谓天气、地气、运气也。” [20] “二生三”即是指天地之气相互交接合成运气,即五运六气。“三生万物”,是指“运气”化生出世间万物。因为“负”除了“背负”之意,还有“仗恃”、“依靠”之意,如《左传襄十四年》:“其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史记》一零七《魏其武安候传》:“武安负贵而好权。”“抱”除了“怀抱”之意,还有“抚育”、“扶持”之意。如《元曲选·杨文奎·儿女团圆二》:“亏我抱得他这般大。”“冲”则具有“飞而直上”和“以水灌注(向下)”,即冲出与冲入之意。所以“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是指万物依靠阳气抚育阴气,依靠阴气支撑阳气。
气对有形物质的隐入与释出是相互依附的。即有隐入的气才能有释出的气,有释出的气才能有隐入的气,老子的名言正是对天地之气运动方式的描述。
2.气与形的相互依附作用----“天以气而依地之形,地以形而附天之气”
《易·系辞传》说:
“天地壹壹。”壹壹又可写成“氤氲”或“茵蕴”。“氤蕴”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交融。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相互交融,世间万物接受天地之气,气化就会均遍天地万物[21]。邵雍指出:太极,是一,不动(“不动”只是相对于永恒运动的宇宙而言),生二,二是变化不可测量的天地阴阳之气,气的运行时段生出数,“数”标示出天象、气象,有精确时刻的“象”生出有形质的物体[22]。
《广雅·释天》则明确指出:
三气相互交接,至于子仲,剖判分离,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天地之气合和而为万物[23]。
朱熹则解释为:“天以气而依地之形,地以形而附天之气。天包乎地,地特天中一物尔。”“地却空阙处,天却四方上下都周箍,无空阙,通满皆是天。地之四向,底下却靠着那天。天包地,其气无不通。”[24]
这两段引文意为:
天地是由元气化生出来的,是万物的始祖。天以气依附地的形体,地以形体吸附天气。天包裹着地,地只不过是太空中的一个物体。地有高山峡谷,凹凸不平,天却四方上下都严严实实,没有空缺之处。地之四周、上下都靠着天。天包裹着地,其气没有渗透不到的地方。气与有形质物体相互维系着对方的生存。
张载《正蒙·太和》也指出:“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
庄子则说:明亮生于黑暗,有形质的物体生于无形质气的化育之中。精与神由气的阴阳运动化生,形体由精气化生,有形质物体处于气的化生与化灭之中[25]。
讲到人的生死时,他又说:人活着,是气的凝聚。气凝聚则为生,气溃散则为死。如此死生都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值得忧患的?万物一体。只不过是人们觉得神奇为美妙,觉得腐朽为丑陋。其实,腐朽可以再化为神奇,神奇可以再化为臭腐。所以说:将天下融为一体的只是一气罢了[26]。由此也可知,庄子的夫人去世后,本来应该伤心落泪的庄子却鼓盆而歌的怪异行为,一定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明白哲学为指导思想吧。
古人所讲气与有形物质的关系与相互作用,阐明了气来自有形物质,有形物质生成于气的原理。天地之间这种气化生成万物的现象与规律,直接体现了宇宙生成天地的现象与规律。
3.气的相互吸引作用----诸多天体对天地之气的影响
《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在天地运动中,太空有星象、气象,地面有物象。日、月、木、火、土、金、水,这七大天体,象穿梭一样运行于太空之中。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的气附着在地表,承载着有形质的物体;虚的(指气)用来陈列顺应天的精气。地体及万物与太空精气的关系,就象树根与枝叶的关系一样。虽然宇宙辽阔遥远,但是通过观察天空星象、气象,以及气化作用导致的动物的生长壮老已和植物的生长化收藏这些物候,还是能够认知清楚的。
《素问·五运行大论》记载了一回归年内,逐时横亘在圆形天道二十八宿之间五种颜色的云气。这五色气的出现对应着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青色—春;赤色—夏;黄色—长夏;白色—秋;黑色—冬[27]。这五个季节与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在一回归年内相继出现在天空直接对应。五大行星中的每一星各行73日零五刻,合周天365.25度。
《素问·气交变大论》则记载了五大行星在运行过程中的快慢、明晦、顺逆给地球上的五气:木(春)、火(夏)、土(长夏)、金(秋)、水(冬),带来的平气、太过、不及之影响。《素问·五常政大论》还介绍了“平气、太过、不及”的气候给人对动物、植物及自然现象造成的影响。干支四柱的纪年则标识了每年“平气、太过、不及”的规律。
可见古人所讲的天地之气包容了所有能够对地体起引动与摄动作用的天体所释放的气,这些气与地气的相互融合则体现了气的相互吸引作用。
4. 气的化生化灭作用----物质存在的时间与空间
先哲们指出:世间万物的存在,体现着“气”化育生成与化灭消亡物质的时间与空间。《素问》记载了:有形质的物体,都是生化的空间,有形质的物体溃散了,气的生化也就停止了。无论是小的物体,还是大的物体,生成与化灭全都有空间、时间限制。有形物质自生成之时起,就处于永恒的化与变之中。有形物质有大有小,即是生化的空间有大有小。宇宙、天地是大的空间,人体脏腑这一空间接受出纳阴阳之精气,与天地空间相同。每一独立的有形物质,都是一个生化的空间,如果有形物质瓦解了,生化也就止息了。无论是大的空间还是小的空间,其生存与溃散都有一定的期限。期限短的无法知晓期限长的,就说期限长的没有尽头;期限长的则叹息期限短的。长的与短的不在同一时刻生成与灭亡,它们各自接受气化作用的合散时节也不相同,那么,有与无、生与灭就不一致。可以知道的,是所有的物体散败之时,都归之于一变。气对这些有形质物体的出入升降,则为常规的守候。
有形质物体是指天地及所有物质。这些物质为生化的屋宇,以其形体包藏府藏,吐纳天地之气,与天地相同,全都称为“器”。所有有形物质是小的生化器宇,太空,是大的生化器宇。生化的器宇,各自有大有小,最终没有不溃散的。所有小大器宇,全都生灭有极限。器宇溃散有的久远、有的短暂。所以器是生化的屋宇,器溃散则分离,生化也就止息了。有生命活力的如此,没有生命活力的也是如此[28]。
三、中华民族母语定义的“气”不是现代科学所定义的“气”
中华民族母语定义的“气”,涵概了现代科学所定义的天气、大气、引力、辐射、风化、风蚀等多项内容。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先哲们所界定的“天”是囊括了所有能对地体起招引作用的天体,如北极星、北斗星、二十八宿、太阳、月亮、木火土金水五大行星等,当然也包括地体自身,因为地球也是一个天体。这些天体所释放的气,先哲们统称为天气。“地”则是指地体的吸与呼所产生的气,先哲们称此为地气。在中华文化的诸多语境中,“天地”专指“天地之气”。
用现代人所熟悉的“天气”、“地气”来理解古代中国先哲所讲的“天地之气”,则很容易将天地的空间背景局限在地球及其大气层。因为现代人印象中,“天”一般是指天空;“天气”一般是指某一地区的瞬时大气物理状态,比如各种气象变化,如阴、晴、风、雨、寒、暖、干、湿等;“大气层”,是指从地面到2000-3000公里高空大气的成分、温度、密度等物理性变化。
由天、天气到大气层,可以领略到现代科学所讲的天气、气象、气候与古代中国先哲所讲的根本不同。因为古人所讲的天地之气,是以地球与全天恒星、太阳系的行星等相互之间的引力为基本内容的。用现今学术界常用的“天气”、“ 地球及其大气层”之类词汇,来释义中华文化中的“气”,只会使这一理论被阐释得驴唇不对马嘴,成为污七八糟的大杂烩!
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出土实物与文献记载的不期而遇,揭示了测地气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科学依据。其中体现出古人“气”术语的内涵主要是:
① “气”是从有形质物体中释放出来的;
② “气”在有形质物体中的阴(隐入)与阳(释出)运动,是世间万物生存与消亡的动力。
③ 这一动力在天地之中的规律性由节气与中气标识出来;
④ 与“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直接对应的节气与中气,是古人区分阳气与阴气的依据。
⑤ 生成天地万物的本体----元气,是有形质物体与气的混合物。
⑥“气”与有形质物体的相互作用是天地、宇宙的本质与存在方式。
由此看来,就现有的文字记载来看,百家争鸣以来诸多思想家对气的论述,都没有能够超越“测地气”体现出来的“气”理论主要内容及深刻内涵。诸多思想大家有关“气”的精彩论述,由于缺失了“'气’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精髓,相对于远古先哲们的“气”理论而言,就显得空洞乏味与稍稍逊色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华文明“气”理论不仅认识了“气”,而且弄清了“气”的原理。这种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学科理论自然是相当科学的。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在两千年以前甚至在商周以前,就已经开始失传了!在近百年来极力用西学定义中国学问的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哲学的'气’概念是从具体的可以直接感觉到的烟气、蒸气、风气、寒暖之气、呼吸之气等气体状态的物质升华而来”[29],恐怕就更加不着中华文明“气”科学理论的边际了。
然而,中华文明的古代中国天文学、中医学、易哲学等各学科知识,却都是源于“气”科学理论。天文历法领域行用了近万年之久的二十四节气之科学性、二十四节气、干支(十干纪一年十个月、十二支纪一年十二个月)、干支四柱(干支60一周纪年、月、日、时)的历法,是由古代中国天文学的观测体系中诞生出来[30],是世界公认的;中医学的脏腑、经络数目、功能,同阴阳五行八卦、十干、十二支所代表的天地之气运行规律息息相通[31],是谁也否认不了的;易哲学承传羲学的古太极八卦图,与二十四节气、干支历法息息相通[32],展示的是天地论系统图示就更是证据确凿。诸如此类的中华文明硕果,如果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展示,那么,几乎成为绝学的古代中国天文学就会以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为内核,重新构筑起原本相当完备严谨的,能够展现二十四节气、五运六气、干支历法深远时空背景的学科体系;中医学也会建立起以人体气血运行与五运六气相感应为灵魂的严密学科体系;作为天地呼吸抽象之象的古太极八卦图,也会将自身“太阳、太阴、阳明、少阴、少阳、厥阴”这些几千年来总是无法得到准确释义的术语解释得一清二楚。
当然,拙文对中华文明“气”术语内涵的介绍仅仅是开了一个头而已。要使中华文明“气”科学理论在学术界得到公正的认可。还需要我们的中国天文学、中医学、易学、民俗学、文字学等各科学者,来综合相关学科知识,多方求证,使之得到不容置疑的验证。
中医学科是今天唯一能够证明中华文明合理性的传统科技学科,中医学科与古代中国天文学、易哲学这两门学科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这三门学科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兴中华文明首先要复原中华文明,复原中华文明必须回归本真中华文明的“气”科学理论,惟其如此,才能为重构中华文明新体系夯实无法动摇的根基。
参考资料:
[1]冯时.候气法钩沉[J].百科知识.1997.5:48
[2]冯时.远古文明的绝响:记中国最古老的天文星图[J].百科知识·1997.4:52
[3]张建芳.独特的古代中国天文学. 中西文化研究. 2004年2期(12月)
[4]张宁.张建芳.试论十二支的赤道属性.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6期.》;[30]
[5]《隋书·律历·上·候气》:“后齐神曹参信都芳,深有巧思,能以管候气,仰观云色。尝与人对语,即指天曰:'孟春之气至矣。’人往验管,而飞灰已应。每月所候,言皆无爽。又为轮扇二十四,埋地中,以测二十四气。每一气感,则一扇自动,他扇并住,与管灰相应,若符契焉。”
[6]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上下册·上海:商务社,1931:52:“律书曰:黄钟之律,管长九寸,冬至之日,气应灰飞。由此则万物之生。咸因于九气矣。”[9] 360:“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注文:气之初,天用事。天用事,则地气上腾于太虚5之内;气之中,地用事。地用事,则天气下降于有质之中。”[10]360:“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11] 360-361 :“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注:升谓上升。降谓下降。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故彰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注:……是以天地之气升降,常以三十日半下上,下上不已,故万物生化无有休息而各得其所也。”[12]52:“天为阳,地为阴”。[13] 28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云出地气,云出天气。注文:阴凝上结,则合以成云;阳散下流,则注而为雨。雨从云以施化,故言雨出地;云凭气以交合,故言云出天。” ;[14] 451: “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注文:化于天者为天气,化于地者为地气。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注文:万物居天地之间,悉为六气所生化,阴阳之用,未尝有逃生化出阴阳也。” [16] 379 :“天虽高不可度,地虽广不可量,以气动复言之,其犹视其掌矣。” [20]:14;[27]《素问·五运行大论》: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已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璧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28]363:“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注文:……夫小大器,皆生有涯分,散有远近也。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注文:近者不见远,谓远者无涯;远者无常见其近,而叹有其涯矣。既近远不同期,合散殊时节,即有无交竞,异见常乖,及至分散之时,则近远同归于一变。四者之有,而贵常守。注文:四者,谓出入升降,则常守。有出无入,有入无出,有升无降,有降无升,则非生之气也。” “器谓天地及诸身也。宇,谓屋宇也,以其形包藏府藏,受纳神灵,与天地同,故皆名器也。诸身者小生化之器宇,太虚者,广生化之器宇也。生化之器,自有大小,无不散也。夫小大器,皆生有涯分,散有远近也。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
[7]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M]·上下册·上海出版公司,1956:326
[8]《后汉书·律历下》:“中之始(日)〔曰〕节,与中共同为二十四节气。
[15]邵雍·皇极经世书[M]·观物篇五十九·引自:汉·杨雄等撰·四库全书术数类·上海·古籍社,1990: 1076;[18]1064:“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上交于阴,阴下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互交错,然后万物生焉。”;[22]观物外篇:“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17]宋.王应麟《六经天文编》[M]卷上:“二十八宿分配五行,各有阴阳四时隐见。”(四库全书光盘版)
[19]《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6:79~83)。
[21]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阴阳二气交融也。……天之阳气与地之阴气交融,则万物之化均遍。”。
[23]“三气相接,至于子仲,剖判分离,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中合为万物。”
[24]《朱子语类》·卷一;[27]《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25]诸子集成本.庄子·知北游.上海:上海书店,1986.323 :“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相生。”;[26]:320“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29]李存山.“气”概念几个层次意义的分析.中国哲学.2007.1:8-14
[31]张建芳:试论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中医杂志.2003年(增刊),第58页
[32]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自然科学史研
文章编辑 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