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走后门的纸条,忘记烧毁…最后卖了4600000元
.....

北宋宰相 富弼《儿子帖》
释文:儿子赋性鲁钝,加之绝不更事。京师老夫绝少相知者,频令请见,凡百望一一指教,幸甚幸甚。此亦乞丙去。弼再上。
翻译:我儿子本性愚笨迟钝,加上他很少经历社会磨练。在京师我很少知心朋友,所以让他常常去拜见您,希望诸事对他多加指教,感激不尽。这信也请阅后烧掉。

这幅《儿子帖》,说白了其实就是“走后门”便条。
富弼是希望某官员能对其儿子加以照顾与提携的,因为这个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所以虽然只是仅仅四十余字的便条,富弼还是专门写上“这信也请阅后烧掉。”富弼虽为官清廉,但看来毕竟还是舐犊情深。

北宋宰相 富弼《儿子帖》局部
这张富弼希望看后烧掉的条子,最终没有烧掉,不知是该官员是出于对富弼书法的仰慕还是其他啥原因,总之富弼的这个“走后门”的条子被该官员保留了下来。
2005年6月19日,北京翰海2005春季拍卖会上,有五件北宋名人书札以2227.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令人瞩目。这五件北宋书札中就包括有富弼的《儿子帖》,其成交价高达462万元。

北宋宰相 富弼《儿子帖》局部
这件《儿子帖》和其他四件北宋书札原为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藏品,后售与张文魁。张文魁在50年代移居南美,书札亦随之漂流海外。1996年国内藏家在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50万美元购回,使墨宝荣归故里。1997年,这五件北宋名人墨宝出现在北京翰海1997春季拍卖会上,以总价682万人民币拍卖成交,得主为北京故宫博物院。

北宋宰相 富弼《儿子帖》局部
令人奇怪的是:时隔8年,已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购藏的珍贵文物又出现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并且以高出当年3倍多的价格售出!购买者是谁?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何要出售这些文物?谁也不明白啥意思。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