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今年几岁了?
历时一年筹备
橄榄古典音乐 X 人民音乐出版社
最新杂志书
《今天,听什么贝多芬》
发行啦
2020年是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对很多人来说,2020年却是被取消的一年,尤其是对表演行业的艺术家、经纪公司、剧院以及身处表演行业边缘的橄榄古典音乐而言。
1月末,全国剧院、电影院相继暂停营业。不到两个月时间,这股关门浪潮就席卷了全球。直到夏天,才见得一丝转机。而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现场演出的恢复还遥遥无期……
橄榄古典音乐的出版业务也差点因此中断。在经历出版社更换之后,原定于夏天面世的杂志书不得不延迟上市。不过好在,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但越是困难的情形,越使人反省初衷。
为什么一定要出版纸本杂志书?
为什么一定要纪念贝多芬?
在2016年,橄榄古典音乐首次推出纸本杂志时,我们就曾思考过这种做法的必要性。四年之后,我们见证了抖音的崛起和受众对长图传播模式的喜爱。没错,一个是视频,一个是图片。而杂志书,这个以文字内容为主的媒介,不可避免地式微了。
我们无意像卫道士一般去捍卫文字和深度阅读的尊严,这大可不必,因为每种媒介都有其传播特性,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中也不乏纯音视频内容。而是希望可以提供一个选择,提供一个文字可以传情达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阅读不会受到弹窗消息的影响,阅读也可以真正成为信息获取的渠道。
至于贝多芬的重要性,有点不知从何谈起。但事实是,250年过去了,为什么音乐厅里最常响起的还是他的音乐?贝多芬的音乐为何可以永葆现代性,可以在审美浪潮的数次迭代之后始终屹立?答案必定是与数千年来形成的人性有关,用一个懒惰的说法,如果你相信人性的话,那么只要人性还存在,贝多芬的音乐就会持续保持现代性。
因此,如果有人怀疑又一个贝多芬纪念年的必要性,那我们也可以怀疑他对贝多芬的了解程度。不夸张地说,我们距离真正了解贝多芬的遗产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么在2020年,在今天,我们该听什么贝多芬?
今天,
听什么/贝多芬?
听/什么贝多芬?
01
作曲家 · Tonkünstler
在第一板块“作曲家”中,本书着眼于对贝多芬职业身份的讨论。作曲家这个如今司空见惯的职业身份,说来可是贝多芬为其定义的。而又是怎样的时代环境和个人意志,才能促成这一结果呢?
在此板块中,我们还就“在今天纪念贝多芬”这一问题独家采访到了德国波恩“贝多芬之家”总监马尔特·波尔克先生(Malte Boecker),他是德国官方贝多芬250周年诞辰纪念的负责人。另外,贝多芬的作曲家身份给后世的作曲家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也找来了一位当代古典作曲家进行了分享。
然而作为一本在2020年面世的杂志书,我们无法不面对今年的现实。我们以受疫情影响的演出现场图片开启这本杂志书,并策划了随后的《听什么贝多芬》歌单。
扫描二维码
进入QQ音乐歌单
01
01
01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图
02
音乐 · Muzik
第二板块“音乐”着重回答“听/什么贝多芬”的问题。从早期作品《约瑟夫皇帝二世逝世康塔塔》到晚年作品《大赋格》,从人尽皆知的交响曲“贝五”和“贝九”到声乐作品《鹌鹑》,从毫无疑问的杰作《迪阿贝利变奏曲》到饱受非议的《威灵顿的胜利》,与其让我们回答“听/什么贝多芬”的问题,不如让贝多芬的音乐自己作答。
另外,我们采访到了法国顶尖四重奏组埃本四重奏(Quatuor Ébène),他们身体力行贝多芬的博爱精神,在2019年于全世界巡演贝多芬全套四重奏组,所到之地除了第一世界,还有非洲、南美和东亚。
02
02
02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图
03
人 · Mensch
贝多芬作为“人”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与身边的人打交道的?人们津津乐道于他取消给拿破仑题献的轶事,想当然地把他放在一个反抗者的位置,然而贝多芬真的有崇高的政治理想吗?如果有的话,又如何解释他那些左右逢源的行为呢?
对此,我们策划了两大内容。其一是让贝多芬的亲近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他/她与贝多芬的关系。其二,驻欧洲作者用一场贝多芬主题旅行尝试寻找人道主义者贝多芬的踪迹。
03
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内页图
04
延伸阅读 · Erweitertes Lesen
最后一个板块为延伸阅读,我们试图呈现贝多芬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影响。首先是在电影配乐领域,贝多芬的音乐是否可以成为影片品质的保障?随后我们邀请众多作者和音乐人针对两大问题发起圆桌讨论,其一是“谁可以是当代贝多芬”,其二是“你喜欢贝多芬吗”。
此外,我们还采访到了柏林爱乐长笛首席埃曼纽尔·帕于德(Emmanuel Pahud),他与巴伦博伊姆在疫情期间策划了“新音乐节”,我们趁机与他聊了聊新音乐和贝多芬。
04
04
04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