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中的中华哲学

《老子》哲学回归正当时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子,曾说过“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说明在孔子那个时代,由于朝代的变迁,官学之道就已经失学很久了。“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指远古的时候,最高王室所设立的每一个官职,都代表特定的含义和职责,并且任官者世代相传。因此,当政治发生变故,而任此职者离开王室时,就意味着其所职掌的学术随之流落。也因如此,在一些诸侯国乃至民间,对这些官职之意义及其职责的认识反而得到了保存。

麻将中的中华哲学

流行于民间的麻将,是中国人喜爱的游戏,麻将中暗含有中华哲学,世人却已不知其中的玄机。

“白板”为“无”,颜色为白色;“红中”为“中”,颜色为变革的力量“红色”,研究《道德经》的德国学者把人认识之“德”解释为力量(Kraft),正确;“发”为“生”发,象征万物生生不息的“绿色”;“筒条万”三门,“九”为最大数,象征三生万物的“有”。这不是在诠释和传递中华古老的“无中生有”哲学吗?四川人爱好“麻将”应该是有些年头了,麻将发明者确是高人,在传承《老子》的文脉。

一切事物都是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無”过程,帛书《老子》的“无”是万物生成之前的机制和前提,“無”是讲万物的消失,“无”和“無”是两个完全不同意义的字,后世文人将二者混为一谈,致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无中生有”哲学思想失落了。

“白板”为“无”,经过“红中”的变革(红色代表变革力量),而有物的“生发”(绿色代表生发力量),从而“有”了万物(三门和九的万物),这就是中华“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无中生有”思想虽然在官学或学术界遗失了2000年,民间却依然有其影子,只要“麻将”不灭,中华“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一定会回归!

《元贞之道》一直纳闷,流行于楚地和蜀地的口头语“老子”,是何时被何人定义为“不文明”用语的?为何“老子曰”就不文明了,“孔子曰”就是文明了?四川口头语“你娃儿恍兮惚兮”,还保留有《老子》中“恍兮惚兮”的原意,为何后世文人精英们解读的“恍惚”却完全背离了《老子》的原意?文人失道千真万确!

文人失道久矣

中华《老子》“Tao”的文化已经深刻融入了西方的文化体系,德国人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有一本《Tao》,德国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天天都在学“Tao”。研究《道德经》的德国学者把人认识之“德”解释为力量(Kraft),已经非常接近《老子》的原意。

复旦大学的张汝伦教授曾在2016复旦大学EMBA人文盛典上的演讲中,讲哲学的意义,下面摘抄的是部分演讲内容:“一位德国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被聘来中国工作,在介绍自己的日常生活时自豪地说,我每天读一个小时《道德经》。我不知道中国有几个院士会读《道德经》,不要说每天读一个小时,恐怕每年读一个小时也很少有。与爱因斯坦齐名的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是丹麦贵族。他了解了中国的道家思想以后,就把太极图放到了家徽里面。日本第一个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汤川秀树,因为预言了介子的存在而获奖。他在自传里写道:我之所以能够发现介子,是因为读庄子的时候受到启发。”

环顾当代中国科技和学术界,有几个在研读《老子》《庄子》啊?当今的文化大师们又有几个真懂《老子》?文人失道久矣。

结 束 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子》“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不能遗弃在民间的“麻将”里,在“庙堂”和“殿堂”之上,何时再现《老子》哲学之光?《老子》骑牛回归之时,当是中华文化真正的复兴之时。望同道者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