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气虚,温阳补气无效;该如何解决?

本头条号主要是搜集各种中医资料,提供给有中医基础的朋友学习、参考、思考,坚决反对患者拿来作为自治的参考,否则后果自负。由于很多中医资料年代久远,或者到小编手上的时候已经没有作者署名,如若侵权,请告知,小编立删。本头条号不看病、不发软文。请不要再私信小编。

作者:江浪如雪2017-8-27

临床中我们经常碰到病人明明寒湿气虚,用温阳祛湿补气法经常还是无效;甚至有的吃药还上火,口腔溃疡、咽喉胀痛。这个困局凡是有过临床的中医都会碰到,该如何解决?

我刚开始学中医时候也碰到这个问题也很困惑,问了很多人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其中有人认为是剂量问题。

当时我体质也是明显寒湿气虚体质,所以我就加大剂量拿自己试验。以2个方来试验:四逆汤加行气祛湿药,和桂附地黄汤。附子、干姜的剂量甚至用到了300克,但是效果还是不行.吃了还上火、失眠,关节胀痛。看来这个说法也不靠谱。

后来在学四诊时候学到了一个词:积。引申有什么寒积、痰积、食积、气积。。。。。。

其中痰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注意。

当时就想,痰有几个方面性质:

1、为有形之物,容易停留在肺、气管、经络里;

2、有形之物最容易滞涩气机和堵塞经络;

3、寒湿体质本身容易生痰;

4、我平时不咳嗽痰、嗓子也不痒,并无痰的感觉;感觉不到痰的原因是因为我气虚的原因。

于是我改变了试验的角度,以化痰、祛痰、破积药为主,温阳祛湿药辅助。

吃药后明显感觉到嗓子开始发痒,有痰咳嗽出来,人感觉吸气也慢慢越来越足和不费力。感觉身上有寒凉之气冒出来,也由之前的不怎么出汗变成吃热的食物人能出汗了。当时比较严重的青春痘也慢慢好了,后来没有再犯。

后来临床碰到一些寒湿体质的人,我在判断为寒湿体质的同时,特别关注积,特别是痰积的指标。

用药效果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个人学习经验,仅供参考;如何简单快速的判断“积”欢迎大家来交流、指正


上文链接——舌诊的原理及舌诊图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