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你苦”的叙事社会学

作者:莫小北
在病人群体中,有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病情重的会说病情轻的“你这算啥,我可是……”,即隐含着“我比你苦”的叙事。虽然没有做过统计调查,但这背后的社会学意蕴也值得挖掘一番。
“我比你苦”是一种比较,生活中我们会借着比较来实现对自己的定位。所以首先,“我比你苦”是对于自己遭际的一种承认和确定,好像船锚,“我比你苦”使我的苦实体化,拥有了确定的分量。
但陈说“我比你苦”的动机并不止于此,因为虽然在比较,但为什么会出现比较“苦”而不是相反的行为呢?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是当事人获取道德资本的一个策略。
在学习、工作和家庭中,我们比较的是谁更好,因为在这些积极性的场域中,“好”是具有合法性的标准。但是在疾病这样的消极性场域中,“苦”则成了为得到承认而运转的轴心。越苦,疾病越是疾病,苦是对疾病状态以及病人身份的象征。帕森斯提出病人需要扮演“病人角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系统的接纳,而不是成为异常的越轨者),“苦”(suffering)就是病人角色的隐喻。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你苦”的“苦”是疾病,更是疾痛:
“疾痛相较于疾病,是个体更深层次的体验。……疾痛对应的是患者应对疾病时的经验。”
换句话说,“苦”的生理形态被悄然转化为心理性、社会性或者说现象学层面的遭际,医学的诊断标准只有转译成人际互动的感受与体验,才能得到社会意义上的理解与认可。
另一方面,在崇生抑死的伦理中,“我比你苦”的后半句是“我仍然在努力活着”,这样,说话者便能占据更高的道德据点,与其说ta获得了更多的同情,不如说ta会收获更多的尊敬,一种对于顽强意志的赞美。
进化心理学指出,我们之所以会批评或责备他人,可能源自于这样的心理:害怕自己变得和对方一样。而“我比你苦”的诉说,则好像倒转了这一动机:害怕对方和自己一样。这一害怕的背后,或许是我们对于自己丧失道德优越性和社会合法性的恐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