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彦博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宋真宗景德三年九月二十九日-1097年6月16日宋哲宗绍圣四年五月四日 ),字宽夫,号伊叟 。汾州介休(今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文彦博幼儿即有灌穴浮球之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宋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佑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 。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荐跻二府,七换节钺,出将入相五十年。任殿中侍御史期间,秉公执法,曾成功地抵御西夏入侵。为相期间,大胆提出裁军八万之主张,为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被世人称为贤相。有《文潞公集》四十卷,《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题济渎》
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
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
王若水点评:
这是文彦博写的赞美济水(济渎)的七言绝句。“灵源”是对水源的美称。“云根”主要意思为深山云起之处。诗中写道:济水的源头是沇水,在济源有祭祀济水的济渎庙,清澈安详碧绿的济水沉浸在深山云起之处。济水无惧阻拦,一路奔腾,横穿黄河,依旧清澈,直到流入渤海。
看到这样的描写和解读,大家一定会疑窦丛生:济水为什么叫济渎?济水作为独立水系是什么样子的?济水现在在哪里?济水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地位?济水有什么精神象征意义?下面我们一一解答。
济水为什么叫济渎?古人把有独立源头,并能入海的河流称为“渎”。在古人看来,大海是河流的最终归宿,而能奔流入海是河流最光荣的事情。济水有独立的源头,最终流入渤海,所以被称为济渎。《尔雅》中提到的四渎:江、河、淮、济,就是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济”指的就是济水,济水与同列“四渎”的长江、黄河、淮河比肩。古代皇帝祭祀名山大川,即指五岳和四渎。唐代以大淮为东渎,大江为南渎,大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今在济源市城北的济渎庙,就坐落于济水东源上,是为祭祀济渎神“清源王”而建筑的,占地120余亩,建设规模宏伟,它不仅是河南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之一,而且是现今四渎中惟一保存较好的祭祀庙宇。正如唐李颀《与诸公游济渎泛舟》所说:“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皇帝崇祀典,诏书示三公”。
济水作为独立水系是什么样子的?《尚书·禹贡》中记载:“(济水)入于河,溢于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汇于汶,又东北入于海。”这是关于济水流向的历史记载,为我们勾勒出了济水的流向图。关于济水的源头,史书记载较多的是发源于王屋山。王屋山上的云气化为水,滴到天坛峰西崖下的太乙池里,称为沇水。沇水穴地伏流,到达平原后涌出为泉。出自龙潭的是济水西源,出自济渎池和珍珠泉的是济水东源。二源汇流后,东流至温县,穿越黄河在荥泽再现,而后又潜洑东流至陶丘再现。如此,构成了济水三伏三现说。这真是一条神龙见首见尾不见身的河流。沧海变幻,我们现在已经辨识不清济水的历史故道,或许历史上的济水就是这样的:1.源于太乙池,先是地下水,到达东西源后涌出为泉,二源汇流(一伏一现),在温县流入黄河,这样看来济水的上游就是黄河的一条支流;2.黄河因为大量泥沙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时有泛滥,曾经溢出形成了古老的湖泊——荥泽(在今郑州市西北一带),荥泽水再从东面流出,仍为济水(二伏二现),因为荥泽的沉淀作用,这样就可以解释济水穿越浑浊的黄河水而依旧水质清澈,(至于说济水从黄河河床以下穿越的说法,我的脑洞没有这么大,不敢想象);3.而后济水再经今天的定陶、菏泽,有汶水等支流和地下水的汇入(三伏三现),终于成为独立水系,向东北方向流入渤海。
济水现在在哪里?古代地位煊赫的流入渤海的济水,在现代的中国地图上,怎么会失去踪影?难道一条大河会凭空消失?它确实消失了,现在只留下和它相关的一些地方:济源、济南、济宁、济阳等。它消失的原因就是:黄河改道。历史上济水流域的人口密集程度很高,随着人类生产生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济水因为过度取水而时断时续,出现过多次旱塞,也被多次人工疏浚。济水区间的支流汇集,地下水的补给,使得断流河并没有全程干涸,尤其下游还有一些水流存在。而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南侵,逐渐冲入济水河床而入海。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决口,发生最大的一次改道,夺淮河入海(今天的淮河已经没有入海口了,淮河的下游是人工的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江水道)。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旧集市,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西北黄河东岸,现已坍入河中)决口,夺济水(山东大清河)河道入海,至此济水成为黄河的下游入海河段,济水彻底从地图上消失,只留下一段古老的似是而非的传说。
济水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地位?《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水,曰济、曰淮、曰江、曰河。”可见,统一中国后的秦代就已经把祭祀山水列为国家典章制度,而在四渎中将济水列为首位。之后,历代帝王均在济水之发源地对济渎进行隆重的祭祀。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朝廷为祭祀“四渎”神之一的济渎神建庙,济水原称北渎大济之神。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晋封为清源公,济渎庙因此又名清源祠。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鉴于北海远在大漠之北,艰于祭祀,故在济渎庙后增建北海祠。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济渎神被封为清源忠护王,北海神被封为北广泽王。自隋起,历代皇帝遣使莅临,举行盛大祭典活动,唐宋时期,但凡国之大事,如战争、政权更迭、祈雨甚成皇室成员的生死都要向济水神、北海神祭告,民间的祭祀活动更是频繁有加,一直延续到清代,祭祀未断。
济水有什么精神象征意义?济水在历史上被看作一条有“德”的河流。远在大唐王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就对为什么要祭祀济水感到困惑,并问大臣许敬宗:“天下很多大河都不能享受祭祀,为什么济水那么细小却位尊四渎。”许敬宗回答:“济水虽然细小,却能三隐三现独流入海,因此受到世人的尊崇。”在许敬宗看来,济水位尊四渎不是因大小,而是因为它是一条有“德”的河流。其“德”一在于济水虽然不大,却独扬长波,一往无前,历尽艰辛,最终奔流入海,其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写照,其“德”二是济水清澈高洁,“横贯黄河自不浑”,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称颂济水:“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诗人们用“清济”“高洁”等词,描述了济水之“德”,表达了对济水的敬仰,“清源公”、“清源王”这些历朝历代对济水的封号中,都有一个“清”字。“清”——政治“清明”、社会“清平”、为政“清廉”、做人“清白”是国人永恒的希冀。
独流入海的济水已经消失,文化中的济水将会万古留存。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循清远浊,坚守气节——济水之“德”,如同中华民族的美德,源远流长。
《陌上桑》
佳人名莫愁,采桑南陌头。
困来淇水畔,应过上宫游。
贮叶青丝笼,攀条紫桂钩。
使君徒见问,五马亦迟留。
李都蔚点评:
这首诗是一首汉乐府《陌上桑》的仿作品,可以看做是汉乐府的缩写版。写一位淇河采桑女,美貌、勤劳、智慧,和被“使君”爱慕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淇水流域当时桑织业的发达。
有一位名叫莫愁的农家女,在田间采摘桑叶,嫩绿的桑叶映衬着少女青春的脸庞,她本身就像桑树一样充满生命活力,美丽而生机勃勃。她采桑叶疲倦了就在淇水河畔歇息,在废弃的上宫游玩,甚至也可能在这里跟心上人约会。她装桑叶用的是青丝做的笼子,攀枝条用的是桂枝做的钩子,采桑叶的工具都这么讲究,从又一个侧面暗示了采桑女的美丽。有一位骑马而过的官员,停下来上前搭讪,他的随从也跟在后面停下了。诗歌到这里戛然而止,采桑女是如何对答的,诗歌里没有下文,让读者自己去脑补。
古人在用诗歌处理情感时,都会把大自然的某种植物来做比兴,譬如常常用桑叶从青绿到变黄,再到掉落,用季节的变换,来形容女子对青春逝去的忧伤,这首诗便是用田陌上的桑叶来给描写女子的诗歌命题,用这样的题目去歌唱人的美好和生命的完整。
附: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