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焦虑
惊悉一位相识多年的故人辞世,和老朋友们交流起来,不胜唏嘘。
说不出具体是什么感觉,有惋惜,有遗憾,有惊讶,有意外,甚至有点不真实感,总之不好受。也不是要时时刻刻惦记着,就是这几天一阵阵想起来,然后就怎么也不舒服。
生命,从生到死才是完整的旅程。有的人完整了,活着的人还得继续走。
谁都知道“人固有一死”,但我们忌讳谈论、思考死亡,即使死亡焦虑避无可避。我想绝大部分人都是怕死的。当我们怕死时,怕的是什么呢?如果死亡不是终结,只是通往另一种生活的大门——无论是去往第二世,还是轮回,那又有什么可怕?如果一死百了,无知无觉,就更无可怕了吧。也许信仰不可知论的,会更怕那些或许恐怖的未知?
也或者,怕死其实怕的是失去。死亡意味着失去现有的一切:身体、钱财、名利、身份、其他人……也许和其他人之间的感情,会在对方心里留下印记;可是关系、互动却不再可行。死了,就不再能够指挥身体运动、说话、思考、吃喝玩乐;不能够持续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钱财;不再是丈夫、妻子、父母,变成了亡夫、亡妻、先父母……
人们急于生育下一代,除了受到基因繁衍本性的支配,可能也受到死亡焦虑的影响——在我们这个崇拜祖先的文化里,生命有所延续,香火传承,似乎死亡就不那么可怕了吧。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父母们生了孩子并将其视为自身的延续,当然要对子女进行催婚、催生,以便延续到更下一代。
各种保健品风靡中老年人群,可能也和对健康的企盼、对远离死亡的需求有关。只要能在这方面满足人们的“感觉”,即使不一定有实际效果,人们也是不吝付费的。
养生、运动、健康饮食的流行——如果这些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何乐而不为?况且,得益于我们大脑的工作方式,只要做出养生、健身等等计划,在脑海中想象计划的执行,就能带给我们很多满足感了。是的,意念中做就有效果,神游、白日梦就有快感。
记忆是经大脑加工过的产品,但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这是极具有欺骗性的,我们以为的真实,只是大脑加工之后反映给我们的。就好像大脑自带1984的真理部,不断修正我们的记忆,使真实的自始真实;使谬误的自始不存在。
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死亡焦虑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左右着我们;但我们总会忽略它,假装它不存在。
作者简介
文火,意淡息微,火力小而缓,即将成为波动影响的源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中心影响力,可能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这些影响会再传递给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