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雅颂各得其所(9-15)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礼不复。孔子极度推崇周礼,“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时时缅怀周公所规范的礼乐制度,于是致力于订正礼乐,期望以乐正礼,恢复周公之礼。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释】
反:同“返”,返回。
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雅颂: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是《诗经》中两种不同类型诗的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分别回到它们适当的位置。”
鲁国是周公的封地。西周初年,周公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周公因要留在镐京辅佐成王,于是让长子伯禽代为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鲁"称号建立鲁国,定都曲阜。鲁国起初疆域较小,“封土不过百里”,后来陆续吞并周边的极、项、须句、根牟等小国,并夺占曹、邾、莒、宋等国部分土地,成为“方百里者五”的大国。国力最强时,疆域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山东定陶一带,其统治核心地主要位于今山东济宁境内,还包括现泰安南部宁阳、菏泽东部单县郓城、临沂平邑等市县区域。
“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鲁国初封时不仅受赐丰厚,而且还得到不少特权。《礼记·明堂位》:“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史记·鲁周公世家》:“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鲁国有着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都知道礼有“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的功能,深刻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无礼必亡”,是典型的礼仪之邦,因此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诸侯各国了解周礼都要前往鲁国学习。春秋礼崩乐坏时,时人仍称鲁“犹秉周礼”。但在春秋末年,孔子看到违背礼乐制度的现象层出不穷,决心恢复周礼,便周游列国以推行“王道”于天下,并以礼乐之学教授弟子,由此创立了儒学。
孔子所在时代的鲁国,离周公已有八百年之久。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从卫国返回鲁国,其间也少有人施行礼乐教化,所以鲁国也变得礼崩乐坏。孔子便着手删诗书、著春秋、作易传、传经艺,而有“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诗经》包括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指国风,《诗经》中有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160篇,为当时不同地区的民俗歌谣,其主要内容主要是抒发爱国情感、讴歌劳动、表达爱情、反映妇女婚姻与命运、反抗剥削压迫、反感劳役兵役、揭露统治阶级的丑恶等。“雅”分大小,《诗经》有《小雅》74篇、《大雅》31篇,其主要内容是反映王政的兴衰,依其所反映政治事务的重要程度而分小大。近代的学者从音乐方面加以研究认为,“雅”即“秦声”即秦地之乐,也说“雅”借为“夏”即为“夏音”,指夏民族所居之地即西周王畿地区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总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都是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诗经》就是经过孔子的删订留下305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就是整理删订的标准,以启发教导人们向善向上。随着乐归于正,《雅》《颂》这些诗章也“各得其所”。
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之后,便着手整理文献典籍,办学培养弟子,培养出不少人才,对于国家治理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公元前256年,鲁灭于楚,但鲁国的礼乐传统并没有因为鲁国的灭亡而丧失,而是经孔子门徒的弘扬更加深入人心,成为后世为人为政的信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