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门:农村将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农村学校将发生5大变化

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很关注的问题,相信现在的家长也格外注重孩子的培养,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都比以前强了,但是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相信在农村的家长也会感受到,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还是相比城市落后。

那对于这个问题,在6月23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一篇《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就说到了农村学校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就相应的提出来解决方法,三部门启动实施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重大项目,这样有利于促进乡村教育向城市教育发展,还有利于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那实施意见中说了什么呢?又是怎样减小了农村父母的压力了呢?我们可以从下面来了解。

一、实施意见的主要目标

那意见中提出要改善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提升学校的教学能力,各位农民朋友看到这是不是感到很开心,这次意见的实施意见的主要目标有5点:

要达到在2021年到2025年这五年时间,城镇学校的学位供给要满足学生入学的要求,并且义务教育阶段56人的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

通过改善,学生的寄宿需求得到满足,在学校的的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

通过建设,乡村学校的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

学生在体育、美育、劳动,回家教育的条件得到有效保障。

校园的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有良好的学风。

二、重点要解决这4点

1、乡村方面,要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的条件。

也就是从学生在学校的所居住的环境都要得到改善,从教室、宿舍、食堂的建设再到要为学生配齐洗浴、饮水等生活必须的设施设备。

改善学校的寄宿条件,对离学校较远的学生提供便利,特别是对于偏远地区和留守儿童。

在学校建设心理咨询室、图书室等教室,使得乡村学校更加多功能,更加温馨。

对于在农村小规模的学校,也要继续改善办学条件,要因地制宜的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使得课程更加丰富。

对于农村易地搬迁的农户,要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这些异地搬迁的孩子能够就近入学。

2、城镇方面,要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

意见中提出,各个地方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引导学生合理流动,要完善区域内学龄人口动态监测机制。

要避免出现大班额现象,各地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优化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标准,为学生提供较好的教学环境。

对于在办学空间有困难的中心城区,以校舍综合利用模式,提高学校空间利用效率。

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3、要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

①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就是要求各地方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加大网络设施的使用,改善网络技术落后的现象,使得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此提升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②支持农村学校开设网上课堂:学校要依托网络建设一些对学生有利的网上课堂,比如说:专题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从线下学习还能从网上课堂听一些名校的老师讲课。

③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教学水平:推动线上教学开展,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这样也能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④课堂设备的配备:将建设好必要的体育、美育场地和劳动教育场所,只有具备好的教学条件,才能使得教学开展更加的顺利,才能更好的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师资队伍建设

①薪资待遇上:要加强义务教育老师的工资不低于当地的公务员的平均工资。

②住房问题上:在偏远地区要建设教师宿舍,妥善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

③在教学能力上:要加大教师的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

④在评职称上:职称评定要向中西部农村教师倾斜。

以上的4大任务都是在为农村教育出谋划策,无论是从学校的基础建设上还是教师队伍的建设上,都能看出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所以这些目标一旦达成,无疑是给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很多方便,比如说学校的宿舍的建立,对于偏远地方和贫困的学生,他们就可以住在学校宿舍,不用走读,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生上学的压力,也减少了父母的压力。

三、什么是一贯制九年义务教育?其优点是什么?

1、一贯之九年义务教育的理解

①连贯,在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学生从一年级至九年级,相继完成小学至初中教育,其间不间断、不选拔。

②近入学、取消招生考试。小升初直接升入本校初中,不必再受小升初折磨之苦。

③实行统一的学校行政、教育、教学管理。

2、优点:

①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这种学校弥补了分散办学的不足,这样可以把学生集中在一起并且学生中途不用换学校,学校还可以一直在一个地区的办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②学生从一年级到初三就在一个学校,相应带的老师就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情况,就没有再去适应新老师的环节,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更加的投入到教学中。

③对学生来说小学升初中不用以选拔的方式入学,学生可直接在本校升学,家长不用操心,孩子也没有升学压力。

所以国家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义务教育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水平,使得城乡教育资源实现均等化。

四、意见中建设一贯制九年义务教育怎么做?

那要实现上面的目标要怎么去做呢?从下面4方面入手:

①各级落实相关的责任。也就是按照“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

②要编制科学的规划。各地要以“节俭办教育”为理念,不能建设豪华学校,在规划编制时要合理,充分考虑当地财政可承受能力,分项目、分年度细化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

③重点支持欠发达地区。中央财政继续安排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所以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一个特大的好消息。

④做好督查。要想把任务落到实处离不开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适时对各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这样能使各地更好的开展工作,对乡村学校建设更加的有利。

教育问题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那现在国家为了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在意见中也有了相应的措施,相信一贯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会使得各地的教学越来越好,如果乡村学校按照意见里的标准建设学校,相信无论是从基础设施还是教师队伍,都会惠及每一个农村学子,这样的学校建立后,学生安心了父母也放心了。

(0)

相关推荐

  • 科学布局学校实现教育优质均衡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系列评论之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进入了城乡整体布局.农村微幅调整的阶段.2012-2017年间,义务教育学校数总体减少了1258 ...

  • 三部门联合发文 鼓励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同时强调不得规划建设豪华学校. <意见>提出,持 ...

  • 亟需加强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研究

    近日,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要优化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

  • 三部门:鼓励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降低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据教育部官网7月2日公布,教育部等三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提出,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要优化完善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 ...

  • 三部门:鼓励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降低义务

    三部门:鼓励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降低义务教育56人以上大班额比例. 据教育部官网7月2日公布,教育部等三部门近日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提出,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要 ...

  • 北京东四三条胡同有700多年历史,这里的住户都发生过什么变化?

    北京的胡同,既是北京空间的组成部分,也是时间的组成部分.有着700多年历史的东四三条胡同,是我家曾居住过的老宅所在地.至今,她体量不变,保持着当年设计时的原生姿态:宽9.24米,长700米.公元127 ...

  • 恐袭过后,缅甸孟都农村和城市都发生了大变化

    8月25日晚开始,缅甸恐怖分子同时对孟都.布迪当.拉代当等镇区多个边防警局,军方据点发动了恐怖袭击. 目前,距离恐袭事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那么,恐袭过后的孟都是什么样的? 这是缅甸孟都的田地,稻子马上 ...

  • 新的一年,农村发生5大变化,未来农村还能剩多少人?

    文章来源:惠农圈,已获取原创授权 对于过年春节这么喜庆的节日,就是家家团聚,开开心心热闹的日子.由于年味的变淡,有些地区村子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状态.笔者也是年前走访过很多家庭,是什么让他们的年味变了,地 ...

  • 三部门发布意见,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发布]记者2日从教育部官网获悉,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意见要 ...

  • 三部门:鼓励各地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

    中国教育在线推荐搜索 学位点 高校专业 双一流 政策通知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 三部门发文剑指一些地方农村改厕脱离实际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建斌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决胜之年,农村改厕任务艰巨.针对一些地方农村改厕工作仍存在不尊重群众意愿.工作衔接不到位.技术模式选择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脱离实际等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