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乳腺癌,中药治疗八年未复发,古代中医把它叫做“乳岩”
38岁的高女士八年前曾患乳腺癌,如今病情稳定,从未见复发。回想当初,她还曾发生了一次骨转移,治疗的过程相当惊心动魄……
一年后骨转移,越治疗越恶化
2011年10月,她被确诊了乳腺癌,肿瘤长在左乳。当时在医院做了乳癌根治术和淋巴结清扫术,腋下有五处淋巴转移,锁骨下有一处转移。
术后放疗8个周期,放疗了30次,治疗结束半年一直未见异常,后一直口服三苯氧胺巩固治疗。
就在她按部就班地谨遵医嘱治疗一年后,2012年12月发现胸骨痛,再次入院检查,被诊断为骨转移。
她没想到癌细胞这样紧追不舍,转移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可是医生却不觉得意外,乳腺癌发生癌转移的案例太多太多,有不到一年就转移的,也有七年后转移的。许多病人惨死在肺、骨转移之下,抗癌数年后,生命画上句号。
重返医院后,她很快又开始了化疗。
然而,刚做化疗的第一周,她的白细胞降至2.9×10^9/L。她脸色惨白,头晕目眩,整个人的精神气仿佛被抽走了一般,神疲乏力。加上胸骨骨转移,她的前胸剧痛不已。
医生除了停掉化疗,便无计可施了。任凭怎么服药、补液,她的白细胞值就是一动不动,她每日每夜地痛苦呻吟。
化疗要人命啊!
古医记载乳岩有经方,气血和乳腺疾病有关联
直到请了中医肿瘤科的主任过来会诊,加了太子参、生黄芪、白术、茯苓等健脾益肾冲剂,两天后她的痛苦终于减轻了些。
王逊主任又发现她容易出汗,但是四肢冰冷,口干、便秘,舌苔厚腻。便知其乳腺癌是气血两虚症。
《妇人杂病诸侯四》曰:“有下于乳者,其经虚,为风寒气客之,则血涩结成痈肿,但结核如石,谓之石痈。”气血虚可以引起邪毒侵入乳络,患乳石痈,即乳岩(乳腺癌)。
古人描述乳腺癌晚期的肿块时称:山岩崩破如熟石榴,内窥深洞如岩穴,凸者如泛莲。可见乳腺癌肿瘤之坚硬。
肾气不足,冲任失调,导致气血亏虚;而气血两虚,心失所养,故而她常觉得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等一些列症状。骨痛也是肾虚的表现。
因此首先应当补肾壮阳,健脾益气。主任用太子参、茯苓、白术、灵芝、仙灵脾等健脾益气、补肾壮骨;用仙灵脾、骨碎补、补骨脂等药治疗骨转移;用白花蛇舌草等拔毒抗癌。
肾生髓,这一处方同时在恢复她的造血功能。
中医治疗有效,八年未再复发
半个月来,她的脸色终于逐渐恢复红润,白细胞值渐渐回升。又治疗了三个月,骨痛、头晕等症状均消失。
中医和西医不同之处在于,西医分科分治,中医辩证同治。西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乳腺癌时,可以切除乳腺肿瘤,可以清扫周围淋巴结,但癌症是一全身性的疾病,西医无法兼顾乳腺和其他器官组织。
中医治疗恰恰是统筹全局,将人的身体作为一个整体,讨论其相互联系、影响,一个药方使多个部位受益;但中医也有短板,恰恰是他所不能的手术,中医无法及时切除肿瘤。因此在古代,各种乳岩、瘿瘤等都是绝症。
她自从加入中药后,中西医做到了互相弥补、扶持。经过这次治疗后,白细胞值一直稳定,骨转移明显治疗有效。之后八年里,她再也没出现过如此严重的情形,病情一直稳定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