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出炉
◎记者 宋薇萍 王文嫣
由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于24日正式发布。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 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全面建成,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的重要载体。
方案为以上海虹桥为中心、辐射江浙两地的大虹桥地区,描绘了长期发展的蓝图。
大虹桥有多大
上海虹桥枢纽站集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公路、高速铁路、航空港于一体,是紧密衔接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沿着这一重要的空间载体出发,方案将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范围扩大至两省一市,力图形成“一核两带”功能布局。
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介绍,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以空铁复合、海陆通达的综合交通枢纽为联动纽带,以创新型、服务型、开放型、总部型、流量型“五型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升级枢纽为发展载体,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资源配置枢纽为核心功能,兼具对内吸引集聚和对外辐射带动作用。
安徽省虽没有被列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范围,但方案提出,要支持合肥打造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加快建设芜湖马鞍山江海联运枢纽。
“方案最大的特点是把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区域都划入了大虹桥区域,突破了原来上海虹桥行政区域范围,意味着这个地带可利用的土地面积更多,发展空间也更大。”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专家杨建文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整体面积将超过7100平方公里,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影响深远。
打造“双循环”中心节点
方案指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有利于虹桥商务区及相关地区强化国际定位,彰显开放优势,提升枢纽功能,形成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新高地;有利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长三角更高水平协同开放,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利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能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方案可以看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扮演新发展格局下的中间枢纽,类似于‘8’字形的中间位置。”刘志彪对记者说,通过这里的开放疏通,可以实现内外经济能量交换、生产要素资源、人员信息等的畅通。也就是说,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承担畅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连接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功能,这对于长三角率先实现“双循环”有重大意义,对于整个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示范意义。
凭借便捷交通条件和成熟商务配套设施,苏州将被打造成为虹桥中央商务协作区。丰富文化资源、优美自然环境和良好商务条件,将推动杭州湾北岸成为特色国际商务区。
在华略智库创始人任新建看来,方案明确了大虹桥作为长三角区域核心枢纽的定位,将有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在“一核两带”的大布局下,今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面向整个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进行辐射,上海对内对外两个扇面辐射的大格局真正形成。
金融贸易等领域将有诸多突破
根据方案,未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构建高端资源配置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在金融和贸易领域将有诸多尝试。
在促进金融贸易深度融合方面,政策将支持虹桥商务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为国际贸易企业等提供便利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虹桥商务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建设主体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等。
在集聚高能级贸易平台和主体方面,未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内,有关方面将在电子商务、数字贸易、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培育引进一批独角兽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已领先于全国的交通网络未来也将进一步升级。根据方案,有关方面将规划建设沪苏湖、沪乍杭、通苏嘉甬等高铁,探索研究设置高铁苏州北站塘河动车所必要性等。
任新建表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将重点发展国际商务、会展等专业服务产业,这些产业普遍具有较强的集聚辐射力,有利于增强虹桥对整个长三角的高端服务能力。此外,方案在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也都提出了高标准的发展目标。未来虹桥地区的新一轮大发展非常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