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头诗撷趣
藏头诗撷趣 作者:曾洪根
1
在《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一段,吴用为了达到让卢俊义上山入伙的目的,由其口述,叫卢俊义在自家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
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诗中所述同吴用算命劝其出走之意相同,但其真意却暗藏在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当中,即“卢俊义反”四个字。这种诗叫“藏头诗”,又名“藏头格”。它是古杂体诗中的一种,字句不限,但也讲究音韵对仗。藏头诗除本身意思之外,将不便于言明的本意,逐字藏于诗句之首。若不经人提醒,粗心人往往不易察觉。
2
清代乾隆年间,李调元上京赴任。在一书院,遇到一批名人学士正在讨论诗文。问他姓名,李不回答,挥笔写诗一首:
李白诗名传千古,调奇律雅格尤高。
元明多少风骚客,也为斯人尽折腰。
这是一首藏头诗,将每句第一个字连起来念,即为“李调元也”四个字。
3
清乾隆进士、礼部尚书纪晓岚,河北献县人。县内有座寺庙,庙内方丈禅心和尚,是个臭名昭著的恶僧。一天,纪晓岚前去游览,禅心和尚极为殷勤,亲自陪同。之后,请纪休息,并敬烟上茶,又取出自己的画像,请题诗留念。纪来者不拒,正想以此嘲弄他一翻。写首:
精神炯炯,老貌堂堂。
乌巾白鬓,龟鹤呈祥。
禅心和尚一看,满心喜欢,便把画像挂在墙上,供看客欣赏,以示炫耀。后来,有位饱学之士到此游览,看后捧腹大笑,指着题诗道:“题诗句句赞扬,你把每句头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和尚念道“那不是'精老乌龟’吗?”读后,气得手脚冰凉,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4
从前,四川有一个军阀,死了老爹,治丧极为排场,特请了当地一位有威望的文人,为其父写吊 唁诗文。这位文人鉴于军阀父子劣迹累累,不愿为其歌功颂德,但又惧军阀淫威,急中生智,写了一首藏头诗。诗曰:
烧酒奠灵前,火纸化青烟。
老人今何在,死去不复还。
得失古今有,好名天下传。
军阀胸中本无点墨,以为该诗颂其父德行,甚是高兴,便高悬灵堂中央。宾客中藏龙卧虎,诗中奥秘,不难看出。于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军阀还误以为是称赞诗好呢。秘书赶来一看,直言相告,点明藏头诗,每句首字连起来是“烧火老死得好”,是揭其父隐私。原来四川民间称私通儿媳者为“烧火老”。军阀气得将诗撕得粉碎,但又不敢声张。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只好吃个哑巴亏。
5
1984年8月,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王平将军,给中央某位负责同志写了一首藏头诗,诗云:
愿求九州早飞腾,公举领导俱贤能。
长风破浪赖指引,健儿十亿气壮雄。
四句首字连起为“愿公长健”,表达了作者的祝愿,意深趣浓。
现代著名诗人艾青,在他80岁寿辰时,诗人刘章送了《贺艾青八十大寿》诗一首,诗云:
艾子初萌三月天,青青芳草满人间。
诗家自有留春笔,豪气凝成珠玉篇。
诗头藏“艾青诗豪”四字。诗的内容表现了作者对艾青的赞美与敬慕。这样的藏头诗要比单纯的祝寿诗多了一层情趣,传为诗坛佳话。
6
上世纪80年代,有部电影叫《神秘的大佛》,把藏头诗分别刻在两块大石碑上,当两块大石碑拼在一起时,便出现了一首五言诗。诗曰:
坐观世邪正,佛眼界限中。
后人若怀古,山上看青松。
这首诗不但藏头,而且藏尾,连起来是“坐佛后山正中古松”。顺此话指引,便找到了巨额财宝所在。
据《全唐诗话》卷六记载,乾符末,有客访僧,僧却之。于是在门上题了一首诗便走了。诗云:
龛龙去东海,时日隐西斜。
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这里有几处应解释一下:乾符,是唐代唐僖宗的年号,从公元874年到879年;末,最后一年,即公元879年。诗的第二句开头的“时”字,应是繁体字“时”。
寺内各僧人都不明白此诗何意,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有一僧人悟出诗的门道,原来是每句诗的首字各读一半,即“合寺苟卒”,狠狠地骂了众僧人。这可以说是藏头诗的另外一种形式了。
7
1986年,柳州市楹联学会成立,各地同行的贺联、贺诗纷纷而来。其中有一首诗很奇特,原来是一首藏头诗。诗云:
柳河后浪推前浪,州邑一派好风光。
楹柱生辉万家乐,联园吐艳增辉香。
学坛欣逢盛会日,会聚同人切嗜长。
成功全凭协心力,立志四化谱华章。
纵观全诗,句句首字连接,不难看出,诗含“柳州楹联学会成立”八个字。
藏头诗很多,也很有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阅读时搜集辑录,之后认真品读玩味。
来源:《思维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