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成医论医案 鼻窦炎
(李凡成医案 初稿)
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上有急性与慢性之分。由于鼻窦炎常伴有或导致鼻腔黏膜炎症的存在,因此也常称为鼻-鼻窦炎。急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感冒,临床表现以感冒中后期鼻塞加重、出黄浊涕量多,或伴头痛、鼻窦相应体表部位触压痛、发热等症为主要特点,以上凳窦炎与筛窦炎多见,常见致病菌多为化脓性球菌,亦有杆菌和厌氧菌感染。慢性鼻窦炎多因急性鼻窦炎病程迁延,并与全身抵抗力低下,鼻窦口阻塞,引流不畅有关,容易因感冒而急性复发或加重,病程在二个月以上,致病菌主要为化脓性球菌,亦有杆菌和厌氧菌,多为混合感染,儿童与病程长者容易出现全组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脓涕或多或少,嗅觉或减退,部分患者伴有头痛头昏,倦怠乏力,记忆力减退、注意不集中等症,X线或CT、MRI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鼻窦炎容易产生局部及邻近器官与全身并发病,常见者如引起慢性鼻炎、嗅觉障碍、鼻息肉、中耳炎、儿童腺样体肥大、咽喉炎、扁桃体炎、上呼吸道久咳、泪囊炎、结膜炎、眶内感染、视神经炎,特别是儿童患者更容易出现全身并发症,常见者有消化系统并发症,多因脓涕被吞下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的不舒适感或疼痛、胃胀、消化不良,则出现食欲减退,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是鼻分泌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被局部或经胃肠道所吸收,导致神经功能的失调所致,可出现精神不振,容易疲倦,不爱活动,头昏或头晕、头痛,失眠、脑力不足、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大、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宁、磨牙、多动症、学习成绩下降等;引起小儿发育障碍,多因长期长期食欲减退,引起小儿营养不良,进而产生发育障碍,表现为身体虚弱,容易感冒,面黄肌瘦,身材矮小。
中医称鼻窦炎为鼻渊。其病机主要有风邪犯肺、脏腑热盛、脏腑郁热、气虚邪滞、阳虚寒凝等。
辨证论治
1、风邪犯肺
外感风寒、风热之邪,肺失宣肃,邪壅清窍。证见感冒后,鼻塞,涕浊色黄,前额或面颊部闷胀疼痛,或伴头痛,周身不适,发热恶风,咳嗽等症。检查见鼻黏膜肿胀苔薄,脉浮。
治法与用药:疏风宣肺,通利鼻窍。常用方剂如苍耳子散合银黄连蒲汤加减。常用药物:苍耳子10g,白芷10g,辛夷10g,薄荷6g,桔梗10g,甘草6g,葛根15g。金银花10g,黄芩10g,连翘10g,蒲公英15g。
加减:此方主要适用于急性鼻窦炎,以感冒继发鼻窦炎者多属风热犯肺证;而素有慢性鼻窦炎,复因感冒而导致鼻窦炎急性复发时,初起或为风寒犯肺证,治当祛风散寒,宣肺通鼻,可用辛夷散加减,常用药物如:辛夷10g,白芷10g,川芎10g,细辛3g,藁本10g,羌活10,防风10g,升麻10g,木通6,甘草6。
2、肺胃热盛
肺开窍于鼻,鼻属阳明,故鼻病者,肺与阳明居多。外感表邪失治,邪毒入深,致肺胃热盛,循经上蒸,灼腐窦窍,发为鼻渊。证见发热,口渴欲饮,鼻塞重,黄浊涕量多。检查见鼻黏膜深红肿胀。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治法与用药:清泻肺胃,排脓畅窦。常用方如升麻解毒汤加味。常用药物如:升麻10g,葛根20g,赤芍药15g,黄芩10g,鱼腥草15g,蒲公英15g,甘草6g,苍耳子10g,白芷10g,桔梗10g,皂角刺10g。
加减:上方主要用于肺胃热盛证。若属肝胆湿热,证见涕黄浊,头痛,口苦咽干,烦躁易努苔黄,脉弦滑数,宜清利肝胆,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柴胡6g,黄芩10g,栀子10g,泽泻10g,车前子10g,生地黄15g,当归10g,木通6g,苍耳子10g,白芷15,藿香10g,甘草6g。
3、肺胃郁热
反复感受风寒、风热,邪热内蕴,或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脏腑积热,循经上干,蒸腐鼻窦肌膜为病。证见久病鼻塞,时有黄浊涕,嗅觉减退,伴口干,或咳嗽少痰,小便黄,大便或干结。检查见鼻黏膜红肿。舌质略红苔微黄,脉洪有力或滑略数。
治法与用药:清泻肺胃,通利鼻窍。常用方如清肺通窍汤、升麻解毒汤加减。常用药物:升麻10g,葛根20g,赤芍药15g,辛夷10g,白芷10g,苍耳子10g,桔梗10g,桑白皮15g,鱼腥草15,黄芩10g,麦冬10g,川芎6g。
加减:此方主要适用于肺胃郁热证;若见口苦咽干,时有烦躁,属于肝胆郁热者,可用加减奇授藿胆汤。
4、气虚邪滞
肺脾气虚,卫表不固,容易反复感受邪毒;正气不足,驱邪无力,邪毒久滞,形成慢性鼻窦炎。证见鼻涕粘白量多,鼻塞时轻时重,遇风寒则症状加重,嗅觉减退,伴倦怠乏力,容易出汗,纳差,大便溏。检查见鼻黏膜暗淡肿胀,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或细滑。
治法与用药:益气健脾,化浊通鼻。常用方如温肺止流丹、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之类合苍耳子散加减。常用药物:黄芪20g,当归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山药15g,桔梗10g,川芎6g,苍耳子10g,白芷10g,辛夷10g,甘草6g。
5、阳虚寒凝
肾为元阳之腑,肾阳亏虚,脾肺不足,寒湿内生,督脉虚寒,湿浊不化,寒湿浊邪久滞清窍。证见头痛,鼻塞,浊涕粘白,嗅觉减退,伴形寒肢凉,精神萎糜,常感腰背冷痛,或有背寒如掌大,小便清长,夜尿多。检查见鼻黏膜淡肿,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与用药:温肾壮阳,散寒通窍。常用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合苍耳子散加减。常用药物如:麻黄6g,附片6g,细辛3g,白芷10g,苍耳子10g,辛夷10g,黄芪15g,当归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
其他治疗
1、滴(喷)鼻药:酌情选择应用减充血剂、消炎剂、激素类制剂,或中药制剂。
2、消炎药:急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急性复发,鼻分泌物多者,消炎药(首选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有一定效果,可酌情配合服用(一周左右),以增强疗效,缩短疗程。
3、化痰药:主要是粘液溶解性祛痰药,如切诺,易坦静(氨溴特罗口服液)。
4、手术治疗:有明显鼻中隔偏曲,或伴鼻息肉,宜行辅助性手术,以助鼻窦引流通畅,有利病情好转。慢性鼻窦炎,连续性中医药保守疗法一个月以上无明显效果,并有西医手术指征,可考虑手术治疗,然后继续中医药治疗。
验方
升麻解毒汤
组成:升麻10g,葛根15g,赤芍药10g,黄芩10g,鱼腥草10g,蒲公英20g,桔梗10g,白芷10g,苍耳子10g,甘草6g。
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通窍除涕。用于急、慢性鼻窦炎,证属肺胃实热者。
方解:肺经邪热与阳明经火毒熏灼鼻窍,致流浊涕。故方中以升麻、葛根二味为主药。升麻,《神农本草经》称其“主解百毒”。葛根,《本草纲目》谓其能“散火邪”,《本草经疏》称之为“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二味合之解毒而宣散热邪,且同入阳明,可为舟楫之剂而载药上行以清解阳明结聚之热毒。伍以黄芩、蒲公英、鱼腥草,加强全方清热解毒泻火之力。入桔梗以排脓畅窦。白芷既可排脓,又善治头痛、眉棱骨痛,为阳明头痛之要药。苍耳子辛香走窜,宣通鼻窍。热毒结聚必多脉络淤滞,故佐赤芍药活血化瘀。甘草调和诸药兼能解毒。全方合用,令热毒消散,脓出窦畅,诸证平复矣。
加减:身热、口渴、舌红、脉数加生石膏;口苦咽干,耳鸣耳聋,加柴胡、藿香、龙胆草;头晕身重,脘胀纳呆加藿香、佩兰、生薏苡仁;鼻塞涕难出者,加川芎、当归尾、皂角刺、穿山甲之类;涕中带血,加茜草根、牡丹皮、白茅根、小蓟;涕黄浊量多加金银花、虎杖;涕白黏量多加生薏苡仁、茯苓、泽泻;头痛甚者加白蒺藜、白芍药、制草乌;体虚加生黄芪、当归;便秘加大黄。
清肺通窍汤
组成:辛夷花10g 苍耳子10g 桔梗10g 黄芩10g 麦门冬10g 桑白皮20g 鱼腥草20g 赤芍药1g 川芎6g
功效与主治:宣肺清热,活血通窍。用于慢性鼻窦炎,证属肺经郁热者。
方解:辛夷、苍耳子、桔梗宣肺通窍除涕;桑白皮、鱼腥草、黄芩、麦门冬清肺解毒祛邪;赤芍药凉血活血;川芎行气活血。合用共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宣肺通窍之功。
加减奇授藿胆汤
组成:藿胆丸15g,柴胡6g,黄芩10g,龙胆草10g,茵陈15g,辛夷10g,木通10g,白芷10g,苍耳子10g,皂角刺10g。
功效与主治:清利肝胆,化浊通窍。用于鼻窦炎,证见鼻塞,涕黄浊,或有头痛头昏,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方解:方中柴胡、黄芩、龙胆草疏肝清胆,藿胆丸(藿香、猪胆汁)、茵陈、辛夷、木通、白芷、苍耳子解毒化浊通窍;皂角刺排脓祛涕。
眉棱骨痛方
组成:苍耳子 白芷各12g 川芎15g 大蜈蚣2条 皂角刺 桃仁各10g 制草乌6g(先煎) 法半夏10g 白芍药20g 生甘草10g 黄芩15g 鱼腥草20g 木通10g
功效与主治:逐瘀开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用于急性额窦炎,证属瘀热痰浊风毒互结者。
方解:方中川芎、皂角刺、桃仁活血化瘀;法半夏除痰燥湿;苍耳子、白芷、制草乌、蜈蚣祛风止痛;黄芩、鱼腥草、木通清热解毒;白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合用共奏逐瘀除痰,清热解毒,祛风止痛之功。
黄芪精肉汤
组成:黄芪15g (或黄精10g),大红枣15枚去核,猪瘦肉100g。
用法:上三味加水、盐适量,炖或蒸熟,吃肉、枣,喝汤(如果是黄精,可全部服下),每周1~2次。
功效与主治: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用于预防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病、腺样体肥大,容易感冒,常反复发病或反复加重者。
方解:黄芪益气固表(黄精补益气血),大枣、瘦肉调补脾胃,大枣并助黄芪益气升清,固表祛邪。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
临证心语
急性鼻窦炎一般容易见效,而慢性鼻窦炎难以速效,往往需要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并注意预防感冒,最终达到自愈。
慢性鼻窦炎由于病程长短不同,病情轻重不一,基本证候是脏腑郁热、气虚邪滞、阳虚寒凝三类,然而兼证诸多。如各证均可兼外感表证,当酌选发表宣肺之品;或因病程久而兼气滞血瘀,如鼻塞重、涕难出、头痛隐隐,当酌选皂角刺、川芎、丹参、红花、郁金、地龙、丝瓜络之类以助活血化瘀通络;脏腑郁热证可兼气虚,往往容易感冒,或见疲劳乏力,可酌选黄芪、当归、白术、茯苓之类以助扶正;气虚邪滞证或兼湿热内蕴,见有黄绿浊涕,酌选清化湿浊、解毒排脓之品;脏腑郁热证与气虚邪滞证均可兼阴液不足,舌苔光剥,宜酌用太子参、麦冬、玉竹之类以益气养阴;阳虚寒凝证常兼气虚,宜配合党参、白术、黄芪、当归之类。
鼻窦炎的重要症状有头痛头昏、鼻塞、出浊涕,临床用药常须注意配伍对症处治之品。
(1)头痛头昏:鼻窦炎头痛或局部疼痛,多属邪干清窍,气血失畅,不通则痛,在主方中酌配白芷、羌活、柴胡、黄芩、川芎等味以祛风止痛,或加露蜂房,或用制草乌(只用于成人不超3g)配白芍、生甘草酸甘化阴。
(2)鼻塞:鼻窦炎若以鼻塞为重要见证,治当通利鼻窍,用药可参考慢性鼻炎所论。
(3)浊涕:浊涕为湿,涕多者湿邪盛,酌情选用桔梗、冬瓜皮、冬瓜子、薏苡仁之类以排脓化浊;涕粘白属寒湿,酌情选用白芷、苍耳子、石菖蒲、藿香、辛夷之类芳香化浊;涕黄浊属湿热,酌选鱼腥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败酱草、茵陈、藿香之类以助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浊涕多或涕少难出,酌选皂角刺、冬瓜子、升麻、桔梗、前胡、浙贝母之类,有利于化痰排涕。苍耳子对鼻窦炎具有较好效果,但有小毒或可致肝功能异常,如果疗程偏长(2个月以上),则宜间歇性给药,并注意勿与含有苍耳子的中成药重叠应用,小儿尤慎。
医案
医案一
汤某,男,28岁。
2013年3月9日初诊:正月初感冒引起鼻塞、脓涕。目前已经好转,仍然交替鼻塞晚上明显,少许粘脓涕,有时头痛,近几天早上鼻内痛并有干血痂,大便调。外院CT检查有鼻窦炎。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干净,咽部干净,无明显充血。舌质偏淡苔白,脉沉细缓。诊断:慢性鼻窦炎。治以温阳益气,散寒通窍。
黄芪30 当归1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白豆蔻6 川芎10 柴胡6 羌活10 白芷10 锁阳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嘱用诺通喷鼻。
3月16日复诊:头痛消失,精力好转,交替性鼻塞明显,影响睡眠,涕少或无。舌质偏淡胖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弱。续上法,加强温经通窍。
黄芪30 当归1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豆蔻6 川芎10 白芷10 锁阳10 细辛3 公丁香3 白芍20 桂枝10 山药15
7剂,服法如前。
3月23日三诊:好转,交替性鼻塞稍减,晚上明显,睡眠难入、少睡眠。舌脉同前。续拟前法,佐安神。
黄芪30 当归1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白豆蔻6 川芎10 白芷10 锁阳10 细辛3 公丁香3 地龙10 白芍10 桂枝10 巴戟天10 生龙骨20 酸枣仁20
7剂,服法如前。
3月30日四诊:本周鼻塞加重,晚上也更重,少许清涕,睡眠好转。检查:鼻甲大,鼻道干净,咽部正常。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续前法。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10 川芎10 白芷20 锁阳10 柴胡10 白芍15 羌活10 桂枝10 生龙骨20 酸枣仁20 皂角刺10
14剂,服法如前。
4月13日五诊:仍然有些鼻塞,右侧明显。舌质偏淡胖有齿痕苔薄,脉沉缓。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5 炙甘草10 川芎10 白芷20 锁阳10 白芍15 桂枝10 丹皮10 三棱10 莪术10 细辛3 路路通10 地龙10
7剂,服法如前。
4月20日六诊:好转明显,白天无鼻塞,晚上有时鼻塞,右侧明显。近来大便偏稀。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脉沉缓。
黄芪20 当归10 炒白术15 茯苓15 炙甘草10 川芎10 白芷15 锁阳10 巴戟天10 白芍15 桂枝10 丹皮10 三棱10 莪术10 细辛3 路路通10 党参15 地龙10
上方连续服21剂,诸症消失。
按:早晚阳弱阴胜,故鼻塞早晚明显者为阳气不足,寒邪滞留;舌偏淡脉沉缓,亦属阳气不足,故首诊以归芪术苓草锁阳温阳益气,白芷川芎通利鼻窍,助柴胡羌活散寒祛邪而止头痛;佐桔梗皂角刺金银花化浊止涕,助以白豆蔻温中,以防寒凉之偏致胃肠不适。二诊后好转,头痛止,鼻塞仍重而涕少,故减柴胡羌活皀角刺与金银花,加细辛公丁香白芍桂枝山药之类温经通与补肾;三、四诊助以龙骨酸枣仁安神;五、六诊时,益气温阳,散寒通窍之法在守,仍然鼻塞不除,则痰瘀之机或存,故再辅三棱莪术路路通地龙之类而收全功。
医案二
李某,男,16岁。
2011年10月28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头痛头昏一年,今年2月4日入某省级西医院行鼻窦开放术与鼻中隔矫正术,术后效果不理想,天凉即出脓涕,平时常有鼻塞,头痛头昏,容易感冒,食欲一般,二便调。检查:鼻甲稍大,鼻内少许粘白分泌物,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中后部苔腻,脉细缓弱。CT检查:双侧上颌窦与左侧筛窦慢性炎症显著。诊断:慢性鼻窦炎,乃肺脾气虚,邪毒久滞,清窍不利。治以益气健脾,排脓化浊,通利清窍。
白参10 黄芪2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白芷10 川芎6 石菖蒲6 桔梗6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当归6 天麻6 蔓荆子10 陈皮5 白豆蔻10 薏苡仁15 砂仁6 木香6
14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
11月11日复诊:好转。仍然交替性鼻塞,双侧时有脓涕不多,头痛减轻,早上头昏,晚上睡眠难入,白天思睡倦怠。鼻甲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中后部有苔,脉细弱。续前法。
白参10 黄芪2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白芷15 川芎10 石菖蒲6 桔梗6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当归6 天麻10 陈皮5 白豆蔻10 薏苡仁15 砂仁6 木香6 酸枣仁20
14剂,服法如前。
12月2日三诊:精神与睡眠好转,无涕,稍鼻塞而头昏或痛,天凉加重,白天或思睡,纳可,二便调。舌质正后部苔稍厚,脉细缓。有鼻塞头痛,邪毒仍存,再续前法。
白参10 黄芪15 白术10 茯苓10 皂角刺10 穿山甲3(超微,冲服) 金银花15 甘草6 当归6 紫河车3(超微,冲服) 桔梗10 白芷10 川芎6 天麻10
14剂,服法如前。
12月30日四诊:无涕,早上稍鼻塞,有时鼻内胀,或稍头晕。纳可,疲劳感,晚上喝水,睡眠差难入,白天思睡。舌质淡红后部苔稍厚,脉细缓。鼻塞减而头痛止,邪毒渐祛,正气不足,拟健脾补肾,化痰定晕,祛邪通窍。
白芷15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升麻10 黄芪15 当归10 白术10 菟丝子10 补骨脂10 党参15 茯苓15 甘草6 法夏10 陈皮6 郁金10 川芎15 甘草6 天花粉10
14剂,服法如前。
2012年3月9日五诊:前面情况尚好,感冒过3次均不重,自服感冒药后改善。近四天早上咳嗽,鼻塞出黄白涕,头昏疲劳感,均不重,食欲与睡眠可。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嫩中后部苔稍腻,脉细缓。先拟疏风宣肺治新病,再以扶正祛邪调旧疾。
处方一:白芷15 川芎10 桔梗10 甘草6 荆芥6 前胡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金银花10 石菖蒲6 白豆蔻10 黄芩10 黄芪20 当归10 麦冬10 冬瓜子15 杏仁10
7剂,服法如前。后服下方:
处方二:白芷15 川芎10 桔梗10 甘草6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金银花10 石菖蒲6 白豆蔻10 黄芩10 黄芪20 当归10 麦冬10 冬瓜子15 白术15 防风6 郁金10
7剂,服法如前。
4月6日六诊:平时容易感冒,近来感冒四天,前二天体温略升,目前涕少,鼻塞明显,咽喉痛,整个头痛明显,稍口干,纳可,大便调。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干净,咽部充血不著。舌质淡苔中心稍厚微腻,脉弦细略数。外感脉数属热,先治其标,再图其本。
处方一:葛根15 升麻10 桔梗10 皂角刺10 白芷15 射干6 薄荷6 僵蚕10 赤芍10 甘草6 金银花12 鱼腥草10 白豆蔻10 羌活10 柴胡6 川芎6
7剂,服法如前。后服下方。嘱服苍耳子胶囊连续20天。
黄芪20 白术12 党参12 茯苓12 甘草6 皂角刺10 白芷10 川芎6 白豆蔻6 当归6 蒲公英10 野菊花10 升麻6 桔梗10 冬瓜子10
14剂,服法如前。
5月25日七诊:近来鼻胀痛,交替性鼻塞,涕少不浊,头痛头晕,纳一般或有时欲呕,有时心慌,睡眠难入。舌质正苔薄,脉弦细弱。脾虚胃失和降,清阳不升,邪滞清窍。
黄芪15 当归6 白术10 茯苓10 海螵蛸10 白芷10 皂角刺10 川芎10 桔梗10 桃仁10 红花5 白豆蔻10 山药15 砂仁6 木香6 甘草6 鱼腥草10 法夏10 藿香6
21剂,服法如前。嘱睡前半小时冲服超微颗粒酸枣仁10,远志10,15天。
2013年6月5日八诊:近来情况尚好,偶尔头晕,无涕,早上或有点鼻塞,食欲可,大便调,睡眠一般,疲劳感稍有。检查:鼻腔通畅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仍拟益气通窍。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党参10 茯苓10 甘草6 白芷10 川芎6 辛夷6 炒麦芽15 石菖蒲6 夜交藤30
21剂,服法如前。
6月28日九诊:前面情况尚好,近来天气变化时鼻内疼痛感与干燥感,鼻面部疼痛感,疲劳感,食欲可,睡眠难入,大便不稀不结。咽喉无不适,交替性鼻塞,无脓涕。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内少许粘涕。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弱。续前法。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10 白芷15 川芎6 羌活10 党参10 辛夷10 灵芝15 柴胡6 升麻6 陈皮6 麦冬10 五味子6
20剂,服法如前。并嘱睡眠前冲服酸枣仁20,远志10,20天。瘥。
按:首诊肺脾气虚,邪滞清窍,故以归芪参术苓草陈薏香砂蔻健脾益气,芎芷菖桔皂刺金银花通窍祛邪,佐天麻蔓荆子祛风定晕。二诊续前法,加酸枣仁安神;三诊加紫河车扶元,穿山甲通络利鼻;四诊时鼻塞减而头痛止,邪毒渐祛,正气不足,或有痰热内蕴,用归芪六君加升麻菟丝子补骨脂补脾肾,化痰浊,升清阳,郁金川芎行气活血,助白芷皂角刺金银花通窍祛邪;天花粉化痰热而止渴。五诊时距前已久,新感外邪,肺失宣降,引发旧病,故先以荆芥前胡杏仁桔梗甘草疏表宣肺止咳,皂角刺冬瓜子鱼腥草金银花黄芩石菖蒲化浊,助白芷川芎通窍止涕,辅白豆蔻和胃以防寒凉太过而致胃痛,黄芪当归麦冬扶正以顾本;根据临床经验,新感易除,七剂当可,续以归芪四君扶正,皂角刺蒲公英野菊花升麻桔梗冬瓜子白芷川芎化浊祛邪;仍佐白豆蔻和胃。六诊时亦属近有外感,仍似两方,先治标,再治本。七诊时,多属近有外感引发鼻病旧疾,脾胃失和所致,故以香砂二陈(已有木香舍陈皮)佐海螵蛸藿香健脾和胃,助以山药益肾,黄芪当归补气血以扶正,白芷川芎桔梗角刺鱼腥草桃仁红花化浊,通利鼻窍;方中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亦具益气活血之效,有助通利鼻窍。一年后第八、九诊,则以慢性鼻炎见症为主,仍属气虚邪滞之证,以补中益气,通利鼻窍为法而效。
医案三
罗某,男,25岁。
2011年12月23日初诊:鼻窦炎病史年余,近来天凉症状加重半月,早上脓涕多,鼻塞重,咽部痰多,早上作哕,余可。外院CT检查有慢性上颌窦炎与筛窦炎。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尚干净,咽部轻微充血,咽后壁少许粘白分泌物附。舌质淡红胖苔薄,脉细缓偏弱。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从脾肾阳虚,肺气不足,邪毒滞留认识,治以益气健温阳,排脓化浊通窍。
黄芪10 白术10 茯苓10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白芷12 升麻10 党参10 陈皮6 巴戟天10 锁阳10 当归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滴鼻,服苍耳子鼻炎胶囊连续三周。
12月30日复诊:鼻塞脓涕,痰减,仍有异物感,早上作哕,有时咽干,余可。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胖苔薄,脉细尺部稍大。治法同前,佐法夏和胃降逆,加知母以清阴火。
黄芪3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5 皂角刺10 白芷15 法夏10 玄参15 浙贝母15 党参15 陈皮6 巴戟天10 知母10 当归10 天花粉15
14剂,服法如前。
2012年3月9日三诊:前面症消失停药。近来早上少许白涕与痰多,咽喉稍有梗阻感,无鼻塞,食欲可,大便稀。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略红胖嫩苔薄白,脉沉细缓。从脾肾阳虚,邪毒滞留,肺经郁热辨识,治拟益气健脾温肾,清肺化浊通窍。
黄芪30 炒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白芷15 法夏12 石菖蒲10 党参15 陈皮6 巴戟天10 菟丝子15 黄芩10 当归10 白芥子10 薏苡仁30
14剂,服法如前。并嘱服鼻窦炎口服液连续二周。
4月6日四诊:目前早上少许粘涕无鼻塞,早上作哕,咽喉痰多晚上明显,有时梗阻感,大便偏稀,纳可。舌质淡红胖苔薄,脉沉细缓。病情好转不速,裁补肾,强健脾化痰,制阴火。
黄芪30 炒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白芷12 法夏12 紫苏梗10 党参15 陈皮6 厚朴10 知母10 当归10 射干10 薏苡仁30
21剂,服法如前。诸症消失。
按:年轻之体当气盛,遇凉而鼻塞涕浊且脉弱,故从气虚阳损之辨。方中归芪四君加陈皮升麻以补肺脾,益气血,升清阳,巴戟天锁阳温肾壮阳,桔梗金银花皂角刺白芷化浊涕以通鼻窍。二诊时仍有作哕,且咽干尺脉大,故加法夏和胃止哕,知母清阴火。三诊仍从脾肾阳虚认识,以舌质偏红胖而归咎肺热为兼证,用归芪六君加薏苡仁补肺脾,巴戟天菟丝子温肾,桔梗金银花皂角刺白芷石菖蒲白芥子黄芩清肺化浊通鼻窍。四诊时鼻与咽喉症状仍然明显,乃痰浊为患,脾肺失健为主,补肾之法当可暂缓,故前法减补肾之品,加紫苏梗厚朴射干以理气化痰,佐知母降阴火以平调寒热。
医案四
殷某,女,64岁。
2011年11月26日诊:常有脓涕并交替性鼻塞七八年,目前脓涕黄白二个月,鼻塞,无头痛,近半月早上睡眠在床时容易出汗。平时怕冷,早上口苦,食欲可,二便调。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干净,咽部正常。舌质偏淡,脉尺沉弱,寸关部弦滑数。诊断:慢性鼻窦炎,证属肺肾两虚,肝火内郁,邪滞清窍。治拟益气清热,祛邪通窍。
金银花15 黄芪30 白芷15 川芎10 白芍15 皀角刺15 败酱草10 甘草6 白术15 麦冬10 五味子6 栀子10 柴胡10 黄芩10 车前子10 当归10 升麻10
14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2013年1月12日因感冒咽痛求治时,谓上次鼻病愈,未再发。
按:睡眠易汗者阳气不足,口苦多咎肝火,肝木火郁则肺金生热,故涕黄白而寸关脉弦滑。方中黄芪白术麦冬五味子升麻益气扶正,升阳止汗;白芍当归柴胡养血疏肝,助栀子黄芩车前子清肝降火;金银花白芷川芎皀角刺败酱草化浊止涕通鼻窍。
医案五
黄某,女,34岁
2012年4月14日初诊:慢性鼻窦炎几年,近二周脓涕黄白量多,早上鼻塞重,头额或疼痛,嗅觉差,咽部痰多时吐,或有咳嗽,纳可,睡眠易醒,二便调。检查:鼻甲大,鼻道少许粘性分泌物,咽部无明显充血,咽后壁少许粘性分泌物粘附。舌质偏淡中心稍红少苔,脉细弱。诊断: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慢性咽炎,睡眠障碍。证属气虚夹热,阴液不足,邪滞清窍。治拟益气清热,祛邪通窍,佐养阴安神。
黄芪2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皀角刺12 金银花12 鱼腥草10 冬瓜子15 白术10 麦冬10 升麻10 白芷15 远志10 酸枣仁15 石菖蒲10 郁金10 前胡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
4月21日复诊:头痛好转,鼻塞减轻,脓涕与吐痰仍然较多,咳嗽减少。检查:鼻腔通畅干净。舌质略偏红少苔或偏干。加强宣肺化痰。
黄芪15 当归6 桔梗10 皀角刺12 鱼腥草12 败酱草10 冬瓜子15 白术10 麦冬10 升麻10 白芷15 远志10 石菖蒲6 郁金10 前胡10 浙贝母10 天花粉15
20剂,服法如前。
5月12日三诊:鼻塞不明显,涕少或回吸吐痰,睡眠改善,以前有咽喉干燥感目前好转,原有疲劳感亦好转,精力增强。舌质偏红中心少苔,脉沉细缓。遵前法,裁化痰,强养阴。
黄芪15 当归6 桔梗10 皀角刺10 金银花10 白术10 麦冬10 白芷10 远志10 石菖蒲6 郁金10 天花粉15 党参10 茯苓10 石斛10
14剂,服法如前。
5月26日四诊:稍有涕后流及回吸性吐痰,无鼻塞,咽喉有些干燥感,口微渴,食欲可,二便调。检查:鼻道通畅干净,咽部无明显充血,舌正苔薄,脉沉细弱。鼻症乃邪毒久滞不清,咽喉微燥渴者阴液不足,脉象见阳气亏虚,治以益气温阳,通利鼻窍,佐养阴。
黄芪15 当归10 升麻6 知母10 桔梗10 甘草6 皀角刺10 蒲公英10 白术10 麦冬10 白芷10 郁金10 党参10 茯苓10 防风10 诃子10 淫羊藿15 巴戟天15
上方连服21剂,诸症消失。
按:首诊方中,归芪白术补气血而扶正,皀角刺金银花鱼腥草白芷冬瓜子升麻解毒化浊,祛邪通窍;前胡桔梗甘草化痰利咽;郁金石菖蒲行气通窍,有利嗅觉恢复;麦冬远志酸枣仁养阴安神。复诊时痰涕仍多,续前法,助以浙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三诊时诸症好转,则去化痰之品;见舌略偏红少苔,阴液不足,并原有气虚之症未察,续加党参茯苓补气,石斛养阴。四诊时诸症好转,惟邪毒未清,责于阳气亏虚,故用四君(参术苓草)升陷汤(黄芪当归升麻知母)加淫羊藿巴戟天益气温阳升清, 防风疏风祛邪,助白芷皀角刺蒲公英解毒化浊除涕,桔梗诃子麦冬养阴利咽喉;前有嗅觉障碍,佐郁金行气活血以保长安。
医案六
肖某,男,50岁,湖南省郴州市人。
2013年5月4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几年,目前擤脓涕黄白量多,鼻塞晚上明显,或鼻内干燥灼热如火,有时涕中夹血,伴咽喉干燥稍痒,清嗓少许粘痰,胸部或闷热感,平时颧部易发红冬天明显,常背部怕冷,精力不足,容易感冒,食欲一般或差,大便软或偏稀。检查:鼻甲肿胀,鼻道尚干净,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尚有力。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证属脾肾亏虚,热邪蕴结上焦。先拟益气健脾,清热逐邪,待热邪有退,方可温阳补肾。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金银花10 野菊花10 柴胡6 党参10 川芎6 枳壳10 砂仁6 白豆蔻6 薄荷6 炒栀子6 皂角刺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鱼腥草滴眼液滴鼻。
5月11日复诊:脓涕减少,鼻塞减轻,咽喉仍然有痒与干燥感,近三天口腔溃疡复发,上半身闷热感,精力不足,食欲好转,大便始结后稀,容易出汗多。舌质偏淡微暗滞,脉沉缓。续以上法,加强养阴利咽。
黄芪20 当归10 炒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金银花10 灵芝15 柴胡6 党参10 枳壳10 砂仁6 白豆蔻6 炒栀子6 皂角刺10 五味子6 玄参10 麦冬10
7剂,服法如前。
5月18日三诊:脓涕少或无,近二天下雨而鼻塞明显,咽喉有时痒与清嗓,口腔溃疡消失,偶尔上半身闷热感,精力仍然有些不足,走路无力,疲劳感,食欲不佳,腹胀,容易出汗稍有改善,大便稀或有时腹痛感。舌质偏淡有齿痕苔薄,脉沉弦略滑缓尚有力。热邪渐去,补益脾肾为主。
黄芪20 当归6 炒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5 灵芝15 党参15 白豆蔻10 五味子6 砂仁6 浙贝母10 木香6 菟丝子15 怀牛膝15 枳壳10 金银花10
14剂,服法如前。2014年3月22日因胃痛与咽炎来诊,诉鼻窦炎未复发。
按:前诊,方中枳壳砂仁白豆蔻助归芪四君益气健脾扶正,白芷川芎金银花野菊花皂角刺栀子柴胡解毒祛邪,通利鼻窍,桔梗甘草薄荷清利咽喉;益气健脾伍清热解毒,口疮可愈,无需要另用他药。二诊时鼻症减而咽喉干痒仍存,故续原法微调,加灵芝扶正,舍柴胡野菊花,加玄参麦冬利咽,五味子益阴借参芪而敛汗。三诊时热邪渐祛,脾肾不足凸显,故以归芪四君加菟丝子怀牛膝补益脾肾,木香枳壳砂仁白豆蔻行气健脾开胃,桔梗甘草浙贝母清热化痰,既能利咽,亦助金银花白芷祛邪通鼻。
医案七
罗某,男,25岁。
2011年12月23日初诊:鼻窦炎病史几年,常有少许浊涕,天凉症加,近因感冒后脓涕增多半月早上为多,白浊粘脓,伴早晚鼻塞,咽部痰多,早上作哕,纳可,睡眠可,大便调。检查:鼻甲大,鼻道尚干净,咽部轻微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胖苔薄,脉细缓偏弱。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证属阳虚气弱,邪滞清窍。治拟温阳益气,通利清窍。
黄芪10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法夏10 陈皮6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白芷12 升麻10 巴戟天10 锁阳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鱼腥草滴眼液滴鼻。
12月30日复诊:涕少,鼻塞不明显,咽异物感如有痰,早上偶尔欲吐,有时咽干,纳可,二便调。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轻微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胖苔薄,脉细,尺部稍大。续前法加减,加强咽炎用药。
黄芪30 当归10 党参15 白术15 法夏10 茯苓15 陈皮6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5 皂角刺10 白芷15 玄参15 浙贝母15 巴戟天10 知母10 天花粉15
7剂,服法如前。
2012年3月9日三诊:前面情况较好。近来早上少许白涕,无鼻塞,咽喉有痰,稍有梗阻感,食欲可,大便偏稀。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略红胖嫩苔薄白,脉沉细缓。仍以前法加减:
黄芪30 炒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白芷15 法夏12 石菖蒲10 党参15 陈皮6 巴戟天10 菟丝子15 黄芩10 当归10 白芥子10 薏苡仁30
7剂,服法如前。
4月6日四诊:鼻塞与涕不明显,仍然有咽喉不适,早上欲呕吐感,咽部梗阻感晚上明显,食欲可,大便偏稀。检查:鼻窍通畅干净,咽部稍仍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胖,脉沉细缓。健脾化痰为主。
黄芪30 党参15 炒白术15 茯苓15 陈皮6 法夏12 甘草6 桔梗10 紫苏梗10 厚朴10 射干10 薏苡仁30 白芷12
上方连续服21剂,诸症消失。
按:首诊脾虚为主,清阳不升,邪滞鼻窍,痰浊内生,咽喉不利;脉细缓弱者肾阳有所不足,故以归芪六君益气健脾化痰,扶正升清,助以巴戟天锁阳温肾,佐桔梗金银花皂角刺升麻白芷解毒,化浊通鼻。复诊时加玄参浙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利咽。三诊时日已久,仍从原法,以归芪六君加薏苡仁益气健脾扶正,助以巴戟天菟丝子补肾,桔梗黄芩金银花皂角刺白芷石菖蒲解毒化浊通窍,白芥子助二陈以化痰。四诊时脾失健运,痰浊阻咽之证明显,故以六君加黄芪紫苏梗厚朴健脾化痰,行气解郁,加射干以助化痰利咽,加薏苡仁健脾实便,加白芷通利鼻窍。
医案八
陈某,男,24岁。广东人。
2012年3月27日初诊:鼻窦炎病史二年,前几天外院CT检查有显著鼻窦炎。近来交替性鼻塞晚上重,稍有头痛,早上少许浊涕。近二年性功能下降,早泄。检查:鼻甲大,鼻道尚干净,咽部正常。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诊断:慢性鼻窦炎。证属脾虚肾亏,邪滞清窍;治拟补益脾肾,益气升清,祛邪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升麻10 甘草6 川芎6 桔梗10 知母10 白芷12 藿香10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30剂(超微颗粒),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
4月20日二诊:头痛鼻塞减轻,早晚明显,有时少许浊涕,食欲可,大便稍干燥。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缓。续上法加减。
黄芪10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白芷6 五味子6 白豆蔻6 升麻10 皂角刺10 薄荷6 麦冬10 桔梗10 金银花10 甘草6 川芎6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30剂,服法如前。
5月25日三诊:头痛完全消失,早上左侧稍少许浊涕或清涕,回吸性吐痰早上为多量少,晚上偶尔鼻塞,纳可,睡眠可,大便偏稀。舌质淡红嫩苔薄,脉沉细缓。续前法加减:
黄芪20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白芷6 桔梗10 甘草6 川芎6 藿香10 石菖蒲10 白豆蔻5 补骨脂10 菟丝子10
30剂,服法如前。
6月29日四诊:近来稍有早上交替性鼻塞不重,早上粘涕少许,近几天咽部有痰,但回吸吐痰不明显,睡眠不佳,食欲纳一般或差,大便偏结。舌质偏红少苔,脉弦细缓。
黄芪10 当归10 白术10 白芷6 桔梗10 白参10 甘草6 川芎6 赤芍10 麦芽10 麦冬10 五味子6 砂仁6 玄参10 枳壳10
30剂服法如前。并嘱用酸枣仁20g(超微颗粒),睡前冲服,连续15天。
7月29日五诊(以下均为网络就诊):近来早晚稍有交替性鼻塞,早上醒后鼻腔后部似少许分泌物需要回吸吐出几次,前些天咽部有痰或异物感,自含喉片后基本消失,目前睡眠很好,饮食正常,大便正常或略偏湿。证属于气虚寒邪久滞。治拟益气固表,通利鼻窍。
黄芪15 当归10 白芷10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6 桔梗10 细辛2 诃子10 防风10 白豆蔻6 川芎6 黄芩6 党参10
5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8月8日六诊:上方5剂,每剂服2天,每天服2次。近来睡眠时偶尔有点鼻塞,鼻腔内偶尔少许粘涕黄白或绿,这几天有些清嗓与少许白痰,睡眠多梦,饮食好,大便偏干。舌质淡红苔薄。
黄芪15 当归10 白芷10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6 桔梗10 细辛2 诃子10 防风10 白豆蔻6 川芎6 黄芩6 远志10 酸枣仁15 党参10 瓜蒌仁10
每天一剂,分二次服。
8月20日七诊:上方服了5剂。有些交替性鼻塞不多,每隔二三天后早上少许粘白涕,每天下午有几个喷嚏,身体较廋,平时怕冷也怕热,睡眠梦多,白天精力尚好,食欲一般,大便或偏结。舌质淡红苔薄。续前法加减:
黄芪15 当归10 白芷 6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6 桔梗10 诃子10 防风6 鸡内金10 川芎6 远志10 酸枣仁15 党参10 藿香6 玄参10 麦冬10
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9月13日八诊:上方服5剂。近来早晚偶尔鼻塞,早上少许白粘涕,仍然每天有几个喷嚏,梦多改善,食欲改善。再续前法:
黄芪15 当归10 白芷 6 白术10 茯苓10 炙甘草6 桔梗10 五味子6 防风6 鸡内金10 川芎6 远志10 酸枣仁20 党参10 藿香6 玄参10 麦冬10 知母10 丹参20
5剂,服法如前。
9月23日九诊:上方服了5剂。目前主要是早晚稍有交替性鼻塞与少许清涕,无喷嚏,睡眠明显改善,做梦不明显,食欲好,便调。舌质淡红苔薄。
党参15 炒白术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5 川芎10 当归10 陈皮10 藿香10 黄芩10 山药20 黄精20 菟丝子15 补骨脂10 茯苓20
5剂,服法如前。
10月15日十诊:前些天感冒引起鼻涕黄浊量多,头痛,自服了消炎药2周,已经好转。目前症状:早晚交替性鼻塞,少许清白粘涕,咽部稍干燥并少许痰粘感,头痛基本消失,自感冒后无喷嚏,近来睡眠不佳。舌质淡红苔薄。
黄芪15 白术10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当归6 川芎6 柴胡6 白芍10 丹参15 党参10 灵芝20
10剂,服法如前。
12月17日十一诊:上方10剂,每剂服3天,每天服2次。药后症状基本消失。但近几天又出现交替性鼻塞不重,少许清白粘涕,稍有左侧头痛头晕感,少数几个喷嚏,稍有咽喉异物感与清嗓,食欲可,便调。舌质淡红苔薄。
黄芪15 白术10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当归6 防风5 党参10 锁阳10 白豆蔻6 五味子5
10剂,每天一剂,分二次服。
12月29日十二诊:从前天晚上开始突然鼻涕多,清白涕,早上偏粘,偶尔打几个喷嚏,无其它明显症状,服消炎药效果不明显。多属于感冒,治拟疏风散邪通窍。
荆芥10 银柴胡10 白芷10 甘草6 防风6 黄芩10 羌活10 川芎6 细辛3
3剂,服法如前。
2013年1月21日十三诊:药后好转。仍然早晚交替鼻塞不重,少许清白涕,有时头部不适或稍晕感,无喷嚏,咽喉无症。食欲可,睡眠一般。面色较前红润光泽。仍以益气补肾通窍为治。
黄芪20 当归10 白芷10 川芎10 柴胡6 菟丝子15 补骨脂15 五味子6 白术15 党参15 茯苓15 炙甘草10 露蜂房6 杜仲10 淫羊藿10 夜交藤20
20剂,服法如前。
4月15日十四诊:目前精力较好,身体增重了,面色较以前红润,仍有早晚轻微交替性鼻塞与少许清白涕,偶尔喷嚏,食欲可,睡眠可,便调,近二三年来性功能下降,主要是早泄。舌质淡红苔薄。
黄芪20 当归10 白芷10 川芎10 柴胡6 菟丝子15 补骨脂15 五味子6 白术10 党参10 茯苓10 炙甘草10 杜仲10 骨碎补10 夜交藤20 丹参20
20剂,服法如前。
12月17日十五诊:近来早晚少许清涕,少数喷嚏,鼻塞不明显,有点腰酸痛感,怕冷怕热感比以前好很多,偶尔睡眠不好,性功能较以前有好转。
黄芪20 白术10 当归10 白芷15 桔梗10 防风6 细辛3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苍耳子10 辛夷6 党参15 茯苓15 巴戟天10 淫羊藿10 知母10
20剂,服法如前。
2016年3月7日十六诊:前面治疗后,近二年情况一直较好,春节感冒致鼻窦炎复发,近二个月左侧轻微头痛头晕,每天几个喷嚏,少许清涕或粘白涕,睡眠不实,大便偏稀,手足心容易出汗。舌质淡红苔薄。
黄芪2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桔梗10 白芷20 辛夷10 白术10 茯苓10 柴胡10 黄芩10 川芎10 苍耳子10 甘草6 防风10
20剂,服法如前。瘥。
按:首诊时,正气不足,邪滞清窍,治当扶正祛邪。虽然浊涕不多,但有头痛鼻塞,解毒祛邪仍为必需。方中升陷汤合四君加益气升清,补骨脂菟丝子补肾;藿香化浊,助皂角刺金银花桔梗甘草解毒祛邪,川芎白芷通利鼻窍以止头痛。三诊时涕减头痛止,故祛角刺金银花之解毒排脓;四诊时症减,脾虚存,余邪滞,便结舌红属郁热,故对益气升清之品,以白参易党参可减甘温生热,并加赤芍凉血清热以制;甘草桔梗玄参化痰利咽,麦冬五味子养阴安神;白芷川芎通鼻窍,枳壳砂仁麦芽行气开胃。五诊见于夏天,仍然早晚鼻塞,阳弱阴胜之时,寒邪奏之,卫表失固使然,故以四君玉屏风散加当归诃子补肺健脾,益气固表,桔梗甘草利咽,川芎白芷细辛通鼻,白豆蔻开胃,黄芩平调寒热。尔后数诊,基本治法如前,益气健脾扶正为主,随症加减,或用皀角刺桔梗金银花之类解毒排脓,或用白芷辛夷苍耳子之类化浊通窍,或用柴胡川芎白芷羌活疏风止痛,或用巴戟天滛羊藿菟丝子补骨脂之类补肾,或用酸枣仁丹参之类安神。
医案九
杨某,女,36岁。
2012年12月4日初诊:鼻塞脓涕半年,受凉后加重,有时头痛,睡眠可,纳可,二便调。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少许粘脓涕,咽部正常。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CT检查:双侧筛窦炎、上颌窦炎明显。证属气虚邪滞,清窍不利。治拟益气扶正,祛邪通窍。
党参20 白术15 茯苓15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川芎10 白芷20 辛夷10 黄芪20 藿香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口服鼻渊舒丸。
12月14日复诊:好转,仍有浊涕,鼻塞不明显,头痛消失,纳可。舌质偏淡胖齿痕苔薄,脉沉缓。续前法,加强解毒祛邪。
党参20 白术15 茯苓15 当归10 桔梗10 川芎6 白芷20 辛夷10 黄芪20 藿香6 甘草6 皂角刺10 黄芩10 金银花10 苍耳子10 升麻6
7剂,服法如前。
12月21日三诊:脓涕减少,有些鼻塞。舌质正苔薄,脉缓。续前法。
黄芪30 白术15 茯苓15 当归10 桔梗10 川芎10 白芷20 辛夷10 藿香10 甘草6 皂角刺10 黄芩10 金银花10 苍耳子10 升麻6
14剂,服法如前。
2013年1月4日四诊:目前无脓涕,少许清涕,无头痛,其他可。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正常。舌质正苔薄。脉弦缓,重按无力。益气升清,通利鼻窍。
黄芪30 白术15 茯苓15 当归10 桔梗10 川芎10 白芷10 辛夷10 藿香6 甘草6 黄芩10 升麻6 党参15
14剂,服法如前。
1月18日五诊:感冒一周,鼻塞明显,黄涕不多,鼻前部稍痛,涕中或有血丝,咽或微痛。二便调,纳可,睡眠可。检查:鼻甲肿大,鼻前庭稍红肿少许结痂。舌质正苔薄,脉缓有力。证属肺胃热邪,清窍不利。治拟清泄肺胃,祛邪通窍。
葛根20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射干10 僵蚕10 金银花12 皂角刺12 野菊花10 白芷15 黄芪20 当归10 川芎6 黄芩10 白茅根20
7剂,服法如前。并嘱加用鱼腥草滴眼液滴鼻,红霉素眼膏涂鼻孔。
1月25日六诊:稍有鼻塞,遇冷明显,少许清涕。纳可,二便调,睡眠可。舌质正常苔薄,脉缓有力。
葛根20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金银花12 皂角刺12 野菊花10 白芷15 黄芪20 当归10 川芎6 黄芩10 薄荷6 白术15 升麻6
14剂。瘥。
按:初诊正虚邪滞,方中归芪四君益气健脾扶正气, 桔梗甘草藿香排脓化浊,川芎白芷辛夷与鼻渊舒丸通利鼻窍。二三诊时浊涕仍存,故加皀角刺金银花升麻解毒排脓。五六诊在感冒后有黄涕,多属肺与阳明热胜,故以升麻葛根汤加黄芩金银花皂角刺野菊花解毒排脓,桔梗射干僵蚕利咽喉,白芷川芎通利鼻窍,白茅根清热止衄;以其前面属于正虚邪滞,故新感后仍加黄芪当归白术之类以扶正。
医案十
彭某,男,43岁。
2013年1月4日初诊:二周前感冒后咽喉痛,鼻塞浊涕一周,额头痛三天。刻下鼻塞重,擤黄白涕,咳嗽无痰,咽喉微痛不适,便调。昨天外院MRI检查为双侧筛窦炎、上颌窦炎、额窦炎。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少许浊涕,咽部稍充血,咽后壁有分泌物粘附。舌质淡红苔稍厚微黄白,中心苔光剥而红,脉弦滑小数。诊断:慢性鼻窦炎急性复发。证属外邪侵袭,肺胃热邪,清窍不利。治拟清泄肺胃,祛邪通窍。升麻解毒汤加减。
葛根20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升麻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2 蒲公英10 白芷20 黄芪15 当归10 玄参10 石斛15 羌活10 川芎10 黄芩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
1月10日复诊:额头闷胀痛明显减轻,无鼻塞无涕,偶尔咳嗽,有时胃部隐约不适(有胃病史)。舌质中心光剥较前好转。舌质淡红苔薄微黄,脉略洪数。
葛根20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升麻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2 白芷20 黄芪15 当归10 玄参10 石斛15 羌活10 黄芩10 海螵蛸12 白芍15
7剂,服法如前。10个月后因外感致中耳炎求治,谓鼻窦炎愈,至今无恙。
按:外感后鼻塞涕黄浊多属肺与阳明热证,此案舌象所见亦兼胃阴不足。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泄胃与阳明;皂角刺金银花蒲公英排脓解毒;桔梗既化痰利咽,亦升提以助排脓;辅以黄芪当归益气血而扶正;白芷羌活川芎疏风通窍止头痛;玄参石斛清热养阴。复诊时胃部不适,加海螵蛸和胃止痛,白芍与甘草缓急止痛。
医案十一
唐某,男,74岁。
2013年3月8日初诊:全组鼻窦炎病史多年,近十天每天下午低烧约38.5度,伴头痛以两颞及额部明显,无涕,鼻通气可,无咳嗽,低烧时欲饮水较多,有些出气不嬴(有慢性阻塞性支气管肺炎、肺气肿病史)。食欲一般或偏差,大便干结每天一行,睡眠可。三天前外院头部MRI检查有全组鼻窦炎显著。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正常。舌质略偏红苔少,脉洪滑数,浮取应指。证属肺胃蕴热,阴液不足,邪滞清窍。治拟清泄肺胃,佐养阴扶正,宣肺平喘,通利鼻窍。
麻黄3 杏仁10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连翘10 天花粉15 生石膏15 生地黄15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石斛15 砂仁6 白豆蔻6 羌活10 柴胡6 黄芩10
7剂,每天一剂,分二次服。
3月15日复诊:药后近三天不再头痛,低烧时间减少,程度减轻,食欲好转,大便稍结每天一行,出气不嬴略有好转,仍然口渴欲饮,咽喉有痰白或黄,无鼻塞与涕。舌脉同前。续拟前法:
麻黄3 杏仁10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葶苈子10 天花粉20 生石膏20 生地黄20 葛根20 赤芍10 升麻10 石斛15 砂仁6 白豆蔻6 柴胡6 黄芩10 浙贝母15 青皮10
7剂,服法如前。
3月29日三诊:明显好转。无低烧,但有时体内发热上冲感约半小时而退,时间不定,口渴欲饮明显减轻,咽喉稍干燥感,出气不嬴明显减轻,上楼时明显,两太阳穴处稍胀感,纳可,大便偏结每天一行。舌质淡红嫩津多,脉左大右略小尚有力,小数小滑。治拟肺肾双补,升清降火。
黄芪20 当归10 熟地黄20 山茱萸12 山药15 茯苓10 泽泻10 牡丹皮10 知母10 黄柏6 五味子10 紫河车6 白果10 柴胡6 怀牛膝10
14剂,诸症消失。
按:本案鼻窦炎多因近有外感,并伴慢阻肺之症。首诊以桔梗助三拗汤合麻杏石甘汤加桔梗宣肺平喘,升麻葛根汤加天花粉清泄阳明,皂角刺金银花连翘解毒排脓,柴胡和解退热, 白芷羌活疏风止头痛,生地黄石斛养阴,砂仁白豆蔻开胃。复诊时进一步加浙贝母化痰,青皮理肺气。三诊时蕴热渐去,肺肾两亏渐显,清阳不升,阴火上乘,故以知柏地黄加怀牛膝滋阴降火,黄芪当归紫河车柴胡益气养血升清阳,白果五味子敛肺气。
医案十二
涂某,女,59岁。
2013年4月12日初诊:鼻窦炎手术四次,最近手术为去年十月。目前黄脓涕多,嗅觉时差,时有两颞头痛,鼻塞不明显,晚上涕倒流,睡眠难入,白天倦怠,有浅表性慢性胃炎与结肠炎病史,常有腹胀,容易反酸,食欲一般,大便干结量少每天1行。检查:鼻甲小,鼻腔较宽大可见至鼻咽部,咽部正常。舌质淡红胖苔稍厚微白微黄,脉寸关应指。黄涕属热邪久滞清窍,腹胀反酸食少属脾虚痰郁。治拟益气健脾,清热排脓为主。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败酱草10 蒲公英10 海螵蛸10 砂仁6 木香6 白芷20 川芎10 藿香6 法夏10 茯苓10 瓜蒌仁10 桔梗10 柴胡10 黄芩10 甘草6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酸枣仁20g,远志10g,睡前半小时冲服(超微颗粒),每天1次。
4月19日复诊:脓涕减,鼻内气味重,回吸吐痰,侧睡下侧有涕流动感,鼻腔干燥感,睡眠好转。大便每天1次量少不结难排。检查:鼻甲小,鼻腔宽大。舌质淡红苔中心稍厚微黄,脉寸滑应指明显。续以前法。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败酱草15 党参15 海螵蛸10 砂仁6 枳壳10 白芷10 葛根15 茯苓10 瓜蒌仁15 升麻10 黄芩15 甘草6 赤芍15 麦冬15 紫河车3(超微颗粒,冲服) 灵芝10(超微颗粒,冲服)
7剂服法如前。并嘱服鼻窦炎口服液连续二周。
4月26日三诊:鼻涕消失,昨天喷嚏多(原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已经几个月未发),鼻塞不明显,涕后流感好转,今天有点头痛,口干欲饮,腹胀或有反酸,乏力感,或有腰痛(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睡眠可,纳可,大便不燥难出,晚上小便1次。舌质淡红苔薄,寸关脉应指。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5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党参15 海螵蛸10 砂仁6 木香6 白芷10 茯苓10 瓜蒌仁15 升麻10 黄芩15 甘草6 白豆蔻6 百合15
7剂,服法如前。
5月3日四诊:涕倒流,口干欲饮好转,食后胃胀,余症消失。舌脉同前。舌质偏淡苔稍厚微黄,寸脉应指小数。
黄芪20 白术10 党参15 海螵蛸10 砂仁6 木香6 白芷10 茯苓10 瓜蒌仁15 知母15 甘草6 白豆蔻6 陈皮10 法夏12 枳壳10 郁金10 藿香6 生石膏15
7剂。服法如前。
5月10日五诊:仍有涕倒流感,口稍干,胃部稍不适,白天思睡,大便难出。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缓。
白参10 白术10 黄芪20 海螵蛸10 砂仁6 木香6 白芷20 茯苓10 生首乌30 淫羊藿10 甘草6 桔梗10 玄参15 浙贝母15 白豆蔻6 枳壳10 郁金10 天花粉15 五灵脂6
7剂。服法如前。
5月17日六诊:早上鼻塞无涕,无头昏头痛,嗅觉差但有时觉得空气中有臭气,稍口干口酸,胃胀。大便常年难出。舌质淡红胖苔薄,脉沉缓重按无力。胃胀则鼻闻焦臭,仍调脾胃为主。
白参10 白术15 茯苓10 柴胡10 白芷15 青皮10 香附10 枳壳10 瓜蒌仁15 何首乌40 淫羊藿10 路路通12 白芍15 甘草6 当归10 砂仁6
14剂,服法如前。
2013年8月9日七诊:药后鼻症消失,目前鼻症又发,阵发喷嚏与清涕半月,近一周少量黄涕,头或痛,涕少,稍咳嗽痰少,小便涩痛,尿黄量少。检查:鼻内干净,咽部稍充血。舌质淡红苔稍厚微白,脉缓。证属郁热,邪滞鼻窍。治拟清热排脓,通利鼻窍。
白芷15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桔梗10 白前10 黄芩10 桑白皮10 小蓟10 木通6 竹叶10 甘草6 黄芪30 当归10
7剂,服法如前。
2015年1月2日八诊:药后鼻症消失未发至今。感冒一周,少许粘脓涕回吸吐出,鼻塞明显,咽喉稍有不适,鼻咽部明显,鼻内似痛或干燥感,头部不清爽,腰与脚稍痛,牙齿似痛,稍有口干,睡眠可,无胃胀,矢气臭。检查:鼻腔通畅,鼻甲略偏小少津,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偏淡苔薄,脉沉缓,寸关稍大。
白芷10 黄芩10 黄芪20 当归12 党参10 山药15 甘草6 枳壳10 皂角刺12 金银花15 羌活10 桔梗15 前胡15 白术15
7剂,服法如前。并嘱用口洁咽喉。
2016年6月28日九诊:药后鼻症未发。近几天早上鼻塞,咽喉作痒,稍咳嗽少痰,食欲可,无胃胀,大便量少稍难出。按上呼吸道咳嗽处治。
按:首诊从脾胃亏虚,郁热内蕴,邪滞鼻窍认识,故以归芪二陈加木香砂仁海螵蛸益气健脾扶正;皂角刺金银花败酱草蒲公英藿香黄芩白芷清热解毒,化浊畅窦;柴胡川芎白芷疏风止头痛,瓜蒌仁通大便,桔梗载药上行亦助排脓。复诊时邪毒有减,原法续进,胃症好转而去二陈海螵蛸,加紫河车灵芝扶正,鼻内干燥感属阴液不足,加葛根赤芍麦冬清热生津。三诊时浊涕好转,并再见胃部不适,故以归芪四君加海螵蛸香砂白豆蔻益气健脾,皂角刺金银花黄芩解毒祛邪,白芷升麻疏风止嚏治头痛。瓜蒌仁通大便。四诊时苔稍厚见黄并仍有口渴,为内湿浊内蕴,故加法夏藿香知母石膏枳壳郁金以化浊清热。五诊还有口干胃痛便难,涕倒流感,仍属脾虚为主,基本治法宗前,重用何首乌加滛羊藿以通便,天花粉清热止渴,五灵脂活血化瘀以治胃部不适,桔梗玄参浙贝母化痰以止涕倒流。六诊仍调脾胃为主,以青皮香附枳壳消胃胀而治鼻闻焦臭。七诊见于感冒后出黄涕,以黄芪当归扶正,白芷皂角刺金银花桔梗甘草白前黄桑白皮清热解毒化浊,通利鼻窍;佐小蓟木通竹叶清热以治小便涩痛。八诊时属感冒后余邪未清,鼻与咽喉小恙,舌淡脉沉缓而寸脉大,乃脾胃肠子虚,肺热未清,故以黄芪当归党参白术山药甘草枳壳益气健脾扶正,皂角刺金银花黄芩前胡清热祛邪除涕,白芷羌活利头鼻,桔梗甘草利咽喉。
医案十三
刘某,女,15岁。
2010年11月9日初诊:鼻塞并黄白脓涕二三年,冬秋明显。纳可,睡眠可,二便调。外院CT检查见双侧上颌窦、筛窦黏膜轻度增厚,双侧下甲大。检查:鼻甲大,鼻道尚干净,咽部正常。舌质正苔薄,脉沉细缓。证属气虚邪滞。治拟益气扶正,排脓通窍。
黄芪10 白术10 桔梗10 白芷6 石菖蒲10 苍耳子9 皂角刺10 郁金10 茯苓10 甘草3 川芎6 黄芩10 金银花10 当归5
7剂,每天一剂,开水冲服,分二次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
11月16日复诊:鼻塞减轻,下午有脓涕不多。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
黄芪10 白术10 桔梗10 白芷6 石菖蒲10 苍耳子9 皂角刺10 郁金10 茯苓10 甘草3 川芎6 黄芩10 金银花10 当归5
21剂,服法如前。
12月7日三诊:本人未到。目前症状不明显,要求续服药以巩固。原方20剂。
按:三诊同方,以归芪术苓草扶正,皂角刺金银花桔梗黄芩解毒排脓,白芷石菖蒲苍耳子川芎郁金行气活血,化浊通窍。
医案十四
郭某,女,15岁。
2015年8月22日初诊:浊涕多一年余,早上鼻塞明显,冬天症状加重,有时头痛,容易汗多。食欲一般,大便调。检查:鼻甲大,少许分泌物,咽部干净无充血。舌质淡红中心少苔,脉细缓。鼻窦CT:全组鼻窦炎,腺样体残留。属正虚邪滞。治拟扶正祛邪,通利鼻窍。
太子参10 麦冬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5 皂角刺10 紫花地丁10 野菊花10 黄芪10 玉竹10 五味子6 当归10 麦芽10
30剂(超微颗粒),每天一剂,分2次水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鼻朗;口服鼻渊舒丸。
10月24日复诊:药后涕减,仍少许粘黄涕,鼻塞减轻,头痛消失,出汗不明显。前几天小感冒,目前鼻塞早上明显,少许粘黄或清涕,咽部有痰,稍干燥,有点疲劳感,大便每天3次。检查:鼻甲水肿,鼻内少许稀薄物,咽部稍充血,干净。舌质略偏红,脉小数。续拟前法加减:
辛夷5 白芷12 苍耳子9 薄荷6 茯苓10 白术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芪10 玉竹10 百合10 当归10 麦芽10 薏苡仁15
30剂,服法如前。并嘱用口洁喷咽喉。
按:鼻渊久病多气虚,汗多属气虚,舌质少苔为阴虚,脉细缓者阴阳不足,辨证当属气阴两亏,邪滞清窍。故以黄芪当归补气血以扶正,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甘草益气养阴并止汗,皂角刺紫花地丁野菊花解毒除涕,白芷辛夷通鼻窍,桔梗载药上行,麦芽开胃。复诊时前有感冒,体质本虚,而舌红脉数属热,大便次数有增属脾虚,故治法仍遵扶正祛邪,以黄芪玉竹百合当归茯苓白术益气养阴补脾胃,助以薏苡仁健脾化浊以防清热与养阴之品致泻,麦芽开胃,皂角刺鱼腥草蒲公英甘草清热解毒除涕,辛夷白芷苍耳子薄荷通窍止涕,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十五
朱某,女,22岁。
2013年3月20日初诊:自小常有浊涕,容易感冒,每次感冒后出黄浊涕至少一个月以上。半月前感冒后黄浊涕增多,昨天又感冒。目前黄涕量多,鼻塞重,两侧内眦部疼痛,食欲可,大便调,其他可。检查:鼻甲大,鼻道有浊涕,咽部正常。舌质偏淡苔薄,脉细缓。正气不足,邪毒滞留。治拟扶正祛邪,解毒排脓。
黄芪20 当归10 白芷15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白豆蔻10 川芎10 桔梗10 甘草6 茯苓15 白术10 石菖蒲6 陈皮6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3月27日复诊:黄涕消失,晚上鼻塞,或有额头痛,鼻内似有涕难出。今早咽喉干燥感。舌质偏淡齿痕苔薄,脉细缓。
黄芪20 当归10 白芷15 川芎10 石菖蒲6 白术10 茯苓15 皂角刺10 灵芝10 党参10 甘草6 蒲公英10 桔梗10
7剂,服法如前。
4月3日三诊:好转。头痛止,稍有鼻塞,涕少或无。今早受凉,稍出清涕。舌质偏淡苔薄,脉细缓。
党参10 黄芪10 白术10 茯苓10 甘草6 白芷10 辛夷10 荆芥6 防风6 藿香10 炒麦芽10
5剂,服法如前。
9月9日四诊:前面情况好,无鼻症。五天前感冒,目前鼻塞,早上粘涕,稍咳嗽痰少,耳内胀闷不适,食欲一般,大便几天未行。检查:鼻甲稍大,咽部轻微充血,鼓膜稍内陷。舌质偏淡苔薄,脉寸关大。
党参15 白术10 茯苓15 荆芥10 白芷15 柴胡6 川芎10 枳壳10 石菖蒲10 桔梗10 甘草6 紫菀10 前胡10 决明子15
5剂,服法如前。愈。
按:本案初诊时虽有新感,但外证不著,当从正气不足,邪毒滞留辨证,以扶正祛邪为法。方中归芪术苓草加陈皮白豆蔻益气健脾扶正,皂角刺金银花解毒祛邪,重用白芷川芎加石菖蒲疏风祛邪通鼻窍,桔梗引药上行。二诊加党参灵芝以强益气之功。三诊时又见新感并出清涕,表证明显,故以荆芥防风藿香疏风散邪,以黄芪四君加麦芽益气健脾扶正,白芷辛夷通鼻窦。四诊属新病,鼻窦炎症状不著,而见咳嗽与耳闷,体虚为本常存,新感为标不重,故以标本同治。用四君益气扶正,体强邪易退;荆芥紫菀前胡桔梗宣肺止咳;柴胡川芎枳壳石菖蒲行气以通耳窍;鼻症不重,仅以白芷为用,川芎石菖蒲或可助之;决明子通大便。
医案十六
王某,女,23岁。
2013年10月25日初诊:鼻窦炎病史三年,平时白涕多,鼻塞不重,常右侧头痛,稍有疲劳感,冬天怕冷,平时手足不温,睡眠难入,食欲可,二便调。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少许白浊涕,右侧咽后壁分泌物粘附。舌质偏淡苔薄,脉细弱。正虚邪滞。治拟扶正祛邪,通利鼻窍。
黄芪2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20 皂角刺10 败酱草10 白术10 炒麦芽15 黄芩10 茯苓10 川芎6
14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11月4日复诊:好转。仍有白涕与右侧头痛,睡眠不佳。稍有口干,早上口苦。舌质偏淡苔薄,脉沉细小数。
党参10 黄芪15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15 藿香10 鱼腥草10 炒麦芽15 黄芩10 柴胡6 龙骨20 蔓荆子10
14剂,服法如前。
11月18日三诊:好转,头痛消失。感冒三天,有清白涕,晚上鼻塞,睡眠难入,早上口苦。食欲可,二便调。舌质偏淡苔薄,脉沉细小数。
党参10 黄芪15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5 皂角刺10 蒲公英10 野菊花10 炒麦芽15 夜交藤40 远志10 黄芩10 柴胡6
14剂,服法如前。诸症消失。
按:首诊以归芪术苓草益气健脾扶正,麦芽开胃,皂角刺败酱草黄芩解毒除涕,白芷川芎通鼻窍,治头痛,桔梗载药上行。复诊时涕未止,头痛存,此为药力不够,故加益气解毒化浊之品,并加柴胡蔓荆子治头痛,龙骨安神。三诊时助以远志夜交藤安神。
医案十七
易某,女,48岁。
2013年12月25日初诊:鼻窦炎与过敏性鼻炎病史五年,症状常年存在,受凉症加,容易感冒,近二年常头痛。刻下早晚喷嚏多并有清涕,鼻塞与黄涕多,太阳穴与额头痛,容易汗多,食欲一般,二便调。检查:鼻甲大,鼻道少许浊涕,咽部正常。舌质淡红或略偏红苔薄,脉缓尚有力。正气不足,郁热久羁,邪滞清窍。治拟扶正祛邪,通利鼻窍。
黄芪20 当归10 黄芩15 白芷15 辛夷6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败酱草10 白术10 防风6 露蜂房5 赤芍15 葛根20 升麻6 甘草6 桔梗10 冬瓜子15
10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2014年1月8日复诊:好转,头痛消失,稍有鼻塞早晚明显,偶尔喷嚏与清涕,近三天稍有咽喉痒,咳嗽少痰,容易汗多,食欲与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脉小数。咽痒属风,乃气虚外邪乘袭。治拟益气固表,疏风利咽,通利鼻窍。
党参15 当归10 茯苓10 黄芩10 白芷15 白术10 防风6 甘草6 桔梗10 川芎6 白前10 前胡10 荆芥6 款冬花10 黄芪15 五味子6 诃子10
10剂,服法如前。诸症消失。
按:鼻症常存而早晚加重或受凉加重,容易感冒,此属正气不足,气虚居多;常有鼻塞出涕属邪滞。故方中黄芪当归补益气血以扶正,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泄肺与阳明,皂角刺金银花败酱草冬瓜子解毒除涕, 白芷辛夷通利鼻窍,露蜂房祛风治头痛,桔梗引药上行。复诊遇新感,以四君合玉屏风散加五味子诃子益气扶正,固表止汗;荆芥款冬花白前前胡桔梗疏风宣肺止咳,白芷川芎通鼻窍,黄芩平调寒热。
医案十八
刘某,女,39岁。
2010年8月19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几年。刻下鼻塞浊涕多,咽喉阻塞感不适,常吐黄绿痰量多,睡眠易醒质差,纳一般,大便偏干。前二天外院CT检查有右侧上颌炎,右侧前组筛窦炎。检查:咽部充血,滤泡增生显著,鼻甲肿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缓略滑。乃正虚邪滞,治拟扶正祛邪,通利清窍。
黄芪10 白术10 当归10 桔梗10 白芷10 茯苓10 法夏10 陈皮6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甘草3 党参10 鸡内金5 石菖蒲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达芬林喷鼻,金喉健喷雾剂喷咽喉。
8月26日复诊:鼻通气好转,涕少痰减。近二天气温变凉痰增,睡眠有汗,大便稀。舌质胖齿痕苔中心稍厚,脉细缓。续以前法加减:
黄芪20 白术10 当归10 桔梗10 白芷10 茯苓10 法夏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陈皮6 甘草3 党参20 鸡内金5 石菖蒲10 白芥子10
7剂,服法如前。
9月2日三诊:鼻通畅无涕,吐痰显减,容易出汗,思睡,疲劳感。检查:咽部充血,滤泡增生不多,鼻腔通畅干净。舌淡红齿痕苔中心稍厚微腻,脉沉细缓尺弱。温补脾肾,通利鼻窍,化痰利咽。
黄芪10 白术10 当归10 桔梗10 白芷10 茯苓10 法夏10 陈皮6 甘草3 党参10 五味子6 射干10 巴戟天10
7剂,服法如前。
9月9日四诊:鼻内或有臭气感,无鼻塞无涕,吐痰少,近二天容易汗多,仍有疲劳感。舌质胖嫩齿痕,脉沉缓尺弱。续前法。
原方7剂,服法如前。嘱加服玉屏风胶囊二周。
9月16日五诊:稍吐痰,有时汗多,稍疲劳感。食欲可,大便略稀。舌偏淡苔腻,脉弱。
原方14剤,去射干,加薏苡仁15。诸症消失。
按:首诊以归芪六君加鸡内金益气健脾扶正,皂角刺金银花桔梗解毒除涕,白芷石菖蒲化浊通利鼻窍。复诊加白芥子除痰。三诊以脉为据,用归芪六君益气加五味子扶正敛汗,助以巴戟天温肾,射干桔梗甘草利咽,白芷通鼻窍。
医案十九
侯某,男,27岁,西安市人。
2010年10月28日初诊:鼻塞头痛多年,记忆力严重下降,6年前鼻中隔矫正术后鼻中隔穿孔,二个月前CT检查有上颌窦炎。目前鼻塞重,枕额头痛明显下午为重,感冒或劳累后加重,右侧面部不适,涕后流感,咽异物感吐白痰,或有耳鸣,鼻内干燥感,大便时结,睡眠一般。前鼻镜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尚干净,未见鼻中隔穿孔。咽部慢性充血,黏膜增厚,滤泡增生。舌偏红暗,脉洪缓。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鼻中隔穿孔。证属郁热内蕴,清窍不利。治似清泄郁热,通利清窍。
丹参10 三七5 郁金10 枳壳10 川芎15 白芷15 葛根30 赤芍10 玄参10 牛膝10 射干10 桔梗10 皂角刺10 苍耳子9 柴胡10 黄芩10
20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达芬林喷鼻。
2010年11月20日复诊(以下均属网络复诊):很少用达芬霖。药后胃部稍有不适,服第12剂后并有呕吐,遵照要求暂去射干与郁金后胃部不适消除。目前头痛改善,早晚明显,右颞右枕部明显,鼻塞显减,遇冷而重,咽异物感基本消失,偶尔吐痰,大便1-2天一行,睡眠一般。舌质略偏红暗苔薄。续前法。
葛根20 白芷10 黄芩10 银柴胡15 枳壳10 桔梗10 赤芍15 川芎6 射干10 玄参15 苍耳子10 甘草6 升麻10 蔓荆子10
10剂,服法如前。
12月1日三诊:头疼显著减轻,已4天无痛或微痛,鼻塞微,少许白涕或难出,咽喉稍干燥感,鼻后漏显减,耳鸣稍轻,总觉得体内燥热,手心汗多。舌相同前。仍续前法加减。
葛根30 白芷10 黄芩10 银柴胡10 枳壳10 桔梗10 赤芍15 川芎10 射干6 玄参15 苍耳子10 甘草6 升麻10 蔓荆子10 丹参20 三七粉3
5剂,服法如前。
12月8日四诊:已10天无头痛,前额与后枕部有时稍重感,鼻塞不明显,可擤出少许涕,早上吐痰不多,大便1-2次,有时眼睛粘痒,耳鸣改善,多年来常年性面部长痘已然全部消失。舌质淡红苔薄。再续前法加减。
葛根30 白芷10 黄芩10 枳壳10 桔梗10 赤芍15 川芎10 射干6 玄参15 苍耳子10 甘草6 升麻10 蔓荆子10 丹参20 三七粉3
10剂,服法如前。
12月20日五诊:7天前感冒,目前天气冷,鼻塞右重涕少,鼻腔干燥感,咽部稍干痒似有痰,睡眠有汗,大便偏稀。舌质偏红苔黄稍厚。肺热脾虚冽风邪。健脾清热,疏风利窍。
葛根20 白芷10 黄芩10 桔梗10 赤芍15 川芎10 苍耳子10 甘草6 法夏10 茯苓15 白术10 桑白皮20 荆芥6
5剂,服法如前。
12月26日六诊:无头痛,有头部累感,近来天气冷,晚上鼻塞明显,涕后流感,鼻咽部异物感如有痰粘,晚上胃部不适,或有恶心隐痛,耳鸣似乎晚上稍有,二便正常。舌质淡红微暗滞苔薄。肺脾气虚,邪滞清窍。治拟益气健脾,通利鼻窍。
党参10 白芷10 黄芩10 桔梗10 川芎10 甘草6 法夏10 茯苓10 白术10 木香6 陈皮6 砂仁4 丹参20
5剂,服法如前。并嘱自行鼓膜按摩。
2011年1月4日七诊:这几天突然转冷,元旦节时感冒,浑身酸痛,右眉骨连着鼻颊痛,右上牙不适明显已有好转,鼻塞较重,头痛轻微,鼻后漏明显,间断性咳嗽三周,口腔与咽部粘感似有痰或欲呕吐,胃无不适,食欲好,大小便正常。舌质略偏红胖稍暗滞苔薄。治拟益气健脾,疏风通经。
党参10 白芷10 黄芩10 桔梗10 川芎10 甘草6 白术10 赤芍15 陈皮6 僵蚕10 姜黄10 羌活10 浙贝母10
5剂,服法如前。
1月9日八诊:头疼不明显,遇冷鼻塞右侧明显,口腔与咽部粘感似有痰,恶心感减轻,擤涕有血丝,大便结。舌相同前,一直存在微暗滞感。通窍为治,化痰浊,佐化瘀。
白芷10 黄芩10 桔梗10 川芎10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僵蚕10 姜黄10 郁金10 丹参15 三七粉2 法夏10 茯苓10 浙贝母10 升麻6 瓜蒌仁10
5剂,服法如前。
1月16日九诊:无头痛或偶尔不适,右鼻塞明显,鼻咽部异物感,咽部有痰感吐几次,口粘感,无恶心感,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续前法加减。
白芷10 黄芩6 桔梗10 川芎10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姜黄10 郁金10 丹参15 三七粉2 法夏10 茯苓10 浙贝母10 升麻6 党参10 僵蚕10
5剂,服法如前。
1月23日十诊:无头痛或偶尔不适,右侧鼻塞稍有,鼻咽与咽部症状明显改善。嗓子情况较上周保持良好,吐痰3-5次。大便稍偏稀。舌质淡红微暗滞。续前法。
白芷10 桔梗10 川芎10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姜黄10 郁金10 丹参15 三七粉2 茯苓10 浙贝母10 升麻6 党参10 藿香6
5剂,服法如前。
1月30日十一诊:头痛与头重感完全消失,头部很爽,鼻塞如前,仍咽部粘感,鼻后漏感,大便偏稀。舌质淡红微暗苔薄。续前法加减。
白芷15 桔梗10 川芎15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地龙10 郁金10 丹参15 三七粉2 茯苓10 浙贝母10 升麻6 党参10 射干6 黄芪20
5剂,服法如前。
2月6日十二诊:鼻塞晚上明显,因鼻塞致头痛2次,咽部发粘,少许白粘痰吐出,鼻后漏,大小便正常。舌相如前。从舌象看,仍然属于痰瘀互结。治当行气活血,化痰利咽。
白芷15 桔梗10 川芎15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地龙10 郁金10 丹参15 三七粉2 茯苓10 浙贝母10 升麻6 党参10 射干6 黄芩10
5剂,服法如前。
2月13日十三诊:上周感冒,鼻症加重,目前头已不痛,额部沉重感,颞部稍痛,稍有鼻后漏,鼻塞晚上与静坐后明显,二便正常。舌质淡红微暗滞。续前法。
白芷10 桔梗10 川芎10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地龙10 郁金10 丹参15 三七5 茯苓10 浙贝母10 升麻6 党参10 射干6 黄芩10 黄芪20 木通10 柴胡6
5剂,服法如前。
2月19日十四诊:头疼消失,偶尔鼻塞,咽部有痰感少,每天吐痰3-4次,鼻后漏减轻,鼻咽部稍有异物感,二便调。舌相如前。续前法。
白芷6 桔梗10 川芎6 甘草6 白术10 陈皮6 地龙10 郁金10 丹参30 三七5 茯苓15 浙贝母15 升麻6 党参10 射干6 黄芩10 黄芪20 淡竹叶6 柴胡6 玄参10
5剂,服法如前。
2月26日十五诊:额部稍微痛或沉重感,晚上稍鼻塞,咽部痰少,鼻咽稍有痰感难出,擤涕带血丝,二便调。舌相如前。清热化痰为主。
白芷6 桔梗10 甘草6 地龙10 地骨皮10 丹参30 三七5 浙贝母15 升麻6 葛根15 赤芍15 射干6 黄芩10 淡竹叶6 僵蚕6 玄参10
5剂,服法如前。
3月5日十六诊:受凉或静坐时鼻塞明显,前额闷,枕部微痛,咽部可,鼻后漏减轻,鼻咽部稍有痰难出,口腔溃疡三天,睡觉如果过热则耳鸣但不影响睡眠。舌相如前。续前法,加强鼻塞头痛耳鸣等对症之治。
葛根30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藿香6 白芷15 川芎15 白芍15 皂角刺10 露蜂房10 黄芩10 桑白皮15 牡丹皮10 胆草6
7剂。服法如前。
3月19日十七诊:服七剂。无头疼,鼻塞晚上明显,咽部尚好,吐痰3-5次,稍有鼻后漏,近几天早上冷水洗脸时鼻流血,热水洗脸不出血,擤涕用点力时易出血,打喷嚏也出血,身体发热时易出鼻血;晚上咽部发热感,以热则有耳鸣,二便调。舌相如前。郁热内蕴。清热凉血。
葛根15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射干5 黄芩10 白芷10 川芎6 柴胡6 龙胆草6 郁金10 丹参20 三七5 白茅根15
5剂,服法如前。
4月5日十九诊:上方二诊服十剂。天冷受凉,晚上鼻塞,前额稍闷胀,涕粘黄,咽部正常,无鼻出血,无耳鸣,二便调。舌相同前。清热祛邪。
丹参30 三七5 郁金10 枳壳10 柴胡10 川芎15 白芷15 当归10 黄芩10 赤芍15 葛根20 甘草6 升麻6 地龙10 败酱草15 皂角刺10
7剂,服法如前。
6月13日二十三诊:前方四诊稍有加减服28剂。目前稍鼻塞,受凉或静坐时明显,回吸少许黄白涕,二便调。舌相同前。扶正祛邪,通利鼻窍。
黄芪20 白术10 当归10 白芷15 川芎10 黄芩10 法夏10 茯苓15 桔梗10 党参15 陈皮6 白芥子10 浙贝母15 石菖蒲6 玄参10
5剂,服法如前。
2012年10月29日二十五诊:前方二诊服十五剂,情况好。最近感冒,目前或有鼻塞,咽喉异物感有痰,时欲恶心,或有头痛,晚上腹胀。舌质偏红暗滞苔微腻厚微黄少津。脾肺气虚,痰湿内郁,夹热夹瘀。益气健脾,清热化痰,通利清窍。
法夏12 茯苓15 陈皮6 厚朴10 浙贝母15 玄参10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白芷15 当归10 川芎10 羌活10 黄芩10 白术10 皂角刺10 金银花5 藿香6
5剂,服法如前。
2013年12月8日二十七诊:前方二诊服12剂,情况好,遂停药。最近感冒愈后,目前仍有鼻塞,或有头痛,头昏不清晰,精力差,涕黄稠异味,鼻腔干燥,容易鼻出血,食欲不佳,便调。舌偏红苔薄。清热化浊,养阴健脾。
葛根20 赤芍15 甘草6 桔梗10 升麻10 皂角刺12 金银花12 败酱草10 法夏10 茯苓15 玄参10 麦冬10 黄芩10 炒麦芽15 鸡内金6 白茅根20 白芷15
5剂,服法如前。
按:下午阳明经旺,病欲解反趋重,当责阳明热胜,鼻燥便结可为阳明内热灼津,舌红脉洪缓当属阳热之征,故初诊证属郁热内蕴。方中葛根赤芍黄芩玄参清肺与阳明之热而生津;白芷皂角刺苍耳子通窍化浊,牛膝射干桔梗清热利咽,柴胡丹参三七川芎郁金枳壳行气活血以祛头痛。五诊时有感冒,仍遵原法加减,清热通窍化浊为主,以苔厚便稀,加白术茯苓法夏健脾。咽痒而加荆芥疏风。六诊证见肺脾气虚,以六君汤加香耠健脾养胃,白芷川芎丹参通利清窍,黄芩平调寒热恋,桔梗载药上行。六诊后未再用苍耳子,以药有小毒不宜久用,而浊涕非多未可必用。七诊时有感寒身疼,加姜黄羌活疏风通经;以其舌质偏红胖,可用而未用法夏;小咳多因涕后流所致,宣肺止咳当非必需。八诊后,仍有脾虚,兼痰瘀邪实,故以六君加僵蚕浙贝母桔梗健脾化痰,升麻白芷通窍,姜黄郁金丹参三七粉活血,主要针对体质之瘀,瓜蒌仁清热通便而舍党参,黄芩平调寒热。十诊有便稀,加党参藿香健脾醒脾。十三诊时复见头痛,证属气虚为主,舌无热郁之显,以补中益气汤益气健脾升清(以前面几次便稀,暂舍当归),助以升麻升发清阳,柴胡白芷川芎疏风止痛利鼻窍,桔梗浙贝母射干化痰,地龙郁金丹参三七木通活血通经,黄芩平调寒热。十五诊时头痛再现,涕有血丝,当属郁热,痰瘀仍存,故以升麻葛根汤加黄芩地骨皮淡竹叶清热,僵蚕玄参桔梗浙贝母射干清热化痰,丹参三七地龙活血通经,白芷利鼻窍。十六诊时,头痛似增,并见耳鸣,续前法,暂舍活血化瘀之品,加强清热之品,加皂角刺川芎露蜂房白芍,助止痛之力,用黄芩胆草牡丹皮以助清肝止鸣。十七诊时鼻出血显明,以清热凉血为主。十九诊时感冒后再现鼻塞黄涕,内有蕴热,故以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热,败酱草皂角刺解毒除涕,柴胡川芎白芷疏风止痛通鼻窍,丹参三七当归地龙郁金枳壳行气活血。二十三诊时鼻症不重,气虚为本,故以归芪六君扶正,白芷川芎石菖蒲通鼻窍, 桔梗白芥子浙贝母玄参化剂利咽喉,黄芩平调寒热,二十五诊乃一年后,近有感冒,气虚为本,痰湿内郁,夹热夹瘀,故以归芪二陈加白术厚朴益气健脾,黄芩皂角刺金银花藿香清热化浊除涕,羌活白芷川芎通鼻窍,疏风止痛,浙贝母玄参桔梗化痰利咽。二十七诊亦属新感之后,肺热脾虚,阴液受损,余邪未清,故以升麻葛根汤加皂角刺金银花败酱草黄芩桔梗白芷清热解毒,化浊除涕;法夏茯苓麦芽鸡内金健脾;玄参麦冬白茅根养阴化燥,凉血止血。
医案二十
唐某,男,17岁。
2014年6月5日初诊:过敏鼻炎与鼻窦炎病史几年。外院CT检查双侧上颌窦炎、筛窦炎,右侧为重。刻下鼻塞晚上明显,少许黄涕,常回吸鼻吐痰,早上喷嚏4-5个无清涕,体胖有鼾,余可。检查:鼻甲大,鼻黏膜慢性充血,扁桃体二度。舌略偏红有裂苔中心稍厚微腻。诊断: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鼾症。属郁热内蕴。治拟清泄肺胃,通利清窍。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甘草6 黄芩10 白芷12 辛夷6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蝉蜕6 薄荷6 紫草10 山楂20 法夏10 茯苓20 陈皮6 红花5
21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
6月26日复诊:药后症状明显减轻,鼻塞不明显,偶尔少许黄粘涕可擤,早上喷嚏1-2个。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尚干净,咽后壁少许粘性分泌物粘附,扁桃体二度。舌略偏红苔薄,脉缓有力。续前法。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甘草6 黄芩10 白芷12 辛夷6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鱼腥草10 蝉蜕6 紫草10 山楂20 红花5 玄参10 射干10 黄芪20
21剂,鼻症消失,后续按鼾症论治。
按:首诊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紫草红花蝉蜕有清热止喷嚏泌之意,既清肺与阳明而调郁热之质,也具凉血止嚏之功;皂角刺金银花白芷辛夷薄荷解毒除涕通鼻窍;二陈汤加山楂化痰治鼾。复诊时郁热有减,续前法加黄芪益气扶正;苔不厚无腻,改以山楂玄参射干化痰治鼾。
医案二十一
王某,男,28岁。
2007年3月13日初诊:三个月前行右侧上颌窦开放手术及双侧鼻息肉手术。目前鼻内窒塞感但通气无明显阻碍,黄白浊涕较术后增多,余可。检查:右侧鼻腔宽大直视鼻咽部,右侧中鼻道有脓,左侧鼻道干净,鼻甲偏小,咽部正常。舌质淡红苔白微黄微腻,脉洪缓有力。气虚热郁,邪滞鼻窍。治以扶正祛邪,化浊通窍。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法夏10 茯苓15 陈皮10 白芷10 赤芍药12 黄芩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桔梗10 甘草6 枳壳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4月17日三诊:上方两诊共服21剂。近三天感冒,少许清涕与咳嗽,或有少许黄粘涕。检查:右鼻道少许脓性分泌物,右腔宽大,左鼻甲稍肿大。咽部正常。舌质微暗苔白黄稍干中心微厚,脉弦细缓。
荆芥10 白芷10 甘草6 桔梗10 麻黄8 杏仁10 前胡10 白前10 法夏10 茯苓15 陈皮10 黄芩10
7剂,服法如前。
4月24日四诊:少许粘涕。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治拟扶正祛邪。
黄芪10 当归10 丹参15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白芷10 辛夷6 黄芩10 皂角刺10 蒲公英10 金银花10 桔梗10 甘草6 炒麦芽10
30剂,服法如前。
按:涕黄苔黄脉洪属热,见于久病且舌淡红,当有气虚之质。首诊方归芪二陈加白术枳壳益气健脾扶正, 赤芍黄芩皂角刺金银花白芷清热解毒除涕,桔梗引药上行。三诊属感冒后,出清涕者表寒犹存,出黄涕者,夹有肺热。故用用三拗汤加荆芥前胡白前宣肺止咳,白芷通利鼻窍,二陈汤加黄芩清热化痰。四诊时,正虚为本,余邪久滞。方中归芪六君加麦芽益气养血,健脾扶正;皂角刺蒲公英金银花黄芩白芷辛夷解毒除涕;因术后鼻腔宽大,故加丹参伍当归,活血养血,以促黏膜得养而丰;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二十二
周某,男,50岁。
2007年3月27日初诊:感冒一周,鼻塞明显,脓涕黄白量多,稍咳嗽少许粘痰不多,大便偏稀。检查:鼻腔黏膜充血潮红肿胀,鼻道干净,咽部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稍黄,脉细缓。属于急性鼻窦炎。体虚外感,热邪内蕴。治拟扶正祛邪,通利清窍。
黄芪20 当归10 黄芩10 金银花15 桔梗10 赤芍药15 葛根15 升麻10 鱼腥草15 甘草6 白芷15 皂角刺10 枇杷叶10 前胡10 白前10 薏苡仁2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
4月3日复诊:咳嗽止,轻微鼻塞,少许粘涕,食欲一般,大便偏稀。检查:鼻膜充血,鼻道尚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无力。续前法,加强健脾化浊。
黄芪20 当归10 炒白术15 党参15 茯苓15 桔梗10 金银花15 白芷10 苍耳子10 甘草6 黄芩10 藿香10 炒麦芽15
14剂,瘥。
按:感冒鼻塞涕黄苔黄属邪实热胜;便偏稀舌淡红脉细缓属脾虚气弱。故首诊方中归芪扶正,助升麻葛根汤加黄芩金银花皂角刺白芷清热解毒除涕,桔梗枇杷叶前胡白前宣肺止咳化痰,薏苡仁健脾实大便。复诊时正虚为主,方中归芪四君加藿香麦芽益气养血,健脾化浊;金银花黄芩白芷苍耳子解毒除涕,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二十三
徐某,女,56岁。
2007年8月28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十年以上,2005年鼻部CT有明显鼻窦炎。目前交替性鼻塞晚上明显,受凉加重,涕倒流,额头痛及鼻根处不适常有,食欲可,大便时溏,或有腹部不适。检查:鼻腔通畅,鼻甲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苔薄,脉弦细缓。证属脾虚阳气不足,邪滞清窍。治拟扶正祛邪,通利清窍。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党参12 白术12 甘草6 黄芪15 川芎10 桔梗10 金银花15 蒲公英15 茯苓12 巴戟天12
7剂,每天一剂,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
10月9日复诊:自已连续服上方35剂,加大蒲公英至30g,辛夷至20g。目前有时鼻塞,早晚为多,或少许浊涕,或有额头鼻根处不适,食欲可,大便调,身体胖了一些。舌质淡红,苔中心黄白稍厚,脉弦细缓。续前法,加强利窍止痛。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党参12 白术12 法夏10 甘草6 黄芪30 川芎10 桔梗10 金银花15 黄芩10 茯苓15 羌活10 柴胡6
14剂,服法如前。
10月23日三诊:头痛止,鼻塞减,涕少易擤,吞咽时耳内有气上冲感(原亦有)未愈。舌质淡红嫩,脉弦细缓。扶正祛邪。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党参12 白术12 甘草6 黄芪30 川芎10 当归10 柴胡10 桔梗10 金银花15 黄芩10 巴戟天12
21剂,服法如前。愈。
按:首诊主中,四君加黄芪巴戟天益气补脾温肾, 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祛邪,白芷苍耳子辛夷川芎通窍止涕,桔梗引药上行。复诊时阳虚不显,仍有额头不适为邪阻清窍,苔黄稍厚属内热夹痰,故续前法去巴戟天之温阳,加法夏除痰,羌活柴胡白芷川芎疏风利头。三诊时,以归芪四君加巴戟天扶正,白芷苍耳子辛夷通鼻窍,川芎柴胡金银花黄芩解毒祛邪利耳窍,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二十四
唐某,女,62岁。
2006年7月11日初诊:鼻塞不通,涕后流,耳胀闭不适,咽中如有痰卡,病程三四个月。外院鼻窦X线及CT片示右上颌窦炎、双侧筛窦炎。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慢性充血,鼓膜混浊、增厚。舌质淡,脉沉细缓。声阻抗左侧B型,右侧C型。诊断: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慢性咽炎。乃气虚邪滞,清窍不利。治拟扶正祛邪,通利清窍。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当归 金银花15 柴胡10 石菖蒲10 川芎10 泽泻10 水蛭3 黄芩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
7月25日三诊:上方两诊服十四剂,鼻塞与耳部不适消失,咽中仍如痰卡,涕后流感,嗅觉差,舌无味。检查:鼻道干净通畅,咽部粘膜稍慢性充血,细小毛细血管扩张。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脉沉缓。声阻抗复查:双耳A型。中耳炎愈,鼻窦炎仍然存在,嗅觉与味觉差,慢性咽炎仍有。治拟扶正祛邪,活血通窍,化痰利咽。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当归尾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神曲10 白术12 丹参20 玄参10 浙贝母10
7剂,服法如前。
8月1日四诊:咽喉异物感明显好转,舌无味好转,嗅觉仍不敏,仍有涕倒流感。检查:鼻膜淡红,各鼻道干净,咽部检查如前。舌质淡红苔薄,脉缓。针对嗅觉差,加强活血通络。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当归尾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白术12 丹参20 威灵仙10 络石虅10 玄参10 浙贝母10
上方连服21剂,诸症消失。
按:诸窍不利为邪滞,声阻抗B型为水湿停聚清窍,舌淡脉沉细缓为正虚。故首诊方中,黄芪当归益气养以扶正,黄芩金银花甘草解毒祛邪,白芷苍耳子辛夷通鼻止涕,泽泻水蛭活血利水,助柴胡石菖蒲川芎通耳祛邪,桔梗化痰利咽,引药上行。三诊好转,续前法去治耳之品,加白术神曲以助益气健脾,加玄参浙贝母清热化痰以涕除流,加丹参活血以助改善嗅觉改善。四诊时,嗅觉仍差,再加威灵仙络石虅以助活血通络,改善嗅觉。
医案二十五
贺某,女,24岁,体格偏瘦弱。
2006年7月11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自幼起。近来感冒一周,鼻塞重,黄白涕多,容易出汗,汗多则头晕,余可。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尚干净,咽部慢性充血,淋巴滤泡增生。舌质淡,脉细缓。证属体虚外感,热邪内蕴。治拟益气扶正,解毒排脓。
黄芪15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甘草6 桔梗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5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陈皮6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用诺通喷鼻与链霉素滴鼻液滴鼻。
9月19日三诊:上方共服35剂。目前或有鼻塞不重,少许清涕,有时头痛,常年汗多,冬天为甚。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慢性充血。舌质淡,脉细缓。遵前法,佐疏风止痛。
黄芪15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甘草6 桔梗10 川芎10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陈皮6 防风10 羌活10 柴胡6
7剂,服法如前。
11月14日四诊:上方自服42剂,自觉体质好转,无明显鼻塞,或少许清涕,头痛消失,出汗明显减少。近来睡眠难入,食欲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脉细缓。加强养血安神。
黄芪20 白芷10 防风10 辛夷10 甘草6 桔梗10 川芎10 当归10 党参15 白术10 茯苓15 酸枣仁15 远志6 陈皮6
7剂,服法如前。
2007年10月30日六诊:止方服14剂后,停药近一年,情况很好,免疫力明显增强,感冒后较以往容易康复。近来感冒一周,鼻塞晚上为主,少许清涕,睡眠多梦,余可。检查:鼻腔粘膜微肿胀,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胖苔薄,脉弦细缓。体虚感冒,扶正祛邪。
荆芥10 细辛3 黄芪15 党参15 白术12 炙甘草6 桔梗10 五味子6 诃子10 白芷 10 防风6
7剂,服法如前。
2008年1月15日七诊:药后症状消失,遂停药。二周前感冒引起流涕,目前已好转,仍少许粘涕,稍有鼻塞。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滑。续前法加减。
黄芪15 白术12 炙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辛夷10 防风10 陈皮10 神曲10 党参10 川芎6 细辛3
7剂,服法如前。
2月26日八诊:近三天可能天凉,清涕多,无喷嚏与鼻塞,无头痛,余可。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脉细滑。
黄芪15 白术12 炙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辛夷10 防风10 陈皮10 神曲10 党参10 川芎6 细辛3
7剂,服法如前。
3月18日九诊:感冒3天,清涕多,鼻塞明显,睡眠出汗。检查:鼻甲大,鼻道尚干净。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
荆芥10 白芷10 防风10 苍耳子10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白术10 石菖蒲6
7剂,服法如前。嘱用诺通喷鼻,并口服辛夷鼻炎丸二周。
4月1日十诊:上方服14剂。鼻塞流涕减,少许粘涕,微有鼻塞,无其他不适。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干净。舌淡红胖,脉细滑小数。舌脉所见,当属感冒后外邪内郁,肺胃郁热,清窍不利,气虚体质仍存,治似益气清热,祛邪通窍。
升麻6 葛根15 甘草6 赤芍10 苍耳子10 白芷10 黄芪15 当归10 黄芩10 白术10 防风6
7剂,服法如前,并续服辛夷鼻炎丸二周。
4月15日十一诊:上方服14剂。早上少许涕黄白,略有点咳嗽少痰。舌淡红有齿痕,脉细滑。郁热渐去,气虚仍存,余邪久滞,肺失宣肃。治拟益气宣肺,祛邪通窍。
桔梗10 麻黄6 甘草6 杏仁10 浙贝母10 黄芪15 苍耳子10 辛夷10 白术10 白芷10 黄芩10
7剂,服法如前。
5月13日十二诊:上方自服21剂。仍少许粘浊涕。舌质淡红,脉细滑。正虚邪滞,治以扶正祛邪。
黄芪15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2 茯苓10 炙甘草6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10 桔梗10 川芎6
7剂,服法如前。
6月17日十三诊:上方服21剂。有时清涕或粘稠,左侧为多,无鼻塞,纳可,睡眠可。检查:两侧鼻粘膜淡白,右侧鼻甲大左侧不大。舌质淡红瘦少苔,脉弦细缓。舌脉所见,乃气阴不足,余邪久滞。治拟益气养阴,祛邪通窍。
黄芪15 白术12 炙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辛夷10 当归10 陈皮6 党参10 川芎6 麦冬15 玄参10
7剂,服法如前。
6月24日十四诊:感冒二天,咽痒咳嗽,声音不扬感,无全身不适感。检查:鼻腔正常,咽部无明显充血征。舌质红少苔,脉缓弱稍沉。气阴不足,外感风邪,咽喉不利。治拟益气养阴,疏风利咽。
荆芥6 防风6 薄荷6 桔梗10 僵蚕10 甘草6 沙参10 蝉蜕6 山药15 玉竹15 白芷10
7剂,服法如前。
10月7日十五诊:五天前感冒,目前出黄涕左侧为多,头部稍紧束感不痛。无其他不适。纳可,便调。检查:鼻粘膜稍淡,鼻甲不大,咽部正常。舌质红嫩有齿痕苔薄,脉细滑。疏表清里,扶正祛邪。
羌活10 防风6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升麻6 葛根12 赤芍10 白术10 茯苓10 白芷10 石菖蒲6 蒲公英15 冬瓜子15 苍耳子6
7剂,服法如前,并嘱鼻部用诺通与鱼腥草滴眼液。
10月 21日十六诊:目前有时少许粘涕,其他无明显不适。舌质淡红有齿痕苔薄,脉细缓。正气不足,余邪久滞。治拟扶正祛邪。
黄芪15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5 炙甘草6 山药10 白芷10 苍耳子6 辛夷6 升麻10 知母6 炒麦芽10
7剂,嘱可自服30剂。未再发。
按:首诊以归芪四君加陈皮益气养血,健脾扶正;皂角刺金银花清热解毒,助白芷苍耳子辛夷通窍除涕,桔梗引药上行。三诊时好转,仍有头痛,守法而去清热解毒之品,加防风羌活柴胡以祛风止痛。四诊时头痛止,易汗好转未除,睡眠不佳,去止痛之品,伍防风成玉屏风散固表止汗,加酸枣仁远志成归脾汤之意,养心安神。六诊属感冒后,余邪未清,以玉屏风散加党参五味子炙甘草益气固表,荆芥细辛白芷疏风祛邪通鼻,诃子止涕,桔梗引药上行。十诊属感冒后外邪内郁,肺胃郁热,清窍不利,气虚体质仍存,治似益气清热,祛邪通窍,方中归芪术防益气扶正,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泄肺胃,苍耳子白芷通鼻除涕。十一诊时稍有咳嗽,以黄芪白术益气失正,三拗汤加桔梗浙贝母宣肺止咳化痰,苍耳子辛夷白芷通利鼻窍,黄芩平调寒热。十二诊时咳嗽止,正虚邪滞,故用归芪四君扶正,白芷苍耳子辛夷川芎通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十三诊有阴液不足,或为前诊用药甘温太过所致,处方微调,并加玄参麦冬清热养阴。十四诊属阴虚外感,以沙参玉竹山药养阴扶正,六味汤加蝉蜕疏风解毒利咽喉,白芷通鼻窍。十五诊为寒邪束表,内有郁热,体虚不足,方中羌活防风疏风解表散邪,升麻葛根汤加蒲公英清热解毒化浊,芪术茯苓益气健脾,白芷苍耳子冬瓜子石菖蒲通鼻化浊除涕,桔梗引药上行。十六诊琥虚余邪滞留,以归芪四君加山药升麻健脾扶正,益气升清;白芷苍耳子辛夷通利鼻窍,知母平调寒热。
医案二十六
稂某,男,16岁。
2008年8月5日初诊:鼻塞脓涕多三年,伴常有头晕感,疲劳感,纳可,睡眠可。检查:双侧鼻道积脓量多,咽部干净,无明显充血。舌质淡胖,脉弦细缓。治以扶正祛邪。
升麻6 葛根15 黄芩10 赤芍药10 皂角刺10 甘草6 桔梗10 黄芪15 当归10 白芷10 苍耳子10 辛夷6 白术10 茯苓15 金银花12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
8月26日三诊:上方服21剂,继续好转。晚上稍鼻塞无涕,有时头晕或疲劳感,纳可,二便调。检查:鼻甲大微暗滞,鼻道干净。舌质胖苔薄,脉细缓。
黄芪15 当归10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山药10 白芷10 苍耳子6 辛夷6 桔梗10 甘草5 丹参10 川芎6
上方连服21剂,愈。
按:头晕疲劳与舌脉所见乃体虚为本,气血不足,脓涕多属湿热邪实为标,方中归芪术芩益气健脾养血以扶正,升麻葛根汤加黄芩皂角刺金银花清热解毒排脓,助白芷苍耳子辛夷通窍畅窦,桔梗引药上行。好转后,去清热解毒排脓之品,增强补益之品,以鼻甲暗滞属瘀,而加丹参川芎活血。
医案二十七
刘某,女,31岁。
2012年5月8日初诊:鼻窦炎与过敏性鼻炎病史几年。外院CT检查见全组鼻窦炎显著。近来早晚喷嚏多,清涕少许,平时鼻塞重,鼻内似有涕难出,疲劳感,余可。检查:鼻甲肿大淡暗,鼻道尚干净。舌质偏淡苔薄,脉缓。诊断: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治以益气固表,活血通窍。
黄芪20 白术15 防风10 细辛3 知母10 当归10 黄柏6 银柴胡10 五味子6 白豆蔻6 白芷12 蝉蜕6 桃仁10 红花6 枳壳10
14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
2012年5月19日复诊:前面症状好转,余3剂尚未服完。喷嚏消失,白天鼻塞活动后减轻,近几天有脓涕少许难出,晚上鼻塞加重,稍有头晕感,耳部稍闷不适,口干,上腭发干,晚上张口呼吸,大便偏稀。检查:鼻黏膜苍白。舌质偏淡苔薄黄,脉弦细小数。阳气来复,复感外邪,邪正相争,清窍不利。续以扶正祛邪,通利清窍。
黄芪20 炒白术10 桔梗10 白芷15 皀角刺10 金银花10 当归10 柴胡10 黄芩10 藿香10 胆草6 党参10 茯苓15 甘草6 泽兰10 石菖蒲10 川芎10
14剂,服法如前。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
6月5日三诊:好转。目前仍然有鼻塞,耳胀闷感,咽喉微痒。检查:鼻甲稍大,咽部轻微充血。舌质淡胖苔薄微黄,脉沉弦细缓。续前法加减。
党参15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黄芪20 当归10 皀角刺10 金银花12 白芷12 升麻6 柴胡6 石菖蒲10 黄芩10
7剂,服法如前。
6月9日四诊:服药2剂,咽喉痒明显,稍痛不适。近五天鼻塞晚上重,清涕多,或少许黄涕,仍耳内稍胀闷感,昨天喷嚏多,上腭特痒,无周身不适。舌脉如前。加疏风散邪之品。
原方加射干6 僵蚕10 银柴胡6 荆芥6
5剂,服法如前。
6月30日五诊:近来擤涕较畅,喷嚏偶尔,晚上稍有交替性鼻塞,早上少许黄白涕,容易受凉,受凉则头痛,耳内堵塞感较前好转,睡眠不沉,纳一般,大便有时稀,颈痛部或有不适感。舌质淡红胖偏暗滞,脉略数。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白芷15 黄芪15 当归10 防风6 炒白术12 葛根15 羌活10 藿香6 银柴胡6 五味子6 川芎10 水蛭3 茯苓15 枳壳10
14剂,服法如前。
7月14日六诊:喷嚏偶尔,早上咽痒,少许清涕或黄涕,晚上鼻塞,头晕乎感不清醒状,颈部不适。鼻甲稍大,鼻道干净,咽部充血。舌质淡红胖有瘀点状,脉弦细滑。
细辛3 羌活10 防风10 黄芪2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桔梗10 白芷10 藿香10 桃仁10 红花5 柴胡6
14剂,服法如前。
2013年2月1日七诊:去年下半年情况尚好。一个月前感冒,鼻塞右重至今,晚上明显,无头痛,无喷嚏与浊涕,右侧鼻咽部不适,食欲可,大便不成形。检查:鼻腔通畅,鼻甲不大,咽无明显充血。舌质胖有瘀点,脉寸关大。诊断:慢性鼻炎、慢性鼻咽炎。治以扶正祛邪。
党参10 白术15 茯苓15 甘草6 桔梗10 白芷10 当归10 黄芪20 川芎10 薏苡仁20 玄参10 金银花10 皂角刺10
14剂,服法如前。
2014年4月25八诊:去年至今一直情况尚好。感冒后交替性鼻塞近一个月,天冷加重,少许白涕或清涕,稍有头晕与疲劳感,咽喉灼热感,有时早上喷嚏,腰酸痛,手足不温,食欲可,大便偏稀。检查:鼻甲大,鼻道尚干净,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治以益气温阳,利咽通鼻。
黄芪20 当归10 白参10 白术10 茯苓15 甘草6 淫羊藿10 巴戟天10 杜仲10 白芷10 辛夷6 细辛3 川芎10 藿香10 桔梗10 牛膝10 知母10
21剂,诸症消失。
按:首诊见证以过敏性鼻炎症状为主,喷嚏多而疲劳舌淡脉缓为气血不足,卫表失固,鼻塞重而鼻甲淡暗为气虚血瘀。方中玉屏风散加五味子益气固表,助以银柴胡蝉蜕祛风止嚏;当归桃仁红花枳壳行气活血化瘀,助细辛白芷通利鼻窍;白豆蔻温中健脾,知母黄柏降阴火,互为监制,平调寒热。二诊复感外邪,续以归芪四君扶正,金银花黄芩胆草藿香清热解毒化浊,柴胡川芎泽兰石菖蒲皀角刺行气活血通窍。三诊好转,仍然正气不足,余邪滞留,保留扶正之品,酌减祛邪通窍之味。五诊正气不足,邪阻清窍,夹有郁热。方以玉屏风散加当归茯苓银柴胡五味子益气固表,祛风止嚏;金银花皂角刺清热解毒,助藿香白芷化浊止涕;川芎水蛭枳壳行气活血通窍,羌活疏风利头,葛根解肌舒筋,三者各自为战,亦相辅相成。六诊续前法微调。七诊相去半年,鼻窦炎因感冒复发迁延,方中归芪四君加薏苡仁扶正;金银花皂角刺解毒排涕,助白芷川芎通窍除涕;玄参桔梗利咽喉。八诊相去一年,过敏性鼻炎复发并咽喉不利,以归芪四君加淫羊藿巴戟天杜仲益气健脾,壮阳补肾,助以藿香化浊醒脾实大便,白芷辛夷细辛川芎辛温通鼻,牛膝知母降阴火,助桔梗以利咽。
医案二十八
龙某,女,36岁。
2015年5月10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几年。目前偶尔涕倒流,吐痰,无鼻塞,怕冷,睡眠差。检查:鼻甲稍大,咽部轻微充血。舌质淡,脉沉细缓。气血不足,正虚邪滞,心神失养。治拟益气养血安神,通利鼻窍。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夜交藤20 酸枣仁10 辛夷6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黄芩10
21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服人参养荣丸三周。
2016年2月29日复诊:去年药后症状消失。近来咳嗽一个月,感冒二周,出黄涕十天,伴咳吐黄痰,打消炎针九天效果不佳,仍咳嗽吐白痰,鼻塞明显,有黄浊涕。检查:鼻内稍干燥,鼻甲稍大,鼻道尚干净,咽部稍充血。舌质偏淡苔薄黄,脉弱。正气不足,热邪内郁,肺失清肃。治拟益气清热,宣肺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枇杷叶10 白前10 前胡10 瓜蒌皮10 黄芩10 浙贝母10
14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
3月21日三诊:咳嗽消失,鼻塞减轻,或少许黄涕,偶尔清涕或吐口水。检查:鼻内干净,咽部慢性充血。舌质淡胖苔薄,脉沉细缓。拟益气清热,化浊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 辛夷6 白术10 茯苓10 苍耳子10 黄芩10
21剂,服法如前。鼻部用药继续。
7月12日四诊:药后症状不明显,遂停药。近来偶尔鼻塞,或少许粘涕。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干净,咽部正常。舌质偏淡,脉沉细缓。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 柴胡6 辛夷6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黄芩10
21剂,服法如前。瘥。
按:首诊方中归芪四君加夜交藤酸枣仁益气养血安神,白芷辛夷通利鼻窍,黄芩平调寒热,桔梗引药上行。二诊方中,归芪扶正,助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黄芩解毒排脓除涕,白芷通鼻窍,枇杷叶白前前胡瓜蒌浙贝母宣肺止咳化痰。三诊方以归芪四君扶正,白芷辛夷通利鼻窍,黄芩平调寒热,桔梗引药上行,既可伸进排涕畅窦,也可化痰清利咽喉,肃肺止咳。四诊方以归芪四君加柴胡益气升清,白芷辛夷通利鼻窍,黄芩平调寒热,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二十九
刘某,男,20岁。湖南省张家界市人。
2016年4月2日初诊:鼻窦炎病史几年。常出脓浊涕,鼻塞早晚明显,近半月症状加重,脓涕多,平时容易感冒,食欲可,大便调。检查:鼻黏膜充血肿胀,鼻道少许粘脓涕,咽部稍有慢性充血,咽后壁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正气不足,热邪内郁。治拟益气解毒,清肺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白芷6 辛夷6 白术10 茯苓10 冬瓜子10
21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银尔通喷剂。
4月23日复诊:好转,无明显鼻塞与涕,食欲可,二便调。检查:鼻甲不大,咽部正常。舌质略偏淡苔薄,脉细缓。病退,余邪未清,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桔梗10 甘草6 麦芽10 黄芩10 白芷6 辛夷6 白术10 茯苓10
30剂,服法如前。
5月24日三诊:目前无涕、无鼻塞,无明显其他症状。希望能够巩固效果。舌质略偏淡苔薄,脉缓。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麦芽10 黄芩10 白芷6 辛夷6 白术10 茯苓10
30剂,服法如前。愈。
按:方中归芪术苓甘草扶正,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芩冬瓜子之类解毒除涕,助白芷辛夷鼻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三十
范某,女,38岁。湖南省郴州市人。
2016年4月26日初诊:鼻窦炎病史几年。五十天前因感冒后鼻塞加重,黄浊涕多至今,咽部痰多时时欲吐,平时常有怕冷感,疲劳感,余可。检查:鼻甲肿大色偏淡,鼻道有粘浊涕,咽部稍慢性充血,咽后壁少许粘浊涕粘附。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重按无力。正气不足,邪滞清窍。治拟益气扶正,清热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川芎6 桔梗10 甘草6 白芷12 辛夷6 白术10 茯苓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玄参10 浙贝母10
30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嘱鼻部用诺通、鼻朗,并同时服香菊胶囊一个月。
5月24日复诊:好转,鼻塞不明显或稍有,无涕,无清嗓吐痰,无明显其他症状,想巩固疗效。舌质淡红苔薄,脉缓。
黄芪10 当归10 川芎6 桔梗10 甘草6 白芷12 辛夷5 白术10 茯苓10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玄参10 浙贝母10
21剂,服法如前。
按:方中归芪术苓甘草扶正,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之类解毒除涕,川芎白芷辛夷通利鼻窍,桔梗玄参浙贝母化痰利咽。
医案三十一
周某,女,15岁。湖南省岳阳市人。
2016年3月1日初诊:常出黄脓涕并鼻塞重二年,扁桃体炎容易发生,平时容易感冒。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干净,咽部色淡红,扁桃体1-2度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缓。CT检查:筛窦与上颌窦炎显著。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正气不足,邪滞清窍。治拟益气健脾,清热通窍,化痰利咽。
黄芪10 当归10 川芎6 桔梗6 甘草3 冬瓜子10 黄芩6 白芷10 辛夷6 麦芽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玄参10 浙贝母6 射干6 僵蚕6 白术10 茯苓10 荆芥10
30剂,每天一剂,开水冲服,分二次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鼻朗,口服鼻渊舒口服液三周。
4月5日复诊:近几天感冒了,黄涕有所增加,但扁桃体炎未复发(若如既往则复发了),咽无症。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尚干净,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1度)。舌质偏淡,脉沉。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川芎6 桔梗6 甘草3 黄芩6 白芷10 辛夷6 麦芽10 皂角刺10 党参10 苍耳子9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玄参10 浙贝母10 射干10 山慈菇10 白术10 茯苓10 荆芥10
30剂,服法如前。鼻部用药继续。
5月9日三诊:无鼻塞,无涕,但近五天稍有受凉,少许咳嗽不多。检查:鼻腔正常,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无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6 黄芩6 白芷10 辛夷6 夏枯草10 甘草6 麦芽10 党参10 玄参10 浙贝母6 白术10 茯苓10
要求服二个月,予60剂,服法如前。并嘱咽部喷口洁二周。
按:方中归芪术苓甘草麦芽益气健脾以扶正,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芩冬瓜子解毒祛邪,白芷辛夷川芎通利鼻窍,玄参浙贝母射干僵蚕桔梗荆芥化痰利咽。复诊时续前法,加党参扶正,化苍耳子化浊除涕,加山慈菇除痰散结利咽。三诊好转,续前法加减,以归芪四君加麦芽健脾扶正,去解毒之品,用夏枯草玄参浙贝母桔梗清热化痰利咽以治扁桃体炎,通鼻之品去苍耳子以防过服伤肝, 黄芩平调寒热。
医案三十二
张某,女,33岁。
2016年3月8日初诊:感冒鼻塞一周,出黄浊涕多,头稍晕。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尚干净,咽部稍充血。舌质偏淡胖苔薄,脉弱。诊断:急性鼻窦炎。病属急性者易治,然证属肺脾气虚,温热浊邪壅阻清窍,难以速去。治拟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黄芪20 当归10 皂角刺10 紫花地丁10 野菊花10 桔梗10 甘草6 冬瓜子10 黄芩10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甘草6 白术10 茯苓10
21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银尔通,同时服苍耳子鼻炎胶囊三周。愈。
按:方中归芪术苓甘草扶正,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泄肺与阳明,皂角刺紫花地丁野菊花冬瓜子解毒排脓,桔梗引药上行。此案头晕为邪毒壅鼻,清窍不利之证,属实非虚,去邪之实,头晕自消。
医案三十三
孙某,女,13岁。身高体重如成人。
2016年2月23日初诊:感冒后鼻塞黄涕五天,咽喉痰多。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少量脓涕,咽部稍有充血。舌质略偏红苔薄,脉数有力。诊断:急性鼻窦炎。肺热内蕴,邪阻清窍。治拟清热化浊通窍,以其年少,佐益气扶正,制攻伐太过。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桑白皮10 升麻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冬瓜子10 赤芍10 白芷6 辛夷5 葛根15
14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银尔通滴鼻。愈。
按: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桑白皮清泄肺与阳明,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冬瓜子解毒排脓,助白芷辛夷通窍除涕,黄芪当归益气养血以扶正。
医案三十四
周某,男,14岁。湖南绥宁人。
2014年3月3日初诊:鼻窦炎病史一年,常有鼻塞,涕或清或浊,偶尔喷嚏,常头晕,或口苦,咽喉有痰欲吐,食欲可,二便调。检查:鼻甲肿大色淡,鼻道干净,扁桃体二度偏小,无显著充血。舌质淡红或略偏红,边有齿痕苔薄,脉弦细缓。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气虚胆热,邪滞清窍。治拟益气清胆,化浊通窍,佐化痰利咽。
桔梗10 甘草3 白芷6 辛夷5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蒲公英10 藿香10 柴胡5 黄芩10 玄参10 牛膝10 龙胆草6 炒麦芽10
7剂,每天一剂,水煎,分二次服。嘱鼻部用诺通、鱼腥草滴眼液滴鼻,并服鼻渊舒一个月。
7月28日复诊:上方服30剂。药后鼻塞出涕显著减轻,头晕消失,未再服药,病未愈,有时鼻塞与少许粘涕,或有清嗓,睡眠张口呼吸,偶尔小鼾,容易出汗。检查:鼻甲稍大,鼻道尚干净,扁桃体二度偏大。舌质淡红苔薄,脉缓。肺脾气虚,邪滞清窍。治拟益气健脾,化痰散结,芳香通窍。
党参10 白术10 法夏10 茯苓10 桔梗10 甘草3 三棱10 莪术10 玄参15 土牛膝10 射干10 白芷6 辛夷5 皂角刺10 蒲公英10 黄芪15 麦冬10 五味子5 陈皮5 当归10
7剂,服法如前。嘱可连续服30剂,并鼻部用诺通、曲安奈德鼻雾剂。
2015年1月5日三诊:天凉则浊涕多,交替性鼻塞晚上明显,涕倒流,稍咳嗽有痰不多,平时怕冷,容易感冒,稍疲劳感,食欲可,大便稀。检查:扁桃体二度,鼻甲肿大,鼻内少许粘涕,咽后壁少许粘涕。舌质淡红苔薄,脉缓。续前法,佐温阳。
黄芪 20 当归10 白术10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冬瓜子10 辛夷5 苍耳子6 紫花地丁10 玄参10 浙贝母10 巴戟天10 川芎6 茯苓10 党参10 甘草3 桔梗10
7剂,服法如前。嘱可连续服至30剂。鼻部用诺通、咽喉用口洁,并服匹多莫德40天。
7月20日四诊:前面服药后症状显著改善。二周前感冒,近10天鼻塞明显,少许脓涕,咽部有痰,咽痒咳嗽,稍头晕闷。检查:鼻甲不大,道干净,扁桃体二度。舌质淡红胖苔薄,脉缓。治拟扶正祛邪,化痰利咽,通利鼻窍。
苍耳子6 白芷10 辛夷5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紫花地丁10 山慈菇10 射干10 桔梗10 甘草5 黄芪10 当归10 荆芥6 露蜂房5
14剂,服法如前。并嘱服苏黄胶囊一周。
8月17日五诊:鼻塞轻,无脓涕,少许清涕,稍有咽痒咳嗽痰少,头晕稍有,容易出汗,容易感冒,食欲一般,有时或有恶心。检查:扁桃体二度慢性充血,表面不平,咽部慢性充血稍肥厚,鼻甲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胖苔薄,脉弦缓。续前法。
白芷10 辛夷5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山慈菇10 射干10 桔梗10 甘草5 黄芪10 当归10 薄荷6 僵蚕10 苍耳子9
21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
2016年4月2日六诊:近来有明显鼻塞二周,少许清涕,头蒙,咽喉稍干燥,二便可。检查:咽部稍充血,扁桃体二度稍慢性充血,表面不平;鼻甲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胖苔薄,脉缓。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玄参10 浙贝母10 白芷6 辛夷6 山慈菇10 甘草3 苍耳子9 白芷10 茯苓10 柴胡6 黄芩10 枳壳10 川芎6
30剂,服法如前。
7月2日七诊:药后好转。目前感冒二周,有时头晕胸闷,早晚鼻塞,少许清涕,涕后流感,咽异物感。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干净,扁桃体二度。舌质淡红,脉细缓。扶正祛邪。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玄参10 浙贝母10 白芷6 辛夷5 山慈菇10 甘草3 白术10 茯苓10 射干10 黄芩10 枳壳10
30剂,服法如前。并嘱鼻部用诺通,服灵芝分散片一个月。
按:口苦咽干脉弦舌偏红,胆经有热;常鼻塞有涕,鼻甲色淡,舌有齿痕脉细缓,气虚清阳不升。首诊从气虚胆热论治,治以柴胡黄芩龙但草清利肝胆,黄芪当归补益气血以扶正,助皂角刺蒲公英藿香白芷辛夷解毒除涕,玄参牛膝利咽喉,桔梗引药上行,佐麦芽开胃。二诊时鼻症未愈,扁桃体炎服大有加重趋势,从肺脾气虚论治。方中归芪六君加三棱莪术牛膝射干健脾,除痰散结利咽喉; 皂角刺蒲公英解毒祛邪,白芷辛夷通利鼻窍, 桔梗引药上行,麦冬五味子助黄芪党参益气止汗。三诊时鼻症明显,以归芪四君加巴戟天益气健脾温阳,皂角刺金银花冬瓜子紫花地丁解毒祛邪,玄参浙贝母化痰利咽,川芎辛夷苍耳子通鼻除涕,桔梗引药上行。四诊为感冒后,以归芪扶正,皂角刺金银花紫花地丁解毒祛邪,苍耳子白芷辛夷通利鼻窍,山慈菇射干桔梗荆芥甘草利咽,露蜂房祛风止痛。七诊属感冒后余邪未清,归芪术苓扶正,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芩清热解毒祛邪,玄参浙贝母山慈菇射干枳壳化痰利咽,白芷辛夷通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
医案三十五
魏某,男,29岁。
2016年6月11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10余年,外院CT检查诊断为鼻窦炎并鼻甲肥厚,常有偏头痛或鼻塞,涕不多。目前早上鼻塞,近3-4天喷嚏多,出黄浊涕与清涕,左偏头痛。检查:下鼻甲大,干净,咽部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数。诊断:慢性鼻窦炎急性复发。热邪郁滞于内,治拟清热化浊通窍。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苍耳子10 白芷6 辛夷6 麦芽10
14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与银尔通。
6月25日复诊:明显好转,无明显鼻塞,涕少,头痛消失。检查:鼻内干净,咽轻充血。舌质中薄,脉细小数。邪渐祛,续以扶正祛邪为治。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升麻 9 甘草6 茯苓10 白术10 黄芩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白芷6 辛夷6 麦芽10
21剂,服法如前。并嘱鼻部用药继续,并服灵芝胶囊、苍耳子胶囊三周。
按:首诊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泄肺与阳明,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解毒祛邪,苍耳子白芷辛夷通利鼻窍,麦芽开胃。复诊时,以归芪术苓加升麻益气养,升发清阳;皂角刺鱼腥草蒲公英解毒祛邪,助白芷辛夷通利鼻窍;麦芽开胃,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
医案三十六
罗某,女,29岁。
2016年6月25日初诊:鼻塞明显,早晚为重,常有黄浊涕擤出近一年,鼻塞明显时两侧太阳穴处胀痛,常有轻微咽痛不适,无咳嗽清嗓。检查:下鼻甲大,鼻道干净,咽部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脉沉细。CT检查:全组鼻窦炎显著。正气不足,郁热内蕴。治拟扶正祛邪,清热化浊。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 藿香10 柴胡6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白术10 茯苓10 麦芽10
30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同时鼻部用诺通,口服鼻渊舒丸。
7月28日复诊:显著好转,脓涕消失,咽痛消失,鼻塞仍有,晚上太阳穴处胀痛稍减。检查:鼻腔通畅,鼻甲不大,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稍有齿痕苔薄,脉沉细小数。续前法,湿浊渐祛减藿香,清窍未清加川芎以助止头痛。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6 川芎6 柴胡6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白术10 茯苓10 麦芽10
30剂,服法如前。
按:方中归芪术苓扶正, 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芩解毒祛邪,白芷辛夷藿香芳香化浊,通利鼻窍;柴胡和解少阳以祛头痛,麦芽开胃,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
医案三十七
周某,女,38岁。湖南省常德市人。
2016年6月6日初诊:鼻塞出浊涕半年,常有喷嚏与清涕、鼻塞,早上明显,自觉鼻内有恶臭气,食欲可,睡眠可。检查:鼻甲肿胀,鼻道干净,咽部无充血。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细小数。CT检查:双侧上颌窦炎与筛窦炎,左侧为重。诊断: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正气不足,湿浊郁热内蕴。治拟清热化浊,佐益气扶正。
葛根15 黄芩10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5 黄芪10 当归10 白术10 甘草6 五味子6 蝉蜕6 银柴胡6
21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同时服苍耳子胶囊。
7月12日复诊:鼻腔异味减轻,无明显鼻塞、出涕。有颈椎病,常有颈部不适。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尚干净,咽后壁少许脓性物。舌质淡红,脉细缓。仍续前法。
藿香10 黄芩10 桑白皮10 升麻10 桔梗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败酱草10 威灵仙10 葛根15 丹参10 白术10 防风10 白芷6 辛夷6 黄芪10 当归10 甘草6 蝉蜕6
21剂,服法如前,继续服苍耳子胶囊。
8月6日三诊:自觉鼻内有臭气,以前昼夜均有,目前只晚上或有,无其他鼻症,全身皮肤时痒。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咽部正常,无明显皮损体征。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小数。湿浊渐除,热郁生风,过敏症状明显。拟益气清热,祛风止痒。
葛根15 黄芩10 赤芍10 升麻10 蒺藜10 桑白皮10 蝉蜕6 地骨皮10 荆芥1010 知母10 桔梗10 辛夷5 川芎6 黄芪10 当归10 甘草6
21剂,服法如前。
8月27日四诊:仍自闻鼻内有臭气,近二天降温受凉,稍有清涕或喷嚏,颈部不适感明显。检查:鼻甲不大,鼻道尚干净,咽后壁有脓浊涕粘附。舌质略偏红,脉细小数。风症渐熄,湿浊内蕴仍然明显,再拟益气清热,化浊利湿,通经活络,以顾颈椎病之经脉痹阻为患。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甘草6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当归10 黄芪10 黄芩10 桑白皮10 败酱草10 威灵仙10 桑枝10 石菖蒲10 路路通10 丝瓜络10 白芷6 辛夷5 川芎6 甘草6
21剂,服法如前。并嘱鼻部用诺通、鼻朗,同时服苍耳子胶囊、灵芝胶囊。
按:本案患者慢性鼻窦炎兼过敏性鼻炎,二病同治。首诊升麻葛根汤加黄芩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祛邪,黄芪当归白术扶正,白芷辛夷通利鼻窍,五味子蝉蜕银柴胡祛风止嚏,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诸药。复诊以玉屏风散蝉蜕当归扶正固本;皂角刺鱼腥草败酱草藿香黄芩桑白皮升麻清热解毒,化浊祛邪;白芷辛夷通利鼻窍,葛根丹参威灵仙活血舒筋治颈痛,甘草调和诸药。三诊尚有皮肤瘙痒,方中归芪扶正,升麻葛根汤合泻白散加知母清泄肺与阳明,荆芥蒺藜蝉蜕祛止痒,辛夷川芎通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四诊在诸症好转时,复有受凉,鼻症加重,故以归芪扶正,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桑白皮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败酱草清热解毒祛邪,白芷辛夷川芎石菖蒲路路通丝瓜络通利鼻窍,威灵仙桑枝舒筋活络治颈部不适。鼻内有臭气,或责湿热浊邪蕴积清窍,或责脏腑蕴热,二者鼻内臭气,旁人或可闻及,是鼻司嗅觉功能尚为灵敏的体现,前者治当排浊通窍;后者宜清泄脏腑;亦有自闻鼻内臭气,而他人不可感知,此属嗅觉异常,治当活血通络或祛风通络为要,药如归当川芎、丹参三七、桃仁红花、地龙土蟞虫、全蝎僵蚕、威灵仙路路通等类。
医案三十八
刘某,女,28岁。湖南衡阳市人。
2015年4月28日初诊:鼻窦炎病史二年左右,目前黄涕多,偶尔头痛或右面颊部痛,感冒后加重,平时鼻塞不明显,2013年CT检查有鼻窦炎。二便调。检查:鼻甲肿大,鼻道尚干净。舌质偏红苔薄,脉小数。郁热内蕴,清窍不利。治拟清热祛邪,佐益气扶正。
葛根15 赤芍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白芷6 辛夷5 川芎6 皂角刺10 金银花10 升麻10 羌活10 黄芪10 当归10
21剂,每天一剂,分2次开水冲服。并嘱鼻部用麻黄碱滴鼻液、银尔通。
5月19日复诊:好转。仍然可洗出黄涕,鼻塞不明显,偶尔头痛。检查:鼻甲大,鼻道干净,咽部无充血。舌质略偏红,脉缓。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白芷6 辛夷6 桔梗10 甘草6 川芎6 皂角刺10 黄芩10 野菊花10 蒲公英10 羌活10 柴胡6
30剂,服法如前。并嘱鼻部继续用麻黄碱滴鼻液、银尔通,同时服鼻渊软胶囊,灵芝片。
12月12日三诊:药后好转遂停药。近来有时鼻塞,或有黄涕,偶尔头痛,近二天咽痒,咳嗽无痰无咽痛。检查:鼻甲大,鼻道干净,咽部无明显充血。脉沉细弱。舌质淡红苔薄。仍续前法,佐宣肺止咳(中成药)。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紫花地丁10 野菊花10 柴胡6 黄芩10 羌活10 白芷6 辛夷6 薄荷6 赤芍10 升麻10 甘草6
30剂,服法如前。嘱鼻部用诺通、鼻朗,并服苏黄胶囊4天。
2016年8月9日四诊:近来二个月偶尔鼻塞与黄涕不多,偶尔喷嚏,无头痛,但右鼻面颊部有时微痛。检查:鼻腔通畅干净,右眶下缘骨部稍有压痛。舌质淡红苔薄,脉弦细小数。郁热不清,清窍不利。续拟益气清热,化浊利窍。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蒲公英10 白芷6 辛夷5 黄芩10 白术10 茯苓10 露蜂房6
30剂,服法如前。并嘱鼻部用诺通、鼻朗;同时服通窍鼻炎胶囊、灵芝片。
按:本案四诊,多以归芪扶正,助升麻葛根汤加黄芩皂角刺金银花之类清热解毒除涕;白芷辛夷川芎羌活通利鼻窍,祛风止痛;或助以桔梗引药上行。四诊时尚加术苓扶正,露蜂房祛风止痛。
医案三十九
梁某,男,34岁。湖南省常德市人。
2016年6月21日初诊:鼻塞多年,伴白涕,早上为多,晚上打鼾。检查:鼻腔通畅,咽部无明显充血。CT:鼻窦炎显著,筛窦炎为主。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治以扶正祛邪。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5 桔梗10 甘草6 苍耳子9 玄参10 浙贝母10 射干10
30剂,每天一剂,分二次冲服。配合诺通、鼻朗,口服藿胆片。
8月13日二诊:诸症减,早上清浊涕少许。鼻甲偏淡,咽正常。舌质嫩苔薄,脉沉细缓。正气不足,余滞滞留。拟益气扶正,通利鼻窍。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白芷6 辛夷5 桔梗10 甘草6 白术10 茯苓10 前胡10
30剂,服法如前。配合诺通、鼻朗。
2017年2月7日三诊:继续好转。早上少许清涕或粘涕,鼻塞、打鼾不明显。鼻甲不大,鼻道干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仍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5 白术10 茯苓10 黄芩10
30剂,服法如前。配合服灵芝胶囊一个月。
按:本案三诊,均属扶正祛邪为治。黄芪当归补益气血,或加白术益气健脾以扶正;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之类清热解毒,助白芷辛夷苍耳子之类以通窍除涕。首诊见打鼾,多属痰阻气道,故加玄参浙贝母射干之类化痰,清肃气道;前胡肃肺化痰,则祛痰畅窦,浊涕者用之,或有助于祛涕畅窦。
医案四十
陈某,男,30岁。长沙市人。
2017年1月10日初诊:鼻塞重,擤黄涕几个月,左侧为重,偶尔喷嚏,伴咽喉不适,打鼾。外院过敏原检测螨虫2+。咽部轻微充血,扁桃体二度慢性充血。喉镜检查:鼻中隔略偏曲,鼻甲肿大色淡,左侧中鼻道有浊涕。鼻部CT:左侧额窦、上颌窦炎与筛窦炎。诊断: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小数。郁热内蕴,清道不利。治拟清热解毒,化浊通窍,既治鼻病,也治咽喉病。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6 黄芩10 桑白皮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天葵子10
21剂,每天一剂,分二次冲服。鼻部用诺通,康酸莫米松鼻雾剂,口服香菊胶囊。
2月13日复诊:好转。仍然有鼻塞,无黄涕与喷嚏。鼻甲慢性充血肿胀,咽部轻微充血,偏体二度偏小。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小数。续前法,佐益气扶正。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桑白皮10 地骨皮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6 黄芪10 当归10 川芎6
21剂,服法如前。鼻部用诺通,咽喉喷银尔通。
3月14日三诊:一周前感冒出黄浊涕几天,目前无涕无喷嚏,鼻稍塞不重,咽稍干。鼻甲稍大,鼻道干净,扁桃体二度中等,充血明显。舌质淡红苔薄,脉小数。外感之后,治拟清热解毒,扶正祛邪,鼻与咽喉病并调。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玄参10 牛膝10 射干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6 黄芪10 当归10 荆芥10
21剂,服法如前。鼻部用诺通,口服六神胶囊,香菊胶囊。
4月18日四诊:好转。鼻塞,咽喉干燥感。鼻甲稍大,咽部轻微充血,扁桃体不大无充血。舌质略偏红苔薄,脉细小数。仍续前法。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玄参10 牛膝10 射干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蒲公英10 白芷6 辛夷6 黄芪10 当归10 荆芥10
21剂,服法如前。
按:本案四诊,鼻与咽喉病并治,均以清热祛邪为主,后三诊兼扶正。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桑白皮清泄肺与阳明,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天葵子蒲公英鱼腥草之类解毒祛邪,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扶正,白芷辛夷通利鼻窍,玄参牛膝射干荆芥清利咽喉。
医案四十一
刘某,女,15岁。长沙市人。
2017年3月18日初诊:鼻塞,出绿涕三个月。鼻腔通畅,鼻甲不大,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诊断:慢性鼻窦炎。正气不足,邪毒滞留。治拟扶正祛邪,排脓利窍。
黄芪10 当归10 白芷6 辛夷6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薄荷6 白术10 茯苓10 皂角刺10 败酱草10 蒲公英10 藿香10
21剂,每天一剂,他二次冲服。鼻部用诺通、鼻朗;口服鼻渊软胶囊,香菊胶囊。
4月8日复诊:好转。无鼻塞,涕少或无。鼻腔通畅,咽部稍充血。舌质偏淡苔薄,脉细。邪毒渐祛未清,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白芷6 辛夷6 桔梗10 甘草6 黄芩10 薄荷6 白术10 茯苓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紫花地丁10 藿香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灵芝分散片。
按:方中归芪术苓扶正,皂角刺败酱草蒲公英藿香清热解毒除涕,助以白芷辛夷薄荷通利清窍,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
医案四十二
曾某,女,35岁。
2017年5月13日初诊:鼻塞涕浊,或有阵发性喷嚏三个月。鼻内有浊涕,咽无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诊断: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正气不足,邪滞鼻窍。治拟扶正祛邪。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蒲公英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6 黄芩10 茯苓10 白术10
21剂,每天一剂,分二次冲服。并嘱鼻部用诺通,珍德,口服藿胆片。
6月10日复诊:症状明显好转。喷嚏止,鼻塞与浊涕除,早上稍有清涕,鼻甲不大,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邪毒未清,正气尚弱。续前法。
黄芪10 当归10 川芎6 防风10 皂角刺10 鱼腥草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6 黄芩10 茯苓10 白术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香菊胶囊,灵芝分散片。
按:首诊归芪术苓扶正,皂角刺野菊花蒲公英黄芩清热解毒祛邪,白芷辛夷通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加防风以成玉屏风散,加川芎通利鼻窍。
医案四十三
何某,女,26岁。
2016年8月25日初诊:阵发性喷嚏半年,伴鼻塞,常有浊涕出,早上鼻塞明显,容易感冒,容易疲劳,或有头痛、腰腰酸软,动则出汗。鼻甲不大,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CT检查:鼻窦炎不严重。诊断: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脾肾亏虚,邪滞鼻窍。治拟健脾补肾,固表利窍。
黄芪10 白术10 防风10 五味子6 白芷6 当归10 茯苓10 杜仲10 木瓜10 牛膝10 知母10
30剂,每天一剂,分二次冲服,鼻部用诺通,珍德,口服香菊胶囊,灵芝胶囊。
9月27日复诊:好转。目前鼻部症状不明显,疲劳感稍有,有时头痛,在额或后枕部。鼻内干净,咽后壁有脓性分泌物粘附。舌质略偏红苔薄,脉沉细缓。当续前法,加强化浊除涕。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术10 防风10 黄芩10 蝉蜕6 苍耳子9 白芷6 辛夷5
21剂,服法如前。鼻部用诺通,口服香菊胶囊,灵芝胶囊。
10月15日三诊:半月前感冒,目前鼻塞,少许黄涕,较前减少,头痛也减。鼻甲稍大,咽部轻微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小数。治拟扶正祛邪,化浊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术10 防风10 黄芩10 蝉蜕6 牡丹皮10 白芷6 辛夷6
21剂,服法如前,鼻部用诺通,鼻朗,口服鼻渊胶囊,香菊胶囊。
2017年1月19日四诊:前面情况好。近来早上少许清涕,无浊涕与头痛,有时稍咽痒。鼻甲不大,扁桃体1-2度无充血。舌质略偏红苔薄,寸脉大。治拟扶正祛邪,清热利窍。
黄芩10 黄芪10 当归10 赤芍10 葛根15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6 蝉蜕6 防风10 白术10 牡丹皮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灵芝胶囊,香菊胶囊。
按:此案属过敏性鼻炎为主,因病程半年而引起了慢性鼻窦炎。故以治疗过敏性鼻炎为主,兼顾鼻窦炎。首诊以五味子助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加当归茯苓木瓜牛膝杜仲以助养血补肾,白芷通鼻窍,知母平调寒热。二诊见鼻窦炎体征明显,加强解毒除涕,以与玉屏风散加蝉蜕益气固表,祛风止嚏,加当归以助扶正,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黄芩清热解毒,助苍耳子白芷辛夷通鼻除涕。三诊好转后微调而减苍耳子,加牡丹皮清热凉血,有利于鼻鼽之治。四诊以升麻葛根汤加黄芩牡丹皮清热凉血,黄芪当归扶正,防风蝉蜕祛风止,助白芷辛夷通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四十四
李猷甫,男,63岁。长沙市人。
2016年10月22日诊:一周前感冒引起鼻面部痛,鼻塞重,出黄浊涕,左侧头痛明显。鼻甲甲红肿,鼻道尚干净,咽部无明显充血。舌质偏红苔微黄,脉数有力。CT检查鼻窦炎显著。诊断急性鼻窦炎。热邪内盛,邪阻清窍。治拟清热解毒,祛邪通窍。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皂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辛夷5 苍耳子10 黄芪10 当归10 甘草6 黄芩10 石菖蒲10 桑白皮10
21剂,每天一剂,分二次冲服。局部用诺通,鼻朗,口服藿香片。愈。
按: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桑白皮清泄肺与阳明,以年龄偏大,用黄芪当归补益气血扶正,助皂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解毒排脓,白芷辛夷苍耳子石菖蒲化浊除涕,桔梗引药上行。
医案四十五
李某,男,46岁。
2017年10月16日初诊:鼻塞涕白浊量多几年,遇冷喷嚏阵发,有时头痛,每月均有口腔溃疡复发。检查:鼻腔通畅(才用减充血剂),咽部稍慢性充血。CT:鼻窦炎明显,上颌窦囊肿。舌质淡红苔薄,脉数。诊断: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上颌窦囊肿(不矛特殊治疗)。正气不足,郁热内蕴。治拟先行清热祛邪。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皀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6 黄芩10 薄荷6
21剂,每天一剂,分二次冲服。并嘱鼻部用达芬霖,口服鼻渊舒。
11月21日复诊:显著好转,目前无鼻塞,涕少,口腔溃疡未复发,鼻腔通畅,咽无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缓。热邪渐祛未清,治拟益气健脾,清热通窍。
黄芪1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败酱草10 鱼腥草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辛夷6 黄芩10 薄荷6
21剂,服法如前。嘱服香菊胶囊。
2018年4月3日三诊:药后鼻症消失,口腔溃疡也无复发。近来天气时冷,有时少许清涕,无明显鼻塞。鼻腔通畅干净。舌质红苔薄,脉大小数。治拟益气清热,通利鼻窍。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甘草6 桑白皮10 地骨皮10 黄芪10 当归10 茯苓10 白芷6 辛夷6 知母10 太子参10 黄芩10 薄荷6 荆芥6
21剂,服法如前。并嘱同服香菊胶囊,通窍鼻炎胶囊。
按:首诊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清泄肺与阳明, 皀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解毒排脓, 白芷辛夷薄荷利鼻窍,桔梗引药上行。复诊好转,酌减清热排脓之品,加归芪术苓扶正。三诊时相去近半年,见症属于慢性鼻炎,天冷则清涕多属气虚,舌脉所见属体质郁热,故以升麻葛根汤合泻白散加知母清里热,太子参 黄芪当归茯苓益气扶正,白芷辛夷薄荷荆芥疏表通窍。
医案四十六
王某,女,31岁。
2006年3月7日二诊:额头痛月余,稍鼻塞,少涕,有鼻窦炎病史。检查:鼻腔内无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
川乌3 草乌3 细辛6 羌活10 黄芩12 甘草6 白芍药20 白芷10
7剂,服法如前。并嘱用麻黄素、鱼腥草滴眼液滴鼻。诸症消失。
按:本案多属鼻窦炎头痛,治以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羌活二乌细辛散渐经散寒止痛,白芷通窍,黄芩平调寒热。
医案四十七
刘某,女,35岁。
2018年5月28日初诊:鼻窦炎病史几年,感冒后加重。目前出黄涕,鼻塞,耳内胀闷感,近一周加重,余可。鼻甲稍红肿,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质偏红苔薄,脉小数。声阻抗C型。诊断: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白芷6 辛夷6 黄芪20 当归10 川芎6 柴胡6 黄芩10 败酱草15 鱼腥草15
21剂,每天1剂,分2次服。局部用诺通,口服鼻渊舒。
6月23日复诊:显著好转。早上稍鼻塞,无涕,平时有疲劳感,月经常推迟。咽稍充血,鼻甲稍大,舌质偏淡苔薄,脉细滑。
甘草6 白芷12 辛夷6 黄芪20 阿胶10 党参10 茯苓10 白术10 当归10 川芎6 黄芩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香菊胶囊。
按:鼻渊复发早期多热证,舌质偏红亦属热证,并发耳胀不重,治鼻渊为主。方中升麻葛根汤加黄芩败酱草鱼腥草清肺胃,解毒祛邪,桔梗白芷辛夷宣肺通鼻窍,黄芪当归扶正以应鼻渊久病多有虚,川芎柴胡通耳窍。复诊好转,正气不足,扶正为主,通利鼻窍。
医案四十八
刘某,女,58岁。河北省唐山市人。
2018年5月29日初诊:鼻塞,鼻内异味感几年,常伴额头痛或连两颞,有时咽喉微痛,当地MRI检查鼻窦炎显著,久治效差,特来长求治。鼻甲稍大,咽轻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诊断: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玄参10 白芷6 柴胡6 黄芩10 皀角刺10 败酱草10 鱼腥草10 辛夷5 羌活10
21剂:每天1剂,分2次开水冲服。局部用达芬霖,口服香菊胶囊。
6月21日复诊:好转。偶尔头痛,鼻塞不明显,偶尔鼻内异味。鼻腔通畅干净,咽部稍慢性充血。舌脉同前。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玄参10 白芷6 柴胡6 黄芩10 川芎6 露蜂房6 皀角刺10 败酱草10 鱼腥草10 辛夷5 羌活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鼻渊软胶囊。
7月12日三诊:好转。偶尔头痛轻微,偶尔轻微鼻塞,鼻内异味不明显,有时稍咽痛。鼻腔通畅,咽轻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缓。
黄芪10 当归10 桔梗10 甘草6 玄参10 白芷6 柴胡6 黄芩10 川芎6 露蜂房6 皀角刺10 败酱草10 蒲公英10 辛夷5 羌活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香菊胶囊。
8月7日四诊:头痛消失,无明显鼻塞,无鼻内异味。近来感冒后十天,服感冒药后好转,目前稍有涕后流感,并伴左侧耳部疼痛感,连及左肩颈。鼻腔通畅干净,咽轻充血,左侧颈动脉上段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脉细缓。颈动脉B超正常。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甘草6 玄参10 白芷6 苍耳子9 柴胡6 黄芩10 川芎6 乳香6 没药6 败酱草10 辛夷6 丹参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三七活血丸。
按:本案属鼻渊伴喉痹与鼻内臭气。鼻渊久病多虚,舌脉所见属虚,首诊以归芪扶正, 皀角刺败酱草鱼腥草桔梗白芷辛夷解毒祛邪通窍,柴胡黄芩羌活止痛,玄参利咽,甘草调和诸药。二三诊均有好转,诸症仍存,续前法,加川芎露蜂房通窍祛邪止痛。四诊原症基本消失,遇新感后诱发颈动脉痛,体虚仍存,以四君子汤扶正,白芷苍耳子辛夷败酱草祛邪通鼻,玄参利咽,柴胡川芎丹参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止痛,黄芩平调寒热。
医案四十九
邱某,男,44岁。
2016年10月22日初诊:鼻塞浊涕病史十余年。常有早上鼻塞重,涕黄浊,或伴头痛。鼻甲大,咽轻充血,舌质偏淡边有齿痕苔薄,脉沉缓。CT检查:双侧筛窦炎与上颌窦炎显著。
黄芪10 当归10 皀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柴胡6 黄芩10 辛夷5 羌活10 白术10 茯苓10 巴戟天10
21剂:每天1剂,分2次开水冲服。局部用诺通,口服藿胆片,灵芝分散片。
11月19日复诊:好转。近来常或有喷嚏与清涕,受凉后发作,有时头痛,咽喉常有痰欲吐。鼻甲大,咽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诊断:鼻窦炎,过敏性鼻炎。
黄芪10 当归10 皀角刺10 蒲公英10 鱼腥草10 白芷6 防风10 蝉蜕6 露蜂房10 黄芩10 辛夷5 白术10 茯苓10 巴戟天10 滛羊藿10
21剂,服法如前,局部用诺通,康酸莫米松鼻雾剂,口服香菊胶囊,灵芝分散片。
12月24日三诊:喷嚏减,偶尔少许脓涕擤出,有时头痛,或有咽痛明显,大便软。鼻甲大,咽轻充血,舌质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沉细缓。
黄芪10 当归10 败酱草10 紫花地丁10 白芷6 防风10 蝉蜕6 苍耳子9 川芎6 柴胡6 薏苡仁15 露蜂房10 桔梗10 黄芩10 射干10 玄参10 白术10 茯苓10 巴戟天10 滛羊藿10
21剂,服法如前。口服香菊胶囊,灵芝分散片。
2017年7月15日四诊:上药后鼻病半年未发。近来感冒后出脓涕一周,鼻塞不轻微,咽部不适,咳嗽多,服消炎药效果差。鼻甲大,咽部充血明显,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葛根15 赤芍10 升麻10 桔梗10 白前10 前胡10 紫菀10 枇杷叶10 桑叶10 黄芩10 桑白皮10 白芷6 苍耳子9 地骨皮10 甘草6 鱼腥草10 紫花地丁10 野菊花10 辛夷5 浙贝母10
14剂,服法如前。局部用诺通,口服藿胆片。
2018年3月31日五诊:药后病瘥。近来感冒一周,目前早上鼻塞并有黄浊涕几天,头痛明显。鼻通畅,咽正常,舌质淡红苔稍厚不黄,脉细缓。
黄芪10 当归10 皀角刺10 桔梗10 甘草6 蒲公英10 败酱草10 白芷6 柴胡6 黄芩10 薄荷6 川芎6 白术10 茯苓10 枳壳10 野菊花10
21剂,服法如前,局部用诺通,口服藿胆片,鼻渊舒。
按:本案属鼻渊。舌淡脉沉者多有阳虚。首诊以归芪术苓扶正。巴戟天助阳,皀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白芷辛夷解毒祛邪通窍,柴胡黄芩羌活疏风清热止鼻渊头痛。复诊伴鼻鼽,原法加滛羊藿温阳,防风蝉蜕祛风止嚏,露蜂房解毒助除鼻渊头痛。三诊诸症好转仍存,伴喉痹作痛,原方加桔梗射干利咽止痛。四诊相去已远,鼻渊复发早期多热,伴肺失宣降咳嗽,舍舌脉,从热证论治,以升麻解毒汤清热解毒,化浊通窍,佐清热宣肺化痰止咳之品。五诊在半年后,新感诱鼻渊复发,再拟清热解毒为主,佐归芪术苓扶正。
医案五十
张某,男。36岁。
2018年1月15日初诊:鼻塞并擤浊涕半年,或有头痛,近来常有鼻内干燥,容易鼻出血。鼻腔前部干燥,鼻甲稍大,咽轻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缓。CT检查:双侧额窦筛窦上颌窦炎明显,右侧上颌窦黏膜下囊肿。
黄芪10 当归10 皀角刺10 蒲公英10 紫花地丁10 桔梗10 甘草6 白芷6 苍耳子10 辛夷5 白茅根15 麦冬10 决明子10 白术10 茯苓10 枳壳10 羌活10 柴胡6 黄芩10
21剂,每天1剂,分2次开水冲服。局部用诺通,维生素AD,口服藿胆片,香菊胶囊。
4月16日复诊:药后鼻症不明显,近来咽喉异物感,干燥感。平时有些怕冷,大便时稀每天1-2次。鼻腔通畅,咽稍充血,舌质淡红胖有齿痕苔薄,脉沉小数。
党参10 白术10 茯苓10 桔梗10 甘草6 射干10 薄荷6 黄芩10 南沙参10 麦冬10 玄参10 浙贝母10
14剂,服法如前。局部用口洁,口服珍黄片。
按:本案治疗鼻渊为主,兼顾鼻燥衄血。首诊以归芪术苓扶正,皀角刺蒲公英紫花地丁桔梗白芷苍耳子辛夷枳壳解毒排脓通鼻,羌活柴胡黄芩疏风止鼻渊头痛,白茅根麦冬润燥凉血,决明子通便,甘草调和诸药。复诊相去较远,喉痹为主,治以健脾养阴利咽。
医案五十一
刘某,男,湖南省娄底市人。
2017年10月14日初诊:鼻塞常出黄白浊涕几年,常有头痛,伴咽喉异物感或痛,时有痰欲吐,大便偏干结1-2天一行。外院CT检查有鼻窦炎。鼻甲大,鼻道尚干净,咽慢性充血,扁桃体Ⅰ-Ⅱ度慢性充血无脓点。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
白芷6 辛夷6 柴胡6 黄芩10 川芎6 露蜂房5 皀角刺10 野菊花10 紫花地丁10 黄芪1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决明子10 法夏10 葛根15 赤芍10 桔梗10 甘草6
30剂,每天1剂,分2次开水冲服。局部用诺通,口服香菊胶囊,鼻渊舒丸。
11月20日复诊:鼻塞涕少,头痛减,咽中有痰减。鼻黏膜干燥,鼻甲稍大,扁桃体Ⅰ-Ⅱ度慢性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缓。
白芷6 辛夷6 柴胡6 黄芩10 川芎6 皀角刺10 蒲公英10 黄芪10 当归10 白术10 茯苓10 葛根15 赤芍10 荆芥10 浙贝母10 玄参10 桔梗10 甘草6
30剂,服法如前。局部用达芬霖,口服鼻渊舒丸。
12月21日三诊:症状好转,仍然有些头痛,流清涕早晚为多,或有喷嚏,咽喉无不适。鼻黏膜稍红,鼻甲不大,扁桃体Ⅰ度。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小数。
白芷6 辛夷6 柴胡6 黄芩10 川芎6 露蜂房5 桔梗10 甘草6 黄芪10 当归10 羌活10 白术10 茯苓10
30剂,服法如前。口服香菊胶囊,灵芝分散片。
2018年4月16日四诊:前面尚好,近来稍鼻塞涕少,乏力,记忆力差,或有耳鸣。鼻腔通畅,咽轻度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小数,
黄芪10 当归10 皀角刺10 蒲公英10 败酱草10 白芷6 辛夷5 黄芩10 茯苓10 白术10 桔梗1 0 甘草6 玄参10
30剂,服法如前。局部用达芬霖,口服香菊胶囊,鼻渊舒丸。
按:本案鼻渊乳蛾同治。首诊虚证不明显,但鼻渊久病多虚,邪毒滞留,拟归芪术苓扶正, 皀角刺野菊花紫花地丁白芷辛夷葛根赤芍清热解毒,排脓通鼻,柴胡黄芩川芎露蜂房疏风解毒止鼻渊头痛,决明子通大便,法夏桔梗甘草化痰利咽。复诊好转,鼻药减数味,加强乳蛾之治,去法夏加荆芥浙贝母玄参疏风利咽。三诊喉症消失而鼻症仍存,伴头痛未清,以归芪术苓扶正,白芷辛夷通窍,柴胡黄芩川芎羌活露蜂房疏风止痛, 桔梗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四诊相去较久,耳鼻不畅,咽稍充血,以归芪术苓扶正,皀角刺蒲公英败酱草黄芩白芷辛夷解毒排脓通鼻窍,玄参桔梗甘草利咽。
医案五十二
刘某,男,47岁,湖南省常德市人。
2017年7月4日初诊:慢性鼻窦炎病史几年。近来感冒后黄浊涕增多,头痛明显,额枕颞部明显。鼻塞甲大,咽无充血。舌质淡红苔薄,脉缓。
黄芪10 当归10 皀角刺10 紫花地丁10 败酱草10 白芷6 辛夷6 羌活10 黄芩10 柴胡6 川芎6
21剂,每天1剂,分2次开水冲服。局部用达芬霖,口服香菊胶囊,鼻炎通窍胶囊。2018年5月17日因感冒后咽痛就诊,谓药后诸症消失,按急性咽炎处方10剂。
按:本案属久病鼻渊感冒后复发。方中归芪扶正,皀角刺紫花地丁败酱草白芷辛夷解毒排脓通鼻,羌活黄芩柴胡川芎疏风清热止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