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78)许村高阳桥边,那一碗纯手工的廊桥点心
舌尖上的徽州(78)许村高阳桥边,那一碗纯手工的廊桥点心
司马狂/文
徽人性喜食谷物,对于偶尔吃的面食,较之北方,多了些讲究。这其中,馄饨更是徽人传统面食中最为考验师傅手艺的。在歙南,称皮薄,沾些许肉泥者为馄饨。而在许村周边的歙北地区,则称为点心。这就如同每次我发出包袱饺的时候,外乡人总是说我吃的是大馄饨一样,各地称谓不同。
初闻许村点心,是在斗山街做手工糕点的邵飞虎的朋友圈,通过他那拍摄得极其模糊的短视频,隐约能够感受到这一碗点心的魅力。于是,在我一再的恳求之下,清明假期的时候,特地前往许村,就为亲口尝一下这一碗名声在外的许村点心。真正吃到的时候,才明白“入口即化”这个成语原来可以用来形容馄饨。
进许村,幸亏有胡强敏带路,否则任谁也想不到,点心的制作者住在敬老院中。老爷爷年逾八旬,名叫观秉(音,具体名字书写未曾打听,可能是姓许)身体硬朗的很。老爷子的馄饨挑子抽屉坏了,他还自己动手做了一套新的,那木工手艺,端得没话说。更有甚者,他的一条腿因病早些年已经截肢,而他的假肢竟然是自己做的,这令我顿时无比动容。
我到许村的时候,是上午九点多,观秉老人早就揉好面团,静待面发好。而其实在那之前,老人家已然将点心的肉馅剁好。成品的肉馅,呈糜状,色泽粉嫩嫩的。你可以去想象一下,老爷子双刀齐舞,一块里脊肉,渐渐变成肉糜,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一位耄耋长者,这般功夫着实不易。
溜达一圈回来,老人家开始擀面,我在一旁默默看着。之前,我一直相信科技进步,很多纯手工的技艺都已经没有价值。此番,亲眼目睹老人吃力的一遍又一遍擀着面,眼瞅着厚厚的面团,在老人长达两个多小时候的重复劳作下,逐渐变得薄如蝉翼。在那个瞬间,突然明白了什么是匠人,什么是手工的魅力。我那年仅九岁的外甥女,看着观秉老人擀面,始终不愿意挪动脚步,一面盯着老人,一面跟我说:老爷爷好厉害,我都看得吞口水了。
其实馄饨是否好吃,它的每一道工序都是至关重要的。观秉老人做的的肉馅和馄饨皮都是上上品,而煮点心的水,则是老人天没亮的时候,取自许村深山里的天然山泉水。猪油也是自己熬制的,连葱花和榨菜末都切得那么具有美感。同行的胡强敏问老人:擀皮这么累,怎么不直接用机器压的皮呢?老爷爷笑着回了一句:什么时候皮擀不动了,我也就不再做点心了。
因为年纪大了的缘故,老人擀皮过程中,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八十岁的人,还有一条腿是残疾的,这一碗点心多少钱才对得起他的辛劳?观秉如今一周最多出摊两天,赶上身体不好或者是下雨,想吃这碗许村点心还得继续等下一周。一天也就是把小抽屉里的那些点心皮包完卖完,将将50来碗。最初的时候,老人家在许村高阳桥的廊桥里卖点心,于是上点年纪的许村人都管这碗点心叫廊桥点心。老人才出摊,边上的小孩就立马跑来,他们能吃上这样的点心,或许会让他们今生都念念不忘。
有人告诫我,老人家做点心,卫生不是很好。而我亲眼所见的是,老人家其实很注重卫生状况。逼仄而局促的小屋,墙壁有些斑驳,那擀面板却异常的干净。出摊时候,收拾停当,老人不急着包点心,而是特地将自己的双手仔细洗上好几遍。别看观秉80来岁的人,一旦坐在馄饨挑前面,瞬间宛若武侠小说中那些神功盖世的老侠客,一手舀肉馅,一手捏点心皮,一气呵成,那动作让人心旷神怡。
观秉的调料筒是竹子做的,自己烹调好的调料悉数装在其中,点心出锅后,拿过调料筒,轻轻抖动几下,足矣。见我们对调料筒好奇,老人笑着说,这个调料筒比他的年纪都要大。有收古董的贩子问老人家买,老人始终不肯出售。老人很“顽固”,外界的风云变幻,早就在他眼中如过眼云烟,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才能成就一碗许村廊桥点心。胡强敏想学老人的技艺,老人要他最少跟着做一年,不满一年,你连四季水的区别都不知道,如何能做好点心?或许,这才是这碗点心最是令人回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