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黄帝内针》:方与针
“在针道里,不同的方并非由不同的针构成,而仅仅是由同一的针扎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便组成了不同的方,以达不同的治疗目的。”
刚学针时,为练习基本的针刺手法,我先是顺手找了个桔子扎,然后是在纸巾包上扎,一次次感受着针尖突破桔子皮或纸巾包的瞬间。
扎自己就不一样了,第一针犹豫了一会,特意挑了外关穴附近,这里皮肉丰厚,余地也足够大,想来没问题。
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针刺入皮肤,以为自己用了很大劲,应该进去很深,定睛一看,只是进去了一点点,一大截还在外面。
很多时候,我们难以突破的是自己。针还没扎下去,心头首先假想或者防范的是想象中的恐惧,可往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有次口腔溃疡发作,疼痛难耐,不仅吃东西不便,说话也不利索,咬咬牙在少府穴附近用针,扎下去那一刻才明白,疼痛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
后来参加杨真海师父的进修班,师父说,针是放进去的。这么一个放字,一下扭转了我对针的看法。之前一直担心扎疼别人,有了放这个心念,还真的放下了很多,从此过了一个坎。
针的品牌,也有过一阵比较,寰球、华佗、乐灸等等,好几个牌子试过。后来用同有三和的针,试下来感觉很舒适、自在。
以前用针也是备三个型号,一寸半、一寸以及半寸针。手臂等肉多的地方用一寸半的,手掌等部位用一寸的,手指等相对皮薄的地儿,用半寸的。
那时候觉得针刺深一些,效果似乎会更好一些。比如肘部曲池、尺泽等附近,往往会用一寸半的针,甚至要插到针柄附近,心里才感觉踏实。
其实深浅可看作一对阴阳,深刺、浅刺俱是阴阳之用。以指代针时,很多常见症状同样效如桴鼓,要在意的是用针的心意。
对针的理解有了这样一个进阶,也就不规格、尺寸上纠结了,长针短针无非是“同一的针”,“在针道里,不同的方并非由不同的针构成,而仅仅是由同一的针扎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便组成了不同的方,以达不同的治疗目的。”
疗病祛疾,发挥作用的不是不同的针,而是不同的方,这个方,由同一的针扎在人体不同的部位组成。
不同的症,由同一的针扎在人体不同的部位组成不同的方,以达到缓解或改善不适的目的。
比如,某人同时有胸闷、偏头痛、牙疼等不适。那么,胸闷,可以在厥阴经内关穴附近用针,内关穴附近就是一个方;偏头痛可以在少阳经中渚穴附近用针,中渚穴附近就是一个方;牙疼可以首先在阳明经合谷穴附近用针,合谷穴附近就是一个方。
“同一的针扎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便组成了不同的方”,胸闷、偏头痛、牙疼等症状也随之得到改善。这样的改善并非是“不同的针”构成了方,而是“同一的针”在人体不同部位构成了方。
不同的症,在人体不同部位,用同一的针构成了不同的方,同样,同一个症,也可以用同一的针在人体不同部位构成不同的方。
有一次,一个朋友左手拇指关节内侧处疼痛,我按照法则在其右手拇指关节内侧按压,但是按压的位置并不是患处同样对应的地方。我手指刚刚按上去,她说,不是那里,应该还要上面一点。
这个朋友学过黄帝内针,话音刚落,我立马瞪了她一眼。她一看我这个眼神,也迅速反应过来,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用针的时候是一个“医者”,接受施治的时候,则是一个“患者”,两者的“身份”在治症当下不能混淆。如果心偏离了患处,还怎样感而遂通?
为了让她感受这个理,我移到肘部太阴经尺泽穴附近进行按揉,很快,她惊讶地发现,左手拇指内侧处疼痛不适不见了。
按照左病右治法则,同气点选择在患处对侧同样的位置没错,但是,黄帝内针法无定法,同气对应区域内的其他点也是一个方。
用针时强调阿是穴,目的也是找到与患处对应的一个方。如果阿是穴不明显,可以用同气对应区域的常用腧穴,也可以按两分法,或者选择同气区域内任何一个点来形成一个方。
同一的针,可不可以在人体的同一部位组成方,以达不同的治疗目的呢?
比方说,患者感冒,伴有前额胀痛、咽喉不适、咳嗽等症状,能不能都从阳明经合谷穴附近入手呢?
按照常规思路,前额胀痛可以考虑阳明经、太阳经,咽喉不适可以考虑阳明经、任脉、少阴经,咳嗽可以考虑阳明经、少阴经、太阴经等,将这些症状所涉经络联系起来,阳明经是最具共性的一条经络,施治时可先从此处入手,然后根据症状变化随证治之。
阳明经这一针下去,所构成的方往往可以同时对应三处症状。如果思路再活一些,把四总则等理法融会贯通,阳明经这一针能够发挥的作用还有不少。
比如,引入“阴阳倒换求”法则,在原先用针基础上进行上下、前后、表里等倒换,所倒换的用针在人体不同部位,便又构成了新的方。类似这样的思路,为针道的落地赋予了很多可能。
《黄帝内针》在“针贵明理”中开篇即言,“以我们今天最常用的针具而言,尽管大小长短尺寸不一,但其成分都是不锈钢。同一成分的针却要医治千千万万不同的疾病,这其中的道理何在呢?”
“一根针有那么大的作用吗?不!一根针很普通,但,一根针若触及了阴阳,它就连带出天地、万物、变化、生杀,就连带着一切的可能性。是这些可能性在作用我们,而非仅限于一根普通的针。当然,如果没能虑及阴阳,那么,一根针也就仅限于一根针。”
(引文摘自《黄帝内针》)
三生万物 针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