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原道训诗解15形神气志各居其宜
题文诗:
吾所谓得,性命之情,处其所安.性命与形,
俱出其宗.人之形备,性命成焉,而好憎生.
故士人有,一定之论,规矩也者,不能方圆;
钩绳也者,不能曲直.天地之永,登丘非修,
居于卑处,不可为短.故得道者,穷而不慑,
达而不荣,处高不危,持盈不倾,新而不朗,
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濡.是故而能,
尊不待势,富不待财,强不待力,平虚下流,
与化翱翔.若此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
不利货财,不贪势名.是故能不,以康为乐,
以慊为悲,以贵为安,以贱为危,形神气志,
各居其宜,真情以随,天地所为,自然而然,
顺其自然.形者生舍;气者生充;神者生制;
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故圣使人,各处其位,
守其职而,不得相干.故夫形者,非其所安,
而处则废,气充不当,用之则泄,神非所宜,
行之则昧.三者不可,不慎守也.天下万物,
蚑蛲贞虫,蠕动蚑作,皆知其所,喜憎利害,
以其性在,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
【原文】
吾所谓得者,性命之情处其所安也。夫性命者,与形俱出其宗。形备而性命成,性命成而好憎生矣。故士有一定之论,女有不易之行,规矩不能方圆,钩绳不能曲直。天地之永,登丘不可为修,居卑不可为短。是故得道者,穷而不慑,达而不荣,处高而不机,持盈而不倾,新而不朗,久而不渝,入火不焦,入水不濡。是故不待势而尊,不待财而富,不待力而强,平虚下流,与化翱翔。若然者,藏金于山,藏珠于渊,不利货财,不贪势名。是故不以康为乐,不以慊为悲,不以贵为安,不以贱为危,形神气志,各居其宜,以随天地之所为。
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
夫举天下万物,蚑蛲贞虫,蠕动蚑作,皆知其所喜憎利害者,何也?以其性之在焉而不离也。忽去之,则骨肉无伦矣。
【译文】
我所说的“得”,是指生命中的本性处在安适的位置上。生命和形骸一起出自“道”;形骸具有了,生命也就诞生了。生命一旦形成,好恶之情也就容易产生。所以士人有固定的行为准则,女子有不变的行为原则,规矩使他们不能或方或圆,钩绳使他们不能或曲或直。天地是无限的,所以登上山丘不能自以为站得很高,处在低处不必自以为地位卑微。所以得道者,穷困时不颓惧,显达时不炫耀;处高位而不危险,持满时而不倾覆,新兴时不光耀亮朗,长久后不至于衰变;放入火中烧不焦,下到水中打不湿。所以不凭权势而尊贵,不靠财富而富有,不以有力而强大,平和虚静处下不争,与造化一起翱翔。如果这样的话,就能埋金子于山中,藏珍珠于渊底,不以钱财为利,不贪权势名位。所以不以康安为乐,不以清俭为苦;不把尊贵看成安逸,不把贫贱看作危难;形、神、气、志,各得其所,以顺随天地的运转变化。
形体是生命的居舍;气血是生命的支柱;精神是生命的主宰。一旦它们失去各应处的地位作用,就会使三者都受到伤损。就像圣人让人各安于自己的地位,各司其职而不允许互相干扰。所以形体如果处于不适的环境就会伤残,气血如果运行不当就会泄失,精神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昏昧。对此三者,人们不能不谨慎对待。 天下万物,小至细微昆虫、爬虫,都有喜好憎恶,都知趋利避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本性在身而没有离弃,如果一旦本性从形体中分离,那么骨肉形体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