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焕及其家族

李忠红发布日期:2018-01-08 07:24来源:阳泉日报分享到:史文焕,字涵华,号还樸,明朝盂县东关人。万历戊戌年(1598年)进士。由获鹿(一说束鹿)县令转任分管刑事的主官,后来出任永平(今河北卢龙)知府,因政绩卓著,提升为陕西关内道道员,历任按察使、右布政使等要职。多异政,陕西的老百姓为他立了生祠。因平长安叛逆有功,调任四川左布政使。在四川任中,将盈余十数万资助陕西军队平叛。朝廷嘉奖其廉正,赐莽玉,晋阶从一品荣禄大夫。他以侍奉父母为由,多次上书祈望回家养老。吏部给他的评价是“介节一庭霜雪,壮猷万里金汤”等。告老还家后,他于奉亲之暇,焚香读书,著有《矜生录》《警心浅言》等。作为“进士之乡”,盂县在山西历史上是考取文科进士最多的县区。作为盂县本土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名人,史文焕的官职能做到全国十三个省级最高行政主管之一,是山西明清进士中的佼佼者。他为官为政理念和为人为文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高尚人格是传承和弘扬盂县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建立文化自信、塑造盂县形象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显赫的家世来历康熙中后期,溧阳(今江苏常州溧阳市)的史夔(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康熙字典》纂修官)与其子史贻直(历任湖广、直隶总督,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人着手编修《重修溧阳侯各省郡县乡村史氏全谱》。康熙甲午年(1714年),溧阳人史贻青(字云如)来到盂县,索寻盂县的《史氏族谱》。借此机会,盂县的史万民、史养文、史儆弦等人就有幸看到了《溧阳全谱》。康熙乙未年(1715年),云章懋修组织人员,结合《溧阳全谱》,对盂县的《史氏族谱》进行了重新修订,两年之后告成。并邀请他的好友、史氏“家眷弟”、盂县的另外一位文化名人刘灿(东关人,1718年康熙戊戌科进士)撰写了“史氏族谱序”。但是,现在的史氏族谱已经损毁殆尽了。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些零星的资料对史文焕家族作个简单了解。溧阳史氏始于东汉溧阳。从东汉至清末,溧阳史家是史氏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长盛不衰的望族。溧阳史氏的始祖是东汉溧阳侯史崇。他的高祖史恭封杜陵侯,曾祖父是史玄,封平台侯,祖父史恁、父亲史习先后继承侯爵。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史崇有功,官右将军青州、冀州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后加封史崇为溧阳侯,官徐州、兖州二州刺史。其居地在江苏溧阳长荡湖南的埭头。溧阳史氏在东汉王朝经历将近七代人。以史崇为始祖一世,世世继承侯爵,直到三国,才取消侯爵的继承权。史氏在三国时经历了两代人,八世史嵩封抚陵侯,史懿官至司空府谘议参军、征南将军。在晋代的154年里,史氏六代人,代代当官封爵。南北朝时,溧阳史氏依然代不乏人,侯伯众多。在隋朝,史万岁拜上大将军,史育左官监门侍中卫将军。隋末,溧阳史家不少人为避乱逃到福建、浙江。唐朝,史仲谟,官朝散大夫常州刺史;史元道中散大夫太子洗马、江州刺史,等等。武则天时,史务滋为通议大夫轻车都尉,后被来俊臣陷害,作为史氏有史以来官位最高的宰相而自杀。史务滋之后,史实官至刑部尚书。在五代,史淀为骑都尉国子博士,史万寿(后晋)时官至安南将军、蔡州刺史。宋朝时期,史氏后裔不断向外迁徙。在唐时,二十六世史拱任国子监祭酒,由溧阳埭头下庄而徙居北京顺天府永清县焦垡乡(今永清县大辛阁乡大焦垡村)。明初时,溧阳史氏第四十二世史柱,由永清县迁居盂县元吉村之洞门坡。先祖避乱来盂在这些零散史料中记载,史柱的祖父是史秉直,父亲是史天安。史秉直有三子,长子史天倪曾是河北东西路兵马都元帅,次子史天安宣权真定万户侯,三子史天泽曾任中书左丞,赠太师,谥忠武,直提镇阳王。这弟兄三人,加上史天安之第二子史枢等,这史氏一族在元代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武功之家。在几版明清旧盂县志中,讲到了一个“伏马关”。“伏马关,县东北七十里,在白马山,一名白马关。唐李寰由博野趋忻州讨王庭凑,元史天倪徇山西,浃旬定四十余寨。皆由此。”元时辛巳(1221年),时任金紫光禄大夫、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的史天倪率兵征讨山西,经由此关,“徇山西,遂克三关,不浃旬,定四十余寨。”(见《元史》卷一百四十七“史天倪”)。可见,在元时,史天倪就已经来过盂县了。史天泽的次子史章,其四世孙史堂迁于平定寺家庄。史天泽的第五子是杞,其后人史灼曾任平定州事,其后至荫营定居。史灼长子信甫入平定三贤都(今三都村)八甲,次子懋才入平定三贤都一甲。元朝末年,在平定做官的史灼将自己的家眷,从平定州城迁至荫营定居。很有可能受此影响,到了明初,史天安之后史柱也从老家永清县焦垡乡迁徙来到盂县洞门坡(今元吉村)定居。如今,史天泽的后裔,散居荫营六村及周边地区、平定、盂县东乡、河北平山一带。史天安之后裔,主要居住在盂县县城东关、元吉村以及上、下张赵村(今阳泉郊区上下章召村)一带。这里有一个疑惑。在盂县现存的部分史氏家族史料中,史柱又被称作“史住”,是史天安的第十七个儿子。史天安生于1199年,卒于1255年,终年56岁。我们知道,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到1368年元大都陷落,元帝国存在了98年。如果史柱是史天安的儿子,史柱怎么可能活了最少113岁从金朝跨越元朝来到明朝而迁居盂县呢?盂县石辉坪鹿泉寺现存的嘉靖十二年(1533年),龙居寺受足具大戒、法号大方、沙门释子守缘撰写的《重修鹿泉寺碑记》的残碑中,在碑阴的助缘人中,“元吉村,省祭官□□、史朋、史□、史世光、史刊、史金荣、史廷富、史登华、史廷乡”的 记载。在“省祭官□□、史朋、史□、史世光、史刊”中,很有可能有人比“史住”的辈分还要高。在《开州牧史公行状》中,“始迁祖柱以万户侯(史天安)亲派避盂东之元吉”,这说明史柱只是史天安的直系后代,不一定就是儿子。这可能是后世在编写家谱的时候,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搞错了。从命名方式(单双字交替)上看,史柱和史天安之间应该至少相隔两代,也就是史天安至少是史柱的曾祖。不管怎样,影响不了史柱是史天安之后。作为前朝重臣,史柱的先祖们长期在真定、太行山区一带做官、作战。元代灭亡,明王朝建立之后,史柱带着他的家眷从永清县来到了盂县(见嘉庆元年“明故处士始迁祖史公讳柱之神位”碑的介绍)。“迁盂始祖柱,原籍永清县焦垡乡,明初分徙,前元巨族。因避居盂东元吉村家焉”(见史麐昭乡试朱卷)。“始迁祖柱以万户侯亲派避盂东之元吉”。这两个“避”没有说明避什么,但史柱来到盂县可不是政府组织的移民行为,而是有钱人为了躲避战乱而迁居盂县的。他躲避的很有可能就是“靖难之役”,因为这个永清县一带就是“靖难之役”的主战场。史柱选择来到盂县,一是因为盂县是从直隶永清、真定一带进入山西的最近门户之一,二是可能受了在平定做官的史灼后人的影响,其后人聚居的荫营和盂县洞门坡相聚甚近。仇犹山水成就了一代名宦元吉村,古称原仇、元仇,清雍正二年之后,“原仇村”一分为二,改为“元吉堡”“后元吉”。从“原仇村”的村名上来看,似乎和“原仇县”“原仇山”如出一辙。从村中现存的北齐河清四年(565年)的佛座、金代古墓葬来看,原仇村的建村历史是非常久远的。这里还是宋代进士仇天瑞(官至开封府尹)的故里。原仇村自古以来就是东部地区进入县城的重要门户,这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弯弯曲曲倒流四十里的阴山河在这里折向南流。原仇村东南,阴山河西岸就是洞门坡。明初,史柱带领家眷来到这里定居、繁衍。史柱选择原仇村落脚,是看中了这里的沃土良田和交通区位。看中沃土良田,是因为他有钱购置田产。看中交通区位,是因为天下即将大定,交通贸易必将兴起。距离这里不远的牛村、磁窑坡是盂县的铁器、瓷器贸易中心。他来到原仇村,没有选择在村中居住,以避免和村中其他大户人家相争,而是一掷千金,直接在村南购置田产,重新选址安家落户。以后,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史氏后人逐渐修筑了从河道到平川的通村、通城大道,修砌进村门楼,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洞门坡就成了一处史氏聚居的古村落。史柱有两位夫人:康氏和刘氏,不确定是否盂县人。生了一个儿子福昙,福昙有三位夫人:樊氏、杨氏、傅氏,这三姓是典型的盂县姓氏。福昙之下,史柱有五个孙子,十二个曾孙。史氏一族刚扎根不久,就产生了他们的第一个小有成就的读书人史臣。“史臣,原仇村人,阜城县训导,明贡生”。史臣和史柱是什么关系,现有的资料看不出来。可以肯定的是,史臣是明早期的人,因为“原仇”改称“元吉”就在明早期。到明中期,社会稳定繁荣,经过两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史氏家族逐渐繁荣兴盛起来。出于经济贸易的需要,史柱的玄孙史登科(元吉史氏第五世)在嘉靖初年来到了盂县城东门外购置房产,并在此定居下来。原来的县城之内,安置的是官府的行政机关,几乎没有其他居民。在县城东门外,由于地势开阔,聚居了一些商贾富户。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六月,俺答寇犯太原。七月,来到盂县。“贼入我境,杀掠不可胜数”,在县令张淑誉率领军民的严防死守下,县城终未被攻破。在受到俺答的劫掠之后,这一年对原有城池进行了加高加厚加深。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财产,东城门外的绅民张淑名等捐资合力修建了外东城。在城东定居的史氏也被圈进了外东城,由城外人变成了城内人。外东城建成之后,县城才真正变成了全县的行政中心和经济贸易中心。史氏一家其具体地址是:本县东关拱翠门内大石狮街路北。史氏一家在元吉洞门坡有田产、有贸易,在县城有商铺,是典型的“庄户搅买卖”的富户人家。短暂的“蛰伏”之后,这个家族很快就完成了“嬗变”。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乡试,史登科的儿子史元凯和孙子史文焕同时中举(此科山西省共23名)。而且,史元凯还考了个“亚魁”,也就是全省第六名(后官至陵县知县)。“万历丁酉秋,果与侄文焕同魁”。第二年会试,也就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史文焕考取了戊戌科赵秉忠榜的进士,排名第三甲第224名(当年一甲3名,二甲57名,三甲232名)。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在196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清进士题名碑索引》中,第582页,“孙焕,盂县人,万历26年”,第2580页“万历二十六年戊戌科进士”“孙焕”。实际上,盂县并没有叫“孙焕”的考取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结合几版清代的《山西通志》《太原府志》《平定州志》《盂县志》来看,这个“孙焕”就是“史文焕”。在元吉村,除了史臣,还有一个史元善,也是很出名的读书人。“史元善,明贡生,元吉人,安邑县教谕”。史臣、史元善虽然是小吏,但这些先辈对后世子孙的思想影响却是十分巨大的。史柱来到盂县150多年后,其后人将溧阳史氏、永清史氏的发展再一次推向了“波峰”。可以说,是仇犹山水成就了史文焕这个一代名宦。史文焕不平凡的一生现在有关史文焕的历史资料非常少,在通志、府志、州志、县志中,对他的记述大致相同,也就是个简单的生平事迹。通过考察挖掘,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零散的有关史文焕的资料,有助于对他的生平作进一步的研究。光绪十五年(1889年),史文炳的第十世孙史麐昭考取己丑恩科举人,在他的乡试朱卷中,对其祖上直系先人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史文焕,字还樸,万历戊戌(1598年)联捷进士。由束鹿令知县内升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外任永平府知府、陕西关内道布政司右参政、按察司按察使、布政司右布政使、四川布政司左布政使,两奉覃恩,进阶一品荣禄大夫。天启初,力请终养,连三上陈情疏,未准。始挂冠奉母,归隐藏山七机岩,以终。著有《矜生录》《警心浅言》《青牛居士遗文》等集。详县志及张评事三谟所撰墓志铭。”通过盂县现存的一些资料,结合明清时期的其他史料(《明实录》《山西通志》《陕西通志》《四川通志》《永平府志》《盂县志》《史麐昭乡试硃卷录》)记述,我们对史文焕先生做个简单的介绍。史文焕年幼时,“性聪敏,日诵数千言。年十四,应童子试,试即冠军。太原府吴公器之,同定襄傅新德俱延入府署读书。傅果戊子发解联捷,后两科,文焕亦联捷。”傅新德是戊子科(1588年)举人,己丑(1589年)科进士。傅新德(1569-1611年)假如到太原入学就考中举人的话,那史文焕在1588年的时候就是14岁,那么他最迟应当出生于1574年。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史文焕与他的叔叔史元凯同时中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史文焕联捷考取了戊戌科赵秉忠榜的进士。之后,出任获鹿县令(光绪《获鹿县志》、光绪《束鹿县志》中未见记载)。后由获鹿令转任刑曹。由束鹿知县升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他的胞弟史文炜是武生、史文炳是生员,这一年之前,他的祖父母均已去世(他的祖父史廷弼在他父亲史登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的祖母刘氏在万历二十九年之前去世不久)。万历四十年(1612年)之前,史文焕接替和他同科举人、同榜进士的同乡高邦佐(字以道,山西襄陵人),出任直隶永平府知府。“(刑部)郎中外任永平府知府”。之后,“以治绩卓异,擢陕西关内道”道员。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七月己丑日,史文焕由陕西按察使副使提升为陕西布政使右参政。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史文焕在其曾经任职的永平所属滦州张载后裔中,选择品学兼优者到陕西凤翔横渠书院承祀。(横渠书院是了为纪念北宋著名哲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而建立的。)天启元年(1621年)正月乙酉日,史文焕由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升任陕西省按察使。天启二年(1622年)五月丁酉日,史文焕由陕西按察使升为陕西省布政司右布政使。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在任上,他“多异政,秦民为立生祠。”天启三年(1623年)五月,朱燮元谋取永宁,发动叛乱。史文焕“平长安叛逆某某有功,出蜀藩。”大约在天启三年(1623年),史文焕由陕西省右布政使升任四川左布政使。“任中,羡余十数万,以济陕军。朝廷嘉奖其廉正,赐莽玉,晋阶从一品荣禄大夫。”天启初,力请终养,连三上陈情疏,未准。始挂冠奉母。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己丑日,“准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史文焕请告致仕”,也就是告老还乡了。“以请老(养亲)三疏乞休。吏部赠其'介节一庭霜雪,壮猷万里金汤’等语。”从考中举人的万历二十二年(1597年)算起,史文焕“登仕版、驰驱王事者先后三十年许”。天启六年(1626年)时,致仕回家的史文焕同家人出资重修了水神山圣母祠。崇祯初,他个人出资兴修了七机岩。明崇祯四年(1631年),他的族弟史典主持了迁移玄天上帝洞楼的修建。崇祯十四年(1641年),史文焕出资在藏山兴建了“启忠祠”,并作《藏山祠新建启忠祠碑记》。崇祯十五年(1642年),在藏山撰写“晃耀乾坤”题刻。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组织了藏山祠的修建,并作《重修晋上卿藏山大王祠宇记》。这一年,也是顺治元年。改朝换代“鼎革”之后,史老先生在这一年就“升遐”去世了。如果按1574年出生计算,史文焕享年71虚岁(实际年龄可能大于此)。这就是史文焕先生的一生。14岁离家到太原府读书,24岁中举,25岁考中进士,51岁致仕回家,71岁的时候去世。那么,史文焕究竟是怎么死去的呢?史文焕之死史文焕14岁离家到太原府读书,24岁中举,25岁考中进士,51岁致仕回家,71岁的时候去世。那么史文焕究竟是怎么死去的呢?接下来,我们看一则民间传说。七机岩位于盂县藏山村后,云雾山五花寨之阳,此处有七处幽深莫测之岩洞罗列,其间可容纳七架织布机,故名“七机岩”。据说,“明史文焕致仕后,建精舍,读书于此。”史文焕在陕西做官的时候,忠于朝廷,爱民如子。也恰恰因为这一点,偏偏就触怒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自成。我们知道,李自成的老家是陇西米脂,“起事”也在陇西,史文焕初到陕西任职时的关内道,辖地就包括陇西一带。据说,史文焕在陕西做官,因为忠于皇朝而“苛政”“暴政”,这样李自成等就对其恨之入骨。后来,史文焕到四川做官时,天下大势已变。他一看情况不对,做了左布政两三年,就以父母年迈为由,三次请辞,终于衣锦还乡。回乡后,史文焕觉得当年和李自成结下的梁子,以后可能会给自己及子孙带来祸患。于是他一方面读书写作,宣言“忠君思想”。另一方面吃斋念佛,大兴善道,先后在藏山兴建了“启忠祠”等祠宇。盂县哪里有庙宇开光,他都积极捐资出力,以求内心的平安。但是随着天下形势的变化,他的内心越来越恐慌。于是,他在七机岩打造了一处藏身之所,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七机岩山寨。“明崇祯初,余绝外祖方伯史公登眺其上”,与道人杨真宝“促膝谈玄,竟日忘疲”。“爰是重出己资,为修理之举。”“道人沿山槌凿,相地兴工,摊石为路,垒石为墉,铺石为院,琢石为阶,砌石为户牖,并建关帝庙一楹,灵公殿一座,左右静室各一间,东西茶坊各三间,设立钟鼓楼台,曲径盘旋,茂林丛郁,无不备矣。”山寨修好之后,傅山也曾登临并寓居七机岩,并作有《七机岩》一首。直到今天,我们登临古寨,俯视悬崖笔立,峭壁危崛,依然能感受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1930年的时候,这里曾出土过两门铁炮。可见,史文焕是费了一番心思来打造这个山寨的。然而,人算终究不如天算。崇祯五年、六年间,李自成的起义军第一次来盂县烧杀抢掠,盂县“人心恐怖”。大约又过了十年,李自成的起义军第二次来到盂县。这次李自成采纳了军师宋献策“天象惨烈,日色无光,亟应停刑”的建议,不再扰民侵民,轻轻松松很快就占领了盂县全境。占领了盂县之后,李自成当然不会忘记他当年的“仇人”史文焕。史文焕躲在七机岩,自恃有天险可依,以为万无一失,心情稍微有所松懈。李自成的起义军从正面也确实攻不上七机岩,于是就在当地找了向导,从背后的五花山爬到五花寨,趁夜从五花寨放下大绳,放下精兵,将史文焕擒获吊死,割了首级,邀功请赏去了。这就是:史布政逼反李自成,李闯王吊死史布政。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至于其真实度有多高,不敢妄猜。李自成投军的时候是崇祯二年,这时史文焕已经告老还乡了。一位官员退休回家都十九年了,李自成还记得当年的“仇恨”?但是,史文焕确实去世于公元1644年,而且1644年的时候,盂县也确实在李自成的统治之下。或许,和他在四川“任中,羡余十数万,以济陕军”有关。在几版旧《盂县志》中,“明四川布政司史文焕墓在城北坪”。据传,此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被毁,我们也就无法看到“张评事三谟所撰墓志铭”了。史文焕的思想“学而优则仕”作为儒家经典思想,被看作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推行科举制度以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群体价值取向。史文焕作为名门之后,出身富裕家庭、诗书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同样选择了先学后仕的人生道路。青少年时期,他勤奋好学。14岁时,就摘取了全省童子试的桂冠,因此才被当时的学政(学台)吴公看中,得以进入太原府署进行深造,二十四五岁时又考取了举人与进士。可以说在当时,他是一位非常杰出的青年才俊(明代山西进士平均中式年龄是31.93岁,超过半数集中在30岁至39岁之间)。进入仕途,他忠君爱民。有关资料显示,在明代山西进士中,乐平的乔宇官职最高,做到了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太子太保在明代是从一品的高官,吏部尚书是正二品。史文焕的官职是四川左布政,也是正二品的高官,以后又被晋阶从一品荣禄大夫。可以说,史文焕的荣誉和实际职务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史文焕的政绩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军事两个方面。为百姓谋取生计,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理想,史文焕也不例外。在任上,无论职位高低,他都勤政恤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洁、刚直敢言,“治绩卓异”“多异政”“秦民为立生祠”。生祠,就是为活着的人立祠,以示感戴和崇仰之情。虽然这在当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代表了百姓对他的感激与爱戴之情。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明代中后期,奢靡之风蔓延,他能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好,就更难能可贵了。在军事方面,在陕西任职时,“先是平长安叛逆某某有功”。在四川任职期间,“羡余十数万,以济陕军”。致仕还家,他著书立说。像明代许多考取功名的读书人一样,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归隐山乡著书立说。在四川左布政任上两年多之后,他“以请老(养亲)三疏乞休”,告老还乡。他于奉亲之暇,焚香读书,所著有《矜生录》《警心浅言》等。今皆散亡。不恋官位,离官后仍能悠然自得,修身养性,说明他的思想已不局限于朝堂之上,而是把身心放置于更广阔的空间。这是儒家读书人的人生境界。文如其人,作品是反映思想的亮点。我们已经无法从《矜生录》《警心浅言》《青牛居士遗文》等作品中看到史文焕的思想全貌,只能从他仅存的几篇碑刻作品中窥得他的一点思想主张。在藏山现存的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藏山祠新建启忠祠碑记》中,他提出,“竭忠于后日者,必有启忠于前;为善于身者,定不没于其子若孙也,倘后之人顾名思义,有所感而兴起,于以输忠于君父,效忠于朋友,令人纲国纪,俱有所赖,则于世教未必无万一之小补云。”他还为藏山文子祠撰联并书。联曰:“赵氏长延,死难存孤,百年获礼士尊贤之报;盂民永赖,弥菑捍患,万世荷忠臣孝子之功。”这些观点,都体现了儒家“仁爱”的核心思想。既爱君主,也爱百姓,表现出了他骨子里的传统士大夫阶层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重修晋上卿藏山大王祠宇记》是他生前最后的作品。此后不久,他就去世了。《重修晋上卿藏山大王祠宇记》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描写藏山自然风景的散文,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用自己的实践阐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学观点。晚年的时候,他热衷于公益事业。除了捐修七机岩、藏山祠,还在水神圣母祠施以重金,以及“盂阳诸境,多出史宅金粧”。“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他作为读书人,一生孜孜不倦的最高追求。而吏部对他“介节一庭霜雪,状猷万里金汤”的评价,是他人格品行的最真实的总结。史文焕的影响力史文焕一生“学而优则仕”的追求,既受到家族先人们的影响,也对史氏家族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的引领下,盂县史氏一族逐渐成为乡邑望族,而且长盛不衰。除了我们前面介绍过的“史臣,原仇村人,阜城县训导,明贡生”,我们再看看几版旧志中记载的史文焕及其家族名人。史廷弼,以孙文焕贵,累赠通奉大夫陕西右布政使。史登科,字捷轩,幼丧父,备尝艰苦,居积少有能。自树立昌后,每持畚牌,平治道途,老而不衰,树德弥滋,克昌厥后。以子文焕贵,累赠通奉大夫陕西右布政使,祀乡贤。史元善,元吉人,安邑县教谕,明贡生。史元凯,字见虞,未弱冠应试,受知于学使汪可,受决即中,为大器,文采奕奕。万历丁酉秋,果与侄文焕同魁。受陵县令,有惠政。史文炜,字还素,万历二十八年庚子武举,以子必遵贵,覃恩赠奉政大夫刑部广西司郎中。晋增中宪大夫湖广按察使司佥事。史文炳,庠生,以子必显贵,覃恩赠文林郎江南蒙城县知县。史卷,清监生,县丞。史绍唐,卷子,清庠生,励廉隅。邑令孔重其品。有雀角者乞怜于令,词连史生。令曰:当以一言为信。其人深夜贿,绍唐正色拒之。曰:独不闻杨伯起四知之戒乎?卒不为理。施黄峪村田租廿余担,为文昌阁岁修。举乡宾卒。史必遵,字篆玉,号益斋,文炜子,(清)岁贡由绛州学正,历任湖南道佥事。锐意课士,体恤民。任刑曹,多平反。曾任广西清吏司郎中,覃恩授奉政大夫。运桂府大木时议用夫,人心洶洶。必遵力主驾伐,民赖以案。部民失火,延烧屋千余间,必遵捐资输粟,以奠安之。史必显,字世铭,文炳子,领顺治甲午乡荐(康熙十一年举人),授江南蒙城令。蒙素号难治,必显一以廉爱为政,民咸安之,后引疾归,以寿终。史对颺,号麟菴,必显子,附贡生,授绛县训导。在官二十年,去之日,生徒爱戴。有“守身端正,与顷,来俯首曳足者迥异”之语。史赓颺,字廼赓,必显子,康熙岁贡,性至孝。少随父蒙城任,夜尝寇警,持刀侍父侧,寇不敢犯。父归休患难,遂精研岐黄,侍汤药十余年。父殁庐墓。举乡饮卒。子翼经,郡庠生,维经祀生,少读书,外舍邻女夜奔,严拒之。维经子献詠。史赞圣,对颺子,乾隆恩贡。史颂圣,清考授,附贡,候选训导。史承璿,东关人,康熙岁贡,榆次县训导。以子永直贵,覃恩修职郎,安邑县教谕。史永直,字司政,号双鹤,雍正四年解元。主司谓其文似《西铭》《正蒙》。屡踬春官,乃取旧所,习六艺、百家诸书,沈潜反复而折衷,于有宋诸儒专,以开导后学为务。选安化令,改安邑教谕,维风化勤劝。课学者翕然宗之。告归卒。卒先数日,犹铺纸满案,写律吕全书,蓋其性然也。所著有《读书管见》《十三经纪略》《二十一史杂录》《考古杂录》及文集诸书藏于家。所见作品有《议蔡阎二邑侯入名宦状》《学宫极星门说》《文昌帝君辨》。史献詠,字云和,一字鸣和,赓颺孙,乾隆丙戌岁贡,十二岁应童子试,出语惊宿老。弱冠,食餼而得剧疾不愈。遂决意科目,教授乡里,以真知实践为务。所见作品有《将军墓碑》《水神辨疑》《和邑宰胡岱峰重阳登慈氏山》等。史学苍,元吉人,乾隆六年辛酉科举人。史学诚,字又曾,以孙尚义贵,覃恩赠武义都尉四川永宁营参将。史绳鑑,东关人,庠生,嘉庆庚午赐副榜,癸酉赐举人。史心鑑,东关人,朔州训导,嘉庆岁贡。所见作品有《游七机岩》。史缵鑑,字定南,号竹居,太学生,以子尚义贵,覃恩赠武义都尉四川永宁营参将。史尚义,字正宇,武生,累官四川永宁营参将、四川督标中军协副将。史尚志,嘉庆十八年癸酉科举人,道光元年举孝廉方正,官至藁城县知县。史海章,字百川,庠生。幼入私塾即勤学不好弄,为文温和醇正,屡试不售,乃教授乡里,远近生徒毕集,多所造就。举乡宾。史近光,字殿臣,号春台,贡生,候补兵马司正指挥,历署巨鹿、广平县知县,原任直隶南乐县知县,调补静海县知县,升署开州知州。史荣光,字瑞河,太学生,东关人,监生,盐两淮运使司分司运判。史纬光,字经文,号星五,东关人。幼聪慧,有至性,父尚义官四川督标中军副将,纬光随父上任。及父病时年十二,日侍床褥,虽有仆隶弗使。父殁后,抚亲归葬,问关三千里,不可名状。而纬光以幼冲之齿布置有余,蓋其才质有过人者,必长颇旷达。中年以往,厚遇宗族,所以守先世诒谟也。援例候补直隶布政使司库大使,年四十八卒,光绪元年奉旌表入祠。史孔筆,前元吉人,以廉直闻。一日将入城,道旁拾得白金二百余两,欲换之而未知其人。比至城,闻县堂比粮甚急,往观之。见一人以失金诉县尊,坚不信,将置之刑。孔篳即出金示之,分毫悉合。其人始得免于是。县尊罗公义之,给之匾曰:还金高谊。史麐昭,光绪己丑年恩科举人,乡试中式第十六名。以上是在相关史料中发现的有关元吉、东关史文焕史氏家族人物的一些资料记载。现在,盂县县城、大峪村、下曹、秀水南村、温池的史姓人口,以及郊区荫营镇坪上村的九甲史氏、西梨庄村史氏、桥上村史氏、甄家庄、林里村、南窑庄等史姓人口都与史文焕家族同属一脉,是元吉史柱的后裔。史氏一族自明清以来仕第相继,人才辈出,绵延五百多年,靠的就是家学深博、书香门第的“读书第一”家风。在深厚的“读书第一”家风影响下,史氏家族热衷学业,苦读上进,文化昌盛。直到废除科举考试之后,史氏家族仍然后继有人,一大批杰出人才在许多领域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说,史氏家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盂县科举文化繁荣的过程。因此,对史氏家族文化特征的认识,将非常有助于对盂县传统文化环境的了解和判断。遗憾的是,对史文焕的研究,还没有引起更多学者的足够重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