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三小陈双《行走龙门》

xing

zou

long

men

富春三小    陈双

踏着鹅卵石小道,穿梭在古色古香的屋宅间,顿时有种穿越了时空隧道的感觉。深长的弄巷,古朴幽静;斑驳的墙面,透着岁月的沧桑。

我们在小导游的带领下,来到砚池边上。

砚池,这名字确实形象的很。眼前的砚池就是一方大大的砚台,池水清澈平缓,映衬着周边的屋宅,白墙黑瓦,加上草木的倒影点缀其间,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微风拂动,层层涟漪泛动,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天外银河一道斜,四山飞尽鸣蛙。明朝我与扶桑去……”我们在有序地在砚池边上朗诵龙门风光诗词,优美的声音,响彻砚池。或许是为了增添意境,天悠悠然地下起了小雨,诠释了什么是“山色空蒙雨亦奇”;就连狗儿也十分配合,趴着一边静静地聆听……

活动继续进行,义门、明哲堂、工部、老街、百步亭、咸正堂……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明着堂是我最喜欢的一处。明哲堂是龙门古镇上最大的一个徽派建筑。它前后共三进,门厅、正厅、后堂,中间有天井,你可别小看这天井,采光、通风、排水全靠它呢。进入明哲堂,我兴奋地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工具—石磨,这石磨我在电视上看过,不过使用的人都是转着圈推的。这里可不一样,石磨也是有两块圆石组成,但它是由四根木条组成了一个推拉助力的杆子,把米放进上面圆石的小洞里,手抓横杆,按着顺时针方向一进一退,两石之间就有很多粉末流了出来。这太有意思了,我真想试试,但羞于启齿,只好作罢。孙老师跟我们说,越是雕刻少,房子就越老,明哲堂就是这样的房子,没有过多的修饰,只有几根结实的柱子撑着屋顶,柱子上贴着已经褪色的对联,我们进了后堂,出了明哲堂。

接近晌午,我们要去采访古镇的民间艺人。龙门就是一座迷宫,屋宅密密麻麻,小巷纵横交错,要不是龙门中小的同学带路,恐怕我们早已迷路。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好不热闹。恍惚间,我们来到孙氏宗祠,便看到一位剪纸艺人,是位阿姨,戴着眼镜,慈眉善目的。我们问了声好,就开始了对她进行了采访。说起剪纸,阿姨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她喜欢剪纸,完全是小时候受她母亲的耳濡目染。因为喜欢,所以一直坚持了有五十年了。我们惊呼不已,一个人能坚持做一件事做了五十年,真是太不简单了。阿姨还向我们展示她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绚丽。那只胖乎乎的老鼠拖着一袋米,眼睛盯着你,似乎有些防备;那条蛇剪得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好像你一伸手,它立刻就会逃跑似的……看着阿姨的作品,我们又是惊呼一片。

龙门古镇,一代帝王的江南故里,一座活着的千年古镇,一本可读懂的历史书……龙门,下次再见!

排版|一颗太阳蛋

文案|郁达夫少年文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