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二,二生三 》 作者:嘉嘉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一生二,二生三

作者:嘉嘉

语出《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拙文《道有名,道无名》以为,人类不是万能的,人类意识感官无法感知的事物 / 现象(无名)及其本质(道),这就是“无名之道”。语出《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就是“无名之道”。

“道生一”就是宇宙万物“一”起源于大道无名道。

大道无形,无所不在,无远弗届,无始无终,超越想像。人类所认知的宇宙万物人生百态,其实只是“道”的一部分,这就是“道生一”。

“一生二”就是任何事物“一”本身自有永有的两面性“二”。

两面性如运动与静止、简单与复杂、矛盾、阴阳、正负、内因与外因、好坏善恶、是非曲直,正反,兴衰、成败、贫富等等。事物的两面性对应了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

“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事物的两面性之间产生变化相互作用而衍生的第三种属性。在运动与静止之间、在简单与复杂之间、在矛盾之间、在是非曲直之间等等以此类推,千变万化而生万物。

列举三个具体的例子说明如下:

第一例:物理。

物体为“一”,可道电的导体与不通电的绝缘体就是“二”,既可通电又不通电的半导体就是“三”,大到万吨油轮小到微型相机,天上飞机地上高铁,千物万物都是由导体、绝缘体、半导体这三种材料所构造,这就是“三生万物”。

第二例:国家。

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一”包含了执政者和平民百姓“二”,同时也包含了亦官亦民人士“三”。这个“三”由前面的“二”转化而来。国家可大可小,可强可弱,仪态万千,这就是“三生万物”。

第三例:人与事。

把人与事合而归“一“,好人好事与坏人坏事就是“二”,有人说好,有人说坏,有人说不好也不坏,这就是“三”。好可能变坏,坏可能变好,世事无常,变幻无穷,这就是“三生万物”。

综上所述,简而言之,“一生二,二生三”的理论价值就是,“一“分为“二”看待宇宙万物人生百态,同时留下“三”的回旋空间。

2021年3月10日

作者简介:陈坤祝,笔名:嘉嘉。闽南人,业余文学爱好者,上世纪九十年代移民菲律宾至今。曾经在菲律宾华文报刊《世界日报》发表了一些文章,最近开始发文于国内文学微刊微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