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山的名字叫----青天背
起了个大早
吃了早饭
向南山中的一段-----青天背进发
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年
每日望着南山
守着南山
每逢农历十五仰望一轮圆月从南山冉冉升起
那时
南山对我而言
亲密的抬头即见
又遥远的像一个不真实的梦
那么陡峭、高远、伟岸、神圣
可望而不可即
今天我终于要首次登南山了
首先来到南山脚下的小村庄----上庄村
青天背景区的招牌高高地挂着
停好了车
我们就要开始爬山了
护林员望着我们几个老弱残兵摇摇头“你们往上走走,溜达一圈就下来吧,你们上不去”
我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爬上去!”
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劲头
护林员焉知我隐藏了近三十年的渴望
他低估了
一个人有了痴心
妄想也能变坦途
我一定会爬上去
到大山深处
探寻她
到大山顶
朝拜她
爬山开始了
一开始有一段近乎野生的台阶路
说是野生
因为是仅仅用不成型的大石头
简陋地堆积而成
大约有几百米吧
来到一个凉亭
这个凉亭
是这座山目前唯一的一个人工建设项目
象征着这座山的开发提上了议事日程
再往上爬
简陋的台阶也没有了
只有一条狭窄、蜿蜒上升的林中小路
说它是路
仅仅是因为走的人多了
也就成为了“路”
道狭杂树长
树刺扎人身
树枝交错
叫不出名的各种树木野蛮生长
不伟岸而且浓密
有的树种生长着尖尖的刺
我们只能披荆斩棘了
不流血焉知实现梦想的艰难
狭窄的山路时陡时缓
陡的一段几乎直立
我们只能双脚、双手、拐杖
五足齐用
林中的小路相当湿滑
环顾四周
都是密不透风、深不可测、望不到边的树林
举目向上也是浓浓的交错着的树枝密叶
辨不清方向
也无需辨别方向
因为眼前只有驴友开辟的这条狭窄山路
别无选择
只能一条道走到头
往前看
除了树还是树
路的尽头还是路
我们一行三人在深不见底的密林中前行
看不见前路
看不见一丝要走到尽头的光明
我们相互鼓励着一路向前
跌倒了爬起来
我们一腔孤勇
只是源于对南山的渴望和痴迷
越往上走
脚下的泥土越松软
不知积了几层的落叶和尘土
我们在“黑暗”中摸索
我们三个别人眼中的“老弱残兵”
气不馁
伤不惧
勇往直前
经过不知多长时间的林中爬行
前方依稀有个光亮
也仿佛听到了声音
我们信心大增
加快了脚步
终于
冲出了树林的封锁
眼前一下子豁亮起来
高山植被也整整齐齐地由树林变成了奇花异草
奇妙的大自然
孕育着一个又一个的神奇
整个山坡齐腰深的山花烂漫
说话人也出现在我们眼前
高山采药人!
她们已经采了几麻袋的草药
越过这一段奇花异草
我们就整整到了山顶
原来采药人是开汽车上来的
这就是这座山更神奇的地方
在山体的另一面
早已是广灵县的地界
山体的形状和植被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广陵的山是和缓的
蜿蜒的盘山路一直延伸到了山顶
这座山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平地”
造化弄“山”真是不可思议!
终于到了山顶
也曾到过无数的山顶
只有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南山的山顶
塞满了了我整个的好奇心
山顶、奇石、野花、怪木、各种神奇的草药
远处
山连山
逢连峰
绵延不绝
我们在山顶探寻、留恋
方向不同景致有别
终于
我踏上曾经守望了十年的南山山顶
终于和她亲密接触
触摸她伟岸的脊梁!
由于山下有老人等待
我们又急匆匆地下山了
经其他驴友推荐
我们走了另一条下山路
原来我们上山的路一直在两峰之间的山谷里
这就是我们一直爬行在暗无天日之中的原因了
换了下山的路
植被又变了
整个山坡的野生红桦树
桦树
树干极其美丽
灰白的树皮
掺杂着斑驳的图案
这一望无际
生长了不知几个世纪的桦树
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这条路果然好走、光明多了
这一条条狭窄的山路
都是探寻自然、爱好自然的驴友的杰作
走在这条路上
我们得以一边走一边欣赏风景
一路上不停地和其他游人狭路相逢
相互打着招呼
山中相遇
一瞬间就可以成为熟悉的陌生人
是大自然
让人与人之间放下芥蒂
从上午九点到下午四点
整整七个小时
我们胜利而归
我们高兴地和护林人汇报我们的所见所闻
他无不惋惜地说
“你们在山顶转的太少了,在山顶转下去,一天也转不完,有一片森林都是双臂合围才能搂住的大桦树”
“有这么大?!”
说的我无比惊叹、心驰神往
这次爬山就当探探路吧
攀登南山的行程一定会继续
青山不老
我的雄心就不老
在此
真诚地欢迎越来越多的朋友来阳原做客
阳原正以她的质朴、美丽、大方广纳四方宾朋
这里是人类心灵的另一方处女地
热爱阳原的人们咱们一起来发现阳原的美,推广她,让更多的人认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