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正在消失的年味

曾经许诺过

只怀念

不怀旧

那就怀念一下曾经那些关于“过年”的美好瞬间吧

(一) 逛 乱市集

小时候

年前阴历二十六和大年三十

都是乱市集

乱市集

真叫一个挤啊

人挨人、人挤人、人踩人

整个街道密不透风

仿佛一堵厚厚的人墙在滚动

路两旁摆满了一个一个的小摊位

连成五颜六色的长龙

都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小商品

各色的头绳、发卡、点心、糖块、虎头鞋、灯笼、鞭炮

甬路上的人刚挤到摊位前就被挤到了后面

撕扯着

呼喊着

讨价还价

小孩子夹在中间

就是被挤的小羔羊

记得有一回

我和妹妹拿着过年奖励的两毛钱

也裹挟在人流里

紧紧滴攥着彼此的手

一股人潮涌来

我们被挤散了

再去找彼此就势比登天了

如今想来

小孩子赶乱市集

似乎不是为买东西

就是挤热闹

不逛乱市集

怎么叫过年呢

那壮观的场面

现在的人是无法看到了

现在的人动动手指

就有人把需要的东西送上门

谁会为了买个头绳去拼命的挤呢

(二)  大年三十穿新衣打灯笼

小时候

真是盼着过年啊

太阳爬得太慢

懒洋洋地从东爬到西

急的小孩子们

恨不得栓跟绳拉着她跑

腊月二十、二十一、二十二……

数呀,数呀

仿佛等了几个轮回“大年三十”终于到来了

穿新衣、戴新帽

脱去厚厚的破烂不堪的棉鞋

穿上新新的单鞋

穿上新衣

就剩盼天黑了

太阳刚落山

就缠着大人

点上小灯笼

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小女孩们

拍成灯笼的长队

开始串

从前街道后街

又从后接到前街

长长的胡同

小小的脚

转了一圈又一圈

忙碌了一年的大人们

三五家自动结组

点起旺火

放起了鞭炮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得地动山摇

天空中不停地闪着电光

大人们的呼喊声、小孩子的欢呼声、鞭炮的齐鸣声

整个一片声音的海洋欢乐的世界

我们这些打灯笼小分队

只等鞭炮响过

冲过去

去满地的碎纸屑中

捡拾没有燃放的哑巴炮仗

扔到旺火中

听那不起眼的响声

惹得大人们没命地呼喊着我们

拉扯着我们

那颗奔向欢乐的小心脏

又岂是能拉扯得住的

拉着住这个孩子那个孩子就跑了

鞭炮放的差不多了

旺火也阑珊了

大人们回家忙年夜饭了

小孩子仍然意犹未尽地溜达

踩着满地的烟火屑

望着萧条了的旺火

羡慕着那些仍然在鞭炮声中的村庄

如今的大年

没有了鞭炮声

年味似乎也淡了很多

“炮竹声中辞旧岁”

一年一年

年岁的增长似乎也少了仪式感

鞭炮声一响

炸去旧的烦恼

炸开新的生活

(三)  吃饺子

直到旺火灭了

只剩一片狼藉的纸屑

再无可捡拾的鞭炮

我们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满屋子蒸汽袅袅

门口窗户都外涌着蒸汽

冒着香味

家家都是大锅台

大大的铁锅

呼呼的灶火

饺子在锅里翻滚

蒸汽翻滚着上升漫延

大人们人影晃动

饺子出锅了

敬了灶神和祖宗

就端上桌了

一个大大的盘子放在桌子中央

占去了桌子的五分之四

一家人每人一个小碗

都从大盘子里夹饺子

吃着一个盘子里的饺子

恐怕是最名副其实的团圆饭了吧

大年三十的饺子

是一年中难得一见的美味

小孩子们

挺着滚圆的肚子

不肯睡去

强支着眼皮

纠缠着大人打扑克

除夕的夜晚

怎么舍得睡觉!

这美妙的时光过去了

一等又得一年

(四)  串亲戚

过年还有一项隆重的节目

串亲戚

从初二开始

每天都有讲究

初二上坟

初三看闺女

初四回娘家

田野里、乡路上

络绎不绝

穿的花花绿绿

胳膊上挽着篮子

篮子上盖着新新的毛巾

篮子里是自家蒸的馒头包子

一个大人

几个娃

浩浩荡荡地上路了

这一筐子馒头

是要转好几家的

进一家的门

热热闹闹地拉家常

推推让让地往外拿馒头

结果是盛情难却又换上了人家的馒头

接着去下一家

像我们几个孩子

最爱去的就是姥姥家了

说是姥姥家

其实姥姥早就去世了

去亲妗妗家吃饭

然后去大妗妗、二妗妗、三妗妗家串门

我们姐妹几个

齐刷刷地往炕下一站

听亲戚们热火朝天地夸上几句

羞答答美滋滋的

现在这样的场景是越来越少了

手机、视频、微信、QQ

这几十年的变化又岂是天翻地覆可以形容的

人类真是了比起阿

用勤劳和智慧

创造者日新月异的新生活

这几十年的发展速度

是不是能抵得上过去几千年的发展速度呢

如今人工智能

方兴未艾

人类智慧

在不停地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好像什么也阻挡不住

人类迈向更快、更强、更高的步伐

科技以风驰电掣的速度

迅猛发展

改造者也创造着

我突然被这几十年的发展速度吓着了

好想变回那个

穿花衣戴花帽打灯笼的傻女孩

(0)

相关推荐

  • 刘秀英丨回忆儿时过大年

    时光匆匆,转眼又快过年了.大街上高高悬挂着的大红灯笼是那么的喜庆.耀眼.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可真叫一个高兴呀! 腊月十五以后,随着年的一天天临近,忙年也就与日俱增了.腊月 ...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提到过节,我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春节.春节是最大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我们这里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拉开了序幕.俗语说"三祭灶四扫屋,五蒸馒头六杀猪,七八噼啪到年下".二十三是小 ...

  • 品读 | 孙荣:追寻年味

    孙荣 追寻年味 过年,是一种记忆,是祖辈流传下来的遥远印记.是儿时的一种期盼,一份甜蜜,一样幸福.如今,早已过了盼年的年龄,每逢过年,却有一种怀念不知不觉地在心头滋长.怀念儿时的年,怀念山村的年味. ...

  • 商洛市小学四年级七班学生的”新年小诗展“

    小诗展 诗,是唐朝的一株柳,摇荡在古风河畔: 诗,是宋时的一尾鱼,游弋于清澈柔波: 诗,是元时的一首曲,传颂在天山草原: 诗,是明时的一股风,悠扬在深深胡同: 诗,是清时的浣纱女在河边唱着绝代的歌. ...

  • 炊烟有望 盼年 1

    田红柳家的那只老乌脸子鸡,已近于封窝,几乎不下蛋了,本想等到过年宰杀了,想不到进入腊月就瘟死了,瘟死的鸡贫穷时代也舍不得扔掉,全家可以饱餐一顿鸡肉. 肖明岭嘱咐:"明原家的孩子不稀罕这个,给 ...

  • 忆海钩沉(9)——年味的记忆

    年味的记忆 小时候盼过年,年--对孩子们的诱惑是巨大的. 一进入腊月,尤其是过了腊八,孩子们便蠢蠢欲动了. 我的有记忆的童年是在富山村度过,那是个非常深的山沟里的一个很小的村子,现在看来是落后得不能再 ...

  • 田永明 | 过年(2)

     作者简介 田永明,男,汉,1970年7月16日出生.1991年毕业于乌盟师专中文系.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二中语文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爱好写作. 难忘的记忆 --过年 年三十 腊月二十九.大年三十是每 ...

  • 褪色的乡俗(上)

    本文作者:马少东 民俗是传承下来的本土文化, 能凝聚人心和乡情. 过节有些俗 宏盘村的小孩们盼过节,大人们也为此而忙碌. 说起过节那肯定要数过大年了,有句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其 ...

  • 回味那些“年”(中)

    本文作者:马少东 上期:回味那些"年"(上) 终于盼到大年三十"激动小孩子们心"的这一天啦!早晨,不知谁家点响第一个二响炮,紧跟着就稀稀拉拉地响起许多二响炮,回 ...

  • 鲁北故乡“过大年”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年.在我的记忆里,年是一家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我的家乡在鲁北,过年热热闹闹,总有挥之不去的记忆. 过年,挨家挨户磕头拜年送祝福,长辈们抓把糖果.爆米花,发点压岁钱.随着鞭炮的响动, ...

  • 过年进行时

    本文作者:任平 童年盼过年,老了怕过年,无论你是盼了还是怕了,这个年总得过,谁也落不在年前. 我记得小时候刚进腊月就开始过年倒记时了.每天掰着手指头数,数完还要问一问父母或姐姐们生怕自己记错或者是数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