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画家冯才志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喜爱、把玩和珍藏与日俱增。在美术作品中,因为历史悠久,有的也因创作条件相对简便,容易看到,人们对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甚至钢笔画等相对比较了解。
但对漆画却很少,一因不多见,圈子内的人了解多一些,二因出现才几十年。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天然漆的国家,形成了古代悠久的漆文化传统——髹(读音:休)漆工艺,古时候把用漆漆物品称为髹,是我囯古代工艺美术中发源最早、沉淀最深、外来影响最少的一种工艺。制作出来的物品通常称为漆器。
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天然生漆”(又称中国漆、土漆、大漆、),人工从漆树上纯手工采割获取,生漆经过滤提炼精加工后方可使用,天然生漆具有亮度典雅,光泽明亮,坚硬耐磨,耐高温,耐酸碱,附着力等长处,不但用于工业设备、工程、建筑、医药、矿井、容器、航空、卫星、军工、文物、寺庙等、这在家用木制品传统漆器工艺品、现代漆艺创作中也使用较广。一种是“人工合成漆”,即,“腰果漆”“聚氨脂漆”“磁漆”等合成漆,较天然生漆透明,漆膜强韧、硬度大、耐热、耐酸、耐磨、使用方便。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多个领域中使用也十分广泛。在漆器、漆画创作用漆,根据不同的画面意境,色调用色处理,在采用适合的主要媒介用漆上选用漆性特点如:天然生漆的漆膜色泽呈现较深沉的茶褐色,适合金银底半透深沉含蓄等暖色调调色。“人工合成漆”因为漆色浅而透明度高,适宜调制各种浅色漆,能使画面层次清晰,色调分明。天然生漆也可与聚氨脂漆混合使用,可提高天然漆的透明度,又可加速天然漆的燥性,二者有着一定的取长补短效果,总之根据画面需求而选择。
中国传统漆艺技艺发源于新石器时期,历经商周直至明清,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炝金、描金、贴金、磨漆等独特工艺技法,对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艺术发展都带来深远影响。
重庆漆器,与北京漆器、扬州漆器、福州漆器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漆器。
上世纪中叶,在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沈福文、教授何豪亮等一批专家学者的带领下,通过对古文物和出土文物的研究,恢复和发展了早已失传的金镂、堆漆、斑纹镶嵌工艺,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研磨彩绘、蛋壳镶嵌工艺,命名为巴人漆艺。是对重庆漆器的继承和创新,其装饰技法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明代诞生的我国第一部漆工艺专著《髹饰录》,较全面总结了传统漆艺技法,其中专门列有“漆画”一条:“漆画……即古昔之文饰,而多是纯色也。又有施丹青而如画家所谓没骨者,古饰所一变也。”漆画是从在漆器上作为一种装饰脱颖而出成为的独立画种。
中国现代漆画,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漆艺运动的推动下产生的。受到世纪初日本漆艺的影响,六十年代越南磨漆画的震动以及西方现代绘画的冲击,七十年代以后,不少画家开始涉足漆画这个领域,因此,漆画成为独立画种,是近几十年才有的事。
漆画,顾名思义是以漆为基本的物质原料,以漆工艺技法为基本造型手段,吸取其他画种的可用技法,利用能与漆相处的多种材质,如贝壳、蛋壳、金银箔(粉)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特殊画作。
重庆漆画作为重庆漆器的一个分支,同样继承和发扬了传统工艺的技法特点。重庆有代表特点的研磨彩绘和蛋壳镶嵌充分运用到漆画创作中,并辅以镶嵌、罩明、莳绘、彩绘、变涂、堆漆、雕填、晕染、晕金、针刻等丰富独特的工艺手法,再与相适应的各种漆相辅相成,赋予漆画深刻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既可工笔,又可写意;既可抽象,又可写实。山水、花鸟、人物,古代历史、神话传说、现实生活等都是漆画可表现题材,有着可表现的广阔空间。
说到漆画,必须要说到一个人。
他是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军人物”称号的冯才志。“巴人漆艺”在2016年6月,列入市政府公布的“重庆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沈福文是第一代传承人,张书瑶、何豪亮等是第二代传承人,冯才志是第三代传承人。
民间著名大师张书瑶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沈福文弟子,专攻传统漆器领域。沈福文先生东渡日本学习“莳绘”技法并带回国内传习,在日本“莳绘”的基础上发展创造了重庆本土的研磨彩绘等技法,为我国的漆器制作工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自幼酷爱美术,1977年考入重庆市美术漆器厂装饰绘画组,师从于张书瑶大师,从事漆器工艺品及漆画的绘画工作。已从事工艺美术事业40年。1979年底报考入了工艺美术漆器专业,脱产三年学习工艺美术,师从于四川美术学院肖连恒、黄唯一、万常沛、何豪亮等名师、教授。
2006年创建重庆市大志漆艺美术工作室,经工商部门核准为从事研究、设计、制作、展销、漆画漆艺制品、各种工艺美术品及美术培训的独资企业。持续探索新时代重庆传统漆艺的传承与发展形式,通过将现代美术审美观、现代材料、现代科技、现代技法,现代创作思维融入传统重庆漆画表现形式中,致力于重庆传统与现代漆器、漆画创作创新工作,其技法与展现形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2011年5 月20日,83岁的四川美术学院资深教授何豪亮先生手书《才志漆道》,赠予喜爱的弟子冯才志——
常言道:“漆有万法,体性无殊,不可舍法,取法,非法,非非法;画本一乘,根源有别,故说下乘,中乘,上乘,上上乘。”
通观才志漆道表现技法有彩绘、雕填、针刻、镶嵌、堆漆、罩明等,可贵的是还创造了一种才志非法即浮漆浸渍法,天然成趣,效果奇美。其作品《菊》《金秋》《秋韵》《峡江晨曦》《峡江彩云》《峡江轻舟》等多幅作品参加省市全国展出并获大奖。并有三十多年的工艺美术设计实践和绘画创作经验,中国书法也别具一格。才志的漆器、漆画、书法均为上乘作品。 为了弘扬巴渝漆文化,志于道的年轻人,应把重庆具有数千年的巴人漆艺继承发扬光大。
冯才志还有一些代表性技法——
“冯氏”线描技法:通过创新性运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技艺,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线描工艺与漆画形式开拓性融合在一起,展现独特的“点线面”艺术效果,具有“随性而发,意在笔先,随意勾画,随画随变,笔笔生辉,不可复制”的特点,制作出材质美、蕴蓄美、肌理美和工艺美的独特画面。
多层肌理埋色技法:通过对材质与打磨工艺的研究创新,诞生出多层埋色、多层罩金、多次打磨的复合填色打磨工艺,能够产生出金银叠合、多色穿透、随观赏角度不同,而出现多种变化的画面效果,使漆画具有其他任何已有画种所不具备的画面表现效果及变化能力。
漂漆技法:将传统土漆与现代多种复合漆按比例调配,并通过创新性“水面漂浮技法”创造出全新且独特的画面表现效果及多种肌理纹路,使每幅作品独一无二,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
冯才志在近些年的学习、探索、实践、研究中,采用各种表现手法尝试创作出不同画面效果的作品——
工笔漆画。以描金线,填色,彩绘等表现手法创作,如《双鸟花卉》《人物花卉》《奇花异彩》等。
写意抽象漆画。用绘、嵌、变、刻、堆、磨等变形装饰花鸟,山水的表现技法创作,如《峡江彩雲》《菊》《秋韵》等。
写实漆画。运用彩漆彩绘刻画为主要表现手法,重点在于人物形态和情感的细致刻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如《赶场》《石匠》等。
写实磨漆画。以彩绘,贴金,镶嵌,磨彩为主要方法,手法重点在“磨”。如《金秋》《嘉陵晨曦》《峡江古镇》《古镇溪流》等。
磨漆画是漆画的主要形式。
它既能表现工笔、年画、水墨等中国画的魅力,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水彩、油画、木刻等西方画的风格。它既能远看,更能近观,会让人忍不住想要去触摸、去感受、去对比画中那些凹凸起伏、光泽转换、糙细变化和肌理牵延。由于漆质考究,且罩漆打磨后再罩漆,反复多次,使得磨漆画耐久、耐磨、耐酸、耐腐、耐冷热,能够自然保存千年不变。
多次参加重庆及全国大型展览,先后荣获了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最高奖“精英奖”(《金秋》),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最佳创作奖”在内的众多全国性大奖。
代表性作品被作为重庆代表性礼品赠送至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政要及商界领袖。如《古镇溪流》、《峡江》、《金秋》被作为礼品赠送中国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等。
多幅作品二00九年被中国社科院选入《艺术人生·中华艺术名家博览》大型画册,并被列入《艺术人生·中华艺术名家》专题纪念邮票名册。多幅漆画作品编入《艺术人生中华艺术名家博览》大型画册《中国工艺美术》《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获奖作品集》《国学辞典》《新中国文艺60年》《世界艺术大系--中国艺术》等。
漆画既要强调材美工巧,突出工艺手段和物质材料的独特价值,大胆开拓新材料和新技法,又要强调现代设计理念,勇于开拓新的题材创作领域,使两者的有机结合,让漆画的艺术表现更富现代性。
冯才志对弟子说,创作中,始终要把审美放在第一位,以诗化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中的诗意,通过优美的艺术形式和创新的技法去表现生活的美丽。
巴人漆艺,重庆漆画,你值得拥有和品味。
(文/胡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