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沪上京剧四大舞台之一——中国大戏院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城市的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
时光流逝,历史变迁,那些历尽沧桑的老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个城市文化的缩影。
中国大戏院,这栋有着9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在历经长达两年多的修缮施工后,已于2018年完成整体修缮,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 修缮后的中国大戏院外观
历史沿革
说到中国大戏院,恐怕连现在的上海本地市民都对其知之甚少。其实,位于牛庄路上的中国大戏院也曾远近闻名。其建成后,先后被命名为三星大舞台、更新舞台和中国剧场,专门用作京剧演出。
△ 原中国大戏院
四十年代中期,梅兰芳、程砚秋、袁世海、李少春、马连良、张君秋、李万春、言慧珠等诸多京剧名家在此登台献艺,是沪上京剧四大舞台之一。50年代后,除京剧外,还有淮剧、绍剧、扬剧等少数剧种在这里演出过。
△ 梅兰芳和马连良演出剧照
然而,曾经名噪一时的中国大戏院随后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走向没落。在接受改造之前,大戏院的一层已经被租借,成为五金商店;二层以上也变为了电影放映厅。建筑周边环境混乱,各种管线电缆错综复杂。曾经辉煌一时的中国大戏院早已不复当年风貌。
△ 修缮前的外立面
△ 修缮前的天花板
建筑概况
中国大戏院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牛庄路704号,于民国十八年(1929)兴建,1931年1 月30 日开业。原设计者为康益洋行(F.E.MILNE.ARCHITECT),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5层,局部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3.2米,面积为5180.2㎡。
由于现代剧院功能变化,已无法满足新的使用要求,只能在确保三面临街,一面与居民楼相连的外墙完整保护和安全的前提下对建筑的结构进行替换,保留建筑物外墙体及嵌墙柱,保存一层门厅原始结构,建筑内部其他非原始结构(柱、梁、板)拆除,新做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同时为了满足现有舞台的功能需求、设备间及舞台乐池升降的空间需要,将原有地下室加大、加深。
△ 中国大戏院模型图
建筑中具有价值的保护部位
中国大戏院于2005年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三类,重点保护部位为:外立面为外部重点保护部位,原主体空间格局,楼梯间,入口门厅以及其他原有特色装饰等为内部重点保护部位。
外立面:原始外立面材料主要为泰山砖和水刷石,窗为钢窗。主入口上方两侧有尖塔形装饰物,正中牌楼有三星标记。
室内进厅:室内进厅结构部分是原物,装饰面层仅保留了原始天花装饰,局部有破坏,整体保存完好。
根据文件要求,修缮施工应当最大限度保持历史建筑原物、原件以及其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社会的多方面有价值信息,使优秀历史建筑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并清晰可读。
△ 中国大戏院铭牌
工程特色及重点修缮内容
01
降低地下室改造对北外墙的影响
本次修缮对20多米高的北外墙采用了锚杆静压桩进行加固,对新地下室基坑北侧设置了永久性的围护结构,对暂时无法拆除的台口结构采用扛抬架空的办法,对呈片状的北墙增设了横向及斜向的支撑,确保了地下室拆除和新建过程中北外墙的绝对稳定和安全。
△ 锚杆静压桩加固
△ 横向及斜向的支撑
02
解决新老结构拆建的安全矛盾
施工中,借用了剧院原三层、四层加建时的水平钢桁架作为剧院外墙的临时水平支撑,在新老柱子重合处对老柱子采用格构式钢柱进行移位替换以让位给新柱子施工,并对基坑内的老柱采用基础托换的方式进行加固。一直到新结构封顶后才将老结构全部拆除,确保了结构替换施工的安全。
△ 原有水平钢桁架
△ 格构式钢柱位移替换
03
降低地下室改造对北外墙的影响
在与设计单位反复商量沟通后,除了极个别柱之外,绝大部分的原柱子采用了非全断面的局部加固方法,将对外墙开凿面的比例降低了90%,没有使剧院的外墙面因结构加固而受到大的影响,从而完整地保护了剧院的外观形象和风貌。
△ 柱子非全断面的局部加固
除此之外,本次修缮中还综合运用了较多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全面实现了对中国大戏院这座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目标。
2018年5月,中国大戏院改造项目完美落幕,改造后的中国大戏院已经恢复剧院功能,设置坐席1080个,成为了集音乐剧、歌舞剧和其他各类舞台剧演出功能的综合剧院。
修缮后的中国大戏院
来源:”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