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千年古镇河下古镇
淮安也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淮安人文荟萃。历史上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旅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㓵及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都是诞生在此或在此生活过。其中好几位还与河下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河下古镇位于淮安市西北隅。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区之一。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有"进士之乡"之称。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纵观河下2500年以上的历史。从吴王夫差开凿沟可到隋炀帝开大运河。及漕运盐政繁华了当年的河下。一条马车宽的石板路,一间间退了色的门板,磨光了纹理的石板。依旧向来往人们诉说着当年的繁荣。诉说着当年商贾商埠的兴衰的故事,诉说着当年淮扬菜的舌尖上美味,诉说着文楼的蟹黄汤包和长鱼宴…
由于清未的淮北盐集散中心迁移,漕粮由河运改为海运等原因。河下逐败落。但古镇那此保存完好的明清时风格的民居,让当地人们完好的保存下来。百分之八十以上民居系民国以前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石板路面占百分之九十。还保存了不少名人故居。这比那些光复制的古村古镇就有看头有故事了。当然在古镇的外部也有恢复复修的青砖黛瓦的部分。主要好看的部位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街、巷,桥都还有。慢步石板小路,追思小镇的故事。比那些复制的古镇古村爽多了、舒服多了。
在小镇一小吃店要了碗"阳春面"。"阳春面"这个牌还是五十年前在衡阳工作时当去很风行的。近些年很多地方早没了这品牌。这家老板也客气热情。面条筋道薄软。老板说很适合老年人口味。清淡鲜美。真的很好吃。本地名点蟹黄汤包由于身体原因不敢品尝了。回来还有点后悔。只得改天去品尝了。
遥闻深巷中犬吠。空中偶有飞鸟的唧叫声。街巷有些安静。小店老板说,刚过完年。天气又较冷。所以小街若显冷清。这儿过年初一都是满街是人。有点人满为患。不信天转暖和再来看。人多得会让你吃惊。不过拍客还是喜欢这种时间,安心创作自己的作品。试想一条湿漉的石板路。穿著中国风服饰装的的美丽女子,手撑把油纸伞行迈步慢游在古镇的小巷。不会是一幅美图?对比江南水乡,这不是另外一道风景?小镇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或素描或水彩都很相宜。我们拍客也就使劲的啪了。标题那张小照就是因游小镇。特别后期处理成还旧感觉的。虽有点太暗,不过是个人感受好玩罢了。
巾帼英雄梁红玉
梁红玉是个传奇女子。原藉安徽,生于淮安。祖上出身武将。梁父和祖因平定方腊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家道中落。梁红玉也沦为京口营妓。后嫁与抗金名将韩世忠。随夫抗金。后封安国夫人。抗金前线,梁红玉金上亲擂鼓指挥。后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有此而起。一个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𤾗的地位成就唯梁红玉而己。后世多有传颂与效仿。《金山战鼓》在多种戏曲里都有呈现。抗日战争时期,长沙抗敌宣传队第四队也曾演出欧阳予倩编写之《梁红玉》一剧宣传爱国抗击日本。可见之影响之深。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女子。如若她甘为二,那谁可堪第一?
梁红玉战死后,家乡父老在她出身地河下建祠塑像以纪念这位抗金民族英雄。明清时多次进行修建。后毁於兵火。解放时已破烂不堪。1959年淮安县在原址重建。文革中被拆除。现在的祠是82年重建。
祠内有梁红玉戎装配剑之塑像,英姿飒爽。梁红玉祠现为淮安文物保护单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