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中为何没有四月四、八月八?
明天就是农历的二月初二,又称龙抬头,我国民间有剃龙头、祭祀、敬文昌神、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等习俗。但是今天,小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无聊的想法,有没有三月三、四月四、六月六……今天小编也查了一下。
首先我们都熟悉的就是二月二、还有就是五月五端午节,再有就是七月七七夕节,最后九月九重阳节。一月一这么说不太好听,因为我们通常说成是大年初一或者正月初一,基本不说一月一。那剩下的三月三、四月四、六月六、八月八等等是不是也是什么节日呢?
三月三,百度百科上说“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另外“三月三”在壮族传说中,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四月四,最早是祭祀赤帝的节日。赤帝,也就是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等,传说炎帝和黄帝结盟,打败了蚩尤,因而成了华夏始祖。四月四是炎帝生日(当然还有很多其他传说),人们在这一天祭祀炎帝,这从宋代诗人王十朋的诗词中可以看出,如《四月四日祀赤帝于慈云岭净名寺,祀毕游易安斋至江次,送黄子升通判还乡》:“祀罢灯花喜,山游晓色新。江头送归客,我亦是行人。”。可见,在宋代就有四月初四祭祀炎帝的习俗。后来因为三月三是祭祀黄帝的节日,很多人就把祭祀黄帝以及炎帝都放在了同一天。
五月五,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自古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采草药、铸阳燧、悬挂菖蒲与艾草、扒龙舟、端午浴、放纸鸢、拴五色丝线、浸龙舟水、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比武、击球、荡秋千、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斗草、帖午叶符、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食粽和时令鲜果等。有些活动,如扒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六月六,六月六是汉族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 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汉族和有些布依族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
七月七,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储七夕水等,是七夕的传统习俗。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代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八月八,八月八是神话当中西王母的蟠桃节,因为在古代神话中蟠桃是在八月份成熟的,所以为了请众多神仙来品尝于是有了这个节日,后来这个节日慢慢的演变为古代秋收祭祀的日子,同时也是祭祀西王母的节日。但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中秋节,中秋佳节是家人团结聚合在一块的日子,因为八月八和八月十五日子非常接近,于是八月八就慢慢的被放到八月十五一块办,久而久之,八月八及时秋收的寓意也就慢慢的淡化了,最后发展到宋朝的时候八月八也就没有这个节日了。
九月九,九月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俗称。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十月十,十月初十的节日有十成节 、丰收节、油糕节、双喜节等节日。在中国汉族及大部分少数民族中丰收节为农历十月初十,主要是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丰收神“炎帝神农氏”。中国民间认为农历双十节是“十全十美”的吉日,在这天结婚登记的人更是认为是“十全十美婚 。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十是丰收节,古人常常举家团圆并庆祝一年的丰收,祭祀尝百草的农业始祖——神农氏。此时已过立冬节气,正是老百姓农闲之时,冬收冬种业已结束,冬收产量已经定型,农民们辛苦劳累了大半年,正好过过节喘口气,吃点好的庆祝一下 。
在古代人们认为一到九是一个循环,而每一个月份都有一个含义,于是每一个月就形成了特定的节日,如正月一是春节,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是上巳节,五月五是端午节,六月六是天贶节,七月七是七夕节,九月九是重阳节,然而四月四和八月八因为目前已经慢慢的被淡忘于是就没有归列到其中。而为什么这些节日都喜欢用叠词,其实是因为古代特殊记录数字的原因,当时的甲骨文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计数文字,已经形成了一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