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扯鸡蛋:蛋价当初大跌是疫情所致,大涨仍是因为病毒?!!

根据老井蛋鸡数据工作室这边的统计数据显示,昨天,全国鸡蛋均价3.85元/斤,较12月17日的价格高点3.91元/斤,只是跌去0.06元/斤!

要知道,这次涨价的起点是11月26日的3.2元/斤,涨了0.71元/斤,最近今天却跌去0.06元/斤,实在是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倘若和今年8月份的那次大涨后,一下子吓人的又跌回到两块多比起来,更是没有可比性!

也就是说,此次把一众人等吓出一身冷汗的震荡调整,仅仅只是资本市场对“恐高症”的正常反应!

既然蛋价已经涨了起来,想再次把蛋价打回原形,搞到成本线以下实在不是个太容易的事情!

关于此次蛋价上涨的成因,老井在上周的推文中分析的够多了,如果还有点不太明白的弟兄,可以点开老井上周推文再回顾一下!

在12月份大家并不看好的季节蛋价大幅度反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井再三强调的进口冻品检出新冠病毒,鸡蛋对冻品的替代消费所致!

回想当初今年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导致武汉封城,全国性限制人员流动,蛋价随之暴跌!

现如今,又因为进口冻品因为携带病毒的原因,蛋价因此而大涨!

跌价因为疫情,涨价因为病毒,其背后的逻辑转换,实在是让人感觉恍若隔世、不可思议啊!

那么既然今年国内的新冠疫情,屡屡因进口冻品带毒所致,为啥国家不可以一禁了之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根据相关专家分析结束,在我国进口的冷链食品中,一些产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一些进口的产品是中国没有的品种,或虽然有但不能满足市场,属于刚性需求,必须通过进口来满足。

另外国家还要考虑产业链这一影响因素,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分工被打乱,会导致世界性的停工停产。

因为在产业链上你这是个环节,你不做后面的环节就无法进行。

风险可以通过加大检测力度尽量避免,但国际产业链被打断,中国的损失怕是很难估量。”

另一方面,从实际情况看,相比于进口食品的庞大数量,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样本微乎其微。

据统计,多个省份上报的近6万份食品等样品中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综合来看,食品被新冠病毒污染的概率是极小的。

7月10日公布的全国海关风险监测数据显示,海关在227934个冷链监测样本中,发现有6个样本含有新冠病毒。

在发现含有新冠病毒的6个样本中,产品样本的个数是0、内外包装样本的个数是5、环境样本的个数是1。

这意味着,这些产品本身并没有被测出含有新冠病毒,含有新冠病毒的是产品的包装以及产品所处的环境。

尽管如此,消费者出于对冻品带毒的担忧,减少冻品消费,鸡蛋替代消费量逐步增加!

相信,只要消费者对冻品消费有恐惧心理,蛋价再度上涨的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

感谢大家关注《老井扯鸡蛋》,老井愿和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