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温胆汤

女性,34岁,小腹疼痛2天。

患者诉2天前出现肚脐疼痛,疼痛明显,无恶心呕吐,在门诊治疗。

治疗后疼痛转为下腹部疼痛,隐痛,遂查彩超,宫腔积液,盆腔积液,HCG阴性,恶风怕冷,无鼻塞流涕,口干,纳可,大便可。

左脉弦细,右脉沉细,舌淡苔白腻。

腹痛-太阴病,脾肾阳虚,水饮内停。

竹茹10g,枳壳10g,茯苓10g,陈皮10g

石菖蒲10g,郁金10g,当归10g,白术10g

泽泻10g,白芍30g,川芎6g,车前草10g

乌药10g,小茴香10

4剂,日一剂,水煎服

2019.09.30二诊:

上症,经过治疗后患者已经没有明显的疼痛,冷饮后出现腹泻,拉肚子,无其他不适。

舌苔白腻,脉沉细。

守上方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各10克。

患者服完药后未在就诊,打电话随访,腹痛此后未在发作。

我从这个案例作为引子开始讲起,女科疾病的特点及辨证思路,讲完后大家一起讨论及交流,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够共同分享、一起学习,在交流中成长。

在荔枝微课,搜索:经方日记,进入:2019年,这样学中医,从零开始,3年成为一个家庭中医师,可以收听每期语音讲课。

黄飞师兄:佳明老师用方思路走的沈绍功先生的方法。

以温胆汤去半夏甘草,加通利两便的药物,给湿邪以出路。

加丹参取痰瘀同源之义,在有痰湿的基础上,既使无明显瘀血见证,也加一味血分药,有增效之功。

沈绍功先生用药,多取药性平和之品,用经方多不求全,少用附子,甘草,半夏之品。

尤其甘草,几乎每方少用,除了治尿泌尿道感染尿痛用甘草梢,其医案用甘草甚少。

若用时方治病,绍功先生当不欺人。

今天复诊的男性患者,35岁

一诊:10月21日,男,失眠,4年,无表症,口干,不苦,纳可,大便硬,胃脘痛,隐痛,患者诉胃痛已经用药很久,效果不好。舌红苔腻,脉弦细。

六经辨证:太阴阳明合病,脾胃运化失常,痰浊内生,肝气横逆犯胃,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痰瘀互结。

辩方证:温胆汤加减。

枳壳 10g,陈皮 10g,茯苓 10g,竹茹 10g,茵陈 10g 后下,木香 10g,丹参 30g,浙贝母 10g,海螵蛸 10g,生龙骨 50g,生牡蛎 50g,酸枣仁 30g,车前草 30g,决明子 30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10.26二诊:

现在舒服很多,特别是胃痛减轻,心悸明显好转,睡眠好转,能够入睡5小时,因为与小孩睡,还时有惊醒,不过自己说是比较好的状态了,醒来后还是入睡。舌红苔后腻,脉沉细。

六经辨证:阳明太阴合病

枳壳 10g,陈皮 10g,茯苓 10g,竹茹 10g,茵陈 10g 后下,木香 10g,丹参 30g,浙贝母 10g,海螵蛸 10g,生龙骨 50g,生牡蛎 50g,酸枣仁 30g,车前草 30g,决明子 30g。

中药5付,每天一剂,水煎,口服

治疗体会:温胆汤在经方系统里面,我辨为阳明太阴合病,抓住痰浊闭塞特点。

温胆汤方证:苔腻脉滑,胸闷满痛,头重肢困,口粘纳呆,形胖痰多。

其中沈老认为:其中尤以苔腻为重,但见苔腻便是,它证不必悉俱。

在临床中,温胆汤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也是要辨证的基础上使用。

温胆汤最早记载于南北朝时期名医姚僧垣(公元499—583)《集验方》中,后世《备急千金要方》曾引用过“大病之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此温胆汤”。

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生姜组成。宋代医家陈言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的温胆汤加茯苓、大枣,并加重生姜用量,谓之:“治大病之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此药主之。

又治惊悸。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虚烦者,方论中所谓心虚烦闷是也。大抵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外热曰燥,内热曰烦……

其证内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痛,口干,咽燥,不渴,清清不寐,皆虚烦也”。

温胆汤常用来治疗胆胃不和、痰热内扰所致的虚烦不眠、呕吐呃逆、头昏头痛、惊悸不宁、癫痫等。

后世医家在温胆汤基础上加减形成了涤痰汤与导痰汤。

《奇效良方》卷一有关于涤痰汤论述:“制南星、制半夏各二钱半,炒枳实、茯苓各二钱,橘红一钱半,石菖蒲、人参各一钱,竹茹七分,甘草五分,加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

涤痰汤包含温胆汤所有组成成分,比温胆汤多出人参、石菖蒲、茯苓、南星4味药,南星增加化痰之力,人参、菖蒲益气开窍增智,茯苓健脾燥湿。

涤痰汤保留了温胆汤燥湿化痰作用,又增加了健脾开窍的作用。

导痰汤最早记载于宋代吴彦夔《传信适用方》曰:“导痰汤治痰厥,头昏晕,清虚皇甫坦所传。

半夏四两(汤洗7次),天南星一两(细切,姜汁浸),枳实一两(去瓤),橘红一两,赤茯苓一两,右为细末,每服三大钱,水两盏,姜十片,煎至一盏,去渣,食后温服。”

吴彦夔导痰汤与温胆汤比较,多南星、茯苓,少竹茹和甘草。

后世严用和《济生方》也记载有导痰汤。

严用和导痰汤比吴彦夔导痰汤多出甘草,两者组方及治法并无太大区别。

导痰汤可以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咳嗽恶心,饮食少思,以及肝风挟痰,呕不能食,头痛眩晕,甚或痰厥。

严用和导痰汤比吴彦夔导痰汤多出甘草,除治疗痰厥、头目眩晕外,还包括痰饮、留食不散、胸膈痞塞、胸胁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卧不安、饮食少思等。

涤痰汤比吴彦夔导痰汤多石菖蒲、竹茹、人参、甘草4味药。

涤痰汤包括导痰汤和温胆汤两方的所有药物,而且比两方所有药物还多出人参、石菖蒲。

功效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涤痰汤治疗中风是温胆汤和导痰汤治疗范围的扩展。

而沈氏女科的传人沈绍功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把温胆汤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治疗痰浊闭窍需要行气通窍,给邪出路。

痰浊闭阻,甘草又甘又腻,不利于化痰浊,所以甘草不用了。

用甘草不利于痰浊的化,所以温胆汤里面把甘草取消了。

第二是大枣,温胆汤里面的大枣,大枣能和胃能健脾,但大枣也甘腻,又甘又腻呀,对痰浊不利,所以大枣也取消了,这第二个药。

第三个药是半夏,这个药对化痰浊很有好处,但是药性是温的,因为临床所见,痰浊热化的多,寒化的少,80-90%都热化,痰浊化热呀!才10-20%寒化。

半夏能化痰,但是温燥,对热化不利,痰浊热化的多,半夏的温燥不利于热化,所以半夏也取消了。

最后一个就生姜,生姜也是化痰的好药,但是生姜也温燥,也是温药,和半夏一样,它对痰热不利,所以就把生姜取消了。

所以温胆汤8个药,留了4个药,去了4个药。

这4个药就竹茹,就是化痰清华痰热的主药,竹茹呀清化痰热用10g。

枳壳是理气的药,因为痰的特点特别粘,容易堵窍。

闭塞在什么地方呢?闭塞在心窍,由于用重在化,还用枳壳来利,枳壳利气呢是利在窍后里面的痰浊容易出来,所以枳壳是重要的药,不能少,通过理气来透窍。

云苓和陈皮这中医讲的,这解决生痰之源,脾胃为生痰之源,痰浊的来源在脾胃,用云苓和陈皮来截断生痰之源,所以这4个药必须得用。

对甘草、大枣、生姜和半夏,因为有副作用,对痰浊化热不利,所以取消了,这就组成了痰浊闭塞的4个主药。

加上行气透窍的郁金,石菖蒲,给邪出路的车前草,决明子,就形成了温胆汤基础方。

在临床中需要进一步的辨证,我在遇见失眠的患者,有时半夏必须要用,而且是要重用,效果很好(钦州港的荣城师兄在沙龙会也刚好分享到了这点,半夏治疗治疗的思路及体会)。

在使用温胆汤的时候也是跟六经辨证结合在一起,合少阳的,可以加柴胡,黄芩,即可,形成柴芩温胆汤,合太阳中风的,加上桂枝,等整个思路就会活了,面对临床复杂的疾病的时候,就可以从容面对。

愿你飞向向往的生活

林佳明,林利城

来自广西钦州的小医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