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抗日女英雄,被俘后用鲜血喂女,丈夫是解放战争牺牲最高将领

1941年11月7日,沂蒙山区,日军集结重兵进行“扫荡”,部队进行艰苦战斗。到第五天的时候,局面已经很不利,大部队决定转移。

一位怀胎八月的八路军女干部,因行动不便脱离组织,随后被日本侵略者抓捕。

当时,沂蒙山区气温很低,当地老百姓都穿着棉袄,而她只穿毛衣,日本鬼子知道,这个女人不一般。后来得知她是八路军身份,便用尽酷刑审讯,她一只眼睛近乎失明,因备受折磨加上身体极度虚弱于第二天狱中早产生女。

她严重营养不良,没有一滴奶水,敌人发现了如此“良机”,便递给她一瓶奶水,想利用母亲对孩子的亲情诱惑她招供。

她毫不犹豫,直接打翻奶水,然后咬破自己的手指,用鲜血哺育这个婴儿。

敌人仍不善罢甘休,对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刑,但依旧得不到任何消息,便决定处死她,想把她抬上木板送到刑场。

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经常昏迷的她此时却坚定地站起身来,她说要自己走过去,而且绝不会在敌人面前躺着死去。她也拒绝了善良的老百姓想要帮她抚养孩子的意愿,因为她担心日本人会以这个孩子来要挟孩子爸爸。

1941年11月26日,残忍的日军对她和出生10多天的孩子连续砍了27刀……

那一日,山河流血,大地失色,共同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粗野蛮横和毫无人性。

她叫陈若克,一生只绽放了22年,却别样绚烂。

陈若克,原名陈玉兰,又称陈雪明,祖籍广东,1919年出生于上海,自幼家贫,10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她没读几年书就辍学跟着母亲进入工厂。因为从小营养达不到,年龄也小,她的个子还不够高,每次都要垫脚下几块砖头才能够着机器。

年幼的她承担着成年人的压力,她的身体一直透支,各种病痛折磨,但她都咬牙坚持下来。陈若克很有自己的想法,白天做工,晚上读夜校,平时自学,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1925年,国内革命斗争日益激烈,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迅速席卷全中国,到处是喊着口号、打着条幅,控诉万恶的资本家罪行的游行队伍。陈若克刚满16岁,她也加入了工人队伍,参加了很多爱国运动,使她的革命意识快速提高。

时间很快来到了1936年,陈若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决定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奉献自己的一切!

陈若克的党性很强,平时很少请假,每天忙于党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平时她从文件和党报中学习中央精神,党费总是提前交,而且总比别人交得多。她工作认真负责,帮助同志,进步很快。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淞沪会战后,陈若克的工厂迁往武汉,她脱离了工厂,但也与党组织也失去了联系。

陈若克知道自己是一名党员,必须找到组织,几经颠沛流离之后,她决定克服艰难险阻,身赴延安。

1938年的春天,山西晋城,陈若克看到了一则华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招生启事,她停下了脚步,奔向报名处。

负责报名的同志叫朱瑞,早年曾留学苏联,法学专业毕业后又重新学习炮兵专业,学成后受党组织委派曾在上海从事兵运工作。

“同志,阿拉(我)想报名,要找哪位同志?”陈若克急切地问道。

如此熟悉的吴侬软语,不禁让朱瑞想到了曾经在上海工作的日子。朱瑞看到这个年轻的姑娘,用蹩脚的上海话回应着:“找阿拉(我)就行。”然后递给她一张表格。

在山西这个地方听到了家乡的味道,陈若克喜笑颜开,两人简单自我介绍一番,两人就算正式认识了,于是陈若克在山西便有了知心的朋友。

陈若克没再去延安,因为她开始了在华北抗日军政干部学校的读书生涯,这对幼时失学的她是一次补偿,她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贪婪地吮吸着革命的思想。

两人接触得多了,便相互吸引,朱瑞喜欢她的热情大方,坚强意志,陈若克欣赏他的才华横溢,报国志向。爱意悄然萌生,一边是芳心暗许,一边是真情流露。

三个月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陈若克成绩优异,被留在学校工作,二人便有了更深的接触和了解。朱瑞决定向陈若克表白,很快两人结为连理,伉俪情深。

战火纷飞的年代,因革命理想走到一起的两个人并没有多么浪漫的恋爱故事,1938年7月7日,两人订婚;8月1日,一场简单而又深情的革命婚礼在山西举办。婚礼当晚,夫妇二人还商量着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要把光荣的革命传统发扬下去。

朱瑞送给新婚妻子一条皮带,这是朱瑞在苏联留学时候买的,他一直没舍得用。朱瑞用这条皮带作为新婚礼物,也让这条皮带作为夫妻二人爱的见证。陈若克收下皮带,她送给朱瑞一双崭新的布鞋,她希望她的丈夫可以意气风发走在革命的道路上。

婚后,两人如胶似漆,陈若克是家中的贤内助,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也是革命力量中的骨干,主要负责妇女方面的宣传工作。

在那个年代,妇女基本上都没有文化,工作开展很难,毕竟没有读过书,很多时候交流不到一起。但是陈若克并没有退缩,她深入群众中去,给她们交流,答疑解惑。平日里,她还会将妇女们组织到一起,教她们读书写字。

只有这些还不够,陈若克又自导编排了很多小品、唱段,寓教于乐,大都和抗战有关系。妇女们通过这些形式都得到了成长,也慢慢理解了她的工作,同时提高了抗战热情。

1939年,夫妇二人被组织派到山东地区工作,这个时候的山东正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和“囚笼”政策,抗日根据地面临着严峻挑战。日本侵略者剑锋直指抗日根据地,妄想消灭抗日武装。

尽管如此,朱瑞陈若克夫妇还是英勇无畏,坚决完成组织的委派,与敌人进行战斗。陈若克先后担任了政治指导员、组织干事等,依旧保持着高昂的革命热情。

1941年,朱瑞夫妇迎来了爱的结晶,陈若克的腹中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这让他们在繁重的抗日工作之余得到一丝丝慰藉,每当想到这个孩子,就会露出满足的笑容。

然而,还没等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就走向了沂蒙山。

1941年11月7日,日本侵略者将目光锁定沂蒙山区,并纠集重兵,对这里进行“扫荡”。此时经过多日的战斗,山东分局面临不利局面,决定进行战略转移,自沂南县大崮山向后撤退。

陈若克当时是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常委,已经怀孕八个多月,在撤退中因行动不便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当天夜里,陈若克被鬼子发现而被抓捕。

鬼子发现她穿的衣服和当地百姓不一样,感觉她的身份不一般,后来得知她是八路军女干部,便对她进行严刑拷打。又因她身体极其虚弱,她的女儿降生了,一出生就在苦难深重的监狱里。

陈若克已经是遍体鳞伤,但依旧保持着革命的本色,眼神坚定,性格倔强。她要求速死,但是敌人却不同意,毕竟重要的情报还没得到。

后来她被鬼子转移到沂水城,女看护杨以淑不忍看她浑身伤痕,暗自落泪。陈若克反倒宽慰她,哭什么,中国人要有中国人的骨气。

杨以淑后来回忆,鬼子们对陈若克进行多次拷问,但都无功而返。陈若克态度始终坚定,鬼子们看硬得不行,便想出“软招”。

备受折磨的陈若克没有一滴奶水,孩子饿得哇哇叫,这让当妈妈的陈若克心里很不好受。敌人将一瓶牛奶放在地上,想诱惑她,告诉她只要肯招供,孩子就有奶喝。但是她毫不犹豫地将牛奶打翻在地上,并咬破自己的手指,让孩子喝她的血。

又过两天,鬼子们借口给她“治病”,将她抬走。经过十几天的酷刑折磨后,黔驴技穷的鬼子终于将毒手伸向陈若克。一直昏迷的陈若克此时却坚强地站了起来,她要自己行走,而不是没有尊严地被抬过去。

11月26日,陈若克抱着孩子走向刑场,路上有老百姓纷纷落泪,向她提出把孩子留给他们进行抚养,但是陈若克已经抱定必死的决心,悲愤地说:“整个民族都在苦难中,孩子的性命算不了什么……拼上这块血肉,让敌人知道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残忍的敌人疯狂地向这对母女捅了27刀,并将陈若克头颅割下来示众,陈若克母女的鲜血染尽了这片哭泣的大地。

陈若克牺牲后,善良的老百姓将她们的遗体交给了她的干娘王焕于,王焕于卖掉了三亩地,买了棺材将她们偷偷运往沂南下葬。朱瑞得知妻子女儿罹难,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他来到王焕于家,虽然他眼前是没有头颅浑身是血的尸体,但是他知道这就是他的妻子,因为腰间那条皮带就是他们曾经的海誓山盟。

1942年7月7日,在他们订婚纪念日的时候,朱瑞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悼陈若克同志》的文章,那是他衷心互爱的妻子和战友,字字深情,读之令人潸然泪下。

1948年10月1日,陈若克丈夫朱瑞深入前线观察榴弹炮威力,因躲避敌人子弹不幸踩中反坦克地雷,壮烈牺牲,年仅43岁。他是我军解放战争牺牲的最高将领,公墓落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内。

一年后,天安门城楼上传来了伟人慷慨激昂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52年,在沂蒙山区人民的诉求下,陈若克同志的遗骨迁葬在孟良崮烈士陵园,供后人缅怀。

先烈们用铮铮誓言为我们唱响了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赞歌,用生命和鲜血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牢记那段历史,永远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虽然他们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