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资料】1966年应县木塔的老照片

点击上方“佛像雕塑艺术”→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

设置星标后,从此再也不会错过每一期的精彩文章啦!

佛宫寺概况

陈明达

佛宮寺在山西省雁北专区应县城内。应县是个小城,东西860米,南北700米,有东、西、南三个城门,主要干道是通向各城门的十字路,城内大多是一层平房,连近年来新盖的楼房,也少有超过10米高的。旧有的城墙,现在只存土墙,看来旧时也不过10多米高,佔计连原来的城楼在内也不会超过20米。所以,矗立在佛宫寺内,高达67.31米的释迦塔,便成了突出于全城建筑之上的主要建筑物(图版1, 2)。它的外形轮廓、结构手法,处处显示出辽代建筑的特点,是现存辽代建筑中,形体最宏伟的杰作。

自大同市至应县约85公里,乘长途公共汽车向南略偏西行驶,大致与同蒲铁路平行,总到怀仁镇后,才离开铁路向东南方向行驶。天气晴朗的时候,离县城30公里左右,便可望见一个粗壮的塔影,优立在远处的山脚下。距离愈近,轮廓愈见明显。车从城外西北角绕进西关,它的浑片外形,层层舒展的屋檐和苍老的色泽,有力地吸引着乘客的视线。
西大街中段路北,立着一座木牌坊,就是佛色寺的入口(实测图1,图版3)。但是这个入口并不在寺的南北中轴线上,而是偏东约2米多。牌坊三楼四拄悬山顶,斗拱是山西常见的清代做法。明间横额上刻着“浮图宝刹”四字,上下并刻有“同治二年”閤郡人等重修及题名。横额之上又有一块立匾题“佛宫寺”三字。过了牌坊,是一条颇为宽阔的短街,长约107米,向北直抵佛宫寺山门。门前又有一条东西街,西抵城西墙,东至寺东的大空场。
山门前铁狮一对,据座上款识,铸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铸工也还精致,只是下面的砖座砌得很草率,不大相称(图版4)。山门现只存基址和天王像泥胎,从础石得知原来是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山门左右各有砖砌小门楼,是山门未毁时出入的便门。

山门之内东西钟鼓楼对峙(图版5),相距29米,形式完全一样。下层面阔三间方6米,外檐是一周窄窄的廊子,内檐是相当厚的砖墙,只在向院子方向开一小门,里面本来有砖砌踏道通向上层,早已毁坏。上层而阔一间歇山顶,斗拱四铺作出一下昂,也显然是淸代式样。可是它在泥道栱和昂下都用了一个实拍替木,如同释迦塔第五层斗枇的做法。不知道这是受了塔的影响,或是此种做法在山西一带一直流传着。鼓楼的鼓早已不存在了,钟楼里还有一口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铸的铁钟。

钟鼓楼北面10余米东西相对各有配电三间(图版6),前檐廊硬山顶。西配殿北面有五间平顶房。东配殿南面有一块面阔三间的废屋址,北面是近年来保管所新建的瓦房。
塔前的建筑就尽于此。总计寺的前部总宽44.80米,自山门后檐柱中至塔副阶前檐柱中55.50米。自山门两侧转北与钟鼓楼、配殿等相接,筑有垣墙。东墙外有儿间朝南的硬山房,西墙外有两个四合院,都像寺院中建筑物的样子,是否原属寺内建筑,现已无从查考其历史了。自配殿以北均无垣墙,寺后部东、北两面及西北面都是很大的空场,前部垣墙实际只是形式,并无作用。
全寺中部即释迦塔。由于山门已塌毁,过了街口的牌坊,释迦塔巨大稳重的全景就暴露在眼前(图版14)。塔南向偏西两度,平面八角形。第一层副阶周匝,所以立面是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全塔共有六檐。二至五层每一层下都有平坐,这平坐在塔内形成暗层,所以在结构上,也可说全塔是九层。这样巍峨高大的建筑物,不仅在现存古代建筑中是鲜见的,就是在现代建筑中也不能算是很低的了。由塔下向上塑,由于有探出塔身之外的平坐,塔身的格子门不太显,突出的是一层斗拱屋面,又一层斗棋钩阑,层累而上。尤其离近塔身时向上望去,斗拱便成了全塔最触目的部分,似乎在外观上、结构上都是重要的部分,给人的印象很深刻。柱、枋、斗拱等原来刷过土红色,还影约可见。屋面青瓦也因年老蒙上了一层薄薄黄上,色调苍老(图版13)。壮丽的外观,与各个部分适度的权衡,更体现了实用、结构、艺术的巧妙结令。当人们在塔内外仔细现察一遍之后,不禁为那复杂精心的构造,而赞叹古代匠师的智慧和技巧。
塔建立在一个分为上下两层的石砌阶基上:下层南月台前嵌砌着一块石雕的八卦图,上层南月台前嵌砌着两块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重修碑记。台上东有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铸的铁鼎,西有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 铸的铁幢。南面副阶内,东西各排列两通重修碎记(图版19、20、31),墙上还嵌砌着登塔诗等石刻。
走进一层南门,首先看到的是内槽门内一座高约11米的大塑像(图版32、41)。塔内光线十分不足,打开门扇时才能透进的光线,正好照在塑像的胸部,由于和像的脸、胸、手都涂成金色,在反光的映照下,轮廓淸楚可辨。比例狭高的内部空间,漆黑的背景,増强了利像的巨大感觉。看过型像,习惯了塔内的暗淡光线,回过身来,才看淸楚南门两侧和内槽门侧的壁画。
南门两側画的是二金刚(图版33、34)。这两幅画各被门扇掩蔽了半幅,关上门光线太暗看不清楚,只好替换着打开一扇门看一輔。从画上破损处看出画共有三重,但各重都相同。大概这画原有底本,每当年久剥损时,即巫新粉一层灰皮,再按底本画一次,以致三层均相同。内槽门两侧画二天王,其上是二弟子(图版43—46〉。这两壁似乎原只画二弟子,后来増画二天王,所以天工像将弟子像的下半掩盖了,但从画的风格看,年代不会相差很久。在内槽门内东而紧靠立颊的墙皮上,刻画着一些游人题记,其中有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隆庆元年(公元1567 年)零年号,看来壁画最早也就是明代初期的作品。其次才注意到内槽门额照壁版上的壁画(图42)。照壁版用桯、贴分成三块,每块上画一女供养像, 桯、贴上沥铺地卷成华,颜色都很鲜艳,从风格看似较上述各画略早一些。这时再走进内槽,才看见塑像顶上那华丽的藻井(图版58)和六个壁面上画的六如来像(图版56),但其风格、笔触在现存诸画中,水平最低。
一层内外墻之间是一条走道(即外槽),光线更加黑暗。两侧墙面都是未加粉刷的土墙,其上部仅南、东南、西南三面和副阶南门内一间尚存平棊(图版36)。西南面架设通往上层的楼梯(图版35),梯旁有半截残经幢。顺着走道转至北面,也有内外两门,通过内门看到大塑像的背面,门额照壁版上、门两侧,和南面一样也有壁画。照壁版上仙三个男供养像(图版53〉,风格与南面的相同,颜色不如南面鲜艳,两相对照,显然可以看出南面三幅是经过重描上色的。所以这三幅画,应是塔内现存最早的壁画,很可能还是辽代的原作。门两侧左右各画二天王(图版47-52, 54, 55),与南门内金刚像等同一风格,当是同时所画。
第一层共高11.30米,所以楼梯分两盘,其他各层每层都是一盘。
第二层至第五层(图版68、69、88、89、108、109、125),各层内槽柱间安叉子,其内设坛座塑像。第二広层坛座方形,上为一佛四菩萨(图版74—79)。第三层坛座八角形,做得很精致,上设四方佛(图版96-101)。第四层坛座方形,上设一佛、二菩庐、二弟子。菩萨一骑象、一骑狮子,原有象奴和二弟子中的伽叶像已不知何时毁坏了(图版113-121)。第五层坛座也是方形,上设一佛八大菩萨(图版130-139)。这些塑像累经后代妆銮,已经失去了本来面貌,对于古代艺术遗产也算是个小小损失。惟其中笫一层大佛像及佛座各角的力神,第四层两个菩萨的坐骑和普贤像,保存较好,还可以看出辽代塑像的原意。
一层以上各层塔身的光线十分充足,与笫一层内微弱光线成强烈的对比。走出格子门从平坐上凭栏远眺,每上一层,景色境界为之一变,使人眼界辽阔,心胸开畅。
第二、三、四层内外槽均无平棊藻井。第五层外槽也没有平棊,内槽装有平棊藻井(图版129)。各层外槽和外檐悬挂牌匾甚多,乳栿下多钉好记录修理的木牌,各正面门外又钉有一付木对联。第五层平棊之上在藻井上面装有铁链条,可赖以攀登到平梁之上,再上至西南面屋脊间的一个小门,出至顶层屋面。在塔刹上也垂下一根铁链,可攀登到刹座上(图版140),大概都是为修理检査而设置的。
紧接塔后是一座大砖台,从释迦塔北面下层阶基月台上有一道高高的甬道与之相联(图版10、12)。砖台南紧接甬道建砖门楼一座,横额上题“第一景”,旁有“雍正四年建”等字,大致就是建砖门的一年。193年时,进了砖门还有一座三间木牌坊,巳毁于抗日战争时期,不知是否即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一1398年)所建的“梵王坊”。
砖台宽60.41米,深41.61米,高3.3米,略有收分。台上四周筑矮墙,正中为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立石幢(图版7)。靠北有大殿七间、东西朵殿各三间。大殿前东西配殿各三间。配殿之南东西各有小方亭一座,都是清代末期的建筑形式。台南侧靠东有四间仓房,是新建的(图版9)。砖台北面靠西有一坐慢道通至寺后,慢道尽端置 石狮一对(图版8 11),雕刻颇为古拙,寺后部建筑即尽于此。自此往北160米,即抵城北墙。
来源:看碟听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