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浅探:秦汉时期的“消渴”到底是什么病?
现如今,“消渴”大有与现代病名“糖尿病”划等号的趋势。不过,稍加思考的话,真实的情况应该未必如此。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们是没有现代如此精准的疾病划分标准的。更何况古人也不知“血糖”的概念,更无法测量血糖。现代已知,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标识的疾病,生活中确实有些糖尿病患者有多饮、多食、多尿,同时伴有体重减轻的临床表现,这些表现与古代所描述的“消渴”比较类似。所以,人们也便将糖尿病认为是古代的“消渴”了。比如,最常见的是某药厂有“消渴丸”,咋看上去是中药,不过里面便含有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苯脲。那么,问题来了,秦汉时期的“消渴”到底是什么病呢?
既然要探讨古代的“消渴”,就要必须回到古代的环境下,尊重历史的本来的样子。“消渴”首见于《素问》,“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对这段文字的解读,历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不妨从根本问题“口甘”着手,现在已知能有口中发甜的病症较为多见的有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反流性食管炎、肺癌、甲亢、癫痫伴脑卒中等等,也可见于怀孕孕妇。岐伯先生观察到口甘与饮食肥美有关,认为“津液在脾”所以“令人口甘”,所以,在当时将这类病症统一称呼为“消渴”。在缺乏现代疾病概念的2000年前,这种认识倒也无可厚非。
如果说岐伯先生的表述还是比较笼统与模糊的话,不妨再看张仲景对“消渴”的记载。张仲景对消渴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伤寒论》太阳病篇、厥阴病篇以及《金匮要略》相关章节内,详细阐述了消渴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涉及到“消渴”的计有10条,择其3条为例。“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很明显,此处的消渴显然是因胆道蛔虫症引起的症状,“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其中提到了“消渴”伴发“肺痿”,这种情况尽管大概率是糖尿病伴肺间质损伤和纤维化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有肺癌及肺间质性病变肺纤维化的可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此处的“消渴”,谁又能排除尿崩症的可能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隋唐之后的后世对“消渴”的表述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体。如隋代《诸病源候论》:“渴利者,随饮小便故也。……以其病变,多发痈疽。以其内热,……经络涩则荣卫不行,荣卫不行,则热气留滞,故成痈疽脓。”宋代《圣济总录》:“消渴病久,肾气受伤,肾主水,肾气虚衰,气化失常,开合不利,水液聚于体内而出现水肿。”金代《儒门事亲》:“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疮之类,或蒸热虚评、肺痿劳嗽”。明代《寿世保元》:“凡消渴之人,常防患痈疽。所怕者:一饮酒,二房劳。咸食及面,俱宜忌之。”清代魏之秀《续名医类案》载有:“一男,因服药后做渴,左足大趾患疽,色紫不痛,若黑若紫即不治”。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消渴”更多的是指向为糖尿病了。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临床病症认识的深入,古代病名的内涵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202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