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三国争霸之时,只有曹魏政权,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

三国时期,哪个政权承袭了“大统”?或者说,魏蜀吴三家谁家更有“合法性”?

在研究历史之前,这个问题很好回答,自然是刘皇叔所建立的蜀汉最具正统性。但遗憾的是,说出这个答案的朋友,无不陷入了《三国演义》造就的历史误区,把除了蜀汉之外的所有军阀都视作“汉贼”。

实际上,只有曹魏政权,才是三国时期的“正统”。

每个开国皇帝,都曾为“正统”二字大费周章。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完全没必要的,自古以来朝代更迭都遵循了丛林法则,能打下江山的都是“正统”,都是“奉天承运”。不过,对于还没打下江山的政权而言,就得找一个让天下人心服口服的理由,以证实自己的合法性。

甭管是“靖难”还是“清君侧”,只要能编出个理由来,军事行为就能变得合法。反之,就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山贼土匪。当然,像某张氏兄弟编出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未免有些鬼扯,连三岁小孩都能看出这就是个邪教团伙。所以,张角集团自然要归为“山贼土匪”之流。

我们且来看看魏、蜀、吴三家家主称帝的理由:

靠绑票天子要挟天下人是既成事实,但这并不能说明曹魏政权不具备合法性。甭管曹操曹丕父子布局多少年,用了多少阴谋算计,能让汉帝把江山禅让给曹家,这套承袭汉祚的流程是合乎规矩的。

相比之下,有皇室血统的刘大耳刘皇叔(其宗室可追溯至中山王刘胜)也是合法的,即便他与献帝的亲缘关系已经到了“八竿子打不着”的程度。刘备起码与汉统沾亲带故,且自他创业之初就打着“匡扶汉统”的大旗。所以,蜀汉政权亦是正统。

至于孙吴,与上面两位相比有点寒碜。孙家实在找不出什么好借口坐上龙椅,可另外两家已经抢先行动了,自己也不好屈居人后。且看陆逊对主公的一句评价:“陛下以神武之姿,诞膺期运。”既然没有合法性,那就用开国皇帝的套路,用“受命于天”来粉饰皇权。

不过,当时的孙吴没能一统中原,所以这个理由显然无法让天下人信服。故此,在讨论“谁家更有合法性”这个话题上,可以优先将孙吴给淘汰了。

剩下的蜀魏两家,谁家更正统,还得从政体上研究:

魏之政体十分完善,且看大魏是如何承袭汉礼的:黄初五年,朝廷封孔圣人之后孔羡为宗圣侯,翻修毁于战乱的孔庙,在治地推行儒学。

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魏便复兴了汉礼。至少在门面上,大魏天子像模像样,不论是车辇还是仪仗,懂门道的文人一看便知,这是合乎礼法的。

蜀汉虽通过孔明等能臣了解到一些汉礼的常识,但刘备毕竟没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时作为皇帝的刘备,即便遵照朝廷的规制,也只是有样学样而已。

笔者估计,连刘大耳本人都不知道有些规矩的用意是什么。

且在官僚制度上,蜀汉也略逊一筹。蜀汉政体看起来像模像样,有天子,有朝廷,有内阁(丞相),有地方官。但其本质仍属军事集团,这一套官僚制度就是走个排场罢了。

且看蜀汉丞相一职,孔明该负责的工作是什么?

内政。

可纵观这位能臣的一生,虽说政务处理了不少,但在大多数时间里他干的是统帅的工作。归根结底,蜀汉政权穷兵黩武是事实,这个政权的骨子里仍是军事集团,这一点毋庸置疑。

大魏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政体承袭自东汉正统,且文臣们革除了许多前朝弊政,整顿吏治并加强法治建设。不仅如此,魏国的官僚制度也非常完善。文臣干文臣的活,武将干武将的活。

打个比方来说,司马仲达与孔明打了这么多年,他的身份是什么?大将军、太尉,正儿八经的武职。反观孔明的职务,司隶校尉(相当于国家检察长)、丞相(内阁总理)。一个派丞相出去打仗的封建王朝,显然是有失体面的。

最后,再来看看两大政权的法制。

曹魏沿用汉法,并在汉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故大魏的法制不仅正规,且有所进步。反观蜀汉,《蜀科》是由法正、孔明等文臣拟定的,虽然同为治国良法,但刘备以大汉之名建国,理应承袭汉法,这种另辟蹊径的做法并不正规。

当然,所谓“正统”,不过是政治游戏罢了,我们也没必要较真。不论大魏有多“正统”,终究成了一艘在史海上驶过的泰坦尼克。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