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的言论,害人匪浅
“一位艺术家的作品要能吸引人、征服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这是不经意间看到的一段话,所以不知这段文字的出处。但是这段文字却是我想到了当代的中国画,中国画的发展,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着不小的变化与发展,都会出现几位流传千古的大师。可以说一直是积极的、健康的、良性的发展和进步。可是中国画到了近现代,其发展中却变得越来越寡淡无味。再没看到这段文字之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没想到不经意间看到的文字却为这个问题打开了一扇窗。
唐伯虎作品
“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来定义艺术家,就是中国画变得越来越寡淡无味的一种原因。最起码在中国画领域中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因为这个面貌独特以及内容深刻是不符合中国画的艺术要理的,不是中国画的创作与表现的核心思想。在看完“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这句话后我迅速地回溯了一下脑海中所记住的中国画作品,发现还正如此句话所讲,被认为比较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都基本具有这两点。而被追捧的几位画家身上也是具有这两个因素。试想一下在这种审美架构中,中国画的发展不变得越来越寡淡无味才是怪事。
唐伯虎作品
“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评定中国画的艺术性是不对的,应该是“具有自己的笔墨语,作品有浓厚的情趣性”因为“独特与深刻性”很容易出现理解误区,要知道搞怪就富含“独特与深刻性”特质。“无事生非”也同样具有“独特与深刻性”的特性。而细看今人的中国画作品不正是“无事生非与搞怪的缩影嘛!所以中国画变得越来越寡淡无味的原因就是用“面貌的独特性和内容的深刻性”曲解了“具有自己的笔墨语,作品有浓厚的情趣性”的真正含义。
唐伯虎作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