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困和忙碌的

为什么穷困之人一直捉襟见肘?

为什么忙碌之人总是焦头烂额?

如果你没时间静下心来读一读《稀缺》这本书,你可能也会陷入贫困和忙碌的“围城”,这本书会让穷困之人振作,会让忙碌之人觉醒。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是美国人穆来纳森和沙菲尔合著的一本研究行为经济学的通俗读物,有趣的是两人在写此书的时候同样一再拖延,差一点夭折。

阅读国外的著作时,受限于翻译水平和文化背景,我们经常会缺少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但是,我们阅读一本书并不是去字斟句酌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而是要读懂、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

1.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稀缺是一种永远无法被满足的感觉。

当它俘获我们的大脑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稀缺是一种专注与分心并存的心态。

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我们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

稀缺心态会让我们产生“专注红利”,提高办事效率,达到事半功倍。

但是,过度专注会使我们视野和思维变狭窄,形成“管窥效应”,导致忽视不稳定因素,甚至造成严重危害。

就像开车闯黄灯的时候,如果我们过度专注红绿灯的变化,就可能忽视了斑马线上突然出现的行人,很容易导致意外发生。

2.过度透支会降低智商

稀缺,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力和控制力。

过度专注于“稀缺之事”,会让我们变得分心、爱忘事、缺乏冲动控制能力,让我们看起来“智力下降”。

正如工作上焦头烂额的上家长们对孩子们发火时,会变得莫名其妙且不可理喻。

我们并不是始终如此,只因为“稀缺”导致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当稀缺成为负担时,我们会更关注当下,从而导致透支行为,然而今天的透支,将造成明天更大的稀缺。

当我们为了解决眼下的难题而极度专注时,就可能丧失高瞻远瞩、规划未来的能力。

所以,什么都不缺的人,可能有小部分会满腹心事;而所有经历着“稀缺”的人,每一位都会心事重重。

3.如何摆脱稀缺陷阱

避免落入稀缺陷阱的唯一方法是构建余闲。

月光族要想摆脱金钱稀缺的现金,就必须强制储蓄,留有余闲。

因为,亲朋好友的请柬和意外住院的账单,总是给我们突然的惊喜(吓)。

沿着稀缺的线索向上追溯,我们看到的是充裕;只有在充裕的时候留有余闲,我们才能避免滑落稀缺的陷阱。

想要摆脱稀缺陷阱的唯一希望是改变心态。

正确的事情,经常需要重复坚持,才能看见效果;

错误的事情,可能只需一次,便能导致诸多恶果。

改变心态,就是坚持长期做正确的事情,以避免一次错误造成的稀缺陷阱。

只有认识稀缺,我们才会知道真正可怕的不是稀缺的资源,而是无法摆脱稀缺的心态。

彻底跳出稀缺陷阱的唯一途径是节省带宽。

节省带宽,就是要去分配我们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要重视且努力坚持平时那些重要但微不足道的小事。

比如,储蓄大多是来自于日常节俭,但却有效应对意外支出;安全生产中的日常检查,细小琐碎却避免灾难发生。

只有专注当下、学会节省、留有预备,我们才有机会彻底跳出稀缺陷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