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书不赚钱,未来的出版形式是视频

文丨张是之
昨天去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书博会,全称是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
名字高大上,其实就是超大型的赶集市场,现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各出版社展位除了精心布置展台之外,还要想方设法吸引人流量。
有在现场做讲座的,有直播的,还有吆喝甩卖的。
中信出版设这边的展位面积不算大,但人流量还可以。
打眼望去,比隔壁的学习出版社人流量还要高出不少。
这个人流量其实跟线上数据类似,中信这边整体上线上的销量也还不错。
出版社的小伙伴们也卖力地招揽顾客,「全场五折,全场五折,还满 75 减 30」。
不用多想都知道,真正靠市场吃饭的,如果消费者不认可,早就被卷入历史尘埃之中。
所以哪种展位工作人员更卖力,哪些图书周围人流量更大,在现场是很容易分辨的。
我去的时候离活动开始时间还早,就跟编辑说,你给我个小喇叭,我也帮你们吆喝吆喝,还给签名的那种。
可能他们从没见过这么接地气的作者,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表示不用。
我也不好再说啥,只好站那儿看了一会儿,发现几个人买书是看书名、目录,然后掏出手机去豆瓣看看评价才下手。
到了下午分享时间,在我前面的是位网红教授,郦波老师。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各种头衔不少,上《百家讲坛》的那种。
我不太熟悉,有朋友知道,还有朋友是铁粉。
他的分享结束,签售时本来还想追下星星,去买个签名版送朋友。
排队倒是挺靠前,但被告知只给买了书的人签名,但书已经卖光了。追星失败。
等到我分享的时候,场面就比较冷清了,毕竟不是自家粉丝,恐怕很多人都听不懂你在说啥。
这就像是一场没有多少人看的直播,含着泪也要播完。
不过整体还好,分享了 30 分钟,又做了十多分钟的互动交流。
分享会现场签售的并不好,摆过去的书又重新抱回展位上。
出版社问我能不能去展位上做下签售,我说没问题。
结果在展位上,在我签字的短短几分钟就卖出去几本。
我签完之后就先撤了,今天编辑那边反馈回来信息,签名的书很快就卖光了。
只不过他们只带了 60 本过来,按照当时的流量估算,带个 200 本过来,我现场签售的话,大致也是没有问题的。
流水账分享完了,最后分享一下我的一个判断。
首先是卖书真不赚钱,不光作者不赚钱,编辑和出版社也不怎么赚钱。
我的书定价 58,在销量小于一万册的时候,我的版税是 58×8%=4.64 元。
卖一本书我分得不到 5 元,但出版社那边需要养活一整个团队,而且定价归定价,大部分时间都要打折销售。
赶上促销活动还要半价销售,一本书只要 28 元,而像这次书博会,五折同时还满 75 减 30,可以说真是白菜价了。
另外,书籍市场还要同时面对盗版、电子书等很多其他渠道对利润的冲击。
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但没办法,这就是市场。
昨天还得知一个不算内幕的内幕,编辑的销售分成只算这本书出版上市第一年的。
而如果第一年没火,后面却大卖,赚钱的是出版社,编辑就只能无缘错过提成了。
像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就是这样的,头年没火后面却大卖。
所以出版社一是要走量,另外则是要打造出爆款,有一两本书成为爆款,整个出版社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这也就决定了,好的内容永远稀缺永远都有市场,能坚持写作坚持输出的人毕竟是少数。
虽然书号是受管制的,但越是大的出版社,就越是更看重长远利益和发展,会看重作者和内容质量,不会去做那些卖书号的事。
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小的出版社为了生存去卖书号。
卖书号也不是简单的交易书号,而是以类似作者包销的形式出版。
简单说,就是你给出版社钱,他们帮你出书,但不负责销售。
传统纸质书的出版形式还会长期存在,还是有很多人习惯文字形式的东西。
只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音频和视频的出版形式已经形成了很大市场。
在读书、讲书这块,音频已经有大规模的投入和产出,视频这块也有人开始做,只是规模还不及音频。
但音频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忘,听进去了但记不住。
听音频的场景往往是上下班途中,开车、公交地铁或者运动中,很少有人坐那儿是专门听音频的。
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问题,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很多音频可能听了就听了,过去就过去了,知识点掌握的并不好。
我开车有时候反复听同一个音频,再次听的时候总会有新的发现,哦吼,原来还有这个点?
所以如果是对知识的要求再稍微高那么一点点的话,视频是比音频更好的方式。
毕竟,视频既有音频也有图像,而音频却少了图像这一环。
不要小看少了图像这块,我们从小到大,视觉的刺激对我们理解和记忆周边环境都非常重要。
所谓过目不忘,一定是要有视觉刺激,印象才会更牢靠一些。
短视频已经火起来了,对于硬核知识而言,中视频可能比单纯的短视频更适合一些,有些知识点是短视频无法完整叙述的。
所以我也前期做了几期短视频,最近也在做些中视频的尝试,争取尽快跟大家见面。敬请期待。
2021年07月19日
限量签名版新书,「一课诚品」店有售,点击进入
非签名版:

题图:Isaac Levitan

上一篇:架起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桥梁
★ 课程推荐 ★
欢迎本号读者,由「一课经济学」带您进入崭新的经济学世界。在这里,我们将颠覆您对传统经济学的认知,感受真正的神秘!“零基础无数学,你也可以学好经济学”带您飞速进步。
(0)

相关推荐

  • 书号管理费是什么

    书号管理费是什么?书号管理费,是指向出版社申请书号是所要支付的书号费用,这一费用并非书号买卖费用,而是用于书号后期管理所使用的费用. 在我国出书,不管申请哪一个书号,都是要支付书号管理费的,这不过支付 ...

  • 抖音,看不见读书人的美

    如今用手机网上冲浪,一不小心就会解锁魔幻与现实的结界. 虽然出版年度报告统计,2020全年有196万册图书销量不超过1000册,但在抖音上,一位自称"抖音卖书最多的男人"表示,去年 ...

  • 如何获得国外书号

    出书的人有很多,大多数作者找国内出版社申请国内书号即可满足需求,但还有部分作者想要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取得一定的影响力,就不得不找国外出版社申请国外书号.那么,如何获得国外书号? 国外书号是从国外出版社 ...

  • 著作分为出版和不出版,它们有什么区别

    著作可以出版,也可以不出版.虽然出版和不出版仅差一个"不"字,但所体现出的含义是不同的.只有了解到它们的不同,才能作出著作是出版还是不出版的正确决定.关于著作出版和不出版的区别,如 ...

  • 怎样分辨书号是真是假

    出书越来越普遍,成为更多人的需求.不过在出书书号上,一些作者吃了亏,让后来者对待书号会更加谨慎,分辨书号真假成为每个出书作者要做的工作.那么,怎样分辨书号是真是假? 分辨书号是真是假,常用的方法就是登 ...

  • 读书人的打法进化

    本文来自:陈欢的新零售进化论,头图来自:<书店>剧照 一场直播让刘媛媛的名字彻底出圈了.<超级演说家>冠军的标签已经是过去式,取而代之的是图书届的带货女王. 7月2日上午9点, ...

  • 怎么自费出书是正规的?注意书号的正规性

    公开出书,除了公费出书外,还有自费出书.只不过在自费出书过程中,因为操作的不专业性或者存在违规,会导致自费出书不正规.那么,怎么自费出书是正规的?有正规书号的自费出书是正规的. 自费出书是不是正规的, ...

  • 选题通过了,书是否一定能出版吗

    选题通过了书一定能出版吗?不一定.出版出书过程中有很多审核,选题只是其一,选题通过了,只是代表该书不会因为选题导致该书不能出版,但可能会因为其他原因不满足而不能出版. 正常情况下的出版出书,要经过选题 ...

  • 出版社用过的书号拿来再用可以吗

    出版社用过的书号可以再用吗?当然不可以.书号是证明出书是正规出书的标准,重复使用,会让书号失去这一作用,即每一本书都对应唯一的书号.一旦出书使用的书号是用过的书号,则该出书是非正规出书. 首先,出版社 ...

  • 国际书号出版物合法吗

    国际书号出版物合法吗?国际书号是正规书号,其出版物是合法的,但由于国际书号与我国书号管理制度不同,国际书号出版物直接在我国大陆公开发行,则不合法. 国际书号,是从国际出版社申请到的书号.当出书投稿国际 ...

  • 电子书号也配有纸质的书吗

    电子书号也配有纸质的书吗?找出版社申请书号的过程中,除了我们熟悉的单书号和丛书号外,还有一类特殊的书号,即电子书号.电子书号出书也可以配有纸质的书,不过纸质的书,必须配带光盘. 电子书号是指音像出版社 ...

  • ​国外的书号可以在国内用吗

    国外的书号可以在国内用吗?国外的书号,是不符合国内书号管理制度的,想要在国内公开发行,须办理相关手续.若是评职称用,要看职称单位是否认可了,若认可就可以用,会有相应的加分,反之不能用. 国外的书号,是 ...

  • 出版署审批下书号需要几天

    实名向出版社申请书号的过程中,要得到出版署的审批.这一审批程序,并不是简单的材料一提交,就会直接给一个结果,还需要花时间办理一些手续要.那么,出版署几天能审批下书号?一般是30天左右. 凡是正规出书都 ...

  • 有书号的书是正版吗

    有书号的书是正版吗?答案是肯定的.出版出书有正版和非正版之分,而区分两者的关键就是看出书有没有书号,有书号,为正版,反之为非正版. 书号是正版出书的识别码,有了书号的出书,才算是正规出书,才能公开发行 ...

  • 出书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出版社才行

    出书是不是一定要通过出版社才行?不一定.出书的含义是比较广泛的,不仅包括正规出书,还包括非正规出书.正规出书一定要通过出版社,这是硬性规定.而非正规出书就不需要通过出版社了. 首先,正规出书为什么一定 ...

  • 教材修改内容多少换书号

    教材修改内容多少换书号?教材修改内容不一定换书号,只有修改内容比较多,成为新的教材时,想要再版,就必须换书号.这个修改内容多少才算多,要看具体出版社规定,一般是不低于30%. 一本教材,第一次编写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