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古籍注释的优劣?
突然想到在购买古籍注释图书的时候,很多人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判断内容的优劣。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当他们买了一本《论语》、《史记》或者《聊斋志异》给孩子读的时候,他们挑选的版本可能是很差的。尤其是注释部分,有的注释简直是害人子弟。
那么,如何才能判断古籍注释的优劣呢?关键要注意哪几点?《中国出版家王伯祥》中的一节内容可以提供参考,兹录于下:
20世纪60年代初,文学研究所选编了《不怕鬼的故事》,由所长何其芳作序,世纪当时充斥书肆的畅销书。但很少有人知道,王伯祥对此书有不小的贡献。
《不怕鬼的故事》中有很多需要注释的地方。之所以注释,主要就是要解释或补充正文中不容易懂的地方,以帮助读者清晰明了或更深入地理解和阅读。其中可能会涉及古代的典章制度、地理沿革、官阶等级、历法典故等等。然而,也许是出于注释者或者编辑的水平等缘故,最初的时候,其中的很多注释显然并不理想。对此,叶圣陶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于1961年3月8日向文研所提出书面意见,并建议请王伯祥参与注释的审阅,称:
观所作注,似为不甚习文言者着想。若所料不误,则颇嫌不够。我有如是印象,一篇之中往往难者失注,而注其较易者。亦有全句不通晓,而仅注句中一词一语者。全句解释处,多用串讲办法。串讲之法,仅能使读者知此句相当于今语如何说法,而不能使读者明晓原句之组织结构,如是理解,第含糊之理解耳。来示云将修改注释,敢希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凡料知读者将感觉其难通者,悉为注释,其道不一,因此而施,简明扼要,务求其谛。如实则读者称便矣。
所选皆笔记文,作者选词遣词比较随便,未必尽合法度。亦有简略朦胧,须为补充点明乃可通晓者。注释似宜注意此等处,庶于读者之理解本书各篇与增进文言知能,两有裨益。
建议请王伯祥先生看一过有关典章制度与地理沿革之注释。王伯祥先生于此方面颇熟,或将有所补益。
叶圣陶的意见实则涉及到了古籍注释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当注而不注。这是一个常见的问题。正如时永乐在《古籍整理教程》中所说:“注释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别人把古书读懂,把别人不懂的难点注释出来。可是我们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时常发现,比较浅显、人们都懂的地方,书中却不厌其烦地注释,到了难解之处,却偏偏没有注释。后一种情况就是所谓当注而不注。造成当注而不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没有看出问题,把难懂的地方给忽略过去了;二是注不出来,注释者自己也不懂,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故意回避。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是古籍注释中的缺陷。”
(二)含糊,不准确。注释者用串讲的方法来解释,其实常为偷懒或不负责任的办法。这样就可以把自己不够清楚或者根本就不明白的话一带而过,只讲个大概意思。这里面其实还暗藏着很多隐患,会造成好像解释通了,其实没有阐述出原文的深层含义,甚至根本就解释错了。更能造成如叶圣陶所言的“不能使读者明晓原句之组织结构”等缺陷。
(三)没有对原文不合法度或简略朦胧之处加以补充说明。古籍注释其实是古籍整理的一部分,不是简单地将原文翻译出来就行了。一个负责任的古籍注释者,还有在注释中对原文加以补充说明以便让读者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的责任。
(四)不熟悉古代的典章制度与地理沿革,实际上很难成为合格的古籍注释者。这种能力需要常年的学习和积累。
王伯祥是古籍注释方面的专家和权威,这一点,文研所的领导自然是清楚的。所以,收到叶圣陶的书面意见后,他们马上着手此事,请王伯祥审读注释。而王伯祥既然接受邀请,便尽心尽力。最终,在他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怕鬼的故事》成为一本活波而厚重的图书,既非常畅销,而且在“文革”特殊年代,成为很多年轻读者借以学习文言文、提高传统文化水平的难得的读物。
王伯祥(前排左一)、宋云彬(前排左二)、叶圣陶(前排左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