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春夏养阳: 阳气足的人健康, 适合养肝的季节到了!
冬天的阴寒之气尚未走远,但也能感受到白昼逐渐变长,气温的慢慢回升。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身体在蛰居了一整个冬天后,也渐渐苏醒。此时又该怎么调养呢?
点击加载图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早春养生保健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的特点;中医养生常说“春养阳气胜良药”,通过运动、饮食等的调节,使阳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健康养生、预防疾病的目的。
春季护肝正当时
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黄帝内经》认为肝脏为“将军之官”,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主藏血、调节血量的功能。立春之后,自然界万物逐渐生发,最利于人体肝脏疏泄功能的发挥和喜条达特性的展现,因此春季养生宜养肝脏。
春天要养肝,食用有滋阴润燥、疏肝养血等作用。这时候首先要理气为主,气和则郁自解,郁解则热自除,如果能同时兼顾清肝热、健脾利湿,那就更好了。强烈推荐这桑葚桂圆茶,因为它正好是集理气、清热、利湿于一身的茶饮,春天用来调肝脾是极好的。
“肝主情志”、“怒伤肝”。因此养肝的关键就是要保持心情舒畅,戒怒戒郁。春季人们容易倾向两种消极的情绪,一是春季阳气升发,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情绪激动,动辄大发脾气;另一种是春季容易导致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
点击加载图片
预防这些不良情绪可以多与亲朋好友沟通,自己不要钻“牛角尖”,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饮食上食用红枣、枸杞等甘味或鱼肉、瘦肉、动物肝脏等补血养肝食物。
作息规律,不可熬夜、过度用眼,耗损肝血;戒烟戒酒,积极预防肝脏感染病毒,避免受到酒精、药物、病毒的伤害。
点击加载图片
饮食宜多甘
秋季饮食口味宜减辛增酸,而春季饮食宜少酸多甘,早春阳气初生,宜多吃些甜味的食物,不宜食酸性食物,如橙子、橘、柚、杏、柠檬、乌梅等。
点击加载图片
春季应多食甘味食物,补益人体脾胃之气。中医认为,春天阳气初生,宜吃辛温之物,以利于阳气发散。
也可以适当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可以抵御风邪,如葱、蒜、香菜、韭菜等。忌食油腻、生冷之品,以免阻碍肝的疏泄条达和脾胃的运化,也要避免过食辣椒等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点击加载图片
“春捂”保暖有道
立春后,冬日的寒气并未完全消散,气温容易出现异常反复,谨防“倒春寒”突袭,人们稍不注意就会患上感冒影响健康,所以切不可轻视。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捂也是有讲究的,后背、腹部、下肢就是需要重点保暖的部位,中医认为,背为阳,腹为阴,胸腹比后背更易着凉,做好背部保暖工作有助于自身阳气的生发,增强抗病能力。
点击加载图片
保持腹部温暖一年四季都很重要,尤其对女性,以免感染风寒。宝妈大都知道,给宝宝穿衣要讲究三暖二凉。其实,也不光是孩子,大人也一样,可以作为春冻养生原则。
哪三暖?上面说的3个部位:肚子暖、腰背暖、腿脚暖。尤其是怕冷的女生,可以备上肚兜保暖肚腹,披肩护住腰背,平时晚上坚持泡脚。
二凉才是春冻的精华,要是太暖了阳气就不好收敛了,反而汗出伤阴。所以还是要让身体适当感受一下秋凉。
一是要头凉。就是头上不要就是老出着汗,头上特别热,这个不好。
二是要胸凉。胸凉就是胸前不要捂的太多,但是肚子要多一点。比如我们盖凉被,重要的是护住下腹,要是盖在胸部,反而会觉得憋闷,容易失眠多梦。
运动养生助阳气
此时人体刚刚进入阳气升发的阶段不久,不宜进行高强度的剧烈运动,以免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津液消耗过多,有损阳气;尤其是锻炼后没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可能因毛孔开泄,外感风寒。
点击加载图片
因此,春练应以舒缓的运动为宜,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特别是肝火易旺、情绪急躁之人,更应选择轻柔、活动量小的运动,如散步。
从中医的角度,人在闲逸散步时,可使气血流通,经络畅达,利关节而养筋骨,畅神志而益五脏。
现代运动医学则认为,步行虽然运动强度低,但仍属于全身性运动,需要身体各处肌肉、关节和骨骼共同协调,呼吸、循环、内分泌和神经各系统皆处于一种活跃状态。因此,能有效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
点击加载图片
大家能不出门尽量不出门,在家慢走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