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烧有妙招!一起来学习吧
推三关
位置:前臂挠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操作:用拇指挠侧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称推三关,或称推上三关;屈患儿拇指,自拇指桡侧推向肘,称大推三关。次数:100~300次。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感冒风寒等一切虚、寒病证。临床应用:①推三关性温热,能益气行血,温阳散寒,发汗解表,主治一切虚寒病症可与补脾经、补肾经、揉丹田、摩腹、捏脊等合用;②对感冒风寒,怕冷无汗或疹出不透等症,可与清肺经、掐揉二扇门等穴合用。
推六腑:
六腑穴在前臂伸侧面尺侧缘,自肘推至腕有清热止汗等作用。主治高热、昏迷、抽搐等症。 线状穴位。 位置:前臂尺侧,阴池至少海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称推(退)六腑(图234),或退下六腑。 次数:100~300次。 主治:高热、烦渴、惊风、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结等。 临床应用:退六腑性寒凉,可用于一切实热病证。可与清肺经、清心经、清肝经、推脊等穴合用。 本法与推三关为大凉大热之法,可单用,亦可合用。若患儿气虚体弱,畏寒怕冷,可单用推三关,如高热烦渴,可单用退六腑。而两穴合用能平衡阴阳,防止大凉大热,伤其正气。如寒热夹杂,以热为主,退则可以退六腑与推三关之比为3:1;若以寒为重,则可以推三关与退六腑之比为3:1。
一般说法是推三关上,推六腑下
推天河水:
推前臂屈侧面中线,有退热、清心、除烦作用,主治诸热惊风、口渴咽干、夜啼、口舌生疮等症。推拿:天河水穴位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叫“天河水”。操作:推天河水法是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成人自劳宫穴开始推至肘横纹)次数:200~500次。作用: 天河水性凉,清热,除烦.小儿200—300次,成人400—500次。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1、小儿外感发烧、头痛:怕冷、少汗、流清涕。先用推天河水法200—300次。再按揉“风池”(颈后枕骨下,大筋两侧凹处:与耳后‘硬骨’下缘相平);“曲池”(曲肘90度,肘横纹桡侧头《大拇指一侧》);双手自'攒竹穴'(眉头内侧凹处)经眉弓(眼眉)向两侧抹至太阳穴;各按揉或抹3分钟以上。2、小儿食积发烧:手、足心热,不思饮食,下午发热高。先用推天河水法200—300次。再用捏脊法5-7次。按揉'劳宫'(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足三里'(外膝眼下4指)各三分钟以上。3、如高热:可用食、中指蘸水弹打,同时吹气,称“打马过天河”。4、成人发烧、头痛:可用力“推天河水”400—500次,但要从“劳宫穴”开始推。再加按风池、曲池、大椎、合谷、足三里各穴;并用力按揉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第二个骨节的两侧、哪个点痛的厉害要大力反复按揉(分别对应着前头疼点、头顶疼点、偏头疼点、及后头疼点)。效果:“推天河水法”是中医小儿推拿学中讲的行之有效的小儿退热法.经风雨同舟在成人突高热、头痛时试用有明显效果。
说明:1、发热时不可盲目服药。2、出现发热时及时推拿,不延误时间、就可见效。3、用推天河水法时要见红印,但严防搓破皮肤.4、推拿后及时补充凉白开水或淡盐水。5、推后每个小时测一次体温,如体温确无下降趋势,请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