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水碧血传千秋|| 石峰

淄水碧血传千秋
文/石峰
编辑/落英小桥

淄水,又名淄河。虽不如长江、黄河那样闻名中外,但在齐鲁大地上,却被人们口诵书载,代代颂扬。淄河,顶破磐石的压力,从鲁中山区连绵的万山群中涌出,流向鲁北平原;几经曲折迂回,注入小清河,奔向滔滔的大海。

春天,它水流缓慢,清澈见底,既似乳汁,滋润着肥沃的土地;又像琴弦,激荡着时代的悲歌壮曲。夏天,它水势湍急,波滚浪翻,巨大的顽石经它冲刷竟变成一个个鹅卵似的小滑石。此时的淄河,宛如一条巨型苍龙,显示出巨浪滔天的神威。

因为自古以来,在她滋润过的土地上,曾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流传着光同日月的不朽史章。

八十年前,在这里曾发生震惊全国的“太河惨案”,先烈们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建立过永垂青史的丰功奇勋。

一九三九年初,日寇停止了向国民党正面军事进攻,加紧了政治诱降。这时,蒋介石置民族危亡于不顾,打着“抗战”旗号,公开制造反共摩擦。清河地区的国民党顽军纷纷与日寇勾结,反共气焰十分嚣张。同时,日寇在胶济铁路沿线不断增设据点,疯狂进行轮番扫荡,致使清河区的县城先后被敌人占领。

为了迎接抗日战争的新形势,粉碎敌人的阴谋,是年三月初,山东分局抽调三支队一部分排、连、营级干部和少数团级干部六十二人,分别去鲁南山东抗日军政干校和延安军政大学学习。三支队十团团长李人凤授命吕乙亭营长率领四、七连二百余人前往护送。

吕乙亭名吕东甲,山东广饶县吕家庄人,吕家是豪门大户,家有良田千亩,村南有座令人瞩目的宅院,人称“南宅子”。父亲吕致斋是一九二六年的老党员,曾变卖了家中全部财产,资助建立革命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吕乙亭一九三四年七月,以优异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一九三五年二月加入共产党。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件发生后,中共广饶县委响应党中央号召,发展统一战线,开展游击战争,成立鲁中八路军第九支队。一九三八年初,为加强临淄三大队党的工作,党组织将吕乙亭调任为二中队队长,后任三营营长。吕乙亭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无产阶级党性,在党组织交给他的任何任务面前,他都顾大局,识大体,令行禁止,坚决果断。他所领导的三营转战于鲁北、鲁中,与敌人战斗百余次,埋地雷,扒铁路,割电线,伏击日伪军列车等,打得日寇、汉奸闻风丧胆,成为淄河流域和益(都)、寿(光)、临(淄),广(饶)一带影响很大的抗日武装,深受群众的爱戴。有些群众编成顺口溜赞道:“盼八路,迎乙亭,乙亭来了得太平”。

三月下旬的一天,吕乙亭营长率领二营四连、三营七连从临淄县苇子河村开到长山县卫固镇,因为学员在这里集合。吕乙亭曾担任过四连连长,对干部战士都很熟悉,这个连人数较多,约有百余人,武器较好,战斗力较强。七连是三营的主力,干部战士约七八十人,作战勇敢。这两个连由吕乙亭统一率领,对完成护送干部的任务十分有利。

然而,在讨论行军路线时,吕乙亭和主要领导同志发生了分歧。吕乙亭是一个政治头脑十分清醒的人,虽说当时国共合作,但在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以华治华”的方针下,形形色色的人明里暗里和日寇勾结,各派政治力量正进行着尖锐的斗争。这次护送军政干部到鲁南,路途遥远,又经过国民党驻地,情况复杂,必须要加倍小心!他对学员负责人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政治部主任鲍辉和团长潘建军极力主张不能相信国民党反动派秦启荣、王尚志他们的花言巧语,一定要提高警惕。

但是,主要领导不同意他这种看法,不以为然地说“国共合作嘛!”

吕乙亭耐心地解释说:“王尚志过去曾搞过分裂,妄图拉走我们的队伍。我们揭穿了他的阴谋,解除了他的武装,他又投靠了秦启荣,这次他又抢先进驻太河镇,迫使我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冯毅之营撤离太河,看来大有企图。对惯于玩弄阴谋的家伙,我们不能不提防啊!”

“吕营长,你有点太过敏了吧!”

“不!”吕乙亭争辩说:“这些家伙两面三刀,绝不能相信他们!通往干校的路很多,何必一定要走险路?我们要严密封锁消息,自选路线,迅速通过危险区才是!”

“好啦!走吧!”领导显然不打算改变原定的路线,把手一挥,就这样决定了。

当晚,部队从临淄苇子河出发,三月二十八日进驻淄川佛村。三十日清晨,启明星渐渐升起,东方微明,干部、战士踏着露水出发,八点钟左右到达桐古村。在这里发现王尚志的队伍挡住了去路,他们荷枪实弹,如临大敌,人来马往,活动频繁。吕乙亭立刻觉察到气氛不对,便命令部队原地停住,集合连长、指导员,一同去见领导。

“为什么停下不走了?”主要领导走向前来问道。

“看他们的部署,像是叫我们通过的样子吗?” 吕乙亭指着南山回答。

“已进入他们防区这么深了,能回去吗?”

吕乙亭从背包里拿出地图,边指给领导看边说:“这里不是重点,关键在太河,那里山高路窄,无回旋余地,一旦发生情况无法应对。人家几千人,咱们才二百多,一旦打起仗来,可是寡不敌众啊!当前的形势,应该迅速从山头绕过,按我们的战斗力,可以脱险!”

“现在国共两党不是都在讲统一战线嘛,他们的蒋委员长训导大家‘精诚团结,共赴国难’,我看即使秦启荣、王尚志有反共之心,也未必敢公开违背领袖的训词。”主要领导人看了吕乙亭一眼说:“还是按原定路线,出发!”

大家都明白,在这种情况下,谁要再坚持异议,就要违反军纪了。于是吕乙亭便转身拔出匣枪,命令部队:“弹上膛,做好战斗准备,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打第一枪!”接着,他又命令四连派出一个尖刀班,探索前进。

吕乙亭以战斗的姿态走在前卫排当中,鲍主任,潘团长在队伍中间。中午骄阳当空,队伍顺着淄河滩走向太河镇。这里群山环抱,地形复杂,是博山县东部的山区重镇。清河、胶东、鲁中三大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太河镇很大,又称“五太河”,是太河街、后庄、东岸、东裕、南阳五个相连的自然村的合称,五百多户人家。镇周围是很高的石头围墙,镇东北边有金鸡山、青龙山;西边有豹眼山、虎头山;镇西南是钓鱼台。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淄河从山谷中穿过,顺太河镇北围外墙,转了一个弯儿,贴着镇的西围墙向南蜿蜒而去。水两边是山,悬崖峭壁,河与围墙之间是一条仅有三四米宽的狭窄通道。部队行至太河镇西北角,走进那狭长的通道,渐渐集拢在太河镇西门外围墙下时,钓鱼台上突然“啪啪”响了两枪!

刹时,据守在钓鱼台、西围墙和豹岩山上的敌人,从东、西两面秦启荣所辖的王尚志伏兵四起,向我军开了火,枪声、手榴弹声响成一片。一场蓄谋已久的特大惨案发生了!

原来,对八路军有刻骨仇恨的国民党复兴分子王尚志,当得知八路军一部要通过太河时,他当时对八路军联络员满口应允,而后却马上召开会议,秘密策划,要消灭这支抗日武装。当八路军进入伏击圈后,匪军们听到指挥枪响,就居高临下猛烈射击,把我军压制在暴露无遣狭窄的河滩上。部队前路被阻,后路被封,两侧山崖高耸,兼有敌人伏兵,更不可能通过。只有冒着敌人炮火,顺着河滩硬向南冲。这时,吕乙亭不顾个人安危,沉着指挥部队突围,顽强地还击着。他举枪当当当,几声枪响,打到几个匪军。但地形不利,战略失策。陷入险境的吕乙亭枪法再好,也无济于事了。在敌人密集的枪声中,终于身中数弹,倒在血泊中,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政治部主任鲍辉负伤被俘,双腿被打断,血流不止,奄奄一息,被匪徒们从门板上推到崖下,用乱石砸死了。这位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我军南征北战的优秀指挥员,就这样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魔爪下。特务团团长潘建军被绑到一条土沟秘密杀害,被野狗撕得断臂肢残,令人目不忍睹。

就这样,在顽匪秦启荣、王尚志等密谋策划下,使我军、政干部二百余人惨遭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太河惨案”。

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太河大地,染红了淄河碧水。骤起的乌云,饱含着哀悼烈士的泪水,向人们宣布这一噩耗!骤起的风声,迅速把敌人的凶残本性传向四面八方!汹涌澎湃的淄河浪涛,色红了,声变了,它带给人们的是沉思和力量!

“太河惨案”发生后,毛泽东同志曾以极大的义愤,痛斥秦启荣、王尚志袭击我军,制造摩擦的罪行。

广大军民闻知“太河惨案”的情形,无不义愤填膺。三支队司令部、政治部隆重举行了追悼大会。杨国夫副司令员、霍士廉政委参加了大会并讲了话。强烈要求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严惩罪魁祸首秦启荣、王尚志。在八路军山东纵队首长张经武、黎玉、王建安及杨国夫、廖容标统一指挥下,指战员们们怀着满腔仇恨,迅速击溃了王尚志匪部。后来在罗荣桓领导、指挥下,我军于一九四三年彻底摧垮了秦启荣匪部,将秦启荣击毙于安丘县辉渠附近的辛庄子,用胜利告慰了先烈英灵。

太河惨案是发生在淄博的震惊全国的大事件,为了传承红色传统教育,悼念殉难烈士,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烈士殉难处—太河镇旧址附近,修建了一座烈士纪念碑,共三面碑额,一面刻着碑名:太河惨案死难烈士纪念碑,由当时的山东分局书记黎玉题字;一面刻着死难烈士英名录;一面刻着淄博市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吕乙亭的家乡广饶县人民政府,也于一九九零年十一月十七日,修建了吕乙亭烈士纪念碑。

如今,八十年过去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巍巍大坝,把淄河拦腰截断,形成了方圆几十华里、可供淄博市工农业用水的“太河水库”。昔日的太河镇被埋入深深的水底,只有高高的钓鱼台露出水面,就像一座古堡。

豹眼山和金鸡山遥遥相对。站在豹眼山上,远眺,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俯视,碧波万顷,倒影依依,好一派锦绣山河的壮丽画卷。

坐落在豹眼山上的乳白色大理石纪念碑,高高耸立,犹如那待命腾空的火箭,直刺碧蓝如洗的苍穹,与日月同辉,光照千秋。

二〇二一年二月二十日

作者简介:石峰,男,1945年4月生,山东莒县人。中共党员,齐鲁石化公司退休干部。系中国作协山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企业家联谊会理事;淄博市职工文艺创作协会理事;齐鲁石化公司作协理事。当过兵,做过工,从事过记者编辑工作。业余创作50多年来,在全国报刊发表新闻及文学作品4000余篇,近1000万字,其中发表450万字的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影视剧、文学评论等。出版报告文学集《一代天骄》、《一代风流》、《太阳神》;中短篇小说文集《清清的玉女河》、散文集《清明祭》等。作品在全国省市60多次获奖。

菊野文化传媒编辑部组员:

韵律诗评:

大筱   罗学贵 北地梅香

诗歌评委:

钟金洲   槐花飘香

湘子  新新  五月雪

组稿:

罗学贵   湘子  剧明水

徐志杰    秋实

主播:深谷幽兰  柳音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0)

相关推荐

  • 关龙逄:造化劳我以生,休我以炮烙

    关龙逄墓 评委鸠竹: 写这个题目大概以挽吊寄怀为主,立意方面是不会有太大差池,但出新又很难,所以取稳健,取厚重,取端正流丽.语言有新意自佳,没有新意,能准确凝练地表达完满亦佳.个人能力有限,有纰漏处望 ...

  • 陆奇捷(luq):读史口号二

    陆奇捷(luq):读史口号二 作者:luq,甬人,居京,留社成员. 万壑千山忽剌明,白云顶上六龙行.陈桥一出见新意,堪许赵家多戏精.赵匡胤 振武江南岂足夸,燕云仍旧没胡沙.祖遗只有封桩库,点缀太平天子 ...

  • 八人凭借「中条山」闯入2021年度中国对联超级联赛

    八人入围超级联赛 紫羽(刘燕) 挟太华三峰秀,并黄河九曲雄,浩荡其来,汾晋关山归指顾: 屯中原百万兵,铸上古千秋鼎,兴亡所系,峥嵘草木隐风雷. 玉树临风(潘可玉) 峰峦若剑,劈二水以分南北,听骇浪惊涛 ...

  • 大秦帝国的缔造者和终结者——秦始皇

    秦始皇,千秋功过纷争不休,有人颂扬他是开创新时代的盖世雄主,也有人批评他是残酷无道的亡国祸端. 他,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帝王制,虽二世亡国,却沿用千年: 他,开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先河,当时或 ...

  • Fei话系列,人物有趣,有喜有怒才见真实

    在听史的过程中,有三个字勾起了小编的童年记忆--   小学课堂,老师端坐讲台.一脸严肃,念"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然后提问:"秦始皇叫什么?"我回答:" ...

  • 安清义气传千秋,三河合水万年流:民国时期,北派青帮众生相

    "大狮"讲津门旧事--津门青帮 天津青帮,属于北派青帮中最大的一股势力,又称嘉海卫帮,兴起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时值北伐军节节胜利向北推进之时,直鲁联军的头目张宗昌.李景林.褚玉璞等大 ...

  • 《水游传》

    文/肖旭 <水浒传>是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同时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它是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这部小说是在长期的民间流传基础上,最后 ...

  • 如何认识《水游传》中农民起义队伍受“招安’的结局?

    文/肖旭 可从以下的方面认识体会这一问题. 一.从作者来说,"招安"结局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希望封建统治者能面对现实接受经验教训.我们知道,历史上的"招安 ...

  • 「古迹史话」陶唐古迹于清徐 尧帝功德传千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二十八--清徐尧庙 朗读者 碧涧流泉 清徐尧庙,位于清徐县东南方向约20公里处的孟封镇尧城村,为古代陶唐城(尧城)所留遗迹,是后人为纪念帝尧而修建的庙宇.2004年6月,清徐尧庙 ...

  • 友情传千秋

    父辈仙逝享极乐,亲情友情情更浓. 血脉相连千里路,下次相见已白首.

  • 进神水与退神水古传风水秘诀

    在水法上,进神者是指水从何处朝堂,退神者是指水去何处,也就是水口归于何处.并不是退神就是破局,进神就为合局.因为生入者为父母,而克出者为我克他为财.生出者泄本位之气,克入者为他克我为官煞为凶.古易云: ...

  • ​抹香鲸的大脑袋里装着1种油脂,纯净如水,传说是古墓长明灯油

    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齿鲸,有着圆钝.方形的大脑袋,这也是它们独一无二的标志,经常代表鲸出现在各种卡通形象上.这就是抹香鲸. 美国小说<白鲸记>的主角就是一条叫莫比迪克的白色抹香鲸.该书的作者 ...

  • 《水经.淄水注》所涉稷下学宫、葵丘等考略

    A7 左思<齐郡赋注>:申池在海滨,齐薮也.余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戊戌,伐雍门之萩,乙亥,焚雍门,壬寅,焚东北二郭,甲辰,东侵及濰,南及沂,而不言北掠于海.且晋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