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人的苦与乐
马斯洛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影响至深的需求层次理论。
按照他的理论,每个活着的个体都有如下五大类的需求(由低至高):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needs)
安全需求(Safetyneeds)
爱和归属感(Loveand belonging)
尊重(Esteem)
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
笼统而言,一个人只有在较低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去追求更高的需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食不果腹的情况下(生理需求未满足)是不大可能有心思去在乎别人是如何看待其穿着打扮的(有归属、被尊重的需求)。
《平凡的世界》里之孙家四兄妹,很好地对应上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此不妨简单做个分析,与大家一起思考——究竟怎样的人生才算过得有意义?
孙家大姐名兰花,嫁给了邻村不务正业的王满银。王满银这人有几个特点,第一是不想种地(懒),第二是喜欢四处跑(飘),第三是喜欢勾搭女人(骚)。
以上三点,任有一点都能让他女人叫苦连天。
兰花与满银过日子,生理需求(吃、穿)尚难满足,安全需求(稳定、被保护)更难保障。
如此境况下,兰花的社会需求及往上部分的需求都是被抑制的,她只想稳稳当当过日子,顶多再念想一下如何将孩子们送去学校,读上几年书。
可喜的是,路遥让满银浪子回头,重归家庭怀抱,这不禁让人看到:孙王之间亦有爱情的影子。
孙家老二少安,为了帮助父母养家,早早地辍学务农,承担起家里顶梁柱的重责。
少安吃苦耐劳,正直勇敢,懂管理,能团结人,较之姐姐兰花,他更有“社会人”的特征。
他不仅农活干得好,而且还创业办砖厂;他不只养活了一家人,而且还给不少村民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他不只默默付出体力,还懂得请客喝酒,搞人际关系。
很多人需要他,他也不断受到肯定与尊重。不过,受制于视野与阅历,他在精神层面不太可能有大的突破。
少安的弟弟少平自幼非凡,勤恳、善良、懂事,学习好,受到优秀异性的青睐。
他是有理想的,但他的理想尚未到达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做点什么的地步(其实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而且,受制于资源与时运,纵使他想要成为人中之龙,也万不可能。
我个人倒是认为,少平甘于当一名煤炭工人,亦是他能力所及的“自我实现”的体现。
在他们那个年代,最有地位的是当官的,只是,不是谁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努力与能力就能走上仕途呀。
少平身上有路遥的影子,可不知为什么,路遥没有让少平走上从政之路(或许是作者解不开的心结吧)。
孙家最小的兰香,考上了名牌大学,受到高干子弟的追求,她赢得了爱情、赢得了尊重,也赢得了实现理想的可能。
她读的是天体物理专业,假以时日完全可以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为国家甚至为全人类奉献自己的智慧。
她奋斗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的顶端。
马斯洛在上述五层需求之外还提到了“超我需求”,个人认为,只有天才、伟人才能抵达这一领域,比如政治局、艺术家、音乐家等。
众所周知,路遥在写作生涯全面开启之前是有过一些官场职务的(文革时期),由于历史的原因,他这条路没法继续,也就不能攀上高位,实现政治理想。
他是一个形象伟岸,自我实现意愿极强的人。
他之写作,一定程度上亦是为了给自己博得名声,赢得地位,其心愈切,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就愈大。
《平凡的世界》成了路遥的绝作,留给世人无限感慨。
作为平凡人的我们,体验不到“大苦”,也不会有机会感受到“至乐”,因为我们的能力够不上,精神深度够不上。
我是坚定的天才论者,但我亦很珍惜普通人之间相处的琐粹与庸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