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收紧预期增强 货币政策要转向了吗?

受到央行连续暂停逆回购操作的影响,当前资金面又呈现出偏紧趋势。2018年9月11日,银银间质押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上行,隔夜、7天、14天、21天分别变动1.08BP、-0.28BP、8.549BP和6.94BP至2.58%、2.67%、2.75%和2.79%。

正是资金面已呈收紧态势,昨日债市大幅调整,10年期债主力T1812跌0.31%,创近4个月新低,5年期债主力TF1812跌0.13%。于是,有业内人士纷纷猜测,流动性趋紧以及国债价大跌,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回顾历史,央行曾分别于2017年3月末、2017年6月末、2017年12月末、2018年初、2018年3月末及2018年7月末分别连续 15、12、12、15、9、和19个交易日暂停逆回购操作。本次逆回购自8月22日暂停至今也有15个工作日,暂停时间较长引发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

对此,有专家解释称,截止本周二央行仍未展开公开市场操作,已连续15日暂停逆回购操作,近日也无逆回购期。这意味着,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估计短期内不会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了。

而我们认为,最近央行选择暂停逆回购意义深远,很可能是货币政策正在逐步转向,由货币政策偏松转向中性。这其中原因归纳起来有这么几个:

第一,货币宽松后,如何打通银行到实体经济的通道这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通道没法打开,即使采取“定向宽松”对实体经济的利好也很有限,只会大量信贷资金流向个人房贷领域,催生全国各地房价轮番的上涨。

截至6月末,26家A股上市银行涉房贷款余额合计25.92万亿元,在这些银行总贷款中的占比接近31.4%。其中,个人房贷总额突破20万亿元,对公贷款项下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这说明了定向宽松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流向个人和房企贷款。

所以,货币宽松并不能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是要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要盘活社会存量资金,充分发挥好债券、IPO、小贷公司、P2P等直接融资渠道的作用,通过多渠道保障,多途径供给,来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第二,货币政策偏向于宽松,对经济拉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弱。早在2008年时,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下行,我国政府采取了4万亿经济剌激和10万亿天量信贷,使得国内经济立即起死回升。但现在,由于货币政策一直偏向宽松,流动性对经济拉动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弱,反而会导致物价的上升。

目前,中国经济绝对不是缺乏流动性支持而出现较大的下行压力,而是过去靠出口+投资(房地产和基建投资)等拉动经济的方式难以为继,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又没有跟上所致。

所以,货币适当的宽松是让基建投资来给稳增长托底。但是经济最终要走稳走好,不是光靠货币宽松,而是靠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启动民间消费和投资来拉动。

第三,8月份的CPI增速达到2.3%,虽然离开警戒位3%尚有距离,但通胀水平却还在不断上升。不可否认,蔬菜、猪肉价格上涨是由于天气因素,再加上房租价格上涨所造成的。

但是货币的宽松导致上半年物价上涨的因素谁也不忽视。如果现在不适当收紧货币政策,一旦CPI跨越了3%之后,物价上升势头就再也难以控制住了。对于央行来说,货币政策更应该未雨绸缪。

第四,收紧货币政策为了保汇率。受到央行逆周期因子等调控政策的影响,目前人民币汇率还稳定在6.8一线。而9月中旬,美联储很有可能宣布加息,届时如果继续货币宽松,就会有大量资金流出。

所以,在目前央行暂停逆回购操作,就是采取收紧货币的政策,以应对美联储的加息预期。本月大概率情况是,美联储加息后,我国央行也会相应的提高短期逆回购利率5BP。如此一来,可以缓解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确保人民币汇率稳定在目前区域。

央行暂停逆回购原因有很多,既有CPI呈现抬头趋势,又有要打通货币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防止资金流向房地产领域,更有通过收紧货币,稳保汇率的意图。国内经济目前靠宽货币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只有推动全方位的结构性改革,这样既能稳经济,也能够保汇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