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的软腭和鼻腔是连在一起的,而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内最上端或者嗅上皮内,口腔内的气体一般在口腔后部产生,通过嘴巴呼出到正前方较远位置。
也就是说正常呼吸时,我们是闻不到自己呼出的气味的。而且长时间处于某种气味中,也会引起嗅觉疲劳,让人感觉不到这种气味。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如鼻、鼻窦、咽)中所散发出的臭气,调查研究显示,全球10%~65%的人曾患口臭。口臭严重影响人的心理和社交活动,对人们社交产生的影响日益凸显。
进食某些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香料、大蒜、洋葱、榴莲、卷心菜、花椰菜和萝卜;吸烟、长期饮酒、熬夜失眠等,均可引起生理性口臭。
预防此类口臭的发生,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忌烟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口腔异味在醒来时很常见,但这种口臭通常是短暂的。这可能是由于睡眠期间口腔内微生物代谢活动增加,唾液流量生理性减少,缺乏夜间生理性口腔清洁和睡前不同的口腔卫生习惯导致的。这种口气问题很容易通过进食、口腔清洁和用淡水漱口得到改善。而对于晨起发生的口臭,清洁舌苔可能会有所帮助。指由机体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口腔异味,主要和口腔内病理性变化及许多全身性疾病有关。
牙龈炎和牙周炎、口干症,及其他的一些口腔问题如口内肿瘤、暴露的牙髓、拔牙伤口(有带血敷料或化脓性分泌物)或牙齿拥挤(易发生食物嵌塞)等也是有关的因素。
当患者患有牙龈炎和牙周炎时,其牙龈出血、炎性渗出物增多,口内厌氧菌发酵分解血液、炎性渗出物中有机成分,可生成挥发性硫化物,产生口臭。
积极治疗牙周病,抑制或杀灭牙周致病菌,不仅有助于牙周疾病的治疗,对消除口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成人呼吸道疾病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或其他肺部感染,以及肿瘤,均可导致口臭。有研究表明,口臭在慢性干酪性扁桃体炎(常见的症状为扁桃体结石、喉咙刺激和异物感)患者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症状。由扁桃体结石引起的口臭可通过挥发性硫化物(VSC)口臭测定来判断。如果是由扁桃体结石引起的口臭,可用含漱液消除,或取出扁桃体结石;对于顽固性扁桃体结石,且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可以考虑行扁桃体切除术,以消除咽部不适及口臭。
该病患者胃内容物反流溢入口腔,造成口咽部黏膜的破坏,引起口咽部炎症感染,造成口腔中有害菌滋生;胃食道反流物自身有异味,可直接引起口腔异味,这种类型的口臭主要呈现酸臭味。幽门螺杆菌也被认为是口臭的可能原因,其可通过产生挥发性硫化物而导致口臭。
肠道功能正常时,肠道中的益生菌能酵解膳食纤维等产生短链脂肪酸,降低肠内酸碱度(pH值),抑制致病菌繁殖,保持肠道菌群稳态;肠道菌群紊乱,使益生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减少,经循环到达口腔的量发生改变,导致口腔内菌群紊乱,发酵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大量挥发性硫化物,从而引起口腔异味。此外,嚼口香糖、欧芹、薄荷、丁香或茴香籽,以及使用专有的清新口气制剂可能会有所帮助。而口喷和一些漱口水仅仅提供了一个暂时竞争的气味,掩盖不佳的口气,这都是暂时的,不能用于治疗口臭。使用抑菌漱口水,其含有的抗菌成分(如氯己定)可有效抑制口腔细菌,但抑菌的漱口水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引起口腔菌群失调。同时,当长期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液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味觉改变等副作用。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洗舌面和上颚等均可缓解口臭。即便是牙周健康的个体,由于舌背的表面积大,有许多沟裂和凹陷,食物、细菌、白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可在舌背堆积而引起口臭,所以清洁舌苔是必要的。此外,也有一些证据表明,益生菌不仅对肠黏膜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口腔也有积极作用。但是否可用益生菌治疗口腔口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