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贵专一,把过多的枝条剪掉树干才能长大

52021.07.16 17:04:26字数 1,410阅读 22

【王阳明语录】

我此论学,是无中生有的工夫。诸公须要信得及,只是立志。学者一念为善之志,如树之种,但勿助勿忘,只管培植将去,自然日夜滋长,生气日完,树叶日茂。树初生时,便抽繁枝,亦须刊落。然后根干能大。初学者亦然,故立志贵专一。

译文:我在这里讲学,讲的是无中生有的工夫。大家要相信的,只是立志。学者一心为善的志向,如同树的种子,只要不助长不忘记,只管培养下去,自然会日夜滋长,生机日益完备,树叶日益茂盛。树刚长出来时,就有繁枝,必须剪掉,然后树干才能长大。初学时也一样,立志贵在专一。

王阳明所立的“必为圣人”的志向,可以说是世上最难的一件事之一。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能够征服世界,却难以征服自己。”而王阳明立下的要成为圣人的志向,实现的关键恰恰就是要通过修心养性,从而征服自己,超凡入圣,进入内心澄澈的境界。由此可见其难度了。

对于这种磨砺自我的功夫,王阳明是深有体会的。

他长年累月汲汲于此,怀着一腔执着的信念,不管在何时何处,都将此作为自己奋斗的人生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加以践行。

年少时在书籍中,他孜孜不倦地研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史子集,废寝忘食,乐此而不疲,为的是寻找古圣先贤为什么能成为圣人的方法……

平日里,由于他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这个问题,做什么事都能与这件事联系起来,进入了一种痴迷的境界,无论处于什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志向,在他的心目中,追寻圣人之道是生命中最重要、最快乐的的事,有了这个目标,心中便充满了无限的动力,什么困难、挫折便都不在话下了。

当然,在向自己的理想奋进的过程中,除了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外,还会遇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干扰因素就是自己的各种喜好。

据史料记载,王阳明的爱好是很广泛的。写诗作赋、骑马射箭、书法兵法,他都爱好,除此之外的三教九流的东西,他都有所涉猎,且造诣很深,颇有心得。

然而正如庄子所感慨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人的生命和精力是有限的,而世上的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徒劳而已。王阳明也碰到了这种烦恼,由于他的爱好太多了,在治学时不可避免地会使自己的注意力或多或少地分散开来,被那些爱好吸引住了,沉浸其中。如不加以克服,长此以往,所谓的志向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永远都没有实现的可能。

认识到这一点后,王阳明提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删其繁枝。欲德之盛,必于始学时去夫外好。如外好诗文,则精神日渐漏泄在诗文上去。凡百外好皆然。”也就是说,植树的人必须培养树根,修德的人必须修正其心性。要想树长得高,必须开始时就裁去多余的枝叶。要想使德性盛隆,必须在开始学习时就去掉对外物的喜好。如喜好诗文,精神就会逐渐倾注在诗文上。其他爱好都会是这样的。

于是,王阳明开始锻炼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有的爱好他毅然舍弃了;对于那些非常重要的爱好,虽然他没有放弃,但他不再为了单纯的爱好而去做某事了,而是把做各种事都当作是磨炼自己心态的最好时机,在从事一件事的时候,他总是调整好心态,让心灵进入宁静和谐的状态,以一种从容而美好的心情来享受这个过程。这样既达到了钻研某事的目的,又获得了修身的效果,而且因心境宁静,工作效率高,又可事半而功倍。

正因为王阳明善于处理爱好和志向间的矛盾,他修身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成为了历史上在“立德”“立功”“立言”方面均有成就的圣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