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超声 | 慢性腹痛——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超声技术与诊断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是引起上消化道梗阻的一种罕见疾病,又称之为Wilkie综合征(Wilkie sydrome),由Von Rokitansky于1861年首次描述了该疾病的存在,它是由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减小而引起十二指肠梗阻所引起的上消化道梗阻性疾病,可发生于所有年龄段,以消瘦的女性多见。
正常情况下,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之间的夹角约25°—60°之间(注.小编查阅了国内外的诸多文献,此数值范围有所差异),SMA与AO在十二指肠部位的宽度约为1.0-2.8cm,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填充于该夹角内,十二指肠水平部穿行于该夹角中。但当该夹角过小时,肠系膜上动脉便会压迫十二指肠的水平段,甚至压迫十二指肠升部,从而造成相应部位的肠腔梗阻而引发相应的病症。
图片来源:网络(未找到作者署名,侵权请联系)
引起SMA与AO夹角减小的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
(1)先天性:①肠系膜上动脉起源异常——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位置过低或先天性的夹角过小,从而导致十二指肠梗阻。②十二指肠悬韧带过短。
(2)后天性:由于疾病或非疾病原因引起的过度消瘦,导致SMA与AO夹角内脂肪大量减少而缺少支撑,使该角度减小而引起十二指肠受压。
根据临床症状的缓急程度,可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临床上以慢性SMAS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餐后上腹部饱胀不适、呕吐,呕吐物多为含胆汁的内容物,呕吐后症状可缓解,选择侧卧位或俯卧位后症状也可得到缓解,这些症状可因进餐而反复发作;急性SMAS主要见于儿童,患者出现急性胃胃扩张。
由于超声能够很好的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并能测量两者之间的夹角,还可实时动态观察十二指肠的蠕动情况及其位于SMA后方的管腔内径情况,因此超声对于SMAS的诊断也有重大价值,其超声表现为:
①SMA与AO间的夹角<22°,两者之间的宽度<8mm。
②SMA后方十二指肠受压,该部位十二指肠前后径小于1.0cm,近端十二指肠扩张超过3cm,呈“漏斗状”或“葫芦状”。
有研究表明,利用肠系膜SMA与AO间夹角<22°诊断SMAS的敏感性为42.8%,特异性为100%,而利用SMA与AO之间的距离宽度<8mm作为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注意:测量该宽度的位置为夹角内的十二指肠水平)
SMA与AO间夹角测量
AO与SMA之间距离宽度的测量切面
图来源:Ultrasound of the week,作者:Sally Graglia